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合同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2011-12-09黄亚松胡家英
黄亚松 胡家英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商务合同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黄亚松 胡家英
(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商务合同重在纪实,追求逻辑精确、严谨,表达专业、规范,内容完整、明晰,其翻译也相应地要求条理性、纪实性、规范性、正式性。基于此,拟通过分析外贸商务合同的用词特征,寻求其汉英翻译的思路和方法。
商务合同;词汇特征;翻译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入世以后,中国在科学、技术、贸易、文化等多个领域与外界更广泛地交流与联系,特别是在对外贸易方面尤为密切。为保证贸易双方的利益,消除因文化差异、贸易习惯等带来的不便,商务合同及其正确的翻译显得极其重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商务合同重在纪实,逻辑精确、严谨,表达专业、规范,内容完整、明晰,其翻译也相应地要求具有条理性、纪实性、规范性和正式性。本文将从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出发,并借此达到其“信”“达”“雅”的翻译要求。
一、商务合同的词汇特征
“商务合同”是指“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关于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形成具有法律效力且受法律保护的协议,属于法律文书范畴,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基本具有以下词汇特征。
(一)古体惯用副词频繁出现
古体惯用副词一般由副词 where,here和there与in,by,after和with等介词结合构造而成,仅限于合同及法律文体中,用于体现法律性公文的“严肃性与庄严性”,彰显其结果的严谨和逻辑的缜密。古体惯用副词在商务合同中使用频繁,据笔者统计,篇长约4 000词的合同中,古体惯用副词的出现频率约37次,占整个篇幅的0.9%。这些词的合理使用,有效避免了合同文本的繁缛拖沓,反映了商务合同言简意赅的用词特征。
例:The undersigned hereby agrees that the new products whereto this trade is more appropriate are made in China.
下述签署人同意在中国制造新产品,其品牌以此为合适。
We have recently concluded some satisfactory business with Chinese company and therefore write to you in the hope of 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
我方近期已与多家中国公司建立融洽的合作,因此发函于贵公司,期望建立业务往来。
例:This agreemen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XXX corporation,Macao(hereinafter refer to as Party A)and YYY company,China mainland
(hereinafter called Party B)whereby the two parties agree to enter into the compensation trade under the terms and provision set forth below...
本协议由澳门XXX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中国大陆YYY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双方同意按以下条款进行补偿贸易。
Hereinafter可以由in this party which follows代替,hereby也可以由according to that mentioned代替,但很显然,前者更简洁明了,同时更充分地体现了文意的因果从属关系,承前启后,使文本更具逻辑性和说服力。
(二)用词正式,专业术语运用广泛
商务合同的首要任务是清晰地表达出合同双方的意愿,“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其语言的明晰性”,这一点又主要依靠用词的准确性,而且,商务合同包括生产、销售、物流等多方面,涉及金融、技术、文化、法律等多学科,只有运用专业术语,才能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因此,为体现文本的严肃性和准确性,商务合同中大量运用了正式用语和商务专用术语。
例:Party A shall not be asked to pay forthwith royalties in default on the part of Party B to the Delivery of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如乙方在技术资料的交付方面违约,不应要求甲方立即支付任何专利权使用费。
Either party(the Purchaser or the Seller)reserves the right to terminate the agreement upon negotiation.任何一方(买方或卖方)需终止合同都必须经过协商。
上述两句中使用了 party,forthwith,default,purchase,reserve,terminate 等正式词汇代替常见的 side,at once,breath,buy,keep,end 等词汇以示文本的正式,运用Technical Documentation表示技术材料,表示文本的专用性。
在合同的条款介绍中亦有固定的用词方式,违背了这些用词方式则可能使合同文本不伦不类,如:合同的签订地点一般用signed in;金额amount;总额total value;规格specification;异议discrepancy等。还有一些专业性术语,如deposit指“押金、保险金”,allowance在商务合同中指“折扣”等,译者应根据文本词义把握翻译技巧。
(三)Shall出现频率高,代词极少使用
在现代英汉词典中,shall其中的一跳释义为:“以第三人称使用,表示义务或规定”。作为客观描述双方利益的文本,shall一词在商务合同中出现频率极其高,为力避模糊、表意不明等,代词使用频率极低。笔者从《国际贸易基本程序和单证流程》一书中随机抽取了10篇合同文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下图:
不难看出,在文本约3 000字的合同中,shall平均出现24次,占篇幅的0.8%,在仲裁条款、异议条款和索赔条款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6%,与之相反,代词平均出现5次,占篇幅0.17%,在上述特殊条款中,这一比例几乎为零。这样的使用方法,有效明确了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权责明晰,有利于贸易的顺利达成和争议的妥善解决。
例:Should the seller fail to make or delay to make for in contract,the buyer shall agree to postpone the delivery on condition that the seller agrees to pay a penalty which shall be deducted by the paying bank from the payment under the negotiation.
