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评价监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2011-12-01赵娟莹张先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4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人口资源

王 颖 黄 进 赵娟莹 张先兵

(1.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5)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其评价监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王 颖1黄 进1赵娟莹2张先兵1

(1.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北京100875)

在借鉴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包含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人口内部均衡包括人口数量、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三个维度,人口外部均衡包括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指标体系设定为三级,第一级包括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第二级由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等七个部分构成;第三级指标包括反映内部均衡的7个指标以及反映外部均衡的13个指标,并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采用2000-2007年31个省级单位的数据对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并对人口总体均衡水平以及影响人口均衡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列前三,人口均衡发展程度最高。从影响均衡程度的关键因素看,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的主要因素,人口与社会的均衡状况对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制约最大,其次是人口与经济的均衡状况。

人口;均衡发展;模型

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本世纪中叶我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三大高峰,从人口转变的现实和未来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人口数量、结构、质量、分布以及人口自身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均衡发展问题将成为主要的、亟待解决的人口问题,中国人口的现实催生着人口观的改变和人口理论的突破。适应这种现实需求,近年来管理者和宏观决策者提出中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一些学者[1-3]开始将经济学上的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引入到人口问题的研究,但这些都停留在概念、观念和口头表达上,而全面、系统地提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至少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人口均衡发展内涵的厘清;二是人口均衡发展的测量问题。本文将就上述两个方面做深入探讨。

1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内涵

在经济学中,均衡一般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相对平衡,因而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这种状态具有稳定性、相对性、动态性、协调性等特点,因此可以认为均衡的状态是一个系统的各个部分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水平,系统的发展是协调的,也是可持续的。

将均衡的概念及其特点,延伸至人口问题上,同时借鉴适度人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和谐理论,我们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含义界定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人口自身的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协调,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系统及国际竞争力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状态,是指人口自身发展以及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国际竞争力达到和谐点。其中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协调发展是人口自身均衡,即人口自身均衡;而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国际竞争力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属于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

人口均衡发展的本质就是要在人口自身系统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四个外部系统的相互制约与促进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人口规模维持在既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同时又在资源环境承载范围之内的水平,这种平衡本身是动态的,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口均衡发展所要求的人口规模也是变化的。

人口自身长期均衡是指人口规模、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这三个基本要素本身以及要素之间的均衡状态。人口数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身繁衍所达到的人口规模。一定规模的人口数量要求人口作为生产者和资源消耗者的双重身份能够协调和统一;人口质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们所具备的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人口质量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教育素质等;人口结构是指按不同的标准对人口进行划分得到的结果,就人口自身而言,主要包括人口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人口自身均衡就是人口规模恰当、人口质量优良、人口结构合理,三者相互协调,能够支撑人类的自身繁衍以及人口系统自我演进至更高的层次。

人口与外部系统的均衡是指人口规模及增长率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协调发展的状态,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人口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以其劳动力的数量、质量投入及消费需求动力,促进或延缓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与经济生产的相互影响和协同机制,要求人口再生产的数量增长、结构配置等须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就业人口的吸纳和增长保持适度,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增长需求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文明。二是人口与社会发展的均衡。一方面,一定数量的人口的存在,是一切社会结构体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状况又制约着人口问题的解决。人口与社会的均衡具体表现在一定的人口数量之下,社会结构合理、生活质量和社会综合影响较高、社会基本建设完善。三是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均衡。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能量源泉,人口与资源之间的均衡是指人口对资源的消耗和再开发与资源的供给之间是协调的、可持续的。四是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均衡。人与其生存环境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单元的复合系统。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影响、改变生态环境条件,而生态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口的分布、人口的素质与人类生活的质量。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均衡发展就是实现人类生产生活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口规模及增长必须维持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使人口规模与环境相协调。

人口的自身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口自身均衡是实现人口外部均衡的基础和前提,而人口外部均衡通过人口内部系统的各个要素施加影响并间接地制约着人口自身均衡的实现。

