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根基
2011-12-24杨志超李向晖
杨志超,李向晖
(1.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730000; 2.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根基
杨志超1,李向晖2
(1.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兰州730000; 2.河北金融学院,河北保定071051)
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能够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拥有理论根基、实践根基、群众根基和文化根基这四大根基。正是这坚实的四大根基,支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从而保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根基;基本经验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不断进行着。中国共产党创立90年来,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时期,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相结合,把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和提炼并上升为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创新的过程,有“四大根基”支撑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是在这坚实的“四大根基”的支撑下,不断向前发展。
一、理论根基:用坚定的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要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行动。如果不相信马克思主义,不坚持马克思主义,那么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要义,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静止地去对待马克思主义,把它看作千古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地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那只是马克思主义教条化,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双向互动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的理论基础。
1.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指导地位。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但是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1]正是中国共产党拿起了马克思主义这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才使得中国人民在其指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建国以来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开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是不可能取得的。历史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能救中国;也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才能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2.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反对教条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我们党曾经多次和教条主义倾向作斗争,坚持在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保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地位,而且不断丰富和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我们党内盛行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不仅没有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反而使中国革命经历了失败,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在挫折面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内一些领导同志,在正确分析当时革命环境和条件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最终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左”倾错误思想和教条地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倾向,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导致党内思想的混乱。这些“左”倾思想的蔓延和错误指导,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了巨大挫折。20世纪70年代末,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与党内的教条主义作斗争,果断地停止了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方针政策,进行了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拨正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20世纪9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的严重动荡,沉着应对,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关系的理论,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党的先进性的辩证统一,体现了时代发展和社会主义进程对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深刻要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去分析这些变化给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实践根基:客观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把握中国实际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意义的发挥,是以各个国家和民族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有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和创新,才能保持它的科学性,才能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和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中国化,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始终坚持客观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把握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相联系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行。因此,客观地认识中国国情,科学地把握中国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依据。
1.对本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和把握,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的最基本的原理和最一般的规律,在本质上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共性问题,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但是,各民族、各个国家的情况是有差别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只有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只有符合各国的国情,才能充分发挥其科学的指导意义。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自身国情和实际割裂开来,生搬硬套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强行”地作用于一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那么不仅无法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成功,反而会使理论失去科学的指导作用,阻碍实践的顺利进行,使革命和实践遭受挫折。因此,立足本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科学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和本土化的前提条件。
2.坚持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国情,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发展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自从传入中国以来,就存在一个如何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如何指导中国的革命,如何实现“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主要传播者,从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在客观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客观地认识和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以此作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特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国情,是我国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逐渐形成,这也成为了当时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着眼于对中国近代国情的认识和把握。但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并不是全面和深刻的,相继在指导思想上犯了右倾错误和“左”倾错误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出发,概括出了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这些指导思想的提出,也是和我们党对于中国近代国情的正确分析分不开的,这一系列科学的概括,也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所面临的基本国情,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和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过去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对国情把握的不深刻、不全面,致使理论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相脱节而造成的失误,客观地分析了文化大革命后,在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国情,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为深入了解和研究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具体领域的客观规律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和认识方法,是对我国国情的最基本和最本质的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我国国情认识的深入和升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又一次创新。
正确认识和把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所出现的新形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国内局势发生的深刻变化。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使得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和融合日益紧密,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也呈现出巨大的紧迫性和困难性,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巨大困难和压力。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站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制高点上,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和科学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发展,不仅科学地回应了国内外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时期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开放的不断扩大,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开始出现了许多必须深切关注的新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清醒地认识新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国情的基础上,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现实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大的战略方针,这些发展战略的提出,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适应,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群众根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实践主体。一切无产阶级政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现人民群众的解放,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和地位的保证,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体现。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从而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过程,归根到底要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为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归根到底要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相结合。
1.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观点和工作路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观点是我们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我们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承担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力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只靠少数共产党人,而是要通过共产党人紧密团结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一起奋斗,只有亿万群众共同积极投身这一事业,才能推进它的发展,确保它的成功。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求共产党人继续保持和发扬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必须紧紧依靠千百万劳动群众,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我们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证。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自觉地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作是治党治国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并结合不同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在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同时,不断完善和发展群众路线、群众观点。
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于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活动,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对于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坚持,运用于我们党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各个方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指出要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和发展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在总结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如何,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一个根本政治问题”这一重要观点。199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2]进入新世纪,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它看作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和执政之基。
党的十六大结束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重新强调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体现出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和时代特征。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四、文化根基: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批判地吸收和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中国化,能够在中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能够在中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不断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向互动,不断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创新,建立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之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之一。
1.充分吸收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具有深厚积淀和丰富内涵的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生长根基。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地位做出了充分的肯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所以,中华民族又是一个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的民族。”[4]
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优秀思想精华,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就是要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相结合,就是要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中国形式、中国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人民所接受,才能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江泽民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做到古为今用。”[5]
2.对中国传统文化坚持批判地继承。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两重性和历史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包含着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尊师重道、崇尚和谐等有益成分,也包含着因循守旧、小农思想、封建迷信等消极思想。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可以激励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去生存去奋斗去发展,而其糟粕部分则会阻碍历史的进程,对历史进程起负面作用。因此,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耦合,要坚持“批判地继承”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更要不断剔除其中阻碍社会历史发展的陈旧落后成份。毛泽东在《应当充分地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中指出:“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时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的东西,有人民的东西,有反封建的东西。要把封建主义的东西和非封建主义的东西区别开来。封建主义的东西也不全是坏的。我们要注意区别封建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不同时期的东西。当封建主义还处在发生和发展的时候,它有很多东西还是不错的。反封建主义的文化也不是全部可以无批判地利用的。”[6]可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批判性”,坚持批判地继承,将批判和继承相统一起来。要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传统文化中能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益成分,在批判过程中加以继承和发扬,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有机结合。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双向互动、共同发展,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符合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实现和不断推进的文化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就必须不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在认真研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续挖掘中华文化中的精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体系,坚持文化创新,通过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机结合,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实现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超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理论总结,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四大根基,对于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1:796.
[2]江泽民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6:261-262.
[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7:1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22-623.
[5]江泽民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6:278.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1999:225.
D61
A
1002-7408(2011)02-0041-04
杨志超(1984-),男,甘肃通渭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李向晖(1983-),男,河北邢台人,河北金融学院国际教育系,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陈合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