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品混凝土价格初步解析

2011-12-02刘克义何定

商品混凝土 2011年10期
关键词:泵送价格混凝土

刘克义,何定

(1.常州市混凝土协会,江苏常州 213000;2.常州博爱市政建材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

0 前言

商品混凝土价格(下简称价格)是商混企业经营的关键内容,是商品混凝土市场供需双方、供方之间市场博弈的焦点,是商品混凝土市场永恒的主题。价格与成本、利润息息相关,价格水平的高低决定企业的利润正负与多寡,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关系到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状态。在经营中如果说经营者首先关注的是量,则价格一定是紧随相伴的第二考虑重点。近30 年国内商品混凝土发展突飞猛进,但业内对价格的认识,对价格的分析尚不够深入,已影响商品混凝土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1 价格的含义

(1)商品混凝土,顾名思义是用以交换的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即包含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劳动和物化劳动,其市场货币表现就是商品混凝土的价格。

(2)根据价值规律,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即由包含在预拌混凝土中的劳动和物化劳动的量)并按市场供求关系围绕价值而波动。解析价格实质就是分析商品混凝土的价值和混凝土市场供需变化两大方面以及其他诸多因素对价格的影响。

2 价格的组成

商品混凝土价格由每方成本与利润相加组成,而成本则由材料费、直接费、管理费、税金相加形成。

(1)材料费A:由每方混凝土按强度等级配合比用量与水泥、黄砂、石子、水、减水剂、粉煤灰、矿粉价格分别乘积后相加而产生(特殊要求添加外加剂、纤维等一般形成价格后附加)。

(2)直接费B:直接费指与生产、运输、泵送环节直接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工费、机械费、运费、泵送费。其中后三项由修理费、运行费、设备、车辆摊销等构成。

(3)管理费C:财务费用、营销费、管理人员支出等。

(4)税金及附加:一般(A+B+C)×6.8%。

(5)利润:(A+B+C)×5%计。

3 价格测算

(1)参考建筑工程预算清单计价、定额计价等方式测算出各规格品种的材料费、直接费、管理费、税金加上法定利润,得出每方混凝土的概算价格。

以C30 泵送混凝土为例,表1 为C30 泵送混凝土材料费。

表1 C30 泵送混凝土材料费

那么C30 泵送混凝土的材料费为242.74元/m3,加上直接费60 元/m3、管理费15元/m3、税金23.65 元/m3、利润17.38 元/m3,共计358.77 元/m3。概算价格为理论价、市场参考价。

(2)企业一般通过月度内部统计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结合测出本企业商品混凝土成本价,月度综合平均价等,可称为实测价,实测价应低于概算价。企业通过月度综合平均价和成本价的测算分析,与市场平均价相比较,可以正确地报价、定价。

4 价格形式

价格的表现形式:

(1)实价:以单位(立方米或称方)商品混凝土人民币数值表示:N 元/m3。

(2)相对价:以月度信息指导价下浮百分点数表示:N 个点。相对价是适应建筑业特点而产生的。

(3)利润率:以销售净利率表示、以每方净利值表示或以毛利润率表示。利润率不是计量价格单位,但可反映不同地区价格的真实水平和相互差异。

5 价格种类

混凝土价格按市场、企业管理和规格品种等不同名称形成一个系列。

(1)成本价:即企业按核算期内实际构成成本核算的零利润价格,是承接项目报价的底线。

(2)信息指导价:市工程造价处定期发布混凝土价格系列,作为市场成交计价依据。指导价按主要原辅材料变化而调整,供需双方按市场平均价、相互关系等多种因素在指导价基础下确定下浮一定百分点形成项目合同价。(见2010 年9 月《商品混凝土》、《浅析商品混凝土信息指导价》)

(3)市场成交价:混凝土市场供需双方价格平衡点或平衡区域。以综合平均价,C30 或C30 泵送实价或相对价表示。

(4)合同价:供需双方洽谈形成的约定价格,是项目混凝土供应结算的依据即结算价。合同价按各规格品种实价标明,大多数项目因周期长,采用以信息指导价为基础统一下浮百分点的相对价,抽象表达为N 个点。

(5)综合平均价:核算期内合同销售额与供应量的商,综合平均价纵向反映当期价格水平和变化,横向比较企业间的价格差异。

(6)市场预警价:市工程造价处每月颁布的质量保证最高放点百分数。

(7)规格品种价:不同规格品种商品混凝土的价格。

(8)行业自律价:同行公议的阶段性最低签约合同价。

(9)附加收费:购销合同结算条款中合同价之外特殊要求的收费约定。主要有抗冻、早强、缓凝以及抗掺等级、坍落度要求、特殊掺加物等技术要求收费。此外,超高泵送、超距远送、小方量泵送、送水等特殊供应收费。附加收费为价外收费,纳入月度结算清单计算范围。

