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版计划生育
2011-12-04罗屿
今日文摘 2011年5期
“我想和你谈谈蜜月的安排。”这是印度一名女护士桑尼达·莱斯曼·贾达夫最近在为一位新娘出诊时的开场白。贾达夫最日常的一项工作,就是穿着护士特有的白色纱丽走在泥泞的乡间小路上,向那些新婚夫妇发出倡议:等两年再怀孕,政府会感谢你们。
贾达夫所谓的感谢,其实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给予新婚夫妻推迟生育的奖励。按照贾达夫的解释,“如果等上两年再生孩子,邦政府会补贴你们5000卢比(约合106美元)。”
马哈拉施特拉邦这项特殊的“现金补贴”,其实是一个旨在减缓人口增长的试验计划。
“做绝育,政府就给你办持枪执照”
面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印度各邦政府开始制定各自独立的出生率限制政策。有些邦表示,限制超过两个孩子的家庭在大城市买房以及扣除他们的政府补助。印度希沃布里地区甚至还一度宣布,如果该地区的男子做绝育手术,政府就给他们办理持枪执照。按地区官员马尼什·什里瓦斯塔瓦的说法:“之前的政策是绝育男子可获得1100卢比的奖励,即使有钱拿,去年也只有8名男子实施绝育。但实行持枪政策后,已经有150名男子绝育。”
“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
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观念,也是导致印度人口激增的原因。由于实行“嫁妆制”,即印度女孩出嫁要给男方价格不菲的彩礼,因此印度有句俗话,“一家若有仨姑娘,全部家产折腾光”。而咒骂男人的话则是“但愿你生个女儿”。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家家户户都想生男孩,于是“生生不息”。
为解决“重男轻女”所导致的性别比例失衡、人口暴增等一系列问题,印度政府也算是费尽心思。比如,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曾出台一项福利措施,为全国的独生女提供免费教育。根据这项措施,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且是女孩,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学6年级到硕士毕业,全程免交学费。
“娶位受过教育的女孩是最好的避孕方式”
作为印度国家人口稳定基金会执行理事,阿玛吉特·辛格医生则给出这样的建议:娶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孩是最好的避孕方式。
辛格医生举例说,几年前在印度举行的一场集体婚礼上,45位“现代派”新娘就曾一起宣誓“绝不用超声波扫描术鉴定子女的性别,绝不将女胎打掉”,这些受过较好教育的女孩,身体力行呼吁人们重视人口难题。
或许,正因“教育”所体现的良好效果,如今才出现了像贾达夫护士一样,挨家挨户宣传计划生育理念的“教育者”。
由此可见:发展教育,也是最好的避孕药之一。
(张芷荐自《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