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
2011-12-18罗启后
罗启后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
罗启后
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包括原来川西北地区所称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煤系(组)和盆地其余地区所称香溪群。一直以来,对这2套地层各段间的对比关系存在着激烈争论,有多种对比意见,但都缺乏有力证据。安县运动的发现并被证实广泛存在于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为解决上述问题找到了一条路径。分析认为:盆地中西部地区上三叠统原来划分的香一段中海相化石层的广泛分布以及孢粉的组合特征,表明这些地区存在卡尼克—诺利克期的沉积;香一段顶部侵蚀面的被发现、香二段砂岩超覆在香一段的不同层位上,以及区域地震大剖面解释成果,均表明安县运动也强烈影响到这些地区。以安县运动所形成的侵蚀面为界,可将该区上三叠统划分为上、下两部分沉积。由此可知,川西北地区的须二段砂岩应在川中和川西地区南部香二段砂岩之下,改变了原来“砂对砂”、“泥对泥”的格局,出现了须二段大套砂岩往川中方向尖灭,往川西地区南部变为原香一段中上部的粉、细砂岩夹泥岩的现象;须四、须五段横向上的岩性也有明显变化,并往川西北方向尖灭。这一对比结果,为在该区寻找地层尖灭油气藏、岩性油气藏指示了方向。
安县运动 四川盆地 中西部 晚三叠世 侵蚀面 划分对比 地层尖灭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四川盆地的上三叠统(T3),包括原来川西北地区所称的须家河煤系(组)和盆地其余地区所称香溪群[1-3]。前者,后人据岩性粗细将其分为须一段—须五段(T3x1~T3x5)5段,后者也据粗细分为香一段—香六段(T3h1~T3h6)6段。关于这2套地层各段间的对比关系,特别是川西北地区的T3x1~T3x5段是否与川中、川西地区南部的原T3h1~T3h5段一一对应(基本为砂岩对砂岩、泥岩对泥岩),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此问题以来,便一直存在着激烈争论,有多种对比意见,但都缺乏有力证据。安县运动的发现并被证实广泛影响于四川盆地中西部之后,结合区域地震大剖面解释成果,为解决该问题找到了一条路径。
1 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划分对比的意义
1.1 安县运动广泛影响四川盆地中西部的证据
安县运动系原中石化西南石油地质局总地质师王金琪于1990年发现[4-5],2003年又发表再论安县运动的文章[6],认为安县运动是印支运动的主幂,是该区显生宙以来首次也是最猛烈的造山运动。该运动在川西北地区表现得很明显,造成了T3x3段与T3x4段之间的不整合接触,也就是说,此运动是存在于须家河组内部的一次构造运动,发生时间大致为诺利克期—瑞替克期。
笔者认为安县运动在川西地区南部和川中地区也表现得很明显,这些地区原来划分的香一段与香二段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区域性侵蚀面(假整合面),即为安县运动所造成,具体证据如下:
1.1.1 川中、川西地区南部存在卡尼克—诺利克期沉积
在川西地区尤其是川西北地区,以广元须家河组剖面为代表的T3x1段(即小塘子组,代号T3t)存在底、顶2个海相化石层。底部化石层包括各门类海相化石如菊石、腕足、双壳、有孔虫、棘皮等。菊石如西藏菊石(Tibetites sp.)、提司布菊石(Thisbites sp.)、粗菊石(Trachyceras sp.)等,双壳类有斜脊缅甸蛤(Burmesia lirata)、褶翅蛤(Myophoria sp.)、细线海燕蛤(Halobia comota)、褶蛤(Plicatula sp.)等,腕足主要是小嘴贝类。顶部化石层则属种较单调,主要为海燕蛤、海浪蛤(Posidonia sp.),另有一些半咸水小型双壳类如蚌形蛤(?Unionites sp.)、二叠蛤(Permophorus sp.)等。这些化石反映T3x1段属诺利克期沉积。
