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
2011-11-21任慧文
任慧文
迄今我旅行的次数已经不计其数。对我来说,旅行就是将孤独的我置身大自然,让思想得到解放、净化,变得活跃起来。其实,我的心底始终蕴藏着一种原始气质,涌动着一种对荒野的激情。我喜欢站在渺无人影的高原,静静地凝望,感受天空的色彩、山峦的姿态、江河的汹涌和草木的气息。看春天里红色、粉色、嫩绿色、银色、金色构成绚丽的交响乐;欣赏夏日里炙热的阳光,以及骤雨、猛烈的雷鸣,还有飞挂在上空的彩虹;体味秋日里,天空一片蔚蓝,落叶松呈现的黄褐色和白桦林光灿灿的黄色,人们挥汗如雨地收获着自己的成果;静观冬日里,大地铺上一望无垠的白雪,雪地上斑驳地留下点点鸟或兔子的足迹,雪松在寒冷中不时颤动着,将积雪抖落下来,恍若播撒着白色的粉末。旅行,是时空的交换,也是心情的交换。心灵之旅,你有探寻,就有发现;有付出,就有收获。完成一次旅行,就是完成一次思想和情感的加油。
于是,应朋友相约,我又一次踏上了旅程。这次的目的地是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西部于我,起初只是一个地理概念。但自从汶川地震发生后,仿佛是生命中约定好了似的,我与这个地方就有了一种约定,还必须完成这个约定。我相信那句话,“人的一生只是为了完成属于他自己的那部分命运”。
当我踏上这块热土后,我的灵感和冲动窒息了。辽阔壮美的世界争抢着我,有时思绪勃发,精彩章句不断涌现,有时大脑一片空白,几乎失语。我兴奋又恐惧,然而我面临的使命是用自己拙劣的文字来描述它们。
山城印象
此行的第一站是山城重庆。历史的原因,这个城市令人向往。历史可以中断一种文化的文字,却无法中断那些积淀在一个地域人血液里的精神和激情。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重庆半岛,有一个叫朝天门的地方,美丽的嘉陵江和雄浑的长江终于拥抱在一起,一半是清秀,一半是雄伟;一半是飘逸,一半是壮阔;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旋转着,拥抱在一起,蔚为壮观。我不知道,重庆人个性的形成,是否也经历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互相兼容的过程。重庆山环水抱,陡峭山岩上市街屋宇层叠,错落有致,城在山上,山在城中,山水交融。这是内地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重庆老城区的十八梯。这里是重庆山城最典型的一个标志。这条路全部用石阶铺成,台阶极陡,共有十八级,活像一架搭在悬崖边上的巨型梯子,把山顶的繁华商业区和山下江边的老城区连起来。站在路口低头看,只见无数台阶一路向下;路两旁是一间又一间的火锅店,发廊,杂货铺,裁缝店,录像厅,密密排开。下半城的悠然自得与上半城的骚动不安,泾渭分明。此情此景,仿佛时光交错,一转身,一回头,截然就是两个世界。漫步其中,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八十年代。这里是这个城市底层生活的缩影。我们四人从街道中匆匆而过,感觉到处脏脏的,空气中弥漫着难闻的味道。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十八梯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应该继续保留,它是连接全新与老旧、过去与未来、现代与古老、繁华与芜杂、高贵与卑微的桥梁,没有它,我们不可能了解这个城市的过去。
走在街头,成群结队、身着旧衣裤、脚蹬胶鞋、手提绑绳、肩扛扁担的人随处可见。他们神态憨厚而卑微,真正的市民生活与他们相距甚远。这就是重庆独有的棒棒军,他们像“候鸟”式的生活着,农闲时进城打工当“棒棒”,农忙时回到自己的土地上去耕作。他们很辛苦,起早贪黑,有苦、有泪,流汗、流血,但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的永远是乐观。每天他们沿着陡峭的山路,守候在繁华路口、大型商厦附近,或者游走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广场寻找着生意。行走在城市里,对这些底层人而言,本身就代表着一种“希望”和内心的满足。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相对发达的经济基础,使这个城市正焕发着青春的光彩。我想,在这繁华的背后,重庆人不应该忘记“棒棒军”的一份辛劳,一份光荣,某种程度上讲,是棒棒军抬起了这座山城。
