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与民族认同
2011-12-24龙运荣
龙运荣
全球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与民族认同
龙运荣
大众传媒在促进民族认同的同时,也为一些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传播提供了途径,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不利影响。网络时代,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大众传媒对民族认同的影响日益深刻。因此,亟需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民族认同中的积极作用,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
【作 者】龙运荣,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武汉,430074
网络时代;大众传媒;民族认同;国家认同
Abstract:Mass media is promoting national identity,but also provides ways for some extreme nationalism thoughts to spread,and cause adverse effect on Chinese national unity.In the age of Internet,information spreads more quickly and brings more profound influence on national identity.Therefore,it is urgent to take measures of mass media,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in national identity,and to promote national identity and the unified national identity.
Key words:the age of internet,mass media,ethnic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一、民族认同及其根源
认同是人类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只有存在于人类之间才能做得到。人类认同有多种类型,民族认同是其中一种。民族认同作为一种现象是随着现代性发展,基于人们对民族概念的认识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并且随着时代发展,民族认同内涵也有不同。
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世界上许多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共同或相同的东西。科学研究表明,动物之间对同类的辨认是通过气味来分辨的。但是,真正的确认只能在人类之间才能做的到。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这就是说,认同总是存在于关系当中,或者说认同本身就是一种关系,而且认同关系就是指人与人、人与群体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个体与一个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表现形式,仅仅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具体地说,一方面,要通过自我的扩大,把“我”变成“我们”,确认“我们”的共同身份;另一方面,又耍通过自我的设限,把“我们”同“他们”区别开来,划清二者之间的界限,即“排他”。只有“我”,没有“我们”,就不存在认同问题了;只有“我们”,没有“他们”,认同也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种族认同、民族认同、社会 (群体)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核心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和前提。
民族认同作为一个民族学人类学概念,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以区别他民族的一些稳定的属性和特征,是此民族的成员之间所具有的相似性。它由一系列相对稳定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普遍心理等因素构成。民族认同对于个体成员来说,具有神圣性。民族作为一个“想像的社群”,是一个神圣实体,是其成员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属。民族认同对其成员民有精神上的聚合作用。民族认同作为一种现象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是伴随着现代性及其引发的民族危机而出现的。在前现代社会中,社会结构的封闭性,人们活动的单一化、交往范围的固定化,决定了民族认同是理所当然和不言而喻的。在一个封闭且很少变化的社会里,当人们看不到外面的“他们”时,“我们”也就失去了特别的意义;而当人们在数百年一贯制的生活模式中生活时,“我”与“我们”的重叠也是必然的。而只有到了近现代社会,以社会化大生产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改变了传统社会原有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人们原来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从封闭到开放、从稳定到剧变,不仅使“我们”必须不断直接地面对越来越多的“他们”,而且“我”与“我们”也不再天然地重合。简而言之,开放和变化,打乱了传统社会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引发了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危机。正如霍布斯鲍姆指出,近现代以来的民族概念与以前有着很大的不同,近现代以前民族主要是表示人们的出身与血缘关系。[2]而盖尔纳则指出,等级制度与人们缺乏社会流动性是理解近现代以前民族概念的关键。[3]近现代以前的社会缺乏流动性,人们往往局限于较为封闭与狭小的地理区域之内,并形成了一定的方言、风俗习惯等差异较大的地方文化,而人类早期聚族而居的生活特征决定了居住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人们,往往具有共同的出生与血缘关系。而近现代以来的民族概念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民族从近现代以前指的是少数的贵族阶层,发展为近现代以来指的是在民族国家内具有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人民以及国民等,其中哈贝马斯就对此指出,近现代以来民族概念的变化包含着从“贵族民族”向“人民民族”的政治概念转变。[4]另外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也特别强调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语言、历史、地域、风俗习惯等因素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虽然近现代以来的民族文化是依靠聚族而居自发形成的地方文化作为基础发展出来的,但民族文化包含的范围往往要比地方文化广阔得多,其中盖尔纳就把民族文化比喻为是一个比地方文化包含范围广阔得多的文化池塘。[5]民族认同的概念正是在“贵族民族”向“人民民族”的转变中逐渐形成的,民族认同更多地强调的是对内民族国家内具有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人民以及国民等身份的认同,以及对民族国家政体的认同。
中国民族认同的概念也是随着中国近现代现代化发展而产生的。在中国近现代化开始之前,民族的概念仅限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中原与边陲之分,中央王朝与蛮夷之别。随着外国帝国主义轰隆隆的现代化车轮碾压中国大地,面对红发碧眼的西方人时,人们发现中华各族原来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原来是一家人,中华民族的民族概念逐渐形成。因此,中国的民族认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民族认同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狭义的认同指对本民族的认同。[6]并且,民族认同的广狭之分,往往视具体语境而定。