2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评价监测模型的建立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前提是建立一个评价监测模型来描述、评价和监测人口自身以及人口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均衡状况,而任何指标体系的设计都必须深入挖掘被测量对象的内涵,同时分析和借鉴已有的相关指标体系。

2.1 已有人口发展理论指标体系回顾

人口压力指标。指人口的非适度状态,即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的不适应、不协调。区域的人口压力评估指标国内已有多项研究。如赵军[4]设计了一套由12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在甘肃省内各区域进行了排序。人口压力指标反映了区域内经济、环境和社会所承受的人口压力,因此实际上是一种滞后的指标体系,缺乏指标的超前指示功能。

人口承载力指标。指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自然-社会复合的生态系统保持永续利用的条件下所能负载和容纳的人口数。蔡莉[5]等回顾了过去关于人口承载力的数项指标体系,提出了一套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指标框架和计量方法。人口承载力指标反映了环境、社会所能承载的上限,同人口压力指标一样,是一种滞后性指标,即根据指标不能判断人口与外部系统之间合适的度在哪里,何时对人口进行调节是合适的。

人口发展评价监测指标体系。见陈仲常[6]等的研究。作者在文中没有给出指标测量的概念内涵,从所选取的指标看,该指标体系围绕人口自身发展,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方面只选取了人口与经济的4个指标,人口与环境、社会等方面没有涉及。因此,该指标体系不能测量人口与重要的外部系统之间的关系程度,也不能解决好坏的标准问题。

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指与经济社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人口发展形态。王学义[7]回顾了多项前人的研究,并设计了人口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从其选取的指标看,人口现代化指标体系反映了人口本身的现代化发展程度,而何种程度是较为合理的人口发展状况以及人口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和谐程度并没有反映。

此外,还有与全面小康指标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8]、人口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9]等。对已有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的回顾可以看出,虽然测量的都是人口发展的状况,但是侧重点是不同的。有的侧重于人口自身发展,有的侧重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但是均没有对人口系统本身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外部系统的全面测量。此外,关注于人口压力、承载力使得这些指标体系具有滞后性,对人口的发展程度、与其他系统的协调关系没有超前的指示作用,因此丧失了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功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仅强调人口自身发展均衡,更加强调人口自身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人口外部系统的协调发展。因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要体现三方面的功能:一是描述和反映一定时期内人口各方面均衡发展的水平或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一定时期内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三是综合衡量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均衡程度,以及影响均衡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

2.2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根据人口均衡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其内涵,将指标体系分为两大子系统,即人口自身均衡子系统和人口与外部均衡子系统,其中人口自身均衡子系统包括人口数量、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三个方面,人口与外部均衡子系统包括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人口均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Fig.1 The framework of the indictors of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2.3 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人口均衡发展的内涵及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在人口自身发展特征分析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发展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础上,遵循客观性、完备性、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实用性的原则,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确定指标体系,并结合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水平,参考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10]给出2020年各指标的均衡值,具体如表1所示。

指标体系设定为三级,第一级包括人口内部均衡和人口外部均衡两个方面,第二级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是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以上构成对人口内部均衡的细化;而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是对人口外部均衡的具体化;第三级指标是二级指标的具体体现,其中内部均衡使用7个指标,外部均衡使用13个指标来做具体描述。应该指出的是,指标的选取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即在反映信息的全面性和指标的精炼性之间、反映信息的精确度和数据的可获得性之间反复权衡、比较、取舍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指标体系是一个折衷的结果。

2.4 指标标准化处理

不同的评价指标具有不同的单位,且即使具有相同单位的不同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异,直接用这些量纲不同的指标数值进行综合,将有可能夸大数值较大的指标的作用。因此,我们需事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本指标体系采用多元统计方法中最常用的Z-score法对数据进行处理。

