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与西医骨科学发展的比较探究
2011-12-09刘晋闽
张 亮,刘晋闽,张 洁
(浙江中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骨伤科,杭州310006)
西医骨科学是西医临床医学外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标志,以解剖学和病理学为基础,综合了现代理化技术与各科医学知识的进展。而中医骨伤学是中医临床中别具特色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内外同治、内外一体”治疗为主的思想,在实用技能与特色用药方面凸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文化背景的多元性对科学创造的影响很大,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诠释构成了科学上的不同假说,甚至产生了东西方不同的学术流派。虽然,中医骨伤与西医骨科看似建立在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下的两门学科,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由不同的方向渐渐相互融合,“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成为共通的治疗准则,从而使世界现代骨科学理论的发展超越了历史的、民族的、地区间的界限,趋向大同,趋向于祖国东方医学的理论体系。
1 中西医对骨科学的认识历史探究
1.1 中医对骨科学的认识与西方医学相比较,中医对骨科学理论传承更显出牢固性和一贯性。以《五十二病方》思想为例,从中可看出中医骨科学的特色以及中医学对骨科学的观点。《黄帝内经》记载了人体骨骼的大体结构及各骨之长短,全身主要的骨骼都有名称[1],其理论体系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哲学思想为导向,医疗实践反复验证而成。宋元时期,宋慈在《洗冤集录》里记载了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对人体的主要关节上下骨的关系,脊椎骨、尺桡骨、胫腓骨、膝关节包括半月板的构造,都有了较实际的描写[2]。
中医骨科学理论体系以精气神为基础,也与当时认识的自然变化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分不开。按阴阳而言,它是指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中医骨科学把阴阳学说吸收过来,成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人体中阴阳之气互为消长,平衡破坏就易发生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1.2 西医对骨科学的认识 希波克拉底、盖伦、阿维森纳这三位古代西医学的巨匠同样为西方骨科学的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前377年)提出了“四元素说”,为古西方医学的发展打下了理论基础。盖伦(公元129~199年)是古罗马时期最著名的医学大师,他最成功的研究是解剖学,对人体许多系统解剖结构的系统描述以及结合解剖构造对血液运动的系统论述,都在生物学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骨科方面,他通过对动物的解剖,对脊髓的节段研究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3]。阿维森纳(公元980~1037年)最著名的医学著作《医典》,是研读医学的必读指南书。其第四部介绍了骨外科的基本处理。
1.3 中西医的对比认识 通过中医与西医对骨科学的认识,西医更多地伴随着西方科技的进步而对骨科学的认识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生理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而独立的时候,此时生理知识的进步,通过对骨骼解剖的认识,就可以理解上帝所造之物。在这种思想中作为科学的探究方法,人体的生理学的视野就出现骨骼、血管、神经等。
中医传统的哲学观早就包含了中医的整体论生命观念。但它所勾画的整体却是笼统的,缺乏精确性,有很大的经验性。而西医受到自然学科的影响,导致近代解剖学和生理学的产生。但是中西医各有所长,早在传入中国之时,就有汇通思想,因为不管中医或是西医,面临的医治病人的任务是相同的。
2 中西医病理解释的比较
2.1 中医病理的解释 基于不同的理念,中医对骨科疾病的解释也不同于西医。中医认为骨科疾病无外乎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经络虚实与功能紊乱等。所谓疾病的发生,从整体上看是人体正常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因此反对单从病证表现的有限部位进行治疗,认为疾病的发生需从整体上来理解。
