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设备科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1-12-09亢德洪吴书平

医疗卫生装备 2011年1期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医院

亢德洪,朱 华,刘 伟,吴书平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医院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HIS),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办公自动化到财务的综合管理,从医护工作站到LIS和RIS/PACS,基本覆盖了医院的各个方面,不仅为现代的医院管理引入了新的发展模式,而且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设备科作为医院的一个技术部门,肩负着设备的维护保养、安全运行、医用耗材的供应等职能,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在医院现代化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临床对设备技术的需求和依赖性大大增强,医疗对设备管理的科学性要也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设备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医院信息化发展不仅为设备科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而且为设备科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发展机遇,开发和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平台是提高设备管理效能和发挥设备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1 设备科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目前,医院设备科信息化管理需求与其发展滞后的矛盾相当突出,在医院信息化管理中还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设备科信息化管理中大多还是基于传统的财务物资管理平台,且处于设备、耗材、零配件等出入库管理的初级管理阶段,如设备折旧、成本因素统计和效益分析等大量工作还是依赖人工手动完成,还无法对全院设备运行中的相关信息进行自动采集、统计、分析,无法真正实现设备预算、评估、成本和效益分析等全动态的自动化管理,无法直接利用有效数据来指导医院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

特别是在新的医疗环境下,随着医改的逐步推进,医疗范围、业务量急剧增加,设备管理项目的复杂性显著提高,医疗对设备的高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技术条件下的发展需要。鉴于此,对设备科进行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

2 设备科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难点

2.1 数据的采集和量化

获取有效的数据是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核心。由于医疗业务专业性强,种类复杂,管理的流程和结构也不尽相同,使得数据的多元性、多边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加之无统一可操作性的量化标准,使医院信息系统在深度和广度上可再开发利用的有效数据非常少。这些都给数据的采集和量化工作带来了困难。

2.2 信息的集成与共享

目前HIS所能提供的通常是一些常规的行政、财务、药品、病案、医疗统计等方面浅表的信息服务,加之业务流程无标准、共享数据无标准等原因,造成HIS的大量低水平重复开发、难以移植推广、难以数据共享等问题[1],使得各平台之间或功能模块之间无法真正实现信息相互交流,成为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使一次性的数据采集发挥多方面的管理效应,无法实现各信息资源之间的有效共享,造成信息资源的极大浪费。设备信息化管理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够跨平台服务,可快速、准确、方便地实时采集所需要的各种数据信息,以便动态反映各设备的运行状态,而当前HIS发展的 “瓶颈”成为设备科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技术障碍。

2.3 数据统计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性有待探索

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确保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关键[2],更是实现设备科全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前提。由于各医疗单位在管理流程和运行模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要制定出适合本医院管理与发展要求的量化标准,必须要长期不断投入、摸索并总结。虽然卫生部2001年3月修订的 《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中对“设备管理分系统功能规范”作了一些相关规定,但并未制定数据统计具体规范性的操作方法,也未提供数据统计的具体量化标准。这就使得各医院在进行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平台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信息集成缺乏有效的统一,最终造成资源的浪费。

3 设备科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对策

3.1 重视设备科信息化管理

计算机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运营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环境[3]。设备科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全院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和管理效能的发挥。因此,医院在完善和发展信息化过程中必须坚持领导重视、科技人员负责、临床协同的原则,从战略高度统筹兼顾,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设备信息化管理所潜在的价值。同时,将设备科信息化纳入HIS的同步发展轨道,积极投入,合理布局,有效实施,全力打造设备科信息化技术平台,共同促进设备科信息化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2 综合各种成分因素,因地制宜制定量化标准

标准与规范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4]。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成本因素的量化是关键。在设备效益分析、成本核算、设备完好率统计等诸多纷繁复杂的各个因素中都涉及到成本因素。这些因素的划分、制定及标准的量化过程需要根据不同价值、类型和使用状况的设备,经过实际工作中的反复验证、修改和完善才能完成。设备科在信息化建设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其工作就是要会同财务、信息、临床等部门做好前期深入的调研、核查、统计工作,将获得的数据进行论证分析,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量化指标,最后提交信息部门,将其纳入技术平台的程序设计之中。

3.3 构建可跨平台采集和共享信息资源的技术平台

建立用户的内部及外部信息互访平台,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和共享程度[5]是设备科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但能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其依赖的技术平台整合资源信息的能力。实践中拓展和完善现有的HIS技术平台,或者开发新的可与HIS融合的设备科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均不失为今后的选择和尝试。借助有效的技术平台支持,可以实现信息采集、储存与传输手段的自动化,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使医疗信息可跨平台跨模块高度交流与共享,最终为设备资源配置、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提供强大的科学依据。

4 结束语

设备科信息化管理是现代医院发展与管理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过程必将给医院管理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设备科既是设备管理的主体,又是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执行者,在信息化建设中将大有可为。积极探索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设备管理效能将是设备科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设备科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机遇,不断摸索总结,强化自身的管理,树立良好的品牌地位,才能在管理中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并为临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1] 黄哲.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方向[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6):956.

[2] 郑永军,戴捷,李鸣,等.医院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研究和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9):50.

[3] 黄长久.医院信息系统实施的几个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4):239.

[4] 陈健斌.浅谈大中型医院信息系统的集成[J].医疗装备,2009,22(2):32-33.

[5] 戴海伟,唐澍,谭碧竹.论医疗设备、资产管理和财务政务的整合[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3):78-79.

猜你喜欢

医疗信息化医院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我不想去医院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