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2011-12-23高波邵爱杰
高波,邵爱杰
(1.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1112)
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发生特征、机理及防治对策研究
高波1,2,邵爱杰2
(1.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06;2.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 311112)
近海赤潮灾害的频繁暴发严重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和海洋环境。根据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赤潮灾害发生时间、地域分布、赤潮生物优势种和规模变化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近海赤潮灾害的发生特征,同时探究了赤潮生物、营养物质(氮、磷、铁、锰、维生素、特殊有机物等)和外部环境(气象条件、水动力条件、海水理化因子等)引发赤潮灾害的机理,并着重从赤潮预报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提出赤潮灾害防治对策,指出国际性有害有毒赤潮生物数据库的建立、海洋微生物的保护与利用、赤潮生物优势种的快速鉴定等工作将成为防治赤潮灾害的重点。
赤潮;特征;机理;预报;生物防治
1 引言
赤潮,国际上现称有害藻类水华(Harmful Algal Blooms,HABs),是由海水中某些浮游生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短时间内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水体变色,影响和危害其他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1]。随着我国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赤潮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新的赤潮生物种不断出现,赤潮灾害给海洋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和海洋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害。因此,准确了解赤潮灾害发生的时间、空间、规模和赤潮生物优势种变化,探究赤潮灾害发生机理,并提出赤潮灾害防治的有效措施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针对赤潮开展了诸多研究,然而公报[2~3]公布赤潮灾害的类别、标准并不完全一致;同时国内鲜有文章对近海赤潮特征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统计,尤其是常见赤潮生物的毒害性分类统计;另外赤潮发生机理和防治措施的表述较为模糊、混乱,尚需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对中国近海2000~2009年的赤潮记录进行归类与分析,探究了赤潮生物、营养物质和外部环境引发赤潮灾害的机理,并着重从赤潮预报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提出赤潮灾害防治对策,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为赤潮的监测、预警、预防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赤潮灾害发生特征
近年来,赤潮在中国近海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国已成为一个赤潮灾害多发的国家。2000~2009年的记录反映了赤潮灾害的发生特征:赤潮灾害不仅出现在春季和夏季,秋冬两季也时有发生;不仅出现在近海,并有向远海扩展的趋势;新的赤潮生物优势种不断涌现。
2.1 时间变化
2000~2009年,我国近海共发生赤潮灾害792起,平均每年发生79.20起,其中2003~2007年五年内赤潮发生的次数均高于平均值;2000~2003年间,我国的赤潮灾害发生数逐年上升,2003年达到119次,为历史新高;2004~2009年赤潮发生次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但仍远远高于2000年的28次。
图1 2000~2009年间赤潮发生数量[2~3]
图2 2000~2009年间赤潮灾害月发生数[3]
按照气象划分法,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次年)为冬季,并且常把4、7、10、1月作为春、夏、秋、冬的代表月份。对2000~2009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记录的117起大型赤潮灾害事件进行统计分析(见图2),发现我国近海赤潮灾害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3个月共记录赤潮事件91起,占赤潮灾害发生总数的77.78%。其中5月记录赤潮事件42起,占35.90%;6月记录34起,占29.06%;8月记录15起,占12.82%。近四年来,秋季和冬季爆发赤潮灾害的次数有所增加,其中2006年10~12月共记录赤潮事件5起,2007~2009年共有5起。迄今为止,1月份尚未有大型赤潮灾害发生的记录。
2.2 空间变化