本合同内所述的全部或部分商品,若卖方不能按时交货或推迟交货,并且卖方同意罚款,则买方应同意推迟交货,所罚款项可由付款银行从付款中扣除。
二、商务合同的翻译原则
(一)用词忠实
长期以来,我国翻译界一直以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elegance作为翻译的标准法则,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征及适用行业决定了它用语的专业性,其法律性也必然要求其在进行翻译时,应首先做到忠实原则,无需文采飞扬,用过多的修饰词进行渲染,只需用词准确严格,选词前后一致。
例如:Both parties agree that the time of shipment is changed to October and RMB is changed into the US dollar.交货期改为10月,并将人民币折合成美元。
把“A改为B”用“change A to B”,把“A折合成/兑换成 B”,用“change A into B”,两者不可混淆。
另外,在一个合同的产品规格说明中使用了词汇cement,但在文本的末尾却用了concrete这个词,是阅读者可能误以为是不同的商品出售。因此在翻译前,译者应通读合同全文,充分掌握合同内容,统一翻译思路。
(二)表达流畅
在忠实原则的基础上,商务合同还应满足“达”和“雅”的要求,又因合同文本的严肃性,雅的要求被弱化,达的要求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在充分忠于原文的前提下,运用良好的目标语表达能力,能有效避免合同当事人对文字理解不一而造成的索赔和纠纷。
例:The penalty shall be divided between Party A and Party B in New York City and Party C in Newark,New Jersey.
句中的罚款应由甲方和乙方承担一半,另一半由丙方承担,而不是三分均摊。这是由于用了between...and...,三方均摊应被表达为 equally...among...。
The contracted merchandise shall be supplied by A,and B and C in equal portions.
这句话解释为每方各提供1/3的货,但是由于第一个and把供货方分为了两组,甲方和乙、丙方,也就是每组各供一半,一个and使得整个句子不知所云。
三、商务合同的翻译对策
商务合同翻译在如今的贸易形势下已不可避免,但介于商务合同领域的差异性,贸易习惯的复杂性及各种贸易术语的专业性,翻译工作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通过对上述商务合同词汇特征和原则的探讨,要做到翻译的地道、严谨、得体,译者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一)译前熟悉专业术语
合同翻译切忌望文生义、不懂装懂,否则必将贻笑大方,造成巨大的失误和损失。例如:在翻译与机械行业有关的合同时,往往会涉及某些技术规格或零部件名称的词汇,这些词多为我们所熟知,但在具体领域已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像eye,ear,nose,hand,foot,body 等,如果我们翻译成眼睛、耳朵、鼻子、手、脚、身体等,则会让人不知所云,其正确翻译为耳环、吊钩、喷嘴、支座、机身和机体。
基于此,翻译者可先了解商务合同的种类,包括货物供给合同,货物生产销售合同,技术转让合同及房屋租赁合同,还需平时积累物理、化学、工程、艺术等专业词汇,由浅入深,仔细研读。
(二)合理使用惯用副词
合理使用惯用副词,可以使疑问结构严谨,逻辑缜密,言简意赅,并且符合商务合同的语言习惯,使译文更加地道、顺畅。其实,常用的惯用副词并不多,并且简单易记,主要有:hereafter从此以后、今后;thereafter此后、以后;herein在这点上;therein/wherein关于这个、在那方面;hereof关于这个;hereunder在下面;hereto对于这个;whereto对于那个;herewith/therewith/wherewith以此、与此一道、用此方法;herefrom由此;herewith/thereby/thereupon因此;hereinabove/hereinbelow在下文;hereinafter/hereinbelow在下文;thereinbefore在上一部分中;thereinafter在下一部分中。下面用一个实例来说明在商务合同中如何巧妙地使用上述副词。
例:This contract hereby comes into effect from the date of execution by the Buyer and Builder.
