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养生
2011-12-04钱桂华
食品与健康 2011年12期
咀嚼,即用牙齿磨碎食物或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说来有趣,这两种含义都能体现在养生上。
咀嚼养生,自古有之。孙思邈、沈子复、乾隆皇帝都推荐咀嚼养生,且在古籍中多有记载。南宋著名学者郑樵在《食鉴》一书中提到:过量饮食会造成腹部满胀,纠正办法是肚子觉饿才吃东西,恰到好处就不要吃了。生冷坚硬的食物,要靠人的脾胃去腐熟,这是不行的,纠正的办法是食物要又软又暖,进食时细嚼慢咽。饮食过于丰富,超过一般的水准,纠正办法是少吃些大鱼大肉,要吃味道清淡的素食。《老老恒言· 饮食》中引“华佗食论”说:“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烂煮也;一口化,细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这三化就是帮助消化的最好办法。石成金还讲了“细嚼慢咽”的三大好处:“盖细嚼则食之精华,能滋补五脏,一也;脾胃易于消化,二也;不致吞呛噎咳,三也。”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至老仍然身体康健,才思敏捷,也是得益于自己创立的一种咀嚼食物的食疗强身美容的妙法,即将芡实煮熟后,一枚一枚地细细嚼咽,每天10~20粒,持之以恒,长年不辍。这种咀嚼芡实法中还包含了古代气功中的一节动功——咽津。《东坡杂记》中描述:“人之食芡也,必枚啮而细嚼之,未有多嘬而亟咽者也。吞颊唇齿,终日嗫嚅,而芡无五味,腴而不腻,足以致上池之水,故食芡者,能使华液通流,转相挹注。”
那么,细嚼慢咽为何能养生呢?
咀嚼首先实现的是食物消化功能。当食物进入口腔后,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就已经开始了。首先是唾液淀粉酶开始忙碌起来,它们紧紧拥抱咀嚼后的食物,与食物充分混合,使自己的工作面加大,促进淀粉类食物的生化反应顺利进行。有人做过实验,发现吃同样的食物,细嚼食物吸收的营养是粗嚼的几倍。
细嚼慢咽还能养颜固齿。反复咀嚼可起到颜面红润、牙齿坚固和助美容、消皱纹的作用。充分咀嚼还能防癌。
可见,我们应牢记“细嚼慢咽”的古训,付诸于行动并持之以恒,必能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