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张璐瑾教授在川西北地区发现在T3x1~T3x3段常含华丽虎纹孢(Tigrinispora elegans Zhang,T.spp.)、轮状花冠孢[Coronasporites coronaris(Chang)Zhang]、三扇似帽孢(Mitraesporites triflabella Zhang)、小刺阿拉曲孢(Aratrisporites parvispinosus Leschik)和东方孔雀孢(Pavospora orentalis Zhang)等诺利克期的特征分子,表明T3x1~T3x3段属诺利克期沉积(图1)。
原中石化西南石油地质局邓康龄、何鲤等在江油市马鞍塘建立了T3最下部的一个组,即马鞍塘组(现在也笼统归于T3x1段中),据各门类海相化石确定其时代为卡尼克期。笔者数十年来在四川盆地T3中采过很多动植物(包括孢粉)化石,现将对详细划分对比T3有着重要价值的化石简介如下:
1)在川中蓬莱镇构造(今大英县境内)蓬21井原划分的T3h1段底部岩心中采到过西藏菊石。
2)川中南部大足县境内的足6井T3h1段底部岩心灰黑色页岩夹泥晶异形粒白云岩薄片中有丰富的海相生物化石碎屑,包括有孔虫、介屑、棘皮等,含量达10%左右。
3)川中西北部八角场构造上的角13井T3h1段底部有小型腕足类(小嘴贝类?)等海相化石。角41-0井原划T3h6段(现划归侏罗系)中有侏罗纪的代表分子假铰蚌(Pseudocardinia sp.)和侏罗纪的孢粉特征分子舌形粉(Clossopollis spp.,极多)。
4)在岳池溪口香溪群剖面底部(位于溪口镇街口)一薄层泥灰岩中采到过一枚常见于T3x1段底部化石层的褶顶蛤(Myophoriopis sp.)。
5)在川中东北部营山构造的营24井T3h1段顶部岩心中采得较多(一薄层)的海燕蛤,但仅此一类,无其他化石。该井T3h1段厚度为91.0 m。
6)在川西地区南部峨眉荷叶湾原T3h1段底部采到过缅甸蛤、海燕蛤和斜锉蛤(Plagiostoma sp.)等双壳类以及菊石、腹足等。
图1 川中—川西北T3划分对比简图
7)在乐山沫江一带T3h1段底部采到过粗菊石、海燕蛤、斜锉蛤和门采贝(Mentzelia?sp.)等。
8)在荥经花滩剖面T3底部14.7 m的生物碎屑灰岩夹泥岩段中,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和笔者曾分别采到属于T3早期(卡尼克期)的海相双壳类化石,经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鉴定为萧氏蛤(Schafhaeutlia?sp.)、光滑褶翅蛤(Myophoria cf.laevigata)、锉蛤(Lima cf.disticta)等属种。
9)在洪雅附近的汉3井T3h1段岩心中,见到大量海燕蛤和海浪蛤等海相化石。在蒲江附近的大参井、汉5井,雅安附近的周公1井、乐山附近的乐1井、大邑雾中山构造的雾1井等井中的原划分的T3h1段下部均见到过不同门类的海相化石。实际上,川西地区无论地面还是井下,均存在底部海相化石层,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曾称其为“海燕蛤层”。
10)在成都地区附近的码2井,原T3h1段中部井深4 038 m处(距T3h1段底为124.5 m,与须家河组剖面T3x1段厚度相近)岩心中采到海燕蛤,与之伴生的有?蚌形蛤。
上述资料表明,无论是川中地区还是川西地区南部,都存在诺利克期的沉积是无疑的,局部还有卡尼克期沉积。
1.1.2 川中和川西地区南部的香一、香二段之间,亦即诺利克期与瑞替克期沉积之间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侵蚀面
张璐瑾教授在川中T3h3、T3h5段中作了较多的孢粉鉴定、研究,认为这2个段中的孢粉为瘤状厚瘤孢(Riccisporite stuberculatus Lundblad)、波状擬网叶蕨孢(Dictyophyllidites disermus Zhang)、原始克鲁克孢(Klukisorites orginalis Zhang)、星状东方孢(Orientalisporites stellaris Zhang)和大囊状粉(Chasmotosporites major Nilsson)等特征分子,与川西北T3x1~T3x3段的组合明显不同,其时代为T3晚期,即瑞替克期。由于T3h2段与T3h3段为连续沉积,故将T3h2段也归于瑞替克期沉积中(图1)。
川中和川西地区的诺利克期与瑞替克期沉积之间,即T3h1、T3h2段间存在一个区域性的侵蚀面,依据如下:
1)在大足西山龙洞槽(兴隆)剖面发现,原来划分的T3h1段与T3h2段间有一个很明显的侵蚀面(图2)。侵蚀面起伏超过1 m,面上为厚10~20 cm的蓝灰色风化黏土,十分松软,其中包含有下伏层的砂岩和泥岩砾石,有一个砂岩砾石大小约5 cm×10 cm,被磨成椭圆形。
2)据遂宁、内江等幅1∶2 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7]:“发现须家河组Ⅰ段顶部断续出现2.5~12.61 m的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砂岩,其岩性组合特征极似川北小塘子组”。石英砂岩之上即为下亚组第Ⅱ段块状长石石英砂岩(相当于本文所称T3h2段砂岩),其底含泥砾。石英砂岩与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之间,在大足县雍溪场冉家沟剖面上见厚2~15 cm灰白色黏土。而在大足县仁和场之南的陈家湾路线上,还见到类似上述石英砂岩之上,有超过10 m厚的灰黑色含煤页岩,与下亚组第Ⅱ岩性段长石石英砂岩相接触。
图2 龙洞槽水库公路旁T3 h1~T3 h2间的侵蚀面图
这些资料表明,第Ⅱ岩性段的长石石英砂岩层覆盖在下伏Ⅰ岩性段的不同层位上,且有风化黏土存在,表明下亚组的第Ⅰ、Ⅱ岩性段(即T3h1段和T3h2段)间也存在侵蚀面。
3)前述岳池溪口T3剖面底部薄层泥灰岩的顶、底均为侵蚀面。底部侵蚀面为T2l3段与T3间的侵蚀面,是印支早幕运动的产物。顶部侵蚀面是T3h1段底部泥灰岩与T3h2段底部泥砾岩之间的侵蚀面,其间缺失T3h1段绝大部分地层。对四川地层剖面观察颇多、亦颇有研究的原中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宋文海在离此地不远的观音溪剖面上,也观察到类似现象,并持有类似看法。
4)在安岳地区的WD8井香溪群岩心中,见T3h1、T3h2段间存在风化壳。T3h1段主要为灰黑色粉砂质泥岩,呈块状,但至最顶部与T3h2段接触处的约45 cm的泥岩,颜色往上渐变浅,成为灰—浅灰色泥岩,呈风化黏土状。且顶部泥岩破碎成角砾,砾石大小不一,大者可达2 cm左右,小者为2 mm,并混有上覆T3h2段中常见的砂和砾石,砾石略有磨圆,分选很差,颇似风化面上的产物,其上覆T3h2段砂岩底部含石英砾。T3h1段顶部泥岩颜色逐渐变浅的现象在T3h2段砂岩所夹泥岩顶部则不存在,更证明T3h1段顶的确为一个风化剥蚀面。
5)前述荥经花滩产萧氐蛤等双壳类化石的灰岩顶、底都是侵蚀面。其底部侵蚀面也是印支早幕运动的产物。这里的T2l组已剥蚀殆尽,生物碎屑灰岩之下即为T2l1段白云岩,且T2l1段厚仅20~30 m即为T2l组底界标志层“绿豆岩”,表明有大套地层(T2l1段中上部—T2l5段)缺失。
生物碎屑灰岩据其所含化石及岩性来看,有可能相当于马鞍塘组(T3m)的某一段,属卡尼克期海相沉积,其上缺失T3t~T3h2段砂岩,而直接为T3h3段陆相灰黑色煤系泥页岩所覆盖(T3h2段砂岩在荥经花滩以东10余千米的荥经青龙剖面上,即已减薄至30 m左右),因此,生屑灰岩顶面无疑也是一个强烈的侵蚀面。
6)由川西北地区经川中西北部的八角场、金华镇,往南至蓬莱、桂花、遂宁,再到川中—川南过渡带,以及由川西地区南部坳陷区的码2井、大参井至汉王场构造的汉5、汉3井,再往西南至盆地边缘的周公1井和荥经花滩剖面,T3h1段的厚度是逐渐减薄的。
角13井原来划分的T3h1段,厚度为349.5 m,至蓬莱、桂花一带,急剧减薄至70 m左右,再往遂宁及其以南地区,则减薄为30~40 m,甚至0 m(图1,T2顶侵蚀面的古残丘发育区如磨溪一带缺失T3h1段,甚至T3h2段底部地层也未沉积)。川西地区南部由码2井T3h1段厚度为340.5 m,至荥经花滩地区逐渐减薄至仅剩14.7 m(图3)。而且这两个地区T3h1段厚度的减薄不是沉积减薄,而是因缺失T3h1段中上部地层而减薄。
图3 码2井—荥经花滩香一段—香二段地层划分对比图
如前所述,T3x1段底部海相化石层遍布四川盆地中西部,但顶部海相化石层则仅发现于T3h1段厚度大于70 m的汉3井—码2井(图3)以及川中的营24井等处。在T3h1段厚度更大的斜坡区或相对坳陷区则有相当于T3x2段甚至T3x3段的下部地层出现,如大参、码2、金1、角13井和营24等井。角13井原来划分的T3h1段厚度为349.5 m,只有其下部的107.5 m相当于川西北广元须家河组或关基井的T3x1段(广元的T3x1段厚度为108 m),其上尚有192.5 m的中粒岩屑石英砂岩夹少量石英砂岩,岩性不同于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的川中、川西地区南部的T3h2段(此二区的T3h2段可对比,认识一致,该井也有此段地层),而与邻近的川西北梓潼坳陷关基井的T3x2段下亚段颇为相似,故将此段对比为T3x2段。