本合同自买方和建造方签署之日生效。
(三)谨慎处理合同细目
英文合同中易出差错的地方,不是大的陈述性条款,而恰恰是一些合同细目,如时间、数量、单位、金钱,为避免出错,在翻译合同时,常使用一些限定用的结构界定细目所指定的确切范围。
例如:Party A shall be unauthorized to accept any orders on and after September 30.
自9月30日起,甲方已无权接受任何订单。
这里用双介词翻译当天日期内的起止时间。
This credit expires till and including October 1 for negotiation in shanghai.
本证在上海议付,有效期至10月1日。
用including来限定含当日在内的时间,如不包括10月1日在内,应该译为till and not including October 1.This contract is made by and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whereby the Buyer agrees to buy and the Seller agrees to sell the under mentioned commodity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stipulated below.
买卖双方同意按下述条款购买出售下列商品并签订本合同。例中“by and between”强调合同是由“双方签署”,因此,双方须严格履行合同所赋予的责任,比只用“by”更准确。
Party A shall pay Party B a monthly salary of US of 800(SAY EIGHT HUNDRED US DOLLARS ONLY).
聘方须每月付给受聘方美元800整。例中金额表达是英文合同中惯用方式。英文金额小写后,在括号内用大写文字重复该金额。在大写英文前加“SAY”,意为大写。在最后加“ONLY”,意思为整。必须注意:大写与小写金额、数量要一致。另外,在表达金额时,注意区分正确使用两种不同货币名称符号。“$”既可以代表“美元”,也可以代表其他某些地方的货币;而“£”不仅代表“英镑”,还可以代表其他某些地方的货币。
(四)译后严格检查各项条款
商务合同订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贸易双方的商业利益,一经订立便对双方具有了法律效力,因此作为中介媒体,译者一定要做到仔细、谨慎,对译文精益求精。例:
If you can reduce your price of cement to 120 dollar per ton,we may be able to place an order of 150 -180 tons.
如贵方能将水泥价格降至每吨120美元,我们可定制150~180吨。译文基本无语法错误,但译者应注意,文中出现的“吨”在不同体系的量制单位中的意义相距甚远。如在美制中,吨分为长吨和短吨,1长吨=1.016公吨,1短吨=0.907公吨,而在英制中,1长吨=2 240英镑,1公吨=100公斤,经校对,文中的“ton”用“metric ton”代替更为确切。除此之外,需注意支付工具、付款时间、地点、支付方式、金额、运输方式、索赔等条款,一旦弄错,对贸易双方将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综上所述,商务合同翻译的地道与否,质量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能否做到用词严谨、准确、得体。虽然商务合同不具有独特的词汇体系,但通过研究它的词汇特征及原则,最终目的是探究其翻译的思路与方法,更好地提供翻译效率,保证译文质量,在实际应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贸易纠纷,进而增加贸易的成功率。
[1] 张春敬,黄绪先.谈商务合同的英译[J].上海科技翻译,1999(4):36~39.
[2] 陆艳芳.商务合同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5):132~134.
[3] 曹火群.商务合同的语言特点及汉英翻译[J].孝感学院学报,2004(1):52~55.
[4] 华先发.新实用英译汉教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105~106.
[5] 杨一秋.合同英文问题特点及翻译要点[J].中国科技翻译,2003(4):41~42.
[6] 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87~89.
Lexical Features and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the Business Contract
Huang Yasong,Hu Jiaying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 150030)
As an application writing style,business contract focuses on the record of actual events,is accurate in logic,professional in expression and distinct in content;therefore,its translation is relatively required to be of clarity,documentary,normative and formality.Based on thes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lexical features of the business contract,and tried to find out its translating strategies.
business contract,lexical features,translating strategy
H315.9
A
1672-3805(2011)06-0103-04
2011-03-10
黄亚松(1986-),男,河南人,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英语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