二、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及其对民族认同的影响
大众传媒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传播社会经济信息技术,促进了各民族接纳吸收主流社会文化,塑造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意识、国家认同意识。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所提供的内容,还在于它是如何改变了现代人对于时空的感受。通过媒介,时空相隔的人得以互动,而媒介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民族主义。[7]另外,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分析“民族主义”时,也曾把纸面媒体作为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散布的一个重要原因来看待。成千上万的人通过阅读同一份报纸,想象出来一个共同体,并将他们自身与他人关联起来。[8]
纵观人类传媒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出传媒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口语传媒时代,信息传播主要方式是口语传播,传播范围局限在很短距离之内,传者与受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此时,信息的传播成功如否取决于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受者的接受理解能力。在文字印刷传媒时代,信息随着书籍和报刊的发行可以通行全国,传播范围得到了进一步扩大。书籍和报刊的传播决定了传者和受者必须具有相当的文字阅读能力。限于当时的条件,拥有文字阅读能力的往往局限于统治者和部分社会精英。书籍和报刊往往成为政令发布的工具和社会精英舞文弄墨、表达闲情逸致的道具。并且由于不同的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书籍和报刊很难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广泛流动。在电子媒介时代,民族国家为了实现特殊的政治目的,通过建立广播电台、电视台向对象国进行信息输出,信息在两个国家之间传递。此时,信息传播的范围拓展到了民族国家之外。在数字网络传媒时代,卫星通讯技术、跨国广播电视、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已经完全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信息能够自由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前三个阶段相比,网络时代的大众传媒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信息传播遍布全球;(二)受众遍布全球;(三)人人都可以成为传者;(四)全球范围的即时传播;(五)海量的信息传播;(六)信息的良莠不齐。[9]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新阶段,人类进入了全球网络化传播时代。
互联网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件。全球性、互动性的互联网络,正在被各种集体认同力量所采用,以凝聚他们的集体认同,增强与全球化相抗衡的力量。 “因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在向大众展示和表述异文化的途径中,CNN、好莱坞、MTV以及其它环球媒体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10]在现代社会中,报纸、杂志、书籍、电视、广播、电影、网络等宣传工具几乎每天、每时都源源不断地以不同的方式把各种资讯提供给社会成员,这些信息资讯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成员,进而通过国家意识和文化的传播,影响社会成员的身份认同。
第一,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促进各民族形成与主流社会相融合的身份意识和观念。大众传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行使着对境内各民族群众宣传教育和引导的重要职能。通过传播主流社会价值观,使得各民族获得对国家政治、经济或日常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认知,并借助主流的舆论导向,促进各民族形成与主流社会相融合的身份意识和观念。比如说,当期在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各大主流媒体都充分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国各民族新时期的主流价值观念。
第二,发挥语言文化的教育功能,促进各民族的跨文化交流和传承。语言文化是民族身份认同的基础,大众媒体借助多样生动的形式,在传播知识信息的同时,推动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汉语在各民族当中的普及,促进各民族的跨文化交流,塑造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发展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大众媒体,也促进了各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增强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感。
第三,传播社会经济信息,鼓励各民族参与到国家整体社会经济活动中。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日益重要。各民族要参与到国家、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中,就必须掌握更多、更新的信息、技术。而各民族越是深入参与到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活动,其对主流社会、对国家的向心力也更强,身份认同意识更趋于融入主流社会中。
第四,通过媒介化仪式,重塑民族认同感。仪式具有无形的规约力量,通过各种媒介化仪式来强化和引发民族认同感。比如,电视、网络直播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三峡工程、申办奥运会等事件,已经超出了事件本身的意义,其目的在于,通过制造媒介事件来建构民族—国家认同感。人们在共同分享国家强盛的象征性影像经验的时候,产生对民族、对国家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一种具有凝聚力的全民力量。
现代网络传媒使信息传播瞬间万里,地球上的重大事件借助网络传媒已实现了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不复存在,整个地球在时空范围内缩小为一个超级“地球村”。虽然,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时空范围缩小了,但是有关人类文明之间的互相理解却并没有因为时空的缩小而接近。我们看到,媒介往往并没有在文明交流之中起到其相应的角色,而是加剧了文明之间的相互误解,有时甚至成为煽动民族主义的重要载体。因此,民族主义不仅没有成为一种逐渐消退的历史现象,而且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并呈现与以往的民族主义不同的形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民族交往的范围和幅度不断扩大,以获得政治和经济独立、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目的的宏大民族主义运动已经开始逐渐向微观层面发展,进入一个更高也更深入的层次。大众传媒在促进民族认同的同时,也为一些民族主义思想传播提供了途径。一些极端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利用网络传媒在世界不断蔓延,对我国的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造成了不利影响,这也更加凸显了加强网络传媒建设,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的重要性。