从海域角度看,我国四大海域均有赤潮灾害发生(见图3)。在2000~2009年内的任何一年,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3个海域,南海次之,渤海第三,黄海最少。2000~2003年,东海发生赤潮的次数逐年递增,在2003年达到峰值(86次);2004年和2005年赤潮发生数有所下降,且基本稳定;2006年和2007年赤潮发生数又有所增加;2007年后呈现下降趋势。
从省份上分析,我国赤潮多发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十一省,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尤甚(见图4)。2000~2005年内的任何一年,浙江省发生赤潮的次数远远多于其他10个省份;其中,2000~2003年呈现上升趋势,2004~2005年逐年下降。6年来,山东省赤潮灾害发生数逐年递增,增加了10倍,应引起注意;广西省和海南省发生赤潮灾害次数最少,平均仅为1.25次/年和0.8次/年。
图3 2000~2009年间四大海域赤潮发生数量[2~3]
图4 2000~2005年间11省赤潮发生数量[2~3]
2.3 赤潮生物优势种变化
十年来,导致我国频繁发生大面积赤潮灾害的生物主要有48种(见表1),其中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为20种,占41.67%。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频数统计居前三位,三种生物引发的赤潮数占赤潮总发生数的23.14%。2000~2006年间,赤潮生物优势种每年维持在10种左右,2007年和2008年赤潮生物优势种类骤然增加,2008年更是达到23种。然而,对应图1和表2分析,2007年和2008年赤潮生物优势种类的骤然增加并未表明我国在2007年2008年两年间发生更多的赤潮,造成更大的损失。可能是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促使赤潮生物优势种类鉴定水平的快速提高,因此表现为更多的赤潮生物优势种类。现将主要的赤潮种的生态特点简述如下:
中肋骨条藻:细胞圆柱形,壳环面直径6~22 μm,壳面圆而鼓起,着生一圈细长的连结刺,连结刺的数量8~30条不等,多数细胞靠连结刺与相邻细胞组成链状群体。色素体数目1~10个,通常只有2个,位于壳面,各向一面弯曲。中肋骨条藻细胞弱硅质化,有圆形增大孢子,直径为母细胞的2~3倍。在河口内湾水域,冬春季细胞大而强壮,暖水期细胞小型化。本种为广温广盐种,常为沿岸生。其生态性质比较复杂,是在我国普遍出现的近岸硅藻,其生态型可分为北方型和南方型,密度超过5 000个/mL时即可认为已发生赤潮,本种赤潮无毒,增殖速率很快,如营养盐充分、水文和气象条件相对稳定,在春、夏、秋三季均能形成繁殖高峰。
表1 2000~2009年间赤潮生物优势种统计表[2-3]
具齿原甲藻:细胞体积小,无顶刺。具齿原甲藻细胞长度在10 μm左右,多数呈椭圆形,且有链状群体,固定后部分细胞呈圆形,部分圆形细胞与极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n)很相似,椭圆形细胞与陆斗定在浙北海域发现的一新种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 LU)类似[4]。活体观察发现具齿原甲藻运动能力较强,营二分裂生殖。在赤潮消亡前细胞体积约为赤潮维持期的2/3,体积明显缩小,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细胞密度超过1000000个/L可判断发生赤潮,赤潮水体呈浅褐色至红褐色。具齿原甲藻主要分布于水体上层,底层较少出现,具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中午在表层水体中,夜间在下层水中。
夜光藻:藻体近于圆球形,体形较大,细胞直径可达150~2000 μm,肉眼可见。细胞壁透明,由两层胶状物组成,表面有许多微孔。口腔位于细胞前端,上面有一条长的触手,触手基部有一条短小的鞭毛,靠近触手的齿状突为横沟退化的痕迹,纵沟在细胞的腹面中央。细胞背面有一杆状器,使细胞作前后游动。细胞内原生质淡红色,细胞核小球形,可见油滴,由中央原生质包围。夜光藻有眼点,能产生生物荧光。夜光藻的食性较广,主要以硅藻、纤毛虫、桡足类卵等为食,夜光藻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是热带、亚热带海区发生赤潮的主要生物之一。本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水温7.4~28.6℃,盐度14.75~32.90的范围内均能生存。本种在表层异常增殖,细胞密度超过10000个/L时,海水呈红色,可判断发生赤潮。夜光藻本身无毒,但其密度过高,夜间和死亡分解时能造成海水缺氧,同时它分泌的氨类物质会恶化水质。
2.4 规模变化
赤潮给我国带来巨大的损失,据《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年报)》和《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年报)》记载,十年来近海赤潮灾害累计面积达到16万平方公里以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人民币;平均每年有16254 km2的海域遭受赤潮侵袭,造成3463.5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2001年我国赤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高达10亿元人民币,涉及面积为15000 km2;2005年赤潮涉及面积最广,达到27070 km2,经济损失为6900万元(见表2)。
表2 2000~2009年间我国赤潮发生所涉及的面积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3]