6 价格确定

供需双方通过洽谈,确定项目混凝土结算价格,签订《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在合同结算条款中标注。

(1)需方(建设单位或施工企业):一般考虑供方的市场形象(供应能力、质量、服务)、市场价格、企业报价、双方关系等。

(2) 供方:考虑需方报价、结算方式(垫资状况)、企业成本价、市场平均价、订单情况、供应半径以及竞争伙伴状况等。

(3)方量较大的项目,需方往往考察若干混凝土供应企业,以邀标形式确定一个或若干个混凝土企业供应。

(4)定价话语权:或可称项目洽谈确定价格的主导权,供需双方市场博弈的焦点就在于此。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混凝土市场发育状况、混凝土行业的集约化程度、行业的结构、协会的协调程度、对行业监控程度、需方项目状况等等。地区间的价格差异、赢利水平反映各地商品混凝土行业的话语权状况。

7 价格调整

因《预拌混凝土购销合同》标有价格风险条款,当原辅材料价格异常变化(短时期内变化幅度超过±10%),供需双方洽商以商调函形式调整已签在供项目合约中的价格。例:2010 年8 月至12 月水泥价格从260 元/吨涨至610 元/吨,供方连续发函调整价格,使原签平均26 个点价格调高至5 个点左右;2011 年1~6 月需方又将已签新合约及在供合约从5 个点左右调整至16 个点左右。价格调整为非常态行为,一般仅发生于价格异常波动时期,极大多数时期的价格波动由指导价进行调节,供需双方履行合约承担各自的市场风险。

8 价格差异

价格差异或称价差,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结果。

(1)地区差异:地区间混凝土市场发育阶段的不同造成的价格差异,如新疆上市公司西部建设2010 年销售毛利率15.61%;销售利润率9.61%,净资产收益率10.87%,表明其价格水平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间价格差异主要因混凝土供应半径有限,城市混凝土市场自成体系,其市场状况、行业协作程度影响各自价格水平,如无锡与常州紧临,原辅材料价格水平相近,但市场结构、垫资水平、业内协作等不同致使近几年两市区名义价格相差25 元/m3左右,实际价格(利润)相差15元/m3左右。

(2)企业差异:同一地区因混凝土企业投资背景(股东是否为开发、土建、路桥、市政、砂石、水泥等)、资金实力、产业链、管理水平、成本控制、经营策略等因素,造成成本价不同,项目报价和成交价的差异。

(3)项目差异:同一企业不同项目因结算方式、方量大小、距离远近、技术要求出现的合同价格差异。

9 价格分布

各项目价格点的分布状况。

(1)一般来说地区、企业价格分布呈橄榄型,中间大,为价格密集分布区;两端小,为边缘价格分布区。若某地区价格分布高度密集以致形成一个点,表明该地区价格异常,有某种形式的价格联盟。企业则可能为交易对象单一,有某种形式的关联交易。

(2)橄榄型的中部区域价格接近市场综合平均价,如:2011 年6 月份市区平均结算价16 个点,表明大多数项目的合同结算价在15 ~17 个点之间,两端18 ~20 点,12 ~14 点应为少数。

10 价格波动及价格异动

因市场因素变化,月度综合平均价或C30 或C30 泵送为代表的混凝土价格变化形成价格波动。若以月度为横坐标,价位为纵坐标,每月价格为坐标点,其连接轨迹即形成年度价格曲线图。波动幅度较大即为价格异动(价格异动详见2011 年3月《商品混凝土》登载的《混凝土价格异动因素及影响分析》)。

11 价格行为

企业在混凝土市场中按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根据市场状况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采用的定价行为。

(1)价格竞争行为:商品混凝土市场同质化程度高,限于供应半径无库存品生产,订单不平衡供应,故以价格竞争获得项目供应是市场主要手段。此外,企业在具体项目考虑到方量、结算、供应半径、关系等因素不得已牺牲价格争取项目。价格竞争行为各企业应有各自底线即价格不低于成本,否则难以为继。在市场供需失衡,企业经营行为失范时以亏本价报价争抢项目以至以超低价争抢他人已签在供项目,则价格竞争行为演变成残酷的价格战。

(2)价格协作行为:为减少价格竞争力度企业间承接项目时的协调协作行为。价格协作协调一般以协会或商会为平台,大企业为主体建立在互信自律的基础上,通过自律价格,项目协商承接,项目纠纷协调使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合适的水平。

