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T支持的农村成人教育案例研究*

2011-12-07袁松鹤魏顺平殷双绪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9期
关键词:党员干部农民信息技术

□ 王 迎 袁松鹤 魏顺平 殷双绪

ICT支持的农村成人教育案例研究*

□ 王 迎 袁松鹤 魏顺平 殷双绪

立足农民素质提高、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既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村成人教育,可以有效克服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多、地域广的困难,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资源传输与共享,扩大农村成人受教育机会。本文以项目实施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ICT应用程度高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个农村成人教育典型案例,从项目背景、实施主体、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对三个项目的ICT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索ICT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经验、成果和问题。研究表明,不同农民成人教育的实施主体充分利用ICT各显优势,在ICT支持下,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成人教育,而ICT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角色是多样的,可以是平台搭建手段、资源建设与传输工具、学习内容、学习工具乃至市场贸易工具。

农村成人教育;ICT;案例研究

一、引言

立足农民素质提高、办好农村成人教育,既是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多处提到要加强农村教育,强调教师配置、教育资源等要向农村倾斜。信息技术对于我国农村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针对我国农村分布范围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点,基于卫星电视网络和计算机互联网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优质资源传输与共享,扩大农村成人受教育机会。因此,探索农村成人教育中ICT的应用模式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ICT支持下的农村成人教育案例研究正是立足于农村成人教育,以ICT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研究的切入点,以案例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的总体设计,分析总结ICT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经验、成果,探索ICT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成功模式、方法。为此,本研究以项目实施时间跨度长、覆盖范围广、ICT应用程度高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三个典型案例,基于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等,从项目背景、实施主体、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ICT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经验、成果和问题。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案例研究,案例选择遵循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统一的原则。在全面性方面,本研究所选案例都能够涵盖我国当前所开展的农村成人教育的各个方面。在典型性方面,本研究所选案例都是在ICT支持下开展起来的,且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

基于上述两个原则,并结合前文对党和国家农村教育政策的研究(“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研究最终选取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三个农村成人教育项目作为研究案例。

农村成人教育的对象,主要涉及两类人群,即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党员干部)和普通农民,主要任务包括提高农村基层领导者素质和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在普通农民教育方面,结合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又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更高的生存本领走出去,在城市中生存发展;另一方面要让留下来的普通农民以更高的素质在当地承担起建设新农村的重任。因此,从受教育者的特点及教育目的来看,当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可以分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以及“留下来”的农民教育等三类。这三类教育恰好由本研究所选择的三个农村成人教育项目一一承担起来,这就保证了本研究所选案例的全面性。

另外,本研究所选的三个案例始于本世纪初(2003年),经试点后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并大量应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教学平台、视频点播、卫星直播、录像光盘等提升培训效果和效率,这些工程对于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高农民各项技能和素质,推进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这些工程在实施主体、实施现状、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异同,因此本文特选取这些工程作为研究案例,尝试从上述几方面挖掘这些工程的实施模式以及信息技术在其中的作用。这些特点恰好满足了本研究所选案例的典型性要求。

本文主要通过互联网、数据库等工具,查找与案例相关的中央文件、项目网站、新闻报道、研究论文等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这些项目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农村成人教育的成效、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三、案例分析

1.案例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1) 项目背景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是继“三讲”教育、农村“学教”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工作之后,中央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增强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并惠及亿万农民群众的一项战略工程;同时,农村人口以及农村所占面积占我国总量的比重很大,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是加强国家对农村的管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03年启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并于2007年发布《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对试点工作进行总结,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工程的培训目标为:促使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农村干部工作能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2)实施主体介绍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主体是中央党校及全国党校系统。中央党校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培训内容以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国防建设、思想道德、科学素质、文化素养和技能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员对国际国内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增强党性的要求,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定期邀请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各方面的专家来校作“形势、国情、政策”的报告。

(3)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在资源建设上,该工程一方面加大教学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充分利用党校、教育、司法、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文化、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广电、新闻出版、社科研究、科协以及部队等有关方面现有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积极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开发的教学资源有语音教学节目、电视教学节目和计算机教学课件,同时利用基于互联网的教学平台和卫星数字传送教学信息。

