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会理县拉拉地区铜矿山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2011-12-08陈培红李仁碧
陈培红,李仁碧
(四川省地矿局403地质队, 四川峨眉山 614200)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矿业活动作用于各类地质体的结果,其根源受区域地质地理背景和经济社会条件等因素的控制和影响.近几十年来,我国不断增强矿业开发力度,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矿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四川省会理县拉拉铜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早在明洪武年间(1368年)业已开采[4],1949年新中国扩大了开采规模.矿山开采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 区域地质环境背景
拉拉铜矿位于会理县绿水乡大团菁、营盘山、四人抬轿和老鸦田之间,地理坐标101º56′13″~101º57′43″, 26 º 13′25″~26º14′44″;地处横断山中段东侧和云南高原北缘,其山岭多南北展布,地势北高南低,为流水侵蚀地貌(图1).
拉拉铜矿矿体产于早元古代前震旦系河口群地层的钠质火山岩中.矿石成分复杂,有黄铜矿、黄铁矿、磁铁矿、斑铜矿、辉钼矿、辉钴矿、硫铁镍矿、赤铁矿等70多种;有用元素还有钴、钼、硒、碲、铼、金、银、磷、硫、铁、稀土等.区域矿石可选性良好,在选铜的同时,可综合回收钼、钴、硫、铁、金、银等(表1).
2 矿山开发环境影响
表1 拉拉铜矿连选试验指标
矿山勘探开发的环境的负面影响,主要有噪声、大气、土壤和水质污染;植被的破坏和地形不稳定等.
2.1 噪声污染
拉拉铜矿现有8类21台套主要产噪设备:KQ-200型潜孔钻、WK-4型电铲、PEF600*900型颚式破碎机、PyB1200型园锥破碎机、PyB1750型园锥破碎机、ZD1836型振动筛、Φ1500*3000型格子型球磨机及AGC-8*3型水泵等.其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列入表2.
表2 拉拉铜矿选矿环境敏感点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表2表明,选矿厂厂界昼间环境噪声在73.2~84.4 dB (A),均超过标准限值8.2 dB(A);厂界夜间环境噪声在72.2~75 dB(A),均超过标准限值17.2 dB(A),厂界受厂内设备运行噪声污染影响较突出.办公楼的昼间和夜间环境噪声分别为52.4 dB(A)和52.5 dB(A),均符合评价限值要求;矿部家属区昼间环境噪声为60.7 dB(A),超过评价标准限值0.7 dB(A),夜间环境噪声为44.6 dB (A),低于评价标准限值5 dB(A).
2.2 大气污染
对拉拉铜矿采矿场,选矿厂,变电站和生活区进行TSP、SO2、NOX采样检测,浓度限值都低于评价标准限值,表明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大气污染物TSP的日平均浓度达评价标准限值的13.3%~83.3%,表明评价区域已受到TSP的污染.选矿厂污染影响较大,与选矿厂破碎、筛分等工序有关.拉拉矿区大气质量现状见表3.
表3 拉拉矿区大气质量现状
2.3 水质污染
拉拉铜矿位于金沙江左岸之陡山坡顶部,因无常流地表水,矿山生产用水主要取自尾矿坝渗透水及取水池.
尾矿库渗透水质的SS和S2-的合格率为75%和75%,工业用水取水池水中的SS和S2-合格率分别为50%和零,其余成分合格(见表4).
表4 拉拉铜矿工业用水池和尾矿坝渗透水水质监测成果表
2.4 土壤污染
依据美国、日本国家土壤质量标准,矿区土壤铜、铅、锌、铁等含量测试结果列于表5.其中铜、锌、镉含量全部超过一般土壤平均含量值,其中镉含量超过原苏联、日本土壤标准值的1.46~2.41倍.根据PH值判定土壤为酸性,废石场为弱酸性,矿山为中性.土壤铁含量高达9%~13.7%,都与当地富铁有色金属和红土情况相关.应加强环保管理,治理尾矿废水跑、冒、滴、漏污染源.拉拉矿区土壤成分检测情况与标准值比较情况见表5.
表5 拉拉矿区土壤检测结果与标准值比较表(mg/kg)
2.5 植被破坏
矿山建设占用复兴村荒山林地,铜矿露天开采剥土厚度0.5~5m,开采范围表土层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地表植被消失,水土流失量增大.
2.6 地面影响
据现场调查,西废石场四周植被较差,地形陡峻,岩体疏松,大量废土石堆积于陡坡之上潜伏着较大泥石流灾害隐患.
3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针对矿山存在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提出其保护、防治建议.
(1)严格按相关法规开发矿业,科学布置排水、防汛、防洪工程.
(2)加强水文和地质灾害动态观测,做好防灾减灾应急预案.
(3)加强废石场外景规划,严禁乱堆滥放.
(4)加强矿山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4 结论
拉拉铜矿是我国重要的矿业基地,矿产开发取得了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矿山的水、土壤污染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矿山可持续发展,对矿业活动有害金属排放,以及矿山边坡稳定问题宜加强关注.
[1]熊向保.兰坪矿山生态建设初探和评论推荐[J].生态经济,2002(2)∶46~49.
[2]李君浒,董永观,董志高.我国矿山环境的治理现状与前景[J].绿色经济,2008,76~81.
[3]刘建伟.我国近十年来矿山环境保护的回顾与思考[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6∶ 137~138.
[4]张文宽,文世涛,杨本锦.四川拉拉式铜矿床成矿远景及找矿预测[J].四川地质学报,2009,29(4)∶ 415~417.
[5]朱志敏,陈家彪,李庭学,陈 良,马定华.四川拉拉铜矿尾矿中重金属资源和环境意义[J].岩矿测试, 2011, 30(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