T3x2段在营24井残余厚度为5 m,在角13井、川西码2、大参井一带发育齐全。角13井T3x2段砂岩之上还有49.5 m的泥岩夹砂岩、泥灰岩、砂质灰岩和煤线,暂与关基井的T3x2中段对比,码2、大参等井也有相当层位。在T3x2、T3x3段中迄今尚未发现过可靠的海相化石(仅在绵竹玄塘沟T3x2段砂岩顶部见到似海相化石碎屑)。
地层展布及其厚度的上述变化在地震剖面上亦有明显反映。原四川石油局所作的自龙门山往东南至华蓥山的5条区域地震大剖面解释结果表明,川西北地区厚度超过1 000 m的T3x1~T3x3段地层至川中是尖灭了的,并且T3x3段较T3x2段尖灭更快(图4)。
图4 龙门山—华蓥山区域地震测线时间剖面图(据徐中英)
实际上仅川中南部部分地区完全尖灭,多数地区还有20~30 m的T3x1段下部地层未尖灭,地震上可能分辨不出来。同时,地震追踪表明,川西北的T3x1+T3x2段至龙泉山南部也是迅速减薄直至尖灭的;川鸭91井的T3x1~T3x3段下部地层往南亦逐渐减薄,至平落4井基本包含在原划T3h1段中(T3h1段厚度为为551.0 m)[8]。
上述地震、地质资料一致表明,在T3x1、T3x2段及T3x3段,即T3h1段沉积之后、T3h2段沉积之前,亦即诺利克期与瑞替克期之间,发生了一次规模相当大的地壳抬升构造运动,此即安县运动,从而造成了大段地层被剥蚀(也可能有部分地层未沉积),形成了T3h1、T3h2段间区域性的侵蚀面,使T3h2段砂岩覆盖在T3h1段—T2l组的不同层位上(即依次超覆在T2l、T3x1、T3x2段和T3x3段上)。
1.2 以安县运动侵蚀面为界,将上三叠统划分为“须盆”和“香盆”两部分沉积
四川盆地T3的进一步划分对比是困扰地质工作者近半个世纪的难题。随着资料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现在是着手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笔者曾综合古生物、岩性及地震等多方面的资料,识别出安县运动在川中、川西地区南部的反映,并提出以此运动界面为界,将T3划分为上、下两部分。考虑到使用习惯和地层发育的完整性,将下部仍以须家河组命名,仍分为须一(包括原建立的马鞍塘组和小塘子组)、须二、须三段,简称“须盆”沉积。上部因川中地区发育最全,仍以原香溪群为名,并保持原香二、香三、香四、香五、香六段段名,简称“香盆”沉积。随后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新证据(如龙洞槽侵蚀面、营24井海相化石等)支持笔者原有认识。
2007年,何鲤教授应用地震资料在建立等时地层格架的基础上提出的层序划分对比新方案与笔者的认识有一定的相似之处[9],故本文仍确认并建议:首先以安县运动界面为界将T3分为上、下两部分,然后在这一大格架内对“须盆”、“香盆”,特别是后者再通过地质、地震综合进行仔细地追踪对比,以把各段的对应关系搞清楚。
由安县运动界面划分结果,川西北地区的T3x2段砂岩与川中地区的T3h2段砂岩便不是同一层,而是上下关系。相应的,原T3x3~T3x5段也就不一定相当于T3h3~T3h5段。笔者曾提出:何鲤在论文中列示的T3h2段对T3x4下亚段、T3h3段对T3x4上亚段等对比方案并不是一个有充分依据的认识,仅是一个暂时方案。现修改为图1所示的对比方案,究竟如何对比,有待于在进一步研究古生物、岩矿特征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高分辨率地震或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地震高度综合来逐步解决。
2 安县运动与油气勘探
由于安县运动广泛存在并且活动强烈,同时据此运动提出的T3划分对比又与原对比方案出入颇大,这势必影响到对油气生成、运移与勘探方向的认识。现简略提出几个问题供同行和领导思考、研究。
1)安县运动界面之下的T3x1、T3x3段是重要的烃源岩发育层段。该运动引起的地壳抬升、剥蚀,对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演化有何影响?早期生成的烃类在抬升、剥蚀期间有无散失?散失多少?
