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生命”令世界不安
2011-12-04佚名
今日文摘 2011年4期
日前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宣布培育出第一个由人工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被认为是地球上首个人造生命形式。对这一成果,有人看到未来解决食品短缺、能源危机的希望,但更多的人担心这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有网民留言称,“这是继原子弹后人类又一个可以毁灭自己的发明。”
在电脑上设计生命
5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基因遗传学家克雷格·文特尔将这一细胞起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他称:“这是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的细胞,这是地球上首个能够自我复制的人造物种,而它的母亲是一部计算机。”《科学》杂志称,这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一定通过“进化”来完成。研究小组称,这仅是一个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来他们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有机物,如制造出能够产出石油或专以二氧化碳为食的“人造生命”。文特尔自信地说,“人造生命”将成为非常强大有用的生物学工具。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这一成功为进一步的人工生命成果打开一扇门:从1995年人们宣布解开DNA序列至今不过15年,照这个速度,不用很久人们就可以在电脑上设计生命,并让它们按照自己意愿生长,从微生物到植物和动物。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称,从简单的病毒到复杂的人类,任何生命首先需要“原料”,即4种DNA碱基,然后通过不同的拼接形成不同的基因组,最后“组装”成各种生物。他说,这次研究与以前的克隆技术不一样。克隆技术是把基因从细胞里面挖出来复制,而这次形成的基因,是通过4种“原料”一步一步合成而来。可以说,前者是“复制”生命,后者是“合成”生命。
发展前景仍是未知
更多人担心,这种能够自我复制的人造生物危险将远超人类的想象,即使不被恐怖分子和违法者利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万一不小心流入自然界,也可能造成让人类毁灭的生态危机。英国《独立报》的报道称,应该立即立法阻止“人工生命研究实验”。报道称,人工生命存在巨大风险,一旦失控,就可能从实验室中释放大量有害基因,从而对全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构成不可预估的危害。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巴克特曼说,人类能制造出火箭,控制原子的能量,但对生命却很少知道,也无法治愈一些疾病,因此许多科学家致力于通过生命科学的研究找寻人自身的奥秘。巴克特曼说,与核能一样,人造生命同样是具有天使和魔鬼两付面孔,现在人造生命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相应的伦理道理研究、立法和监管远远滞后。更可怕的是,人性是不可控制的,生命一旦成活更不可控制,这种技术不但可能使人类被“坏人”控制,还有可能被“坏的人造生命”掌握,这对人类将是灾难性的。
人造生命让人类恐惧
最近几天来,世界各国科学界和媒体对这一研究成果越来越担心。日本尼崎市民间教育监督委员会委员藤本喜久代女士对记者称,美国公布的人造生命,是一些低等生命体,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正是人类多次大劫难的罪魁祸首。例如黑死病、伤寒、天花等,都是这些生命造成的,其危害更甚于虎豹。由于它们繁殖力特别强,所以一旦成灾,人类的药物对其杀灭能力总是呈现递减趋势。如果人造合成类似生命体,也许会造成与我们已经认识到的疾病完全不同的新病种,因为一个失误而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
(夏宇荐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