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管理的大学生人身伤害的预防对策
2011-11-22侯文军周吉林
侯文军 周吉林
作者简介:A侯文军(1973- ),男,四川仁寿人,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吉林(1957- ),女,江苏东台人,南京林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
摘 要:近年来,大学生人身伤害现象频频发生,给学生家庭造成严重打击,影响了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对大学生人身伤害的预防:一要从大学生容易发生人身伤害的环节入手,制定相关教育管理制度;二要充分发挥学生、学生干部和教师的作用,构建信息反馈机制;三要建立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过程管理;意外伤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11)11-0062-03
近年来,由各种原因引发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屡屡见诸各类媒体,而事实上媒体所报道的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的因各种原因并不为公众所知晓。频发的大学生人身伤害事件不仅使学生家庭遭受沉重打击,影响家庭和社会和谐,也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避免或减少大学生受人身伤害成为全社会尤其是高校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从学生教育管理方面就大学生人身伤害的预防作一些探讨。
一、过程管理的概念
过程管理是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强调的管理方法,它主要是对企业管理当中的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对每个过程细节进行控制管理,从而达到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过程策划、过程实施、过程监测(检查)和过程改进(处置)4个部分,即PDCA(plan-do-check-act)循环,又称为戴明循环,是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在休哈特统计过程控制思想基础上提出的。[1]过程管理是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避免管理中断,强调的是对“过程”而不是“流程”进行管理。就学生教育管理来说,过程管理通常包含目标导向、激发动机、行为调控、结果反馈四个环节。过程管理所包含的管理理念正适合于繁杂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预防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工作中如能合理地加以应用,必将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主要通过目标管理来实现,这种管理模式在高等教育精英教育阶段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群体特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单纯的目标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而与目标管理相比,过程管理则能较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一是过程管理强调过程中的管理,当学生的行为刚偏离设定目标时,即进行干预或调控,增强了调控的强度,避免了目标管理过程中的“一棒子打死”的现象;二是发挥目标的导向作用,使学生的行为总是指向管理目标,而不至于出现过大偏差;三是重视过程教育,从而发挥教育与管理的双重职能;四是重视过程管理的同时,不忽视结果管理的效能,尤其是在管理的小循环体系中更为重视结果的反馈和调控。
二、大学生受人身伤害的主要因素
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学生伤害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与社会上一般的人身伤害事故相比,大学生人身伤害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主体对象明确,为在校大学生;二是时间明确,是指在校学习或是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期间,三是地点明确,是指学校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所涉及的特定场所,包括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大学生人身伤害原因很多,结合高校学生工作实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由学校自身管理与建设不当造成的人身伤害,如教学、生活设施不完善,体育设施破损、老化、损害,消防设备安装不到位,管理人员违反各类管理规定等造成的伤害。如,2010年6月20日,南京某高校一学生就在宿舍洗澡时触电身亡。[2](2)学生个人、家庭等自身方面原因造成的人身伤害。包括个人身体原因,如患有先天疾病;情感原因,如恋爱受挫;心理原因,如心理障碍;家庭原因,如来自家庭的各类压力太大等等。如,2011年6月,南京某高校一学生因情感原因,在宿舍的晾衣架上上吊自杀。[3](3)学生擅自违反校纪校规造成的人身伤害。包括违章用电、夜不归宿、打架斗殴、不假外出等。如,2008年,上海某高校学生因违规在宿舍使用热得快引发起火,导致4名学生跳楼身亡。[4](4)学生安全防范不当,安全意识淡薄弱造成的人身伤害。包括交友尤其是网络交友不慎、防范意识不强陷入传销组织、防护措施不当导致运动中人身伤害等等。如2009年,江苏常州某高校一毕业生因被骗进入传销组织,被限制人身自由后跳楼身亡。[5]
三、基于过程管理的大学生人身伤害的预防对策
大学生人身伤害往往都会给所在家庭和亲友带来沉痛打击,不利于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虽然大学生人身伤害在所难免,但却可以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或是降低人身伤害所造成的影响,而过程管理则能较好地达到这一效果。
1.从大学生容易发生人身伤害的环节入手,制定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
高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分析大学生容易发生人身伤害的环节。其中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旷课。学生旷课从事其它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如传销、商业活动等,是诱发人身伤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课堂的管理,严格课堂考勤,严格请假制度。要选拔责任心强、工作认真的学生骨干或是学生党员担任考勤人员,并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
二是夜不归宿。目前高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集中住宿,这种方式便于管理,能较大程度地防止各类意外,而学生夜不归宿则使得学校无法掌握其行踪,容易诱发各类事故。对夜不归宿的同学一定要求其提前履行相关手续。笔者所在学校就规定,学生如不在校居住,必须由其本人提出申请,经家长签名同意后方予以批准。
三是宿舍违章使用电器、明火等。学生宿舍人群非常集中,一旦违章用电或使用明火容易酿成大祸。如今电脑、手机以及各类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都很普及,需要用电的设备非常多,而宿舍插座往往不够用,便有同学使用接线板,这些接线板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同学无人充电,或是使用电热毯、热得快、电磁炉、电吹风等设备,这些都容易引发意外。
四是不假离校或是虚构理由离校。学生中存在擅自离开学校或是虚构家庭红白喜事等原因离校,而实际却是去会网友、参加同学聚会、加入传销组织等。如,2009年,南京某高校一学生向学校请假回家,但实际并未回家而是会高中同学,最后被传销组织控制。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所在单位就规定,学生凡是离开学校的,不论什么原因,除履行请假手续外,均要求班主任或辅导员与其家庭取得联系,核实情况并征得同意后方予准假。
五是心理健康问题。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明显增加,一些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尤其是在春秋两季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因此,高校一定要注意排查,积极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制定应对因心理问题引起意外的预案。
2.充分发挥学生、学生干部和教师的作用,构建信息反馈机制
