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患者分时护理探讨

2011-12-09刘晓芳曹青梅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用药年龄

刘晓芳,曹青梅

(延安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陕西 延安 716000)

冠心病自古有之,一直是人类多发的疾病之一,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已成为全世界的公害。有人称其为“时代瘟疫”、“人类健康第一杀手”。目前我国冠心病发病率正在急剧上升,发病年龄呈日益下降的趋势,一些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而进入急诊室。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本世纪前20年,我国会迎来冠心病的“流行”顶峰[1]。因此,这对我们的医疗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中的关键一环也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根据5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总结了我们的护理办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延安市人民医院2009-01~2010-10收治的心内科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7~79岁。其中40以下2人,40~50岁17人,50~60岁19人,60岁以上12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第一组(对照组),男21人、女9人,共30人,最小年龄39岁、最大年龄79岁。第二组(实验组),男13人、女7人,共20人,最小年龄37岁,最大年龄74岁。两组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对照组常规护理

1.2.1 心理护理 重视病人的感受,医护人员应以一种紧张但有条不紊的方式进行工作,不要表现出慌张和忙乱,更不要在病人面前讨论其病情,以免病人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允许病人的表达,接受病人的行为如呻吟,易怒等。向病人介绍医院环境,仪器的作用等,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减少心肌耗氧量[2]。

1.2.2 用药护理 严密观察血压,心律,和病人的面色变化,对心肌梗死的病人注意有无呼吸抑制,脉搏加快等不良反应。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舌下含服。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

1.2.3 康复护理 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根据病情和病人活动中的反应,逐渐增加活动量,活动持续时间和次数。观察病人在活动中有无呼吸困难,胸闷,脉搏过快等反应,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给予积极处理。告诉病人应摄入低热量,低酯,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食物。控制体重,戒烟酒,克服急躁,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避免饱餐,防止便秘,坚持服药,定期检查等。

1.3 实验组分时护理

1.3.1 分时心理护理 尽量把与病人的接触时间控制在每天9∶00~11∶00、16∶00 ~17∶00、19∶00 ~21∶00 这三个时间段。同时在19∶00~21∶00这个时间段,开展心理护理与病人多沟通交谈。

1.3.2 分时用药护理 选择最佳用药时间。让病人在早晨6时、中午12时、下午5时用药。

1.3.3 分时康复护理 把握最佳的康复训练时间。密切注意患者起床后1~2 h的血压,脉搏及情绪变化。将患者的康复训练时间尽量定在晚上八九点钟。在寒冷的冬季,炎热的三伏天,及气温气压变化剧烈的天气中。坚持室内锻炼,减少外出锻炼,减少疾病的发生几率。

2 结果

总体5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43例,占总人数的86%,病情加重的5例,占总人数的10%,死亡的4例,占总人数的4%。对照组3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25例占总人数的83.33%,病情加重的3例占总人数的10%,死亡2例占总人数的6.67%。实验组20例患者中症状得到控制或缓解的18例占总人数的90%,病情加重的2例占总人数的10%,没有死亡病例。

3 讨论

冠心病死亡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的分时护理实验说明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科学的合理的分时段精细护理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3.1 分时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心理积极疏导

人体的生理机能是随昼夜的流逝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因此冠心病病人在昼夜的不同时间会表现不同的情况。病人心理护理时间与效果的关系在19∶00~21∶00为最佳结合点,是心理护理的最佳时间。在此间实施心理护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有利于患者康复。

3.2 分时护理有利于药物对患者疗效最大化

药物在体内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伴有时间节律,选择好用药时机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冠心病的发作,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起床后1~2 h和此后的10~12 h,尤以第一个高峰更为明显。要是能在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患者的危险。但通常服用的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在服后24 h左右才能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因此,一天一次的药物应在早晨6点服用,一天两次的应在早晨6点和下午3点服用,一天三次的应在早晨6点、中午12点、下午5点服用。这样可以降低患者猝疾病发生的危险。

3.3 分时护理有利于患者康复训练效果

帮助病人坚持康复训练毋庸置疑,适当活动可以有利于支循环的建立,从而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但倘若不按时间规律科学训练则会适得其反。不但达不到恢复的效果还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伤害,年有春夏秋冬,日有昼长夜短。科学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的分时训练才有更好的效果。

[1]唐晓凤,李峥.冠心病康复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42 -445.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02.169.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用药年龄
变小的年龄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年龄歧视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