在资源传输网络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主要有四部分:前端播出平台、互联网络平台、资源传输网络和农村终端站点。

前端播出平台分为主前端播出平台和辅助前端播出平台。主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节目主要面向乡镇、建制村终端站点,依托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已有技术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通过亚太六号卫星播出,节目形式有流媒体、课件和信息三类;辅助前端播出平台基于中央党校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技术设备,通过鑫诺一号卫星播出节目,这些节目可通过卫星、互联网下载到县中心网站,通过互联网传输给电脑终端用户。

从全国来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互联网络平台主要有三类:以网页呈现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IP信息;基于国际互联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使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2)实施主体介绍

新型农民培训规划的实施机构主要是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于1999年,2003年经中编办批复正式加挂在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简称“农广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旨在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组织和管理,统筹协调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有序有效开展农民教育培训。

农广校是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的实施主体,它是农业部主管的一所集教育培训、技术推广、科学普及和信息传播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是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学校,是覆盖广大农村的远程教育培训体系。农广校除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还承担中等学历教育、中专后继续教育、大专自考助学与合作高等教育以及绿色证书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创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各种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等任务。

继“星火计划”和“丰收计划”后,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制定并组织实施了通过改革和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强农村最基层吸收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燎原计划”,为广大农村培养中、初级科技人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为配合“燎原计划”,1990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中央电大内设立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简称“中国燎校”),利用卫星电视,面向农村,为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农村职业中学等提供教育服务。

中国燎校以“服务三农”为自身发展的终极目标,根据国家需要,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仅面向农村和社会各类成员提供服务,也为电大农科学历教育以及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可以说,中央农广校和中国燎校虽然来自不同部委管辖,但都是这个规划的实施主体。

(3)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资源建设

中央农广校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电话、卫星网,以报纸、杂志、光盘、手机短信、文字教材等不同形式传播教学信息资源。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设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每网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和各级辅助教学网站;各地建设的局域网。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系统充分利用了我国现有的通信网络,进行了有效整合。其具体传输系统结构由三网组成,分别是中国联通的SDH专线网络(通过SDH专线、光纤专线逐级传递到县中心网站)、国际互联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

农村终端站点主要用于接收、播放、存储和回放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传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IP课件、IP流媒体和IP信息)、省级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出的节目和信息。同时终端站点还能够支持多种方式的网络连接,与互联网络平台实现资源传输与共享。

2.案例二: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

(1) 项目背景

《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中的目标是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在我国逐步建立起一个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形成政府统筹、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运行机制。为完成任务,培训规划设计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和农业远程培训工程这五大工程,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上述五大工程的培训对象、目标各有侧重,相互衔接。

绿色证书工程是我国农民科技培训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是按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对广大农民开展培训,培养骨干农民。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由农业部、财政部和团中央共同组织实施,主要是对农村优秀青年开展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主要是从参加前两大工程的学员中,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将其培植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主要是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进行引导性和示范性培训,提高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素质和技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农业远程培训工程主要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大传播覆盖面,年播出电视节目550小时;在中央电台拥有“致富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每年播出广播节目152小时;中央农广校建有卫星主站(取得国家卫星专网许可),在全国基层校建有360个卫星终端接收站,可利用卫星视频召开会议、开展教育培训;在全国农村建立了12872个“大喇叭”广播站;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www.ngx.net.cn)在全国33个省级农广校开通了统一域名的互联网站。

中国燎校的资源建设主要是由全国电大系统、电化教育馆系统、农业院校、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完成,资源建设与资源种类多样化。近二十年来,中国燎校的节目以其良好的教学和技术质量,赢得多个奖项。中国燎校已有2000余项各类实用技术项目的教学资源,已播出4000余学时的电视教学节目,形成了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如录像教材、VCD光盘、CAI课件、文字教材等。

·资源传输

农广校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等传输手段,采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VCD光盘、录音磁带、MP3)、计算机课件、网络课程、报刊杂志等媒体,结合面授辅导和实践教学开展教育培训。中央农广校的远程教育经历了印刷技术、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重视引入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目前的信息技术支撑环境主要是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http://www.ngx.net.cn/),该网站主要是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信息门户网站,网站包括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http://www.nmpx.gov.cn,)、农广在线 -中国农事网(http://www.ngxonline.cn/)等子网站,共同形成面向全国的大型农业科教资源共享平台,其中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主要用于发布各类信息,而真正为远程培训提供资源和教学服务的网站则是农广在线、中国农事网、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等。