3 赤潮的成因
赤潮发生机理的研究,是赤潮防治的理论基础和依据。20多年来,许多学者针对赤潮发生的机理机制开展了诸多研究。国内外大量监测资料分析与研究表明:赤潮生物的存在是赤潮爆发的内因;合适的外部环境(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水文、气象等因素)则是赤潮爆发的外因。赤潮的形成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环境因素(见图5)[5]。
3.1 赤潮形成的前提
海域中赤潮生物的存在,是发生赤潮现象的前提。赤潮灾害的生消过程包括赤潮藻类孢子的存在、适宜条件下孢子的分裂繁殖、大量孢子爆发性增殖形成赤潮、形成配子并产生孢子4个步骤。在海域具有赤潮生物的前提下,物理、化学条件适宜的水体环境满足其基本生长、繁殖的需要,且使其具有一定的数量;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使其处于该赤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范围时,则赤潮生物即可进入指数生长期,并较快发展形成赤潮至肉眼可见的程度(即水体变色)。
3.2 赤潮形成的物质基础
图5 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5]
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和磷)、微量元素(如铁和锰)、维生素以及某些特殊有机物(如蛋白质)的存在形式和浓度,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它们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体中的营养盐主要是氮(N)和磷(P),一般而言,营养盐的丰富程度与赤潮的发生密切相关,营养盐越丰富,富营养化程度越高,越易发生赤潮灾害[6~7]。何建宗等[8]研究表明:N和P是限制赤潮生物的重要因子,尤以P的影响更大;在N和P供应充足的情况下,N:P(原子比)约为5~15时赤潮生物生长最快。微量元素主要包括铁(Fe)和锰(Mn),实验室培养实验显示两者对赤潮生物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9]。除此之外,维生素增加也会影响赤潮的发生,蛋白质分解液、酵母等都会激发赤潮生物的快速增殖。
3.3 赤潮形成的外部环境
水文气象条件(气温、光照、降水、风向和风力等)、水动力条件以及海水理化因子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着赤潮的形成和演变。
3.3.1 气象条件
气温、光照、降水、风向及风力等气象条件与赤潮的形成、发展和消失密切相关。赤潮生物的聚集是近海赤潮形成的一个重要过程,海域上风向和风力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分布;同时季风的转换还影响着海面的垂直交换情况,底泥中的营养物质随着海面的垂直交换到达海平面,配以适当的环境条件,赤潮生物便大量繁殖,进而爆发赤潮[10]。各种赤潮生物都有自己的适温范围,只有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赤潮生物才能有效地生长和增殖。一般而言,多数赤潮发生的温度较高(23~28℃),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图2表明,中国近海赤潮最频繁期是5~6月,也就是春夏交替季节。对渤海海域的研究发现几次赤潮的天气条件有其共性:赤潮发生前有大量的陆面降水,赤潮开始前日气温剧升,赤潮期间风速较小,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赤潮生物迅速繁殖形成赤潮;一旦温度下降,赤潮生物繁殖受阻,并随着一场降雨将赤潮区冲淡,赤潮减弱并消失[11]。另外,王旭等[12]认为赤潮与温室效应密切相关,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变暖,这种雨水少、气温高、光照足的天气易形成赤潮。
3.3.2 水动力条件
赤潮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移动范围是有限的,赤潮生物的分布、聚集和分散直接受到水动力条件的影响。沿岸流可通过两种方式影响赤潮的发生:通过横向运动,沿岸流不仅可输运赤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还可长距离携带赤潮生物,扩大赤潮的发生范围;通过垂向运动,沿岸流(上升流)可以将底层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将孢囊带到水表层,促进萌发[13]。此外,潮汐对赤潮生物以及营养盐的输送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封闭和半封闭性的海域,潮汐运动对赤潮发生过程的影响尤为明显[10]。
3.3.3 海水理化因子
海水盐度和温度也是引起赤潮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一种赤潮生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盐度范围,而盐度的急降对赤潮生物在短时间内的大量繁殖具有刺激作用[14]。盐度变化对赤潮生物的生长作用,目前尚无一致的结果。不同的赤潮生物对海水温度的反应差异较大,海水温度可直接控制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消亡,就一般而言,海水温度在短时间的快速升高,可能会刺激赤潮生物的繁殖而引发赤潮。