2)安县运动在龙门山北段前缘表现为断褶和不整合,那么有无安县运动期间所形成的构造圈闭和地层圈闭?
3)安县运动对T2l组及以下各层系早期聚集的油气有无引起再分配和改造的可能?
4)T3x2段砂岩在安县运动界面之下,至川中被剥蚀尖灭(图1、4、5)。这个尖灭带规模相当大,长度超过200 km,处于川西—川中过渡带的上倾方向。川西坳陷中生成的丰富油气必然要向此尖灭带运移,因此这个带是寻找地层尖灭(也是岩性尖灭)油气藏的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最近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完成的国家重大专项有关课题,应用地震资料对其中一小块区域的储集条件进行了预测,发现有较好的储层展布,这预示尖灭带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值得高度重视,应及早开展进一步研究和勘探。
图5 T3 x 2段尖灭带位置图(含两次解释的比较)
T3顶部川中T3h6砂岩段、川西北T3x4、T3x5段中的砂砾岩层均各自往西北方向被剥蚀尖灭(图1、4),此为印支晚幕运动造成,在尖灭带也有形成地层油气藏的可能,值得关注。
5)根据安县运动界面将T3划分为上、下两部分后,“须盆”和“香盆”内部的分层对比也要随着发生变化,将不再是满盆的“砂对砂”、“泥对泥”了,而会出现很多砂(砾)岩体横向变为粉细砂岩甚至泥岩的情况,如川西北地区大套T3x2段砂岩至川西地区南部则变为以泥岩、粉砂岩为主的T3h1段的一部分。同时还发现,即使岩性基本相同的川西北T3x2、T3x4砂(砾)岩层,各地也不一定能完全对比。
笔者曾和原四川石油地调处同行一起,在中坝—一立场—合川区域地震大剖面上追踪中坝气田原划T3x2段与关基井T3x2段砂岩的关系时,发现中坝的T3x2段顶一组强反射波至梓潼坳陷西坡很快就变弱,继续追踪至关基井则相当于该井原划T3x1段上部,而该井T3x2段顶是另外一套层位较高的强反射。因此,中坝T3x2段实际比关基井的T3x2段层位低,并非等时的同一层。
岩矿特征也符合地震上的这一反映:中坝原划T3x3段基本未出现灰屑砂岩,至原划T3x3段上部—T3x4段才出现大量碳酸盐岩砾石和砾岩层。这种碳酸盐岩砾石搬运至梓潼坳陷,很可能便成为该区T3x3段中大量出现的碳酸盐岩屑。这样,中坝地区的T3x4段也比关基井的T3x4段低。推测,安县地区的T3x4段可能与广元的T3x4段大体相当,而低于关基井的T3x4段。这种粗碎屑沉积物由盆边逐渐往盆内推移的现象是一种很正常的沉积现象,但由此会出现复杂的岩性变化情况。
借助于高精度或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岩矿特征和测井资料,仔细查明上三叠统各段岩性的横向变化,便会发现很多岩性圈闭或岩性—构造复合圈闭,又开拓一个在T3中继续找油找气的新领域。建议及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要首先查明T3x2段往川西南部的岩性变化带,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寻找岩性气藏的巨大目标。
3 结论
1)川中、川西地区南部的T3下部普遍存在诺利克期沉积,部分地区还存在卡尼克期沉积。安县运动发生在诺利克期至瑞替克期,形成了T3h1、T3h2段之间的区域性侵蚀面。该运动十分强烈,影响范围广阔,是印支运动很重要的一幕,并由此使四川盆地结束了海相沉积的历史。
2)以安县运动所形成的侵蚀面为界,可将四川盆地的T3划分为“须盆”和“香盆”两部分沉积,由此表明,T3x2、T3h2段砂岩并非同一层,而是上、下关系。川中地区的T3h2段与川西地区南部的T3h2段属同期沉积。
3)T3/T2间的印支早幕运动与J/T3间的印支晚幕运动均存在,安县运动为印支中幕运动。
4)由于安县运动的影响,在川中地区西北侧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T3x2段砂岩尖灭带,由于印支晚幕运动的影响,在盆地西北部T3顶部出现多个地层尖灭带,这些是寻找地层尖灭油气藏的现实而巨大的领域。同时,以安县运动界面为依据之一划分对比T 3的结果,出现复杂的岩性变化情况,这为寻找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构造等复合圈闭油气藏又开拓了一个巨大的领域。
本文观点曾酝酿多年,罗志立教授曾多次鼓励成文,文中所列化石是与刘万祥高级工程师和王世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一起采集的,成文过程中又得到张闻林、杨家静等高级工程师的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1]杨威,谢增业,金惠,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评价及天然气成藏机理[J].天然气工业,2010,30(12):10-15.