针对学生容易发生人身伤害的环节制定好相关规章制度后,要真正发挥过程管理的作用,关键在如何执行制度,而执行制度的关键又在于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就目前高校而言,一名辅导员往往要管理好几百名学生,光靠辅导员根本不可能及时掌握信息,而班主任则多为兼职,有些高校甚至根本就不设班主任,因此信息反馈不仅要依靠班主任、辅导员,还应充分发挥学生、学生干部、教师和其他管理人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作用,积极构建信息反馈体系,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是构建学生旷课信息反馈体系。每个班级都应指定一名责任心强的党员或主要班干部如班长、团支书,负责班级考勤,每天向辅导员报告班级出勤情况,这样就便于辅导员及时了解班级情况,即使有学生不假外出,也能在第一时间知晓,而不是等到出现意外情况后才发现。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同学之间会碍于情面,难免会出现漏考或包庇的现象,因此还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采取点名或其他方式,如现场作业、数总人数并要求考勤人员提供缺勤人员名单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考勤,如发现异常情况,任课教师应主动与班主任、辅导员联系。
二是建立夜不归宿反馈机制。宿舍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大学生夜不归宿的检查,并及时将检查结果通报班主任和辅导员。此外,各班主任也要在班级培养学生“线人”,利用发达的信息优势,如手机QQ、短信、飞信等形式及时告知班主任或辅导员,为便于他们开展工作,当班主任、辅导员得知信息后,不必亲自去过问,以免引起告知者和其他同学之间的矛盾,可以通知宿舍管理员去查询,从而使得学生夜不归宿信息能及时掌握。
三是建立心理危机反馈机制。每年新生入学时,高校都应对全体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班主任、辅导员可通过测试结果发现心理异常的学生。此外,还要发挥特定人员,如他们的好友、室友、同乡等,或是班级党员干部的作用,一旦发现这些同学有异常表现,则要求其在第一时间报告班主任和辅导员。
四是建立班主任、辅导员宿舍巡视制度。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在宿舍所表现的是其学习生活中最真实和自然的一面,班主任、辅导员经常下宿舍既能了解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况,便于与学生交流和沟通,拉近师生的距离,也能及时掌握各类异常情况。比如,南京林业大学就规定了班主任、辅导员下宿舍制度,并取得了很好效果。
3.建立危机预警干预机制
危机预警干预机制就是根据所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反向行为及时进行干预,促使其向正向转变,防风险于未然。就预防大学生人身伤害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一是严格执行既定规章制度。过程管理强调的是过程,管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非常重要,当合理的规章制度制定、相关信息得到及时反馈并被核实后,必须严格执行制度,对违纪违规的学生,坚持按规定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处理结果都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学生,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在全体学生中进行宣传,以起到儆戒后来的宣传效果。比如,笔者所在的单位,就对旷课但尚未达到校纪校规处理的学生,视情况予以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等院级处分。这一方面能及时提醒教育学生,另一方面又能使其尽早“悬崖勒马”,避免酿成大错而受更严厉的处分。
二是要及时进行心理危机预警干预。班主任、辅导员根据各种信息反馈(如新生心理测试,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等)结果,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关注和心理辅导,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建议其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授受专业的心理辅导或去医院治疗,对情况严重的应劝其休学治疗。现实工作中,很多学生本人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不愿接受心理辅导或治疗。此时,学院必须与家长进行沟通,要么劝其休学治疗,要么由家长陪读,同时学院要与家长签订责任状,以书面形式明确各自对相关学生的责任和义务。
三是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高校的成功教育离不开家庭的配合。虽然,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如今的大学生大都已年满18岁,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实都表明,这一点往往行不通。学生在校稍有任何人身损伤,家长通常都会将责任全部推到学校这一边。尤其是在不了解其子女日常在校表现的情况下,突然知道伤害结果的家长与学校间的矛盾会更加激烈,甚至引起群体事件。因此,要加强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尤其是对“问题”学生,学院一定要将其在校表现特别是他们的各类违纪违规现象第一时间告知家长,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子女的在校表现,另一方面也让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班主任、辅导员在履行告知义务后,还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对于要求家长来校沟通的,学院还应做好与家长的谈话记录,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希望家长配合的内容如实告知,并由家长和学院双方签字认可,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这既符合过程管理的要求,也能在必要的时候维护学校合法利益。
四是要重视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说:“教育正像其他的社会过程一样,它的成效依靠交往。”由此可见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性。交流是一门艺术,良好的交流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全体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不光要落实相关规章制度,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只要班主任、辅导员能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学生通常都能积极主动地改进不足,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合理有效的沟通是实施预警干预的有效方法。
过程管理的理念对预防大学生人身伤害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中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工作不到位,其作用都会受到影响。要预防和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意外伤害现象的发生,不仅需要班主任、辅导员的努力,学校其他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家庭都要密切配合。相信随着过程管理理念逐步被高校所接纳,大学生人身伤害现象必将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百度.过程管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46060.htm/2011-06-08.
[2]李润文.南师大触电门凸显校医院困境[N].中国青年报,2010-06-29(6).
[3]龚菲.为前程为感情A南京两所高校同一天内两女生自杀[EB/OL]http://news.dsqq.cn/kbtt/2011/06/23132821657.html/2011-06-23.
[4]何易.上海商学院宿舍区火灾4名大学生身亡[EB/OL].http://news.163.com/08/1114/09/4QMTV52R0001124J.html/2011-06-23.
[5]现代快报.常州一大四学生 被骗传销坠楼身亡[E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09-30/045916381131s.shtml/2011-06-23.
责任编辑:钱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