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曲肽佐治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

2011-12-08王艳平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3432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21期
关键词:奥曲血凝内科

王艳平 江西省安福县人民医院 34320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常见原因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短时间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减少20%。表现为呕血、解黑色或暗红色便,患者多有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头晕等低血压表现。为消化内科急重症,如不及时医治,可危及患者生命。2005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64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7~73岁,中位年龄48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溃疡11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3例,急性胃黏膜糜烂出血2例。病程1d~17年,中位数11个月。治疗组(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7~72岁,中位年龄47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溃疡10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吻合口溃疡4例,急性胃黏膜糜烂出血2例。病程1d~18年,中位数1年。64例患者均有呕血、解黑便病史,有头晕、心悸、乏力、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表现,肠鸣音亢进,体位性低血压,心率≥100次/min,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血红蛋白≤70g/L,血细胞比容<0.25,估计出血量已超过1000ml。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禁食、留置胃管、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冰生理盐水洗胃和口服凝血酶、积极补充血容量、抗休克、血红蛋白小于70g/L者予以输血等。另外给予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12h,首次加倍。治疗组在上述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奥曲肽0.1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随后予奥曲肽25μg/h微泵静脉持续输入维持72h。

1.3 观察指标 每2h抽取胃液,严密观察胃液颜色及大便次数和颜色,监测生命体征,定时查血常规。

1.4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包括:(1)呕血、黑便停止或黑便颜色变浅;(2)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循环衰竭症状得到纠正;(3)血红蛋白升高;(4)经胃镜检查或胃管引流证实不再出血。上述四项中符合任二项或第四项判断为出血停止。显效:24h内止血者;有效:24~72h内止血者;无效:超过72h仍未止血者。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32例中,显效7例(22%);有效15例(47%),无效10例(31%),总有效率69%。治疗组32例中,显效12例(38%),有效17例(53%),无效3例(9%),总有效率9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当溃疡较深侵犯血管时可引起出血,而当急性大量出血时,病情凶险,病死率达10%,老年患者的病死率更高,约为30%~50%[1]。因此,及时止血具有重要意义。

内科常规治疗,包括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局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等是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措施。目前,多用H2受体阻断药或PPI(如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对一般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效果良好,但对大出血者则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故笔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奥曲肽为八肽生长抑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抑制所有消化液分泌和减少内脏血流量的作用,还具有促进血小板凝集和血块收缩,以及有利于胃肠道黏膜微循环的改善和促进黏膜修复等功能,因此近年来被用于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治疗[2]。其止血的机理在于能选择性减少门静脉及肝脏的血流量,减少内脏及黏膜血流量,并能降低供应食管血管内血流压力,强有力地抑制胃肠道的分泌与运动,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还能阻止出血部位血凝块的液化,促进溃疡和胃黏膜糜烂等病变的愈合。止血过程中,血小板、血凝块的形成需要pH>6才能发挥作用,而pH<5时,血小板和血凝块的形成会受抑制。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在终末机制上抑制H+分泌,显著降低胃腔内酸度,提高胃内pH值,有利于血小板和血凝块的形成,因此,奥曲肽联用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显然比常用奥美拉唑单一药物作用更全面,可促进形成稳定的血痂和黏膜修复及再生的作用,以达到永久性止血和降低手术率的目的。

本组观察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含奥美拉唑)加用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39.

[2] 汪鸿志.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J〕.新医学,2006,37(12):814-816.

猜你喜欢

奥曲血凝内科
内转科型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泮托拉唑和血凝酶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治疗及对止血时间影响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探讨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凝四项结果的影响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