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孝德考

2011-12-23舒炜

西部大开发 2011年11期
关键词:官员母亲

◎ 文/舒炜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5年换届期到,中国又一次迎来了选人用人的大考。“百善孝为先”。孝道曾经被作为传统的道德标准决定官员的晋升。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现实政治语境下,中国各地不断掀起官员的孝道考核浪潮。官员孝道考核能否成为官员德考的标准?如何让官员孝道考核落地?

当下,孝顺的官员尽孝方式大多相同,不孝的官员却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人为了仕途的畅达而费尽心机,有的人醉心于灯红酒绿而无暇他顾,有的人沉迷于贪婪而目空一切。而这些官员无一例外的都忽视、淡漠了生他们养他们的父母。本刊试图通过还原当代一些官员的种种不孝表现,以鉴来者。

坟前痛哭飙演技

话说在北方某个县,曾有一名副局长,他称得上是名被“埋没”的表演艺术家。有一次,他在出席一位县领导父亲的葬礼时,趴在坟头放声大哭,如丧考妣,谁也拦不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死的是他亲爹呢。

最后还是县领导一声令下,副局长立即一个“急刹车”,眼泪和情绪都是收放自如,足见其“精湛演技”。其实呢,他还有一位病重多年无人照料的老父亲,老父缺衣少米、缺医少药,仅有两间破土坯房和一床多年未曾换洗的旧棉絮。一提到自己这位“大孝子”,老人就禁不住一边摇头,一边默默流泪。此事让人唏嘘不已。

现代有些官员常常借口工作忙,脱不开身,抽不出时间,常年累月不回家,既然无法看望父母,就更别提尽孝了。但在上级领导及家属抱恙或有事时,他们却争着鞍前马后地服侍,不敢丝毫大意或懈怠。

有的地方曾经发生过“抢父母”现象,意思是某地主政领导履新后,该地大小部门都想方设法、争先恐后地宴请或送礼给领导父母。为什么要“抢”?因为“曲径通幽”,通过走“父母路线”,可以接触权力终端,为日后牟取私利做铺垫。

做得更出格的是深圳财政局的廖天野。这名北大硕士出身的公务员竟然长期对父母实施家暴,不但打母亲耳光,还把父亲胳膊咬得鲜血淋漓。父亲终因无法忍受而去派出所报案。不过,廖天野平时在单位领导面前总是彬彬有礼,表现颇佳。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正是过度的功利主义吞噬掉了某些官员的人性,使其思维渐趋于侍上不侍亲,而出于自我升迁发展的需要,他们宁可坐视父母无人问津,也不敢怠慢影响自己前途命运的上司。

借孝生财出妙计

话接上回,这次说的是中州大地河南荥阳的人和事。荥阳这里有中原贤孝第一村,也是个有名的古城。这里的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武今明的脑瓜子可“不简单”,这人为了方便受贿,干了个什么事儿呢?把父亲和岳母的生日改为每年的元旦!得,从1995年担任荥阳市领导至2009年贪腐案发前,每年的元月一日,他都会大摆宴席,广发请帖,邀请荥阳大小机关的熟人及做生意的商人为其父亲和岳母祝寿。民间有诗为证:“爆竹声中一岁除,黄金送暖入武府。”

权力的异化不过如此,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定律:亲戚的数量与官职高低成正比。海南省委原书记卫留成为了澄清越来越多的“七姑八姨”,就曾在一次会议上详细谈了自己的家属情况。他无奈地表示,官越做越大,恐怕“亲戚”也会越来越多。言外之意是“亲戚”多了自然会惹麻烦。

卫留成是清者自清,但倘若腐败假了孝道美名,确实会击倒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这种借“尽孝”的光环炫耀权力的例子并不少:陕西商洛运管处领导办丧事,单位在工作日也关门,因为大家都去送礼了;福建龙海市东园镇凤鸣小学校长甘珠升的岳母出殡,在校的老师都提前一节课放学前去“捧场”,还让一些学生在送葬的队伍中抬花圈。

对这些官员来说,为父母做寿做白事,正好是“收缴”下属红包和彰显气派的好时机。山西蒲县原副县长高戈为给母亲祝贺90岁寿辰,将戏台子搭建在中学操场上,扰得邻里乡亲不得安宁,仅烟花礼炮一项估计花费不低于10万元;重庆铜梁县副县长刘国华岳父去世,每天车来车往,嘉宾云集,一场丧事办了10天9夜。而借长辈生病、住院之机,不少官员更是广发消息笑纳厚礼,把办事当成了敛财的手段。对于某些下属来说,也乐于把握这个向领导贡献点儿什么的机会,有的是献上礼物,有的是献上良心,当然日后大多是各有收成。

以钱代孝何其多

话说有这样一群官员,他们沉溺于“活色生香”的官场生活,平时只愿意把时间花在打牌、喝酒、包二奶和编织关系网上,却不愿意抽点时间回家陪陪父母。基本上都是给点钱,附上一句“爸妈,拿去买点吃的穿的”。这样做,多的是一双双“望儿欲穿”的眼,伤的是一颗颗父母心。父母的需求不多,其实正如周杰伦唱的那样:“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比你给的还简单。”