4 赤潮灾害防治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海域利用强度的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赤潮灾害高频率、大面积的发生已是不争的事实。提高沿海城市赤潮灾害防御能力,减轻赤潮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国家和沿海城市地方政府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赤潮灾害防治工作。
4.1 预报防治
赤潮预报是防治工作的前提,预报结果直接反映赤潮灾害的基本情况,为开展赤潮治理工作提供依据。赤潮预报的方法包括数值预测法、经验统计预测法和遥感检测法,其中前两种属于常规预报方法。数值预测法主要根据赤潮发生机理,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物耦合生态动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赤潮发生、发展、高潮、维持和消亡的整个过程而对赤潮进行预测;经验预测法一般是对大量赤潮生消过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基于多元统计方法,如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在选择不同的预报因子的同时,利用一定的判别模式对赤潮进行预测。常规预报方法所选择的因子主要有叶绿素、溶解氧、透明度、化学需氧量、水文气象因子、某些微量元素(铁和锰等)、细胞密度和多样性指数等。卫星遥感技术具有迅速的多时相数据更新能力和多尺度的空间概括能力,可以快速及时地获取区域和全球尺度的海洋参量信息,方法包括叶绿素a算法、海表温度算法、多光谱赤潮算法等。总体上看,现有常规的赤潮监测预报方法有着明确的物理意义,但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成本也较高。而现有的赤潮遥感方法大都是利用叶绿素或温度或光谱的一两个特征变量的经验统计模型,没有把赤潮的生理生态发育过程考虑在内,缺乏物理过程基础,因而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现有赤潮遥感算法很多都是单因子模式,单一指标的适应性比较差[15]。赤潮预报是涉及生态学和环境学的一项工作,需要对赤潮发生所需的营养物质条件和赤潮发生前后环境参量等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充分认识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新的基于海洋生态过程的多参量模型的方法。同时,针对赤潮多发区、海洋污染较严重的海域,要增加监测频率和密度,以便为更好地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研究和预报赤潮的形成机制提供资料,将赤潮灾害控制在最小限度。
4.2 生物防治
在赤潮藻生消过程中伴随着许多微生物的共同作用,赤潮藻与微生物、其它藻类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多种多样的。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微型生物是天然水体中具有调节藻类种群动态平衡的重要潜在因子,它们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并具有宿主的专一性,是一种非常有潜质的赤潮调控因子。根据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通过引入赤潮生物的天敌来防治赤潮也是一种治理方法[16]。目前,赤潮的生物防治主要集中在赤潮藻与蛭弧菌、病毒的作用以及以藻抑藻或杀藻作用两个方面。蛭弧菌分布于近海海洋环境中,它可“吃掉”有害宿主细胞而具有很大应用潜力;还可进入藻细胞内而溶藻,引起宿主细胞的自溶。据推测,铜绿微囊藻水华的迅速消失可能与这类特殊细菌的专性感染有关[17]。还有研究表明蛭弧菌会分泌有毒物质于水环境中,从而抑制某些藻类的生长[18]。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病毒,它们在某些情况下能显著影响微食物环中的C、N流[19~20],对赤潮的发生、消亡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在自然水体中收集到浮游植物细胞内病毒颗粒表明,在某些浮游植物种的大量死亡中病毒起很大的致命性作用[21]。海洋中的细菌可以释放有毒物质到环境中,非选择性地杀伤藻类细胞;也可释放相关酶类,特异性地杀伤藻类细胞;还可以同藻竞争有限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其生长。日本学者发现将绿藻(Dunaliela sp.)固定在高分子上与赤潮藻结合,4 d后50%的赤潮藻死亡,这可能是绿藻的外代谢物破坏了赤潮藻细胞[22]。微绿球藻(Nanochloris eucaryotum)分泌的Aponins,也可溶解产毒赤潮藻(Gymondinium breve)[23]。因此,利用已知的和未知的微生物及其丰富的多样性资源,研究其在赤潮的生消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将是防治赤潮灾害的一种重要途径。
4.3 物理、化学防治