中国燎校的教学资源通过远程传输的方式,除了利用卫星、电视等主要手段外,引入IP数据广播、计算机网络等新的资源传输方式,一同为职教、普教和农村从业人员提供了以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资源。此外,中国燎校自1990年7月1日开播以来,分别在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一套、二套节目中播出。CETV-1通过东经134度的亚太卫星传送,CETV-2通过东经110.5度的鑫诺1号卫星传送,覆盖中国及东南亚。

3.案例三: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1)项目背景

“一村一名大学生” (简称“一村一”)的设想最先由河北农业大学(简称“河北农大”)提出,教育部给予其在河北省内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进行试验的权力。虽然河北农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早于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一年多,但其更多地被社会公众视为局部现象或只是高校的一种教学探索。直到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国家“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并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组织实施,“一村一”项目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一村一”项目目标是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即以一村培养一名大学生起到以点带面,以点带家庭、带家族、带村落,辐射逐步加强和进一步扩散的作用。

(2)实施主体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组织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并将该项目的办公室设立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项目从2004年秋季开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招收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农村青年。初中毕业生可注册学习课程。项目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

(3)信息技术应用情况

按照学历教育的形式,主要开设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种植、养殖和管理三大科类16个专业,即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并使之结束学习后可以掌握相应的农村实用技术。

“一村一”利用各种媒体开展教学,如电视教学、网络教学,同时为适应农村学习者学习需要,提供价格低廉、方便实用、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多种媒体的课程学习包。

该计划的开展依托于中央电大投资的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自2001年教学平台在各级电大安装以来,进行了5次功能升级。2005年运用第四代Web开发技术ASP.NET对电大在线远程教学平台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开发后可支持百万级用户量的访问,使用WEBSERVICE技术实现信息的互通,并采用XML和GUID技术加强资源的可管理和跟踪性,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可靠,并实现了多系统的数据互通。同时,为方便学生访问还在教育科研网和公网上提供双域名访问服务。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http://ycy.open.edu.cn)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由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维护。该网站的大部分栏目用于各类信息发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与交流,在该平台上学生可以获得更为完善的在线学习服务,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得到更为完整的记录,师生交互也更有保障。

四、讨论

本研究的三个案例都是在ICT支持农村成人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以ICT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平台搭建手段、资源建设与传输的工具、学习内容和学习工具以及市场贸易工具,建立了覆盖城乡的远程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大量的农村成人教育培训资源,培养了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服务人才,初步形成了农村成人远程教育的模式、方法,提高了农村人口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可以说,三个案例都是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方面的典型。下面分析相应的成功经验和问题。

1.不同实施主体充分利用ICT,各显优势

三个工程的实施主体利用ICT,在教学资源建设与传输、远程教学、技术路线上各有优势。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主体是中央党校和省、市、县各级党校,该工程实施主体是传统的党员面授教育机构,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优势。但要开展大规模的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需要重新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教育系统,建设支持远程资源传输和教学交互的硬件、软件设施,开发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远程培训的教师、管理和服务队伍,探索农村党员干部的远程教学模式。该工程初期投入成本大,但在已有远程培训经验、成果的基础上,其网络系统建设能够更好地进行整体规划,整合、共享已有资源,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

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工程的实施主体是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大学。其中,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具备实用的远程教学网络系统;能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具有专业的远程教师队伍和成熟的农民远程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主要以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为主,逐步向网络教育发展。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承担。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自1979年起就面向全国开展以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远程教育;1999年成为国家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之一,面向社会提供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远程教学资源建设、远程教学网络系统、远程教师队伍、远程教学模式上具有明显优势;在技术手段上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且能够面向社会聘请优秀教师,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在ICT支持下,提供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成人教育

本研究选取的三个案例,在ICT支持下,提供的教育类型包括中专、大专等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具体见表1。这些不同层次与类型的教育不仅为农村学习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机会,更为他们提供了发展提升的通道。