三因致病论是传统医学病因学成熟的重要标志。陈言的《三因论》中“内因”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所致。“外因”指由寒暑燥湿风热六淫和瘟疫之气所致。“不内外因”指饮食饥饱、虎狼毒虫、金疮骨折等所致。骨科疾病由于古代中国多发战乱,所以多倾向于不内外因[4]。《灵枢·贼风》云:“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就是指邪气侵犯身体,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人应该顺从天地阴阳的变化而行动,否则就会生病。《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道:“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即过度、过用,引起疾病的发生,可以看到中国哲学里面中庸思想在医学中的渗透。
2.2 西医病理的解释 西医对骨科疾病病理的理解注重生物病原体的致病作用,注重疾病中骨骼的异常变化,单从生物属性去认识骨骼疾病。巴斯德建立的病菌学说的解释模式是:“该病人受到了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这种微生物引起了疾病和症状。”随着生物学微观方面的深入研究,西医更加认为有些骨科疾病是基因所导致的,但同时又认为基因并不必然致病,而是强调疾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3 中西医的对比认识 西医对疾病的看法有着两个不同的传统,一个是古埃及人形而上学、局部的观点。与埃及人认为疾病存在于身体某个部位不同,希腊人的传统是一个整体的、功能的观点,致病原因是人体内的平衡和和谐被打破,这种古希腊对疾病的看法与中医很类似[5]。
在西方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一批有价值的科学仪器和科学方法,推动了分析、实验精神的发展,这些也同样推动了西医病理学的发展。中医对疾病病理的理解以中国哲学思想为基础,虽然有了近代的变革思想,但中医学界仍以朴素的哲学和儒学作为主要思想[6]。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分别影响着骨科病理学的发展,也是病理学发展的两个不同走向,但其面对的是相同的疾病,所以其最终会走向统一,只是描述不同而已。
3 中西医诊断机制的比较
3.1 中医对骨科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是以其独特的传统生理学为前提的,表现出鲜明的辨证综合的思维特征。中医诊断处处表现出以整体为特征的中医理念。
《灵枢·本脏篇》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此以经络系统为指导,从望闻问切整体的观察进行诊断。春秋时代中医诊断学已具雏形,到了战国时代,扁鹊创切脉、望色、听声、写形等四诊,为中医诊断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望闻问切四诊。
3.2 西医对骨科疾病的诊断 西医的最终确诊表现为医师运用自身的行为手段和物化的工具对患者进行特定方式的作用。而考察一下西医诊断操作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从医师用五官四肢到听诊器等工具的发明,再到放射科、化验室等辅助诊断科室的出现,现代西医的一些自身主体的思维环节和操作活动逐渐转移到物化的诊断工具和辅助科室人员身上,实现了传统的个人诊断到现代诊断群体化[7]。诊断工具以及辅助科室作为主体,部分思维环节和操作的异化已经获得了相应的独立性。现在西医的诊断只是向患者发出选择相关的目的指令,自己已较少直接参与诊断工具与患者的相互作用。诊断是借助中介实现的,医师的诊断思维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这类辅助检查的结果。
3.3 中西医的对比认识 中医里有“望、闻、问、切”,西医传统里面也有“望、按、扣、听”(望触扣听),而且最先发明听筒。但是通过比较发现,西医在诊断中更多地使用平均值作为一个标准参照物,那些辅助性工具都是以平均值作为参照物设计的。西医诊断中更多的是以局部病变作为探测的目标,而中医的诊断更重视整体。中医的望闻问切,参合了对生命的认识,放入到天人合一,经络网里来进行诊断的。诊断中不仅有中医独特的理论背景,而且有医师个人经验的渗透,考量病情的综合性作出诊断。简言之,西医平均值和分析法在近百年来从实用角度来讲,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也不能规避其在平均值方面的哲学反思。
4 中西医对骨科疾病治疗方式的比较
4.1 中医对骨科疾病的治疗 中医对骨科疾病治疗是以药物、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等手段见之于临床的一门学问,在治疗中讲究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为宗旨,并以补泻攻养为主要治疗方式,各种手段既可以独立用作,又可以相辅相成,共同用于治疗。