(3)价格协作是价格竞争的缓冲或补充,竞争是绝对的,协作是相对的,两者应同时存在,相辅相成。当然,不可避免的是此消彼长,但过犹不及,两者均不能走向极端。

12 价格管理

商品混凝土价格为非管制价格,但受《价格法》、《合同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规范,行业与企业也因价格在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予以重点管理。

(1)监管部门:物价局和工商局关注的是企业或行业是否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

(2)主管部门:建设局或工信委等关注的是价格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价格水平对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市工程造价处发布的月度信息指导价是服务于混凝土市场的工具,对价格水平有一定但有限的影响。

(3)行业协会:主要体现在规范企业价格行为,推行行业自律价,减少价格竞争力度等。基于企业的充分经营自主权和协会有限的资源,其对价格的影响是阶段性和有限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4)企业价格管理:贯穿于企业采购、营销、内部核算等企业管理之中,如原辅材料的采购模式,合同价格确定的程序、权限、成本价和利润的测定、价格调整的实施,月度价格的内部审核等。价格管理制度可单独制订或分割在营销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和内部审计管理之中。

13 相互关系

(1)市场容量:一般市场容量大,需求旺盛,供求关系平衡或求稍大于供时价格较好。反之价格高低对市场容量无任何影响。因为市场容量决定于地区基本建设投资,决定于当年开工建筑面积。在混凝土市场发育初级阶段虽市场容量不大,但因政策等方面因素价格较高。

(2)企业方量:价格竞争以争取项目,取得订单,早日达到企业盈亏平衡点(方量),并尽可能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是最普遍的企业经营策略,企业方量与价格一般成反向关系。反之,保持相对较好价格即保持较好的利润率,必然降低企业盈亏平衡点(方量),方量不多,但利润总额尚可。

(3)行业规模:若价格高企,高利润率必然引发外部投资进入产生新企业及原企业扩大再生产,使得行业生产能力扩容。而供需关系逆转致使价格滑落,价格下滑反过来抑制行业的规模扩大,这就是市场调节。

(4)结算方式:同一时期企业利润率与地区平均利润率基本吻合,故垫资比例大则价格应稍高,垫资比例小则价格应稍低,一般垫资比例10%影响价格1 个百分点,保持利润率变化不大。如若先付后供20 个点,则月结月清应为18 ~19 个点、月结80%,应为17~18 个点;月结70%,应为15 ~16 个点。高垫资比例则类似于建筑业的BT 模式,考虑到资金风险,价格应相对更高些,总利润率亦应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见2009年9 月《商品混凝土》刊发的文章《浅析商品混凝土的垫资》)。此外,当前银根收紧,承兑汇票结算比例扩大,贴息变现降低了实际合同价。

(5)原辅材料价格:一般原辅材料价格占价格组成75%左右,其中水泥约占价格的30%,黄砂约占12.5%。常州地区水泥价格波动较大,黄砂采购价格企业之间有一定差异,故混凝土价格的波动主要与水泥价格有关;企业价格差异往往与黄砂价格有关系,成本价差异主要源于各企业采购模式不同。

(6)配合比:配合比与原辅材料价格形成材料费,优化配合比,采用双掺技术,保持合适的富余强度在满足混凝土品质前提下可降低材料费。

(7)费用:商品混凝土成本控制有百余个节点,除材料费外,直接费、管理费、税金等各环节支出均程度不一地影响价格。一个成本价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市场竞争中可进可退。

(8) 利润率:利润率= (价格-单方成本) /价格×100%= (1-单方成本/价格)×100%,故价格高则利润率高,成本高则利润率低,企业净利率决定于价格和成本的比值。

(9)质量:在严格的监管和企业重视混凝土质量控制前提下,质量与价格无必然的关系,但若前提缺失,不正常的低价有诱导混凝土质量风险的可能。

(10)市场状况:市场的发育阶段;地区混凝土行业结构;地区有关部门对行业规模的控制松严;地区行业内部团结协调程度,市场各主体的市场心理,市场各主体对价格的预期等。

14 小结

(1)商品混凝土价格具有商品价格所有性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受供求关系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因其供应半径有限,订单不均衡生产和无库存产品等市场等特性,其价格波动和价格竞争,价格协作与一般商品相比表现得更为突出鲜明。

(2)成本控制是企业价格管理的中心,而材料费控制是其重点。企业应分阶段、分项目进行量、本、利分析,综合考虑方量、价格、垫资三方面因素,采用合适的市场对策。

(3)混凝土企业应注意价格之外的市场竞争手段,以质量树信誉;以服务树品牌;以协作稳定市场,应是必然的选择。

(4)混凝土行业以资本为纽带的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定价话语权;减少同质化压价垫资竞争方式,寻找差别化市场竞争手段,加强业内协作、协调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泵送价格混凝土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海城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混凝土,了不起
价格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