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档案史料》2011年第3辑《辛亥革命后的北京》内容概要
2011-11-23
本书聚焦辛亥革命之后的北京,辑录了民国初年诸多政党的原始资料;收录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孙中山灵榇奉移、辛亥义士纪念的原始档案,对于还原历史真相,增进对辛亥革命后北京政局和社会变迁的认知有所裨益。
本书内容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本书以在北京成立或者在北京开展活动为标准,用三分之二篇幅汇集了民初政团的原始档案,包括共和实进会、五大民族共和联合会、五族国民合进会、武学社、神州女界协济社、中国妇女生计会与女界看护协会、中华爱国妇女会、各团联合筹边会、中美国民同盟会、法政同志研究会、北京社会实进会、国群铸一通俗讲演社、中华民国工党、平民党、自由党、政学社、公民党、政德会、大中党、民宪党、新同盟会、宪法期成会、铁血监视团、平民社会党等的章程、名册以及在京师警察厅的记录,涵盖了政界、军界、学界和女界,堪称一部原生态的民初政党志。
第二,本书收录了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的原始档案,包括辛亥武昌起义后京师戒备状况、袁世凯与英国公使朱尔典谈判纪略、二次革命中四川民军总司令张百祥讨袁檄文、袁世凯软禁章太炎史料、北京政府捕杀国民党议员徐镜心等有关史料以及梁启超、蔡元培在湖广会馆欢迎会上的演说词、讨伐张勋复辟布告两则、提解审判刺杀宋教仁案犯洪述祖档案等,有助于还原事件真相。
第三,为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本书还特别收录了有关孙中山灵榇奉移以及辛亥义士纪念档案,主要有:孙中山灵榇奉移送殡行列图、1929年新加坡前同盟会会员代表林义顺碧云寺恭祭孙中山实录、1929年前后为彭家珍烈士修墓建祠史料选、1929年前后北京市政府征集彭家珍烈士事迹史料、30年代中期重修彭杨黄张四烈士墓史料、1935年筹建辛亥滦州起义革命先烈纪念林碑塔史料,见证了北京纪念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的历史史实。以下3组史料为首次公布:
1929年前后北京市政府征集彭家珍烈士事迹史料/《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选编
内容提要:彭家珍(1887-1912),近代民主革命烈士,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炸死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当场牺牲。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为表彰其业绩,特追赠彭家珍大将军衔,并为彭家珍和另外三位反清志士杨禹昌、黄芝萌、张先培在北京西郊农事试验场(俗称万牲园,即今北京动物园)建四烈士墓。1928年底,彭家珍烈士家属等向国民政府申请为彭家珍修墓建祠,国民政府遂令北平特别市政府筹建彭家珍烈士纪念堂。为此,北平特别市政府在令工务局、土地局等筹议的同时,令社会局、教育局、公安局广泛征集彭家珍烈士事迹。
30年代中期重修彭杨黄张四烈士墓史料 /《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选编
内容提要:民国元年(1912年)1月16日,杨禹昌、黄芝萌、张先培、严伯勋在北京丁字街炸袁世凯未遂,杨、黄、张三人被捕,英勇不屈,不久遇难。1月26日,彭家珍暗藏炸弹,炸死宗社党首领良弼,自己当场牺牲。2月,南京临时政府褒扬4人的革命业绩,追赠彭家珍为大将军,并为四烈士在北京西郊农事试验场营建墓地。8月,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主持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哀悼为辛亥革命献身的四烈士。到20年代末30年代初,要求重修四烈士墓的呼声渐大。1934年12月,“重修杨黄张彭四烈士墓委员会”致函北平市工务局,由工务局主持进行四烈士墓的修缮工程。本组史料反映了此次重修彭楊黄张四烈士墓的大致情况。
1935年筹建辛亥滦州起义革命先烈纪念林碑塔史料 /《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选编
内容提要:1912年1月3日,同盟会会员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率滦州新军宣布起义,通电中国,宣布独立,成立北方革命军政府,推举王金铭为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冯玉祥为参谋总长,白雅雨为参谋长。后因第三营管带张建功叛变及清政府军队的镇压,起义失败,大批官兵被捕。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等14人从容就义。1935年,在冯玉祥等人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在北平西郊温泉村修建“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园”,1937年4月建成,5月26日上午10时,在纪念园为滦州起义死难烈士举行了国葬典礼。园内的辛亥滦州起义纪念塔1936年兴建,1984年5月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史料为当时兴建纪念林、纪念碑、塔的办法、计划书、概算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