大力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2011-12-24户新民曹立新
户新民,曹立新
(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68;2.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大力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
户新民1,曹立新2
(1.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西安710068;2.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00)
要顺利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项伟大工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必须下大功夫夯实其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和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实践基础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工程,必须从基础做起。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群众基础、实践基础等三方面阐述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在实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新命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本的就是推进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特别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大众化。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1]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认真研究、正确理解和完整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并用它来武装我们的头脑,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伟大工程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然而,目前由于理论自身发展的滞后性使其还不能有效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表达时代的呼声,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及时的解释和应对;宣传上对马克思主义现实存在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论证欠缺,理论捍卫的深度和强度不足;[2]实践中往往依赖权力和灌输,忽视民众的需求和反馈,实际效果较差。所有这些无疑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导致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和淡漠,亟须下功夫夯实其理论基础。
首先要认真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就无法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谛,无法显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我们必须树立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精神,反对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特别是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需要一批人把它当作一种职业和事业来推进,扎扎实实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向深入,并在百家争鸣中吸收全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切实增强其理论的说服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化不仅有利于实现大众化,而且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努力致力于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全社会掀起学习理论的热潮,培养全民的理论兴趣和理论思维能力。特别是要鼓励和引导领导干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使其成为理论武装的表率,发挥其示范带领和辐射导向作用,这应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中之重。其次,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化,急需培养一批立场坚定、学贯中西、理论功底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使他们担当起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任务。大学生作为素质较高的群体,更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参加社会实践并积极创新。第三,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传播绩效。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活动,内容上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解决“供求失衡”和“错位”问题;形式上坚持宣传途径、手段和工具的多样化原则,不断拓展理论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创新传播方式,优化传播格局;风格上坚持通俗易懂、情理交融的原则,把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结合起来,融逻辑的力量与情感的力量为一体,方便群众对教育内容的接纳,增进其自觉实践的愿望。[3]通过宣传教育,让理论从书斋走近大众心灵,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第四,健全科学的制度机制。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制度机制来保障是无法完成的。首先要建立明确的理论宣传普及责任制度,依据不同受众和不同区域,对理论普及的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要求目标明确,措施得力,责任具体,进度适中;强化党委宣传部门的组织、指导职能,努力形成组织有序、运转顺畅、协调有力的“大宣教”格局;建立反馈机制,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坚持定期实际调研,及时掌握群众需求,了解各项目标任务的进展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方案计划,增强理论宣传的实效性;建构考评机制,将理论普及工作融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考核之中;根据各部门完成任务的情况,进一步调整考核内容,改进考评方法,努力调动各方面做好理论普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群众基础
一种理论要实现大众化,必须具有掌握这个理论的主体的群众性。[4]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具有自主性,他们不只是理论的主要学习者与使用者,在掌握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的同时,也是潜在的教育者,应该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与实践者。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人民群众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和利益的追求,是他们进行一切实践活动和结成一定社会关系的原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深层始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改革和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诉求,就能得到他们的积极参与、全力支持和热烈拥护。大众化不仅是群众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更是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信仰及运用的过程。党的创新理论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才能转变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掌握的群众越多,运用的越充分,这种力量就越强大,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也就越持久。历史证明,我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所提出的各项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和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的实现程度,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所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相信和依靠群众,动员和教育群众,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普遍认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标。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观点,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关注群众诉求,解决实际问题,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理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满足广大劳动群众日益迫切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使由少数专家学者作为学问来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大众手中的思想武器、精神食粮;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以平等的身份教育人民,鼓励人民,帮助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而不是高踞于人民群众之上为少数人服务。[5]“如果把自己看作群众的主人,看作高踞于‘下等人’头上的贵族,那么不管他们有多大的才能,也是群众所不需要的,他们的工作是没有前途的”;[6]864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以“改革成果惠及大众”,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实践获得大众的认可,从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科学理论的“管用”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应该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以农民为重点。当代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广大农民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生力军,农村的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稳定,农民的发展关系到全中国的整体发展。毛泽东曾高度重视农民问题,“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著名论断揭示了农民教育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如果没有对广大农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认知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无论如何也称不上“大众化”。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农民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新需求日益迫切,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信仰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如果不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去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其他文化就会占领农村的思想阵地。以农民为重要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内容上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渴望发展这一最大关注点,将马克思主义与农民的现实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农村为什么要科学发展、如何才能科学发展为中心,以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切入点,努力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帮助干部群众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解疑释惑;在方法上要切合农民的文化水平、思维方式和生产生活习惯,善于利用各种农民熟悉和乐于参与的载体和阵地,通过文艺演出、致富典型事迹报告会、农业技术推广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来宣传和普及理论;充分调动“土专家”、乡土人才等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理论宣传普及中来。
三、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科学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和发展的。理论被群众理解得越深刻,在实践中贯彻得越深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体现得越充分,其生命力就越旺盛。如果只停留在“大雅之堂”,束之于高阁,那么它的生机和活力就会枯萎。马克思主义只有满足实践的需要,实践才会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生命。因此,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逐步使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并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关键的是要实施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实践不但是加强党员个人党性修养的重要实践,同时也是不断巩固和提高马克思主义合法性和科学性的历史实践。[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新目标,坚持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完善自己,不断将党建工程引向深入。近年来在党内开展的“三讲教育”、“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既是党建伟大工程的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勇于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夯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重要的是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人们思想认识的一种飞跃和升华,其源泉在于人的能动的、自觉的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第一步。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的理论引领伟大的实践,伟大的实践扬弃伟大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将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向更高水平。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必须在实践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要求,也是我党群众路线的体现。马克思主义走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前者要求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生活智慧,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后者则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真正内化为大众的精神需求,使马克思主义由少数专家的书斋式研究转变为大众的思想武器。我们既要重视“从群众中来”,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作为历史创造者的积极性,又要重视“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将内化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运用于社会实践。[4]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
坚持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核心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大众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旨归。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坚持“三贴近”原则,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注重将理论研究和宣传同我国当前实际、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解答人们思想的新问题、新困惑,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真正做到关注民生、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并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凝聚人心、塑造心灵、坚定信仰,充分焕发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感召力,为人民群众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总之,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靠前提,广泛的群众基础凝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物质力量,深厚的实践基础锻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只有大力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三大基础,才能在中国大地上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马惊涛,李永枝.契合与选择——传播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理论导刊,2010,(2).
[3]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7).
[4]韩庆祥,杨振闻.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及其实现途径(2)[N].光明日报,2009-08-08.
[5]宋业春.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独特贡献[J].理论导刊,2010,(2).
[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平章起,宁静.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和基本经验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
D61
A
1002-7408(2011)04-0067-03
渭南师院科研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路径探索”(07YKZ063)。
户新民(1953-),男,陕西大荔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曹立新(1967-),男,陕西合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
[责任编辑: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