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安全岂能跟着“感觉”走

2011-12-23文/老

中华魂 2011年7期
关键词:制假伤人事关

文/老 枪

食品安全岂能跟着“感觉”走

文/老 枪

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全社会的一个焦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焦点”,一是因为这件事太重要了,是事关每个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事。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每个人而言,经济条件不够,可以暂不买车,暂不买房,暂不旅游,但不可以一日无餐,一日不喝,可见食品问题有多重要。二是因为这几年食品安全方面太让人揪心,太让人失望。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三聚氰胺到皮革奶,从瘦肉精到一滴香、彩色馒头,几乎闹到草木皆兵,不敢吃、不会吃、不能吃的人人自危的地步,以至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全国两会上,提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连称惭愧。他说,刚吃饱就出现了安全问题,很不好意思。(人民网3月17日)

其实,该不好意思的又何止分管副总理?第一个不好意思的该是国家卫生部的某些专家们。就在一滴香的是是非非在全国闹得不可开交时,卫生部发言人说,请了一些专家对一滴香进行了检查鉴定,“大家感觉到”,一滴香就是诸如鸡精的咸味香精,还未发现对人体的伤害。“感觉”是什么意思?是科学专有用词吗?“感觉”到是凭闻、尝感觉到的,还是通过“看看”感觉到的?像“一滴香”这类添加剂,凭“感觉”就能断定它有害无害吗?既然消费者已经提出了质疑,专家们就应认真严肃地给予科学测量,如果一时弄不清楚,就不要轻易下“没有危害”的结论,更不应用似是而非的什么“感觉”来忽悠。“感觉”的可信度、可靠度,到底有多高?仅凭感觉就对一种化学添加剂做“无害”的结论,不觉得太草率了吗?食品安全是事关生命安全、身体安全的大事,岂能跟着“感觉”走?专家跟着“感觉”走,安全跟着“专家”走,食品安全能叫人放心吗?

第二个应该惭愧的是地方政府监管缺位。食品安全经常“拉警报”,这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一个反照。假烟、假酒、假鸡蛋,假冒充斥的又何止食品领域?建立全社会的信用体系,是杜绝食品危害的根本之计。凡是食品安全问题多的地方,都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子。造假、制假,以次充好,之所以屡禁不止,就因为跟当地有着利益牵连。有利可图的监管怎么管得好唯利是图的假货?犯罪成本太低,是制假造假、以假伤人的重要原因。最近国家又修订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害人、伤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吃死人、喝死人、毒死人的,可判无期或死刑。法律不是面粉团。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对于利欲熏心,敢于以身试法的不法商人,就是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法办一起,决不心慈手软。对于那些昧着良心赚黑钱的奸商,就不仅仅是个“喊话”的事,跟他们讲“良心”、讲道德,是对牛弹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一段话:“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首的危险。”我们的法律要成为利器,在惩处的同时,还要冲垮这种利令智昏的犯罪心理,让不法分子在法律面前不寒而栗。谁敢以身试法,就罚他个倾家荡产;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叫他有去无回。✿

猜你喜欢

制假伤人事关
事关居民安全 “鸡毛蒜皮”也是大事
粤东区域性手工包装制假活动高质量治理模式探析
事关你的“钱袋子”这些变化了解一下
莫让网评伤人心
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有必要吗?
伤人的火锅
宠物伤人要赔偿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论我国关于制假重刑的研究综述
荆棘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