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只是一过等
2011-12-04
今日文摘 2011年5期
有过只是一过
□马未都
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吕坤的人,进士及第,从知县做到刑部侍郎,按说官也不算小了,但他总觉得在朝廷中不得志,于是称病辞归,闭门著书。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呻吟语》,洋洋大观,今日读之仍通篇哲理,让人钦佩其思想通达。例如,他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道理说得简单明了,办法结论都告诉你了,那我们犯了错误还有什么理由回避,甚至信誓旦旦做回天无力的辩解呢?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面子的确很值钱,认错改过很伤面子,但不认错不仅伤了面子,还伤骨子。与其里外都伤,不如伤外保里。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没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贺丽文荐自《作文素材》)
谁动了我们的咖啡
□程 刚
有个小故事,说一帮老校友聚会,去拜望当年的老教授。寒暄过后,话题很快转为各自对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抱怨。老教授煮了一壶咖啡,然后摆出各式各样的杯子:瓷的、玻璃的、水晶的、塑料的、金属的……造型各异,价格悬殊。教授说,咖啡煮好了,各位请自便吧。
当大家都端起热腾腾的咖啡后,教授说,你们注意到了吗?所有精美华贵的杯子都被取用了,剩下的都是些普通廉价的杯子。每个人都想用最好的杯子,这就是你们的压力来源。其实你们要品尝的是咖啡,这和杯子无关呀!你们有意识地去追求最好的杯子,却往往忽略咖啡的品质。
生活,正如浓香的咖啡。而事业、金钱、地位,只不过是一些盛咖啡的杯子而已。现代人热衷于蜂拥而上去哄抢这些缺乏实质内容的器皿,用它去装饰所谓的贵族气质,炫耀尘俗的虚荣。其实再好的杯子也不能改变咖啡的品质。当年住在破木桶里的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对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说:“站到一边去,你挡住了我的阳光。”这份自由洒脱源于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有形的“杯子”,也就不会有半点压力的影子!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只需第欧根尼的一只破碗,就可品尝到醇厚香浓的咖啡。然而,那些精美华贵的杯子,却一直让我们觉得口淡。
是谁动了我们的咖啡?
(许刚荐自《哲理》)
印第安人的捕熊法
□全谦求
美洲印第安人的捕熊方法非常独特。
首先,他们会把蜂蜜涂在巨大的石头上,然后用绳索把石头挂在结实的树枝上。如果熊来到这里,它就会为了抓住石头而举起前爪触碰石头。悬挂着的石头受力后就会开始进行钟摆运动,并打到熊的身上。愤怒的熊会越来越用力地去击打那块石头,而石头打回来的力量也会越来越大。最终,筋疲力尽的熊就会被石头击倒。
愚笨的熊并不懂得“如何停止暴力的恶性循环”,它在意的只是如何满足自己的愿望,熊的愤怒最终会让它距离死亡越来越近。
就这样,印第安人很轻松地就可以猎到一头熊。从这件事情中,印第安人学到“复仇情绪最终会杀死自己”的道理。
印第安人是这么说的:盲目的欲望只会让矛盾丛生。因此,你不能让厌恶、愤怒、复仇等负面情绪让你变得盲目。心中充满复仇情绪的人,只会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痛苦。你要做的就是,远离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你不懂得愤怒可以杀死我们的道理,你就会像熊一样越来越生气,从而让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而且,有时还会让别人也接近死亡。
(胡然荐自《中年读者》)
绝境里的机会
□佚 名
智利北部有一个叫丘恩贡果的小村子,这里西临太平洋,北靠阿塔卡玛沙漠。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多雾的气候。可浓雾也丝毫无益于这片干涸的土地,因为白天强烈的日晒会使浓雾很快蒸发殆尽。
一直以来,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看不到绿色。
加拿大一位名叫罗伯特的物理学家来到这里。除了村子里的人,他没有发现多少生命迹象。但他有一个重要发现,那就是这里处处蛛网密布。这说明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为什么只有蜘蛛能在如此干旱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把目光锁定在这些蜘蛛网上。借助电子显微镜,他发现这些蜘蛛丝具有很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人类为什么不能像蜘蛛织网那样截雾取水呢?在智利政府的支持下,罗伯特研制出一种人造纤维网,选择当地雾气最浓的地段排成网阵。这样,穿行其间的雾气被反复拦截,形成大的水滴,这些水滴滴到网下的流槽里,就成了新的水源。
如今,罗伯特的人造蜘蛛网平均每天可截水10580升,而在浓雾季节,每天可截水131000升,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生活之需,而且还可以灌溉土地,这里已长出了百年不见的鲜花和青绿的蔬菜。
(章锦昔荐自《现代保健报》)
再提一个问题
□邵俊源
一个谣言在森林里引起轩然大波,每个森林居民都说,熊有一张死亡名单。大家都想知道名单上有谁。
鹿鼓足勇气来到熊家里,问:“熊,说吧,我在你的名单上吗?”
“是啊,”熊说,“你的名字在我的名单上。”
鹿失魂落魄,转身离开。两天后,大家发现了鹿的尸体。
森林居民心里的恐惧日益增长,大家都在问同一个问题:名单上还有谁?
野猪是第一个失去耐心的。它找到熊,问自己的名字是否也在名单上。
“是的,”熊回答,“你也在上面。”
野猪吓破了胆,匆匆告别。两天后,它也死了。
整个森林被恐怖笼罩,只有兔子还敢找熊。
“熊,我在名单上吗?”
“是的,你也在上面。”
“那我再问一下,”兔子说,“你能把我划掉吗?”
“好的,没问题。”
(潘瑞荐自《青年博览》)
锯木屑
□卡耐基
富勒·须得有一种能把古老的道理用又新颖又吸引人的方法说出来的天分。
有一次,他在大学毕业班演讲时,问:“有谁锯过木头,请举手。”大部分学生都举了手。
他又问:“有谁锯过木屑?”没有一个学生举手。
“当然,你们不可能锯木屑。”须得说,“过去的事也是一样,当你开始为那些已经做完的或过去的事忧虑的时候,你就是在锯一些木屑。”
(扬宇荐自《特别关注》)
三个博士兄弟
□佚 名
有三个兄弟都是博士,并且同在美国太空总署从事太空研究工作。当大家在母亲家中聚餐完毕后,母亲把餐桌清理干净,他们便在桌上绘制图表,讨论登陆月球和建立太空站的问题。
一个媳妇在厨房洗碗时说:“他们三人谈个不休,尽是我们不能想像的事,听着就会让人觉得自己很笨不是吗?”
老母亲却讲了一段话,才使大家恢复自信。她说:“我起先也觉得自己笨,可是后来想起去年秋天,他们三人花了整个下午才把家里的纱窗装好,我就不再那么想了。”
(宣茗荐自《半月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