随着社会的发展,孝的形式应该改变,不仅要让父母吃穿不愁,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慰藉。据中国社科院一项最新数据调查显示,县处级官员中职位越高的,陪领导时间越长。他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相对较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

2006年,重庆大足县人事局原副局长李福多被人发现在家中切腹自杀。后来经大足县有关部门的调查,李福多身为副局长,一直为官清廉,自我认为在经济上无法让远在云南农村老家的父母和哥哥过得更好,长期背着严重的思想包袱,终未能解开。李福多的悲剧,多少让人感到有点无奈和悲哀,因为良好的心态是为官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此轻生也是一种不孝。事实上,“孝”的本身就是一个道德范畴,尽管也有物质上的需求,但更注重的是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满足。古人云:“百行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世间无孝子。”意思就是,尽孝,重在看心意,事在人为,相信一般的父母不会强行要求子女去偷去抢去犯罪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记者采访了多位老人,他们大多表示并不一定要儿女做多大的官、挣多大的钱,更不需要吃什么山珍海味,最想要的就是家庭和睦、儿孙正派,有空能常回家看看。诚然,有些人可能没有多少钱给父母,但对父母很关心,这其实就是大孝;有些人给父母的钱很多,但常年不踩父母的家门,不进行感情交流,冷落疏远他们,这也是不孝。

过度的功利主义吞噬掉了某些官员的人性,使其思维渐趋于侍上不侍亲,而出于自我升迁发展的需要,他们宁可坐视父母无人问津,也不敢怠慢影响自己前途命运的上司。

身陷囹圄全家恨

哈尔滨市原人防办主任钱胜利在被押上囚车的那一刹,简直是生离死别的场面。现场充斥着弟妹们的哭叫,其中扎心的一句是:“哥,你不管咱妈了……”这让老钱瞬间悔悟。钱胜利后来有段忏悔:“母亲得知我被判入狱后就一病不起,临终前她艰难地呼唤着我的名字:‘胜利,你在哪儿啊……’”铁窗中的钱胜利至今还梦里依稀慈母泪。谁能想到呢?让一生含辛茹苦的母亲死不能瞑目的竟是儿子的贪!殊不知,未能绕膝固然是不孝,未能守身更是不孝。

钱胜利的腐败,于公辜负了组织和人民,于私则辜负了自己的母亲。四川金堂监狱政治部的朱科长告诉记者,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贪官从天堂瞬间跌落地狱,黯然迈入冰冷的铁窗之中,不是偶然。他们在位时,往往认为用自己的权力让父母过上比普通人更好的物质生活,就是尽孝。直到身陷囹圄后,才幡然醒悟,其实这样对父母精神和物质上的伤害远远要大于以前,因为此时已经失去了尽孝的机会。

武汉市东西湖原区委常委、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作义被查出受贿100多万元,他在谈到受贿原因时说:“我3岁丧父,母亲守寡将我抚养成人,我很想给母亲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现在非常后悔……”似乎他是为了报答母亲养育之恩才受贿的?其实身为堂堂的区委副书记,按正常收入绝对可让母亲颐养天年了。

贪官不仅自己无法为父母颐养天年而尽责尽孝,还无情地将莫大耻辱留给父母老人,这就是最大的不孝。腐败与孝道本就不可调和,贪官无孝子。“中国第一贪纪委书记”曾锦春80多岁的老母亲得知儿子因贪污入狱后,眼睛都哭瞎了。正如曾锦春所说,“我母亲没想到我是这样的人,她总认为我是好人”,曾的母亲显然难以受到如此打击。

四川省交通厅原副厅长郑道访有一位好母亲,她每次见到儿子,都勉励其“做清官不做贪官”。但郑转头就把老母亲的话当做了耳旁风,继续以每天上万元的速度往兜里搂钱,终于事情败露。可怜这位老母亲,领着自己的小孙女每天在街头摆摊,忙活了一两个月才赚1000多块钱,想要把儿子贪的钱还上,赎清他的罪过。可她却不知道,儿子一经手就是成千上万,即使自己辛辛苦苦一生,也填不满儿子一月所贪的窟窿。

事实上,一些贪腐官员在日常生活中确有孝顺之心,但由于自己的严重腐败问题,最终结出的却是“不孝”的恶果,给长辈带来了“烦恼心”和“凄苦心”,甚至于因此含恨而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董平指出,在现代社会,官员成器,对父母是孝顺,是精神上的一种宽慰;官员贪腐,毁了自己,毁了家庭,才是对父母最大的不孝。

猜你喜欢

官员母亲
母亲的债
丘琼山巧对官员
给母亲的信
“搞”艺术的官员们
女“股神”与官员的崩盘
母亲
悲惨世界
官员晒书榜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
官员在读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