从现有条件看,一旦大面积赤潮出现后,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方法加以制止,对于一些局部小范围防治赤潮的方法,虽实验过多种,但效果还不够理想。赤潮防治的物理、化学方法主要有:机械搅动法,利用动力或机械方法搅动底质,促进海底有机污染物分解,恢复底栖生物生存环境,提高海区的自净能力;撒播粘土法,利用粘土矿物对赤潮生物的絮凝作用以及利用粘土矿物中铝离子对赤潮生物细胞的破坏作用来消除赤潮,利用粘土治理赤潮具有对生物和环境无害、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粘土资源丰富、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化学除藻法,利用药剂(如硫酸铜和缓释铜离子除藻剂、臭氧、二氧化氯以及新洁尔灭、碘伏、异噻唑啉酮等有机除藻剂)对藻类细胞产生的破坏作用和抑制生物活性来进行杀灭、控制赤潮生物,化学药剂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局部浓度过高而危害渔业,同时在海水的波动下迁移转化太快,药效的持久性差,也易引起二次污染,有机化合物在淡水除藻中具有药力持续时间长、对非赤潮生物影响小等优点;围隔法,利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域进行围隔,避免扩散,污染其它海域;过滤分离法,通过机械设备把含赤潮生物的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分离赤潮生物;改变因子法,改变温度、光照、盐度、营养物、微量元素等物理因子,改变赤潮生物的生存条件;降解矿化法,降解和矿化海洋中的有机污染物和异生质,切断赤潮生物的食物链。
4.4 公共防治
赤潮多发生于沿岸排污口和海洋环境条件较差、潮流较弱、水体交换能力较弱的海区,海水富营养化是形成赤潮的物质基础。要防止赤潮的发生,必须严格控制富营养化污水的入海量,从源头上减少富含营养物质的排放入海。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处理,使其达标后再排放入海;加强生活污水和城镇、市政废水的处理,降低营养物的排放含量,防止生活污水的有机污染;合理开发浅海与滩涂的养殖业,控制海水养殖密度与养殖总量,限定海水养殖的投饵量,减少养殖废水的污染;严格控制船舶在航运过程中各类污水的排放,加强对压舱水的监控和研究[11];开发生态防治工程,种植水生植物,养殖浮游动物,以除去水体中的营养物,净化水体。另外,为避免和减少赤潮灾害的发生,应开展海洋功能区规划工作,从全局出发,科学指导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赤潮一旦发生,其后果相当严重。因此,还要经常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赤潮的科普宣传,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抗灾防灾的意识能力,同时也呼吁社会各方面在全面开发海洋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环境的保护,提高全民保护海洋的意识。
5 结论与展望
十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赤潮灾害79.20起,2000~2003年逐年上升,2004~2009年呈现下降趋势;赤潮灾害多发生在5月、6月和8月,最近四年冬季、春季爆发赤潮灾害的次数有所增加;四大海域中东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南海次之,渤海第三,黄海最少;赤潮灾害多发于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十一省,浙江、福建、广东三省分别居前三位;十年来,导致我国频繁发生大面积赤潮灾害的生物主要有48种,其中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和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频数统计居前三位。海域中赤潮生物的存在,是发生赤潮现象的前提;水体中的营养盐、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某些特殊有机物的存在形式和浓度,直接影响着赤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代谢,是赤潮生物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水文气象条件、水动力条件以及海水理化因子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着赤潮的形成和演变;赤潮生物、物质基础和外部环境共同控制着赤潮灾害的生消过程(见表3)。赤潮灾害防治工作应坚持“海陆统筹,海河兼顾,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赤潮灾害的调查与统计研究,建立赤潮灾害评估体系,将赤潮灾害的预报、防治措施(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和社会公共防治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开展了诸多研究,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赤潮灾害防治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需要多学科、跨行业的通力合作,有害赤潮生态学和种群动力学的综合研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现有的赤潮遥感方法大都是利用叶绿素或温度或光谱的一两个特征变量的经验统计模型,没有把赤潮的生理生态发育过程考虑在内,而且赤潮遥感算法大多都是单因子模式,适应性较差,因此需要建立基于机理和生态过程的赤潮预报模型;另外,国际性有害有毒赤潮藻数据库的建立、海洋微生物的保护与利用、赤潮生物优势种的快速鉴定等工作也将成为赤潮灾害防治研究的重点。
表3 赤潮生消过程的控制因素(仿王旭等)[12]
[1]国家海洋局.赤潮灾害应急预案.2005.http://www.soa.gov.cn.