三、网络时代实现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如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能统一,很容易破坏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网络时代,我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统一,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一是调整社会结构,理顺管理体制,促进各民族文化的均衡发展。目前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呈现汉文化发展较快、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滞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文化发展较快、内陆和边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滞后,现代流行文化发展较快、各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濒危等的局面。社会的现代化意味着社会结构越来越具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种族、民族等身份不再是不平等的基础,全国各族人民都有发展其民族文化的权力和义务。中国当前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形成公平、合理、开放的社会结构,使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社会建设,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建立健全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社会制度和政策,促进各民族社会成员在文化、结构、心理等各个层面的融合。
二是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的政策、法律和措施,为各民族文化发展创造合适的条件。包括建立奖励机制、开拓国际市场、开展跨国生产合作等政策,设立专门的发展基金,鼓励文化创作,培植文化市场的经营主体,促进文化产品生产,打造有代表民族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品牌。同时,完善文化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营造干净的文化发展环境。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工作必须立法,应用法律来保障文化发展权。通过立法切实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这一点在目前民族文化消失较快的全球化过程中显得十分迫切,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应是强制性的。有了法律,对民族文化如何保护与发展就有了依据。目前我国有关文化保护与发展方面的法律还十分欠缺,目前仅有《文物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相关内容,以及一些保护条例。法律的缺失给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弊端。
三是进一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唤起各民族广大民众的文化发展与保护意识,激起最广泛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社区参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首先要唤起各民族人民对于自己民族文化的珍重与保护意识,有了这种自觉意识才能有效地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目前在很多民族中,人们对于自己的文化的价值还没有充分的认识,甚至认为民族文化是落后的东西,并不主动参与。事实上政府所做的工作并不能取代民族文化发展在一个民族中的民众角色,只有各民族人民的广泛参与,才能真正体现各民族的文化权,才能有效推进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四是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媒介生态,为各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的传播环境,特别是加强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文化传播媒介生态建设。全球网络时代的媒介生态呈现出以电视、网络为传媒霸主、发达国家占领和控制舆论制高点的特点,这种媒介生态给民众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媒介生态,为民族文化发展创造有利的传播环境。
五是进一步加大民族文化传播网络建设,抢占国际文化传播阵地制高点。互联网传播是当前信息传播的最重要途径。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凭借先进的技术,占领了互联网传播的制高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建设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充分利用现代卫星技术、跨国电视网络和互联网技术,迅速抢占国际文化传播高地,加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化影响,唤起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有了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才能促进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注释:
[1]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2]Eric Hobsbawm.Nation and Nationalism since 1870,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15.
[3]Edward Mortimer and Robert Fine ed.,People,Nation and state,the Meaning of Ethnicity and Nationalism,London:L B.Tauris Co.hd.1999,P33.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31
[5][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61
[6]李忠,石文典.当代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7]McLuhan,Marshall.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Cambridge,,MA:MIT Press,P 19-20.
[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3
[9]龙运荣.全球网络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与保护——以媒介生态为视角[EB/OL].[2010-2-21].http://cddc.net/cnnews/ xmt/201002/12789.html
[10]Kelly Askew and Richard.R.Wilked:The Anthropology of Media,Malden:Blackwell Published Ltd,2002,p1.
〔责任编辑:陈家柳〕
Mass Media in the Age of Internet and Ethnic Identity
Long Yunrong
G206.2,D633.1
A
1004-454X(2011)01-0013-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