表1 实施主体、教育层次与类型

3.ICT在农村成人教育中的多元角色

(1)信息技术作为平台搭建手段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以信息技术作为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搭建手段的典型案例。在该工程中,国家专门建设有卫星前端播出平台,各试点省份如湖北省、广东省、贵州省等都有本省的网络部署方案,进行硬件基础设施招标,在全省各市、区、县部署接收站,或电信合作部署覆盖全省的网络系统等;同时,国家还建设有专门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各省份相应建设有省级辅导教学网站,与国家卫星前端播出平台、国家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实现信息资源的对接。

全国新型农民培训主要依托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和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系统实施,借助已有的信息技术硬件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专门的“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农广在线-中国农事网”和“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开展新型农民培训。“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同样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主要实施机构,借助已有的信息技术硬件基础设施平台和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建设专门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开展农村大学生教育。

(2)信息技术作为资源建设与传输工具

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制作工具,通过录音、录像设备和文字、图片、视音频编辑工具以及课件制作工具,可制作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同时,信息技术是重要的资源传输工具,常见的传输系统有卫星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网、互联网、专用宽带网等。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中央和试点省(自治区)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中心资源库;前端播出平台通过卫星电视系统播放教育节目,与中心资源库通过卫星电视系统和互联网实现资源传输;各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省级资源库的建设,并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逐步实现省级资源库和中心资源库的互联互通。全国新型农民培训主要通过互联网传输多媒体教学资源。“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主要通过卫星数字传输系统和互联网传输多媒体教学资源。

(3)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

对于农民大众而言,信息技术还是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建设完成之后,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低成为制约农村成人学习的重大难题,使得大量多媒体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农村成人学习者只有提高了自身信息素养,才能够增强信息意识,更好地借助信息技术,方便、灵活地获取所需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提高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

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信息技术被广东省等试点省设为基础培训课程之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骨干队伍的面授培训中也十分注重对技术操作的介绍。全国新型农民培训和“一村一名大学生”项目主要是通过当地教育机构以面授方式进行的,相应信息技术没有被纳入到基础课程中。

无论是否采用远程学习方式,信息技术都应当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这是农村成人学习者提高信息素养,适应信息时代生活、学习、工作需要所须学习的重要课程。

(4)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以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是数字时代的必然趋势,在远程教学中,信息技术学习工具往往集成于网上教学平台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各省建设有辅导中心网站,如贵州希望网等,可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远程辅导,增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其平台中的交流、辅导功能较弱。新型农民培训中如“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网”缺少资源和教学服务功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项目中,中央电大在新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获得更完善的在线学习服务,可使用该平台的笔记、作业、资源搜索等学习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到更为完整的记录,师生交互也更有保障。

(5)信息技术作为市场贸易工具

以ICT支持的农村成人教育的立项目标之一就是要在观念、技术和信息方面,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和载体,将现代意识、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和市场信息,直接普及到广大农村,让农民群众直接享受到信息化的成果,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有力地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习内容、学习工具,还应当是市场贸易工具。

新型农民培训中的“农广在线-中国农事网”是以信息技术作为农业市场贸易工具的典型案例。该网站是农业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的平台,旨在打造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技术推广机构和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交流互动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农科教大联合、产学研大协作”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模式,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目前,网站中已有大量实时更新的农业相关报道、市场信息和农业推广机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信息。

4.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ICT在支持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若要实现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结合上文案例来看,有如下问题亟待解决。

(1)优质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从国家层面来看,三个工程都是针对我国农民提供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资源传输与教学交互系统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重复,三个工程之间缺乏整体规划,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是进行重新招标,没有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力度不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最大的远程教育系统,在网络系统、教学资源建设、教师队伍、教学模式上都具有专业化和先进性的特点。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应当与已有的优势远程教育办学系统合作,实施主体可以不同,但在资源建设、资源传输与教学交互系统等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实现优势互补,提高农民远程教育效益,多快好省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从反思的视角来看,我国ICT支持下的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部署,充分利用已有的覆盖全国城乡的远程网络和教育教学资源,减少教育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基础设施的重复投入,以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

(2)成本效益有待提高

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是成本效益,当中有两个问题尤为突出,其一是信息技术采用的适应性规划,其二是信息技术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