华佗在骨科学上的贡献是发明了“麻沸散”和施行外科手术。《三国志·魏志》载华佗治疗河内太守刘勋之女的病证,从所述的症状及所取之物形态看,乃手术治疗慢性骨髓炎,取出死骨的病案。这是史载第一例骨髓炎手术。公元4世纪的葛洪在他的《肘后方》中首次推荐了竹板固定骨折法,从而开拓了中国骨科骨折小夹板外固定疗法的历史,成为以后1600多年中国医学治疗骨折的大法,也成为中国骨伤科独特的骨折疗法之一。南北朝时期已开始应用切开复位的方法治疗骨折。据《北史·长孙冀归传》载:“子彦少常坠马折臂,肘上骨起寸余。乃命开肉锯骨,流血数升,言戏自若,时以为逾关羽”,这显然是切开复位手术的应用,可谓切开复位手术治疗的尝试阶段。唐时期,中国骨伤科奠基人蔺道人提出了以手法整复为主的复位、固定和活动三大骨折治疗原则,体现了整体观念。
4.2 西医对骨科疾病的治疗 随着近代细菌学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巴斯德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在医学研究中认为人得病病因在于细菌,那么显而易见,只有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才能避免得病。因此,巴斯德强调医生要使用消毒法。约瑟夫·辛斯特更是向世界提出在手术中使用消毒法[8]。
近代西医在骨科疾病治疗中,手术占有重要的地位。以手术、器械治疗损伤、畸形和其他病变的技艺在西医中被冠以外科之名的,其核心是手术,用于处理急性损伤和一些非手术治疗不可的慢性骨病。这是基于西医解剖学实证思想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究骨骼及相关组织功能、性质,如有病变,就可用手术作为一种纠正方式。不可否认,西医手术疗法对一些急性损伤或者慢性骨病有着立竿见影的疗效。
4.3 中西医的对比认识 中医治疗骨疾之法在于天人合一的环境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更多地注重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主要依靠人体系统内部的动力,重在引导,相当于现在的自组织研究,非平衡态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自我演绎[9]。西医治疗骨疾则采取一种对抗疗法,也可以看作一种他组织行为,被动地由无序到有序。当前出现的诸多如:心理疗法、音乐疗法等治疗手段,似乎与中医有互通之意,然而,这些新型的治疗方法是基于弗洛伊德心理学发展的结果,这种治疗方式还是基于一种心理学的分析。中医治疗则更多是在天人合一整体思路下的治疗。同时中西医对骨科疾病的治疗又有趋同性。《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了切开复位缝合技术,“拔伸不入……用快刀割些,捺入骨……欲用针线缝合其皮”指出若手法复位不成功的,可施切开复位缝合术。此处理原则与西医骨科的治则极为吻合。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主张骨折在手法复位困难时,可行切开复位法,并吸收了唐宋两代的麻醉经验,制“草乌散”,用之做骨科手术。麻醉方法及剂量按照年龄、体力及出血情况而定,再按照患者的麻醉程度逐渐增加或减少。这种麻醉的原则,与现代外科学手术中使用的麻醉原则相似。
5 小结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西医骨科虽然起源不同,在之后的发展道路上也走上了不同的方向,但其之间的相互类同性一直存在,特别是20世纪初,在其治疗原则上趋于同一性。现代西医骨科发展逐渐从AO走向BO,而BO理论与中医骨科学理论有着惊人的相似性。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成为了共通的指导理念。由于中西医面对的都是患者,且目标疗效也相同,所以其治疗原则和理论有着近似同一的特性,只是描述的语言和角度有所区别。
[1]程士德.内经[M].台北:知音出版社,1994:12-16.
[2]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33-349.
[3]卡斯蒂廖尼.医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33.
[4]段逸山.医古文[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25-228.
[5]Dampier WC: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M].李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65-2370.
[6]山田庆儿.中国古代医学的形成[M].廖育群,李建民,译.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26-35.
[7]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35-488.
[8]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0-113.
[9]刘长林.中国象科学观易、道与兵、医[M].北京:社科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80-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