表1 人口均衡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Tab.1 The indictors of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对指标的方向进行调整实际上也是在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只是这种标准化是针对逆指标和适度指标而言的。在综合评价统计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方向不同,因此有正指标、逆指标和适度指标之分,对于逆指标和适度指标,需调整方向使其与正指标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本指标体系采用对逆指标求倒数(对适度指标取实际值与适度值差的绝对值的倒数)的调整方法。

2.5 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首先依据指标体系设计了三级判断矩阵式问卷,选取了20名专家,其中人口学教授8名,国家宏观管理部门高级管理者5名,经济与管理学者7名,问卷发放的方式采用邮寄和送达的方式,全部问卷回收之后进行层次单排序与检验以及层次总排序与检验,得到的最终结果如表2所示。

3 国内31个省级单位的实证分析

我们采集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0-2007年8年的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目标一是对我国各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的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二是结合2020年均衡目标值,对我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度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三是对影响均衡度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表3是依据指标体系对2000-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其中平均得分是指2000-2007年八年的平均得分。

从具体排名来看,可以将各地区划分为四个层级,其中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列前三,人口均衡发展协调程度最高。根据排名,结合指数得分将31个省市分为四个层级,北京、上海和浙江得分在0.75以上,人口均衡实现程度最好,分列一到三位,为第一层级;广东、黑龙江、海南、江苏、福建、吉林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均衡发展程度较好,指数得分在0.7以上,为第二层级。这两个层级的省市占31个地区的30%;内蒙古、天津、河北、山东、江西、四川、辽宁、湖北、广西、湖南、安徽、重庆、河南等13个省市的指数平均得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占41%,属于第三层级;而新疆、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均衡发展水平较差,占30%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第四层级。

表2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各级指标权重Tab.2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obtained by AHP

表3 各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综合评价Tab.3 The integrated evaluation of the 31 districts

从区域分布来看,排名靠前的主要为东部尤其是沿海的省市,而中部地区的大部分省市排名居中,西北和西南地区排名靠后。排名1-10位的省市中,黑龙江和吉林属于东北地区,而上海、浙江、广东、海南、江苏、福建均为东部沿海省市,这些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程度远高于内陆地区;而排名居中的省市除了天津、山东和辽宁外,几乎均为中部省市;排名靠后的9个省市中,西北地区的六个省份均列其中,此外还包括西南地区的云贵和西藏,这些地区人口均衡发展程度也较低。

从影响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看,在人口自身均衡方面,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的主要因素。经过近30年实行的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极大地减轻了我国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进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从当前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从表3的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的得分来看,大多数省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已经控制在均衡目标值3‰左右,而各省市人口质量与人口结构的指数得分则参差不齐,尤其是人口结构,对人口自身均衡制约最大。这也提示我们在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同时,更应通过加大医疗服务投入和教育投入,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和人口文化素质,并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解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等导致人口内部结构失衡的问题。

在人口与外部系统方面,人口与社会对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制约最大,人口与经济次之。从全国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发展实现程度来看,人口与环境均衡发展程度最高,达到66%,而人口与资源次之,为61%,人口与经济均衡发展程度为53%,人口与社会均衡发展程度为52%。这说明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是制约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的两个最主要因素。从具体排名也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各项指数得分较为平均,上海虽然人口与环境指数得分偏低,但经济与社会两项得分较高,因此,整体排名前列。而黑龙江、福建和吉林等同样靠前的省市,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两项的指数得分均较高,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较好,但人口与经济、人口与社会的指数得分偏低,影响了最终的排名。云南、青海、西藏、甘肃等排名靠后的省市,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程度属于中等水平,与中部许多省市相当,但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低,因此,排名远低于中部省市。因此,要实现人口与外部均衡发展,在充分考虑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关键是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和革新,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降低结构偏离度,引导劳动力更多地向第三产业流动,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

