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研究综述

2011-12-08王晓涛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办学体育

王晓涛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

我国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研究综述

王晓涛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和概括当今民办高校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和研究最新动态,为今后民办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民办高校;体育;研究综述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其体育工作开展的如何是衡量高校整体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1]。同样民办高校体育也是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如何也是其办学质量的重要评价尺度。但是,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资质、规模、领导及指导思想的不同,办学目的也具有很大的差别。为此,教育部出台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要求民办高校明确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加强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建设。加大对民办高校评估检查,全面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1999年 6月 13日国务院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为此,本文将近年来有关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的研究做一综述,以便更好的为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大力鼓励和发展民办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拥有十分发达的民办教育体系,且成就显著。为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推进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广泛深入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国政府把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面向未来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而我国民办教育发展也先后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对私立学校的接管和改造与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1.1 中国建立初期对私立学校的接管和改造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私立学校数量多,情况复杂。据1949年统计:全国共有高等学校 205所,其中公办的121所,站高校数量的59%。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73.1%;民办的83所,占高校总数的41%,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26.9%。此时的私立学校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使我国所有制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进而引起了办学体制的改变。1952年我国政府全部将教会高校改为国办,其他私立大学也一律改为公立院校[3]。至此,私立教育体系在中国大陆不复存在。

1.2 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1.2.1 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恢复阶段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精神需求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公办学校却一时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这一现实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是我国民办教育恢复的起步阶段。1981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行办法的报告》,建立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宽容与鼓励的政策和法规,在这种鼓励与提倡的背景下,我国民办教育得到迅速发展。

1.2.2 民办教育快速发展时期(1992—1997年)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成我国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民办教育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也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动因[4]。从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前,是我国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1994年6月召开。李岚清副总理在会议报告中指出:民办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发展民办教育,是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随着党的政策和一系列鼓励措施,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2.3 依法规范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

1997年7与31日,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是我国关于民办教育的第一个行政性法规,确定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标志着民办教育在我国开始进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新阶段。此后,《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相继颁布,为规范我国民办教育合理有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对民办教育出现的良莠不齐、申请办学资质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朱镕基总理谈到民间办学时,重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 6月 13日)中确定的:“应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并强调“(政府)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有条件的也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这是中国最高层领导人第一次公开提出民间也可以办普通高等学校。这一时期我国民办教育发展步伐加快,办学层次逐渐提升,质量逐步提高,管理有序,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 关于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

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对私立学校的接管和改造与改革开放后民办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但是,在我国正式研究民办高校学校体育却最早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左右,但其发展势头却相当喜人,这与从事这项工作的许多高校体育、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徐维克(1999)《对部分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状况调查》,通过对河南省部分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状况的调查,从学校体育的角度反映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思路和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状况,并揭示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特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转变教育理念,重视民办高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对促进高校体育发展十分重要同时加大力度维护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的权利[5]。姚峰在《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分析和研究》一文中建议加强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监督与指导,对体育教学进行督导与评估,严把审批关并提出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结构缺乏科学性、建设性、民办教育缺乏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滞后 等[6]。

余蓉晖等在《湖南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一文,针对民办高校的体育师资、教学、场地器材设备及经费的投入等情况进行调查,指出充分利用自由灵活的办学机制、尽快规范教学管理是保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蓬勃发展的关键[7]。王汝英在《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兴趣机器影响因素》一文中通过对部分民办高校学生体育课兴趣的调查,指出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兴趣的因素分别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组织形式、体育场地与设施、体育教师的教学亲和力、学生自身运动能力等[8]。陈忠宇在《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一文中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体育教学、课余训练、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是紧密联系的。但课外体育活动并不是体育课的完全延伸,也不是纯粹体育的“第二课堂”,不可互为取代。民办学院必须在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形成学校体育的完整体系,才能完成体育的目的任务[9]。

唐玲《论未来体育及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向》一文根据现代体育发展的趋势和未来体育发展的特点,提出民办高校体育的整体战略思想,在身心和谐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快乐体育为主体,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10]。苟定邦等《陕西民办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指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职称比例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科研能力低等问题,建议制定民办高校体育工作评估体系等[11]。李登光等在《陕西民办大学学生体育需求状况调查》一文中对陕西省部分民办高校在校学生体育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健康”是大学生的第一需求,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要求为多元化、多样化[12]。杜书凯等《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对民办高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客、教学方法、课外话动、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水平进行细致的分析,建议民办高校体育的发展应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以及体育设施等,全面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13]。

