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犹忆三十年
2011-11-27姚国瑾
姚国瑾/文
风流犹忆三十年
姚国瑾/文
知道白谦慎的名字是1981年的事,因为那时他已获得了“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而我仅仅只是一个初识书法的爱好者。至于相识则到了十多年后的1995年夏。那时,白先生在美国耶鲁大学读博士,攻读东亚艺术史,研究的方向是傅山。他为了完成博士论文,多次到日本和国内,广为搜集资料。太原是傅山的出生地,是他重点搜集材料的地方,实际上他曾多次独自到太原。这一次他主要是拜访林鹏先生,不巧林先生外出,师母便打电话让我陪同,使我有幸得以结识白先生。白先生在并期间,我们一起游览了永祚寺、崇善寺、白云寺、松庄、西村、土堂等傅山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白先生很高兴。在我家里,我们又一起讨论了和傅山相关的一些问题。当说到傅山晚年是否还写古文和异体字的时候,我举出张颔先生《关于傅山阳曲西村庙梁题记》的文章,说明康熙二十三年即傅山去世的那一年他还在写古文和异体字,白先生认为很有意义。或许对他的论文思考有些作用吧。从那时起,我们成了好朋友。
自那时起,我和白先生经常通信,每次我都用毛笔书写,以示尊重。白先生虽用钢笔书写,却赠送我他自己用毛笔书写的对联酬谢。他的对联写得那样的儒雅和精致,从中可以看到他关于书法的理解和观念。一般地说,每半个月我们都要通一次电话,当然电话都是他打过来的,因为美国的电话费便宜。后来,我学会了电脑,我们就通过电子邮箱写信进行交流,又快又方便。当然,他还是不时地打电话问寒问暖。特别是我困难的时候,他不断给我鼓励,希望我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他是我的知己,我心里很明白。
2007年,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他作为嘉宾应邀参加会议。除了采访,我们每晚都要聊天。从傅山到明清的社会状况,从书法到传统文化,聊得是那样的开心。自那以后,他每年回国都要到山西来。前年,他和夫人到山西,我陪同他们从南到北走了一遭,把山西的文化古迹基本上都看了。一路上我把山西的风土人情向他做了介绍,朔北的游牧文化,晋南的农耕文化,以及晋中地区胡汉交杂,南北的差异,他都十分有兴趣。我知道他的研究视野是很广阔的,尤其对社会文化比较重视,从他的《傅山的世界》一书中可以感觉到这一点。去年,我办个人书法展,邀请他来参加开幕式,并请他搞了个讲座,很受同道们的欢迎。
白先生是1978年北大国政系的学生,在校期间即和华人德、薛仲波等组织学生团体北大书社,曹宝麟作为王力先生的研究生也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薛仲波和我同乡,同一年考入大学,只是他是北大,我是太原重机学院。虽然未曾谋面,也知其名。后来白先生提起薛仲波,他才知道我们是同一个县,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吧。白先生1982年毕业后留校。1985年考入北大研究生院。他曾是全国第二届书法中青展的评委,那时,他是评委中最年轻的。1986年他赴美国罗格斯大学攻读比较政治博士学位,1990年在获硕士学位和修完比较政治博士课程后,转学至耶鲁大学攻读艺术史,师从班宗华教授,并于1993年、1996年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9—2000年为盖梯基金会博士后。1995—1997年任教于西密执安大学艺术系。1997年至今执教于波士顿大学艺术史系,2004年获终身教席。
白先生自上世纪90年代转入耶鲁大学后,致力于东亚艺术史的研究。他先后研究八大山人和傅山。重于实证,善于钩沉,视野宽阔而分析精密。尤其是傅山,他的研究超过了时人,不仅有丰富而翔实的史料作论据,更将那时的社会风俗、文人情态、学术分域紧密地联系起来,使一个比较孤立的问题变为一个整体,使对傅山的研究更丰满、更立体化。
近年来,他的研究方向转向清末的吴大澂。吴大澂不仅是清末的封疆大吏,更是一位金石收藏家,同时也是一位学者。他开创了清末金文书写的先河,清遒而简穆。其行楷受黄山谷影响,沉稳而不乏泼辣。白先生把吴大澂作为研究对象可见他的卓识。去年,他在太原经史讲堂的讲座就是“从吴大澂到毛泽东”,反映了一代重臣到现代国家领导人对书法认识的变迁。这次讲座,使更多人看到他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善于洞察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严谨的学术训练和很高的学术素养,很难把握住所研究的对象,可以说散而难收。
白先生对古代书法及书家的研究,除了要解开历史的谜团以外,他还比较关注当代书法发展的问题,把古代的问题和当代的问题联系起来做学术上的思考。《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一书,就是他思考的结果。虽然这本书引起了书法界的一些争议,但这本书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提出,却是应该引起书法界深入思考的。一个有思想的学者,不仅仅是他解决了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什么问题,并且这个问题是可以求证的。所以,白先生的思想比他的学问或许更具有影响力。
白先生不仅是一位书法史论研究专家,同时还是一位善于把握传统并具有现代文人意识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沉稳而静穆,端庄而稍加流丽。学养之气跃然纸上。
白先生来电话说,今年假期还要到山西来,还要聊聊天。我邀请他还要做个讲座,他愉快地答应下来。我们期待着。
(姚国瑾:太原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
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
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
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李珣 《巫山一段云》 谦慎
前窗一丛竹,青翠独言奇。
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月光疏已密,风来起复垂。
青扈飞不碍,黄口得相窥。
但恨从风箨,根株长别离。
谢宣城 《咏竹》 安溪白谦慎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交不遗旧言不崇华。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棕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斜阳。
然而,促进集体行动本身可能不是一个解决方法。集体企业必须认真确定主要制约因素,并且重视它们。比如,研究中人们发现,在几个组织服务中,参与超市供应链的概率有两个是最显著的。同样的,以政策为导向,完善集体行动的管理和监督,以减少搭便车和机会主义的问题也很重要。本研究的调查样本中,农民更偏好单独销售自己的产品,而不是通过正式的组织销售。根据这些不愿意加入供应链的农民的想法,了解到他们的这些行为是源自于过去不好的经验。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插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吾家香山居士咏杭州诗 谦慎
山水有灵亦惊知己,性情所得未能忘言。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乙丑春录东坡诗 白谦慎
纷纷车马暮云边,历遍高山涉大川。
壮丽欣瞻丹禁下,驰驱突过白沟前。
题桥人指长安近,问月宵从碧汉悬。
为爱停骖须远眺,尘襟洗尽见光天。
陈瑸《卢沟晓月》 丙戌孟冬 白谦慎书于云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诗 己巳初录 谦慎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惓,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丁亥春临 安溪白谦慎时客波士顿
好学是福
己丑夏 白谦慎书于云庐灯下
溪声晴亦雨,
松影夏如秋。
谦慎书于云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