4 结论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实际上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适度人口理论在当代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不仅强调人口自身要协调发展,而且更加强调人口自身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人口外部系统的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从具体排名看,北京、上海和浙江分列前三,人口均衡发展协调程度最高。从人口自身均衡来看,人口质量和人口结构是制约人口自身均衡的主要因素。人口与外部系统的均衡来看,人口与社会对人口与外部系统均衡制约最大,人口与经济次之。

建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理论体系,既需要理论上的创新也需要实践的反复检验和修正,因此是一个不断完善、逐步逼近的过程,本文的研究是其中一个尝试和阶段性成果,无论是人口长期均衡的内涵还是指标体系的建立都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修正。

References)

[1]胡伟略.市场经济与均衡人口[J].人口研究,1994,(5):12-15.[ Hu Weilue .The Economic Economy and the Balanced Population[J].Population Research,1994,(5):12 -15.]

[2]李涌平.决策的困惑和人口均衡政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21-26.[Li Yongping.The Bewilderment of Decision-making and the Policy of a Balanced Population:An Inquiry into China’s Future Population Growth[J].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1996,(1):21 -26.]

[3]张理智.均衡人口与均衡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1):34 - 38.[ Zhang Lizhi.Balanced Population and Balanced Relationship[J].Social Science Research,2006,(1):34 -38.]

[4]王世巍.城市人口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7 - 31.[Wang Shiwei.The Research of Balanced Population of the City[M].Beijing:Academic Social Sciences Press.2008:27-31.]

[5]赵军,田英,张艳伟.甘肃省人口压力指标及定量评估研究[J].西北人口,2009,(5):111 - 113.[Zhao Jun,Tian Ying,Zhang Yanwei.The Study of Gansu Population Pressure Evaluation Index and Evaluation with Quantitative Method[J].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2009,(5):111 - 113.]

[6]蔡莉,穆光宗.不同人口承载力标准的指标构建研究[J].人文杂志,2008,(4):179 -185.[Cai li,Mu Guangzong.The Research of Constructing Indicators with Diffierent Carrying Capacity[J].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2008,(4):179 -185.]

[7]陈仲常.中国人口发展监测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7,(5):72 - 96.[ Chen Zhongchang.Model for Monitoring,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Population Develop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31 Chinese Provinces Chinese[J].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7,(5):72 -96.]

[8]王学义.人口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6,(4):46 - 51.[Wang Xueyi.Study on the Problem of Design Index System of Population Modernization[J].Population Journal,2006,(4):46 - 51.]

[9]邵凡,谭克俭.与全面小康指标相适应的人口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问题,2007,(6):127-129.[Shao Fan,Tan Kejian .The Research of the Indictors Adapting to Built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J].On Economic Problems,2007,(6):127 -129.]

[10]王玲杰.人口安全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西北人口,2006,(6):12 - 13.[Wang Lingjie.The Research of the Indictors Adapting to Population Safe[J].Northwest Population Journal,2006,(6):12 - 13.]

[11]袁建华,许屹,姜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向21世纪的我国人口控制对策研究[A].中国人口与环境(第四辑)[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Yuan Jianhua,Xuyi,Jiang Tao.Adop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The Polocy of China’Population in the 21 Centery[A].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1998.]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for Monitoring,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

WANG Ying1HUANG Jin1ZHAO Juan-ying2ZHANG Xian-bi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Physical department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

This paper identified the meaning of the long-term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tion,developed the set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indicators for population development,By using time series and cross-section data with population development-relevant indications in 31 Chinese provinces,it conducted empirical testing for the model,an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eijing ,shanghai and zhejiang were the first three provinces with the high level of balanced population;the quality and the con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 the population inner balance system;and in the outer populaition balance system,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sociality was the key factor,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and economy was the second one.

Population Balance Development Model

D035

A

1002-2104(2011)04-0169-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1.04.027

2010-11-20

王颖,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口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9CRK004)资助。

(编辑:于 杰)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人口资源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