通过对已经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上的有关民办高校体育研究的资料60余篇,经研究分析后得知,民办高校体育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归纳推理法。从研究方法看,目前国内众多研究者依旧停留在问卷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分析等方面,实验法研究的文章不多见,这或许与民办高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有关。

3 关于民办高校体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面的研究

3.1 民办高校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从以往研究所得结论来看,问题集中于民办普通高校体育师资结构尚欠合理,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但是兼职情况趋于稳定。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工作量大,缺少培训激励机制。体育教学基本上都能够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课率较高,本科开设两年、高职学院开设一年或者一年半体育课,课的类型以基础体育课为主,少数开设专项体育课,进行大班上课。教学文件基本齐全,但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学校授课形式单一,由于受场地器材设施限制,所开设的项目有限,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反映民办高校体育教学应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民办高校中本科院校场地、器材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能够勉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但仍无法满足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以及竞赛的需要。

3.2 民办高校体育发展的对策综述

从大多数文献资料来看,对民办高校体育存在问题提出的对策大致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从宏观政策方面着手。民办高校应以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为办学出发点,充分利用政策的扶持和借鉴先进的办学经验,争取学校体育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提升人才素质对体育教育的需求。教育和体育相关职能部门要明确办学资质,针对民办高校的环境、条件、现状及发展趋势,将民办高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纳入到目标管理的考核中,使民办高校的体育工作正常开展。制定完善的民办高校学校体育质量管理制度,通过评估比较全面准确把握学校体育的基本状况,有助于各民办高校进行针对性的支持和管理[14]。

第二,以实际需求为主,即微观角度着手。民办高校应加快步伐扩大体育师资队伍,积极引进体育专业人才,弥补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应加快人事制度建立,使民办高校体育教师与公办高校教师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改变民办高校体育教师缺乏的局面。改善教师的社会保障和基本的福利待遇。降低民办院校体育教师工作负荷,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建立民办高校体育师资的培训、进修的相应规章制度,引进对优秀教师的激励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民办高校体育课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应灵活多样和实用化,着重培养学生社会化意识、未来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体育学习能力。增加体育设施投资,在充分利用原有场地器材的同时,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有计划地逐步达到国家相关规定的标准。

4 小结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环,在培养优秀人才,落实“科教兴国”中处于重要地位,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推动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民族,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上具有重要意义。但与此相比,民办高校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合理直接导致民办高校学校体育工作缺乏科学化,这将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到学校体育总体水平的提高,影响到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实现。关注我国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研究,有助于推动民办高校体育的和谐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1]牛晓峰.陕西省民办高校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2]http://www.yemao518.com/jxlw/HTML/20061012181923. html

[3]刘国华.基于公益性分析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潜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

[4]徐霆.我国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徐维克.河南省民办高校体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3):87-90.

[6]姚峰.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90-92.

[7]余蓉晖,周福建,周欣.湖南省民办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四川体育科学,2002(3):78-79.

[8]王汝英.民办高校大学生体育课兴趣及其影响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5):128-130.

[9]陈忠宇.民办学院开展课外俱乐部活动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50-51.

[10]唐玲.论未来体育及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向[J].西安欧亚职业学院学报,2004(2):82-85.

[11]苟定邦,李梦泽,林华.陕西民办高校体育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3):37-39.

[12]李登光,李靖,黄智锋.陕西民办大学学生体育需求状况调查[J].辽宁体育科技,2004,26(6):73-74.

[13]杜书凯等.我国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02-105.

[14]周书磊.泉州市民办高校体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朱联营]

Summary on Sports Studies of Chinese Private Colleges

WANG Xiao-tao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 an University,Yan an 716000,China)

Using the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methods,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as summarized,it analyzed and generalized the current status of sports development in private colleges,and researched the latest trend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in order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sports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rivate colleges.

private colleges;sports;review

G807.4

A

1004-602X(2011)01-0104-04

2010 -11 -04

王晓涛(1986—),男,陕西渭南人,延安大学2007级本科生。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办学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