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场——云南畜牧业发展的选择
2011-12-15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650223吴文琪
□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650223 吴文琪
云南畜牧业作为云南省的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产业化潜力大,但以分散经营、传统的饲养方式为主体。“十五”以来,云南省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然而,云南畜牧业也存在生产方式落后、规模效益差,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竞争力低,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弱,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当前,我省正处在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畜牧业作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对我省畜牧业如何选择发展模式,专家和学者各持己见。总观其综,笔者认为生态农场才是云南畜牧业发展的选择。
1 背景及趋势
1.1 世界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质量并重,市场全球化,产品特色化,经济可持续化是世界畜牧业的发展趋势。
1)生态畜牧业将成为21世纪畜牧业的主导模式。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战略,生态食品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尽管生态食品的价格比一般食品贵,但在西欧、美国等生活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仍然受到人们的青睐,不少工业发达国家对生态食品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对本国的产品需求。随着世界生态畜产品需求的逐年增多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生态畜牧业将会成为21世纪世界畜牧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2)生态畜牧业的规模将不断扩大,速度将不断加快。在未来几年其规模和速度将不断加强,并将进入产业化发展的时期。据预测,今后几年许多国家生态食品的市场增长率为20%~50%。
3)生态畜牧业的生产和贸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目前,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已制定了环境国际标准ISO14000,与以前制定的ISO9000一起作为世界贸易标准。
4)各国生态食品的标准及认证体系将逐步趋于统一。目前,国际生态农业和生态农产品的法规与管理体系分为联合国层次、国际非政府组织层次、国家层次三个层次。联合国层次目前尚属建议性标准。
1.2 云南畜牧业发展的选择
首先,农业的现代化有两种主要模式,即以“量”取胜的石油农业和以“质”取胜的生态农业。石油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否定,而生态农业是对石油农业的否定,这种“否定之否定”会使传统农业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生态农业也表现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特点。云南作为农业还未步入工业化生产的省份,传统环保的生产方式是石油农业的劣势,却正好接近生态农业,封闭式、科学化、加强管理的生态农业将是云南农业的优势与特色,直接由传统畜牧业跃迁为生态畜牧业是适合云南现代化发展的捷径。云南有丰富的农业劳动力和有效的传统技术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改造,并逐步推广应用,这将有利于加速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而且,发展石油农业需要广阔的土地和稳定的气候才能进行大面积的机械作业(如:平原),高投入、高产出才能发挥“量”的优势;而云南以山地为主,小气候明显,地区差异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交通落后,资金缺乏,这样的省情特征恰适合发展因地制宜、循环使用、以“质”取胜的小区域生态农业,而不适宜发展石油农业。第二,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是我省出口受挫的主要原因,只有发展生态农业才能解决石油农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人畜争粮的矛盾、畜产品安全的问题和畜品种单一导致的品种退化问题,让经济可持续化发展。第三,随着加入WTO,农产品双向贸易的大幅度增加,国际农产品的低税进口将对我省尚未完成工业化的农业是一种冲击,发展石油农业没有优势,而生态农业却将成为国际优势,发展本地特色良种,供应国内外高端市场,而中低端消费可通过廉价进口国内外的工业化农产品解决。因此,引导我省从传统畜牧业向生态畜牧业转变,生产优质、安全、高效的特色畜产品,供应国内外高端消费群,通过国际国内大市场,“供我特色,取我所需”,符合国际趋势,符合我省的省情,也符合我国加入世贸的机遇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以及我省绿色经济强省的目标。
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真正的、比较完整的生态农业理论与技术是源于我国而不是西方国家,如明清年间珠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即已形成了初级的生态农业模式“桑基鱼塘”。我国现有的生态养殖类型——种植、养殖、加工、沼气四结合的物质循环利用类型,更能体现生态农业高效、低碳、环保、经济的特点,使经济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其一般是建立在村级和综合性农场的水平上,是中国生态村的典型物质循环利用体系,可成为我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样板。总之形式多种多样,关键是把种、养两大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相互循环、低成本、无污染、产品品质优良、无公害的模式,四结合模式举例如图1。
另外,我省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的问题。按照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三要素的投入来分,世界畜牧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资金、技术密集、大规模的澳新和美加模式;资金、技术密集、小规模的欧洲家庭农场模式;以劳动力投入为主的传统模式。云南山多坝少,人口多耕地少,农户多农场少,畜牧业生产仍然是以农户的家庭经营为主,借鉴欧洲模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把越来越多的农户打造成家庭农场(可几家合作),是畜牧业走向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选择,而不宜采用澳新和北美的大农场模式。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提升畜牧产业化、组织化,有利于推进云南畜牧业的现代化进程。
图1 四结合的模式图
2 发展生态农场的措施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省发展生态农场应采取以下措施:
2.1 政府重视,加大资金扶持
政府应更新观念,高度重视和支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和家庭农场的构建,制定配套的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生态农场的发展,并投入经济扶持。
2.2 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模式
打破行政区划和行业束缚,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系统诊断,找出限制因子和优势因子;因地制宜地确定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模式及其目标;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进行效益预测和规划可行性分析。
2.3 发展本地良种、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畜种是世界畜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适合生态农业和云南立体气候的选择,同时解决了畜种单一、退化的问题,维持生物多样性,还有利于提高云南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建立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机构,开展人工保护和利用措施是保留地方珍稀畜种资源的必要措施;建设规模化、集约化的特色农产品商品基地,形成一批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2.4 管理标准化
一是按照国际标准,以农业产地环境保护和投入品源头控制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行农业标准化。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三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2.5 加强科学技术推广应用
科技化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乡镇畜牧兽医技术组织应对农民提供各种技术咨询,经常为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育种、人工授精、胚胎移植、防疫等许多方面为农民提供服务,或参考国外的“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为公司、农户提供软、硬件服务。
2.6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信息化、社会化服务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覆盖省、州(市)、县(区)、乡(镇)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扩大信息覆盖面,增强市场服务功能。发展“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我省目前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模式为“公司+农户”,此模式属于松散型的合作,公司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而“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合作社是公司的所有者,农户是合作社的股东,三位一体,公司经营的好坏与农户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公司和农户之间在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方面存在一种互动力,形成了“品牌—市场—收益—品牌”良性循环。而“公司+农户”很难形成这种良性循环。因此发展“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有利于我省畜牧业的现代化。
[1]王孟宇.云南农业的现状及发展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06(4).
[2]刘玉满.世界畜牧业经济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EB/OL].农博网,2007-11-22.
[3]朱丕荣.世界畜牧业发展趋向[J].农业展望,2009(18).
[4]骆世明.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J].地理研究,26(3).
[5]世界生态畜牧业发展现状、趋势[EB/OL].上海科教兴农网,2007-10-23.
[6]邵银泽,等.杭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研究[EB/OL].杭州政府网,2005-01-05.
[7]李振基,等编著.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