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许光达让衔说开去

2011-12-23刘建明

中华魂 2011年7期
关键词:革命家权力观老一辈

文/刘建明

由许光达让衔说开去

文/刘建明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许光达同志在战争年代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我军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一生胸襟开阔,淡泊名利。近日读书,就读到了他主动让衔的故事。

1955年,时任国防部副部长兼装甲兵司令员的许光达,得知中央军委准备授予他大将军衔时,夜不能寐,惶惶难安,接连三次向军委领导提交“降衔申请报告”,说自己与一些功勋卓著的同志相比自愧不如,要求“授我上将衔。另授功勋卓著者以大将”,主动请求降低军衔,以求心安。一次中央军委开会时,毛泽东拿起许光达要求降衔的申请书,大声说:“这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然后接着说:“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扬天下!”最后,中央并未同意许光达让衔的申请,但同意其要求降低一级薪金待遇。

平心而论,中央军委要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本属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之举。作为一名德才兼备、功勋卓著的将领,许光达当之无愧,理应受之坦然,但他却深感不安,主动让衔,这着实难能可贵,令人钦佩,充分显示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他的“让”,是谦让,辞让,让的是个人名誉、职务和地位,让出了共产党人的人生境界和人格魅力,尤其值得当今的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借鉴。

反观现实生活中,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淡泊名利不同的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则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有的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满足于做“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职位上却总想步步高升;有的心态浮躁,急功近利,沽名钓誉,工作沉不下心,干事静不下气,却热衷于搞形式、做虚功,对个人的名利权位斤斤计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漠然置之;有的甚至为了得到官位而不顾廉耻,不择手段,走后门、找关系者有之,托人说情、软磨硬要者亦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究其原因,都在于其扭曲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作祟。这与许光达大将的人格风范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其行为也为人所不齿。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显然,在对待个人职务和名利问题上,许光达大将高风亮节,主动让衔,堪称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面明镜。作为党员领导干部,都应经常照照这面明镜,自我反省,查找不足。惟其如此,才能认清自我,克非改过,见贤思齐,提升境界,真正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才能常修为政之德,常思为民之责,常办利民之事,自觉把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的最大追求,把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大幸福,从而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

猜你喜欢

革命家权力观老一辈
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群体的党性风范
《诗人革命家: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出版
少年坐在舞台中央 ,看着“老一辈”抱怨时代?
华裔女性传奇:美国革命家陈玉平
浅谈人性假设与权力观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严于用权
向党旗宣誓
魏文斌:年轻的“老一辈”
简述权力观对现实的影响
风范:老一辈革命家"三严三实"事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