[2]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年报).1990-2009.http://www.soa.gov.cn.
[3]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灾害公报(年报).1990-2009.http://www.soa.gov.cn.
[4]陆斗定,齐雨藻,Jeanette G等.东海原甲藻修订及相关原甲藻的分类学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3,14(7):1160-1163.
[5]张水浸,杨清良,邱辉煌等.赤潮及其防治对策[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
[6]邹景忠,董丽萍,秦保平.渤海湾富营养化和赤潮问题的初步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1983,2(2):41-55.
[7]许昆灿.厦门港赤潮发生区无机氮营养盐的变化特征[A].厦门港赤潮调查研究论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71-78.
[8]何建宗,韩国章.南中国海及香港海域的赤潮形成机制研究[A].黄创剑,朱嘉豪,陈海潮,等.珠江及沿岸环境研究[C].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77-84.
[9]Qian X M,Zou J Z,Qian P Y.Effects of Fe and Mn on the growth of red tide dinoflagellate Scrippsiella trochoidea(stein)Loeblch III[J].Chinese Journal of 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1997,15(2);173-180.
[10]黄小平,黄良民,谭烨辉等.近海赤潮发生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关系[J].海洋环境科学,2002,21(4):63-69.
[11]张建辉,夏新,刘雪芹等.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环境监测,2002,18(2):20-25.
[12]王旭,张占海,吴辉碇.赤潮的研究和预报[J].海洋预报,18(1):65-72.
[13]Masato Y.Accumulation of Freshwater Red Tide in a Dam Reservoir[J].Wat.Sci.Tech.,1998,37(2):211-218.
[14]Mahoney J B,Mclaughlin J A.Salinity influence on the ecology of phytoflagellate blooms in Lower New York Bay and adjacent water[J].Journal of Experiment Marine Biology Ecology,1979,37:213-223.
[15]丛丕福,张丰收,曲丽梅.赤潮灾害监测预报研究综述[J].灾害学,2008,23(2):127-130.
[16]王悠,俞志明.海洋有害赤潮的生物防治对策[J].植物生态学报,2005,29(4):665-671.
[17]Caiola M G,Peilegrini S.Lysis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by Bdellovibrio-like bacteria[J].J Phcol,1984,20:471-475.
[18]Fukami K.Isolation and properties of a bacterium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Gymnodinium nagasakiense[J].Nippon Suisan Gakkaishi,1992,58(6):1073-1077.
[19]洪华生,徐立.香港与厦门港湾沉积物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165-170.
[20]王斐,郑天凌,洪华生.海洋病毒在微食物环中的重要作用[J].海洋科学,1998,22(4):41-43.
[21]曹晓星,苏建强,郑天凌等.海洋微生物的多样性在赤潮调控中的利用[J].海洋微生物多样性,2007,31(5):63-69.
[22]克钧.能消灭赤潮藻类的绿藻[J].今日科技,1999,12:5-16.
[23]Perez E,Sawyers W G.Lysis of Gymondinium breve by cultures of green alga Nanochloris eucaryotum[J].Cytobios,2001,104(405):25-31.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mechanisms and strategies of HarmfulAlgal Blooms in China Coastal Waters
GAO Bo1,2,SHAOAi-jie2
(1.Zhejiang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Hangzhou 310006 China;2.Zhejia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Hangzhou 311112 China)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Harmful Algal Blooms(HABs)in coastal waters severely damaged marine ecological balance and environmen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ver the past decade,the characteristics of HABs in coastal waters were analyzed.And the paper also explored the mechanisms of HABs from organisms,nutrient substance and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provided some strategies mainly from the forecast and biological control to mitigate the HABs.In order to control HABs hazard much better and establish the data base of toxic and harmful organisms,prot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rine microorganisms and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organisms would be the mainly focus in near future.
HarmfulAlgal Bloom(HAB);characteristic,mechanism; forecast; biological control
X55
A
1003-0239(2011)02-0068-10
2010-06-29
高波(1981-),男,讲师,主要从事生态环境科学理论与管理研究。E-mail:bgao_zj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