[2]魏国齐,杨威,金惠,等.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有利储层展布与勘探方向[J].天然气工业,2010,30(1):11-14.
[3]田继军,姜在兴,李熙喆,等.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学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8,28(2):30-33.
[4]王金琪.安县构造运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0,11(3):223-234.
[5]林良彪,陈洪德,侯明才.须家河组砂岩组分特征与龙门山推覆体的形成演化[J].天然气工业,2007,27(4):28-30.
[6]王金琪.龙门山印支运动主幂辨析[J].四川地质学报,2003,23(2):65-69.
[7]四川航调队.遂宁、自贡、内江、宜宾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R].[出版地不详]:四川航调队,1980.
[8]罗启后.四川盆地中西部三叠系重点含气层系天然气富集条件研究:国家“八·五”攻关课题研究报告[R].成都:四川石油管理局,1995.
[9]何鲤,段勇,罗潇,等.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新方案[J].天然气工业,2007,27(2):6-11.
Significance of the Anxian Movement to the stratigraphic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Upper Triassic formations and their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in the western-central Sichuan Basin
Luo Qihou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Chuanqing Drilling Engineering Co.,Ltd.,CNPC,Chengdu,Sichuan 610500,China)
NATUR.GAS IND.VOLUME 31,ISSUE 6,pp.21-27,6/25/2011.(ISSN 1000-0976;In Chinese)
The Triassic formations in the Sichuan Basin include the previously so-called Xujiahe coal measure in the northeast and the Xiangxi Group in the rest regions of the basin.A violent controversy always exists over the stratigraphic correlation of the above-said formations,but each discussion lacks strong evidences.The discovery of the Anxian Movement and its wide influence on the whole western-central Sichuan Basin provides a solution to the said discussion.The extensive distribution of marine fossil beds in the formerly recognized"the first member of the Xiangxi Group"of the Upper Triassic in the western-central Sichuan Basi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oropollen combinations reveal that deposits of the Kanike-Nolike stage exist in these areas.The existence of erosion surface on top of"the first member of the Xiangxi Group",the overlapping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Xiangxi Group on its first member,and regional seismic profiles all show that the Anxian Movement also strongly influenced these areas.With the erosion surface caused by the Anxian Movement regarded as the boundary,the Upper Triassic strata in the study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an upper and a lower interval.The sandstone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 should occur under the sandstone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Xiangxi Group in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This phenomenon changes the previous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of"sandstone correlating with sandstones"and "mudstone correlating with mudstones".The thick sandstones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pinchout toward the central Sichuan Basin and change into siltstones and fine sandstones with interbedded mudstones in the middle-upper of the former first member of the Xiangxi Group toward the western Sichuan Basin.The 4thand 5thmembers of the Xujiahe Formation also show obvious lateral lithologic variation and pinchout toward the northwestern Sichuan Basin.These understandings are helpful for the exploration of stratigraphic pinch-out traps and lithologic traps in the study area.
Anxian Movement,Sichuan Basin,western-central,Late Triassic,erosion surface,division and correlation,stratigraphic pinch-out traps,lithologic traps
罗启后,1938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服务于川庆钻探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地址:(610051)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建设路83号。电话:(028)86015340,13668258125。
罗启后.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天然气工业,2011,31(6):21-27.
10.3787/j.issn.1000-0976.2011.06.003
2011-02-22 编辑 罗冬梅)
DOI:10.3787/j.issn.1000-0976.2011.06.003
Luo Qihou,professor of senior engineer,born in 1938,is now mainly engaged in geoloical research.
Add:No.82,Jianshe Rd.,Chenghua District,Chengdu,Sichuan 610051,P.R.China
Tel:+86-28-8601 5340 Mobile:+86-1366825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