我国沿海与西部省份之间,同一省份不同区域的农村之间的经济条件、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都存在很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考虑到地区的差异,进行科学的整体规划,而不是一味追求采用最先进的技术。以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为例,各试点省均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规划,其中广东省根据自身条件,主要基于互联网开展培训,相应与电信合作,在全省部署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络;湖北省、贵州省则采用的是卫星电视系统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并进行接收站的相应基础设施建设,不同地区接收站之间的基础设施也存在差异。

设施和资源的利用率是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成本的关键问题。从本文的三个案例来看,利用率的提高受几个因素的影响:其一是政策制度,通过有效的鼓励政策可以吸引农民群众使用设施和资源;其二是组织实施力度,需要各级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当地相关教育机构管理人员加大服务力度;其三是农民群众的信息素养,需要重点培养农民群众使用已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效益问题将影响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此,农村成人教育应当从提供持续政策支持、加强组织实施力度和提高农民群众信息素养三个方面入手,尤其重视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基础设施和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成本效益。

(3)教学交互有待加强

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技能培训,都将产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三个项目发展至今,还未系统地从项目参与者的角度来分析与设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合理、高效的反馈机制,至少在给予参与者学习资源的同时,要考虑到参与者可能还会有哪些需求。

建议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反馈跟踪机制,对参与者学习结果进行跟踪,了解个人学习的累积情况,记录到其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同时建立相应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确保其学习成果得到社会认可,提高其终身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农村成人教育,应当统一规划,健全等级证书体系,建立相应的考试制度,支持农民群众持续学习,提高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该等级证书体系要与现有国家成人教育体系接轨,保障其学习成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这也是保证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又一重要方面。

[1]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N].农民日报,2003-7-2.

[2]李丹.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主导作用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5,(3).

[3]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组编.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三十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农业部.2003~2010年全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规划[Z].2003,04、07.

[5]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Z].2003,09、09.

[6]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概况[EB].[2010-9].http://www.ngx.net.cn/about/201006/t20100622_7074.htm.

[7]“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办公室.电大服务“三农”的先行者——中国燎原广播电视学校的19年发展之路[D].[2009-8].http://www.crtvu.edu.cn/topicpage/jiaoxuejigou/zhongguoliaoyuan guangbodianshixuexiao.html.

[9]杨静英等.燎原广播电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远距离教育,1995,(4).

[10]刘丹.加快燎原计划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燎原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导向浅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4).

[11]魏顺平,路秋丽.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与特点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5,(6):31-34.

[12]关于远程教育服务三农的研究[D].[2010-7].http://study.netbig.com/distance/.

[13]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燎原广播电视学校工作的意见[Z].1996,(6).

2011-05-30

王迎,博士,副研究员;袁松鹤,博士,助理研究员;魏顺平,博士,助理研究员;殷双绪,硕士,助理研究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100031)。

责任编辑 池 塘

Offering adult education programmes to enhance farmers’qualities is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China’s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solving acute problems existing in rural areasand developing rural economy.ICT-supported adult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can bring about such benefits as enrolling large numbers of learners,covering a wide variety of areas,reducing costs,transmitting and sharing quality learning resources,and increasing farmers’access to education.Drawing on three long-duration,wide coverage,and ICT-supported projects,i.e.,the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Programme for Rural Party Cadres,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Programme for Farmers in the New Era,and the One-College-Student-for-One-Village Programme,the article reports on the programme backgrounds,programme sponsors,and ICT application with the aim of summarizing ‘best practice’in ICT-supported adult education for farmers.Research findingsshow that supported by ICT,a variety of courses of different levels are available and that ICT plays multiple roles in these programmes,including learning platform construction,learning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ransmission,and learning tools.ICT itself can be the subject matter as well as serve as a gateway to marketing agricultural produces.

ICT-supported Adult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Case Studies

Wang Ying,Yuan Songhe,Wei Shunping and Yin Shuangxu

rural adult education;ICT;case study

G420

A

1009—458x(2011)09—0018—07

*本论文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年校级专项课题“农村远程教育”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党员干部农民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饸饹面“贷”富农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党员干部要姓“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