到重庆,渣滓洞是一定要去的。渣滓洞位于重庆歌乐山下。歌乐山——一个很温馨而浪漫的名字,但更多的是,它厚重的历史沉淀。尽管已是深秋,歌乐山依然生机盎然,碧绿的草地上,点缀着许多色彩各异的小花;路的两旁到处是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只是路旁每隔一段出现的岗亭,提醒着你这里曾经的恐怖。
走进监区,处处都有一种压抑感,一件件毛骨悚然的刑具和充满亡魂的一间间囚室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和充满爱国主义教育思潮的介绍和口号相比,相信许多人更愿意亲自来听一听这些房间的无声诉说。
如今,还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历史,甚至有很多人在嘲笑他们的不值得。但他们生命的光芒不应该被任何理由所覆盖。他们死得很无畏。他们死的时候面带微笑,他们是快乐着死去的。这正如有哲人所说,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他们心中无憾,所以他们的死也是幸福的。唯物的人说,世界是物质的人;唯心的人说,世界是意识的。要我说,这两种观点未必都对,也未必都不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观点。就有些人来说,他可能一辈子受物质所左右,除了物质,他一无所有。对他来说,没有精神生活,甚至于没有精神。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没有精神寄托,还不如没有生命更好。哪怕这寄托只是一种幻想。站在烈士们的塑像前,我真的是分不清理想和幻想的区别了。
安逸的成都
我们是返程时路过成都的。一个城市,并不需要多大,但要有品味。对成都的向往,始于她沉淀的文化,武侯的风采,杜甫的悲歌,倾慕已久。因了群山的拱卫,这里从未成为赤地千里的大战场。悠然自得的现代成都人、水样温柔的成都女子、幽默风趣的成都方言、比比皆是的成都茶楼、辣麻合一的成都口味,有了融入其中的足够理由。于是,成都成了那种让你一来就想融入其中的城市。其实,成都的自然风光早已深深融入了历史、人文的精神,到成都与其说是看景,倒不如说是看人,是去感悟一种历史与人生的风韵。成都人都喜欢吃火锅,都以麻辣为主,因此,在他们的性格里,泼辣、热情、豪爽占了很大成分。
然而,成都绝对是一个休闲的城市。俗话说少不入川,是讲这天府之国实乃温柔之乡,好吃好喝好山好水之外还美女如云。少年当胸怀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坚定者难免流连于斯,乐不思归,则一生平淡,难成大事。然山水造就了地域,地域决定了人群,从而为生于斯安于斯的人群打造了自有的特性,温顺与内敛正是形容它的两个词。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这块土地都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和沉淀他,四川能接纳多姿多彩的快乐,天下追逐梦想的人也自然喜欢成都。
在成都,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我想就是安逸了。尽管只有短短的半天时间,我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在古镇洛带的一个公园,近百张的麻将桌座无虚席,那场面煞是壮观。旁边的小道两旁,也是喝茶的、遛鸟的、散步的,即使是公园的空气,也都弥漫着悠闲的味道。
成都人的心态是平静淡泊的,淳朴而谨慎,像一大块多年集聚的青苔,不张扬,不气馁,踏实而安稳。即使在生意场上心态也很随和,认为小富足矣,只要有回锅肉、老全兴外加一杯酽茶,宁可把生意出让给外地人,自己当一当票友、养几只鹩哥、种几盆兰草或杀几盘象棋、打N圈麻将,要不然爬爬青城山、玩玩农家乐,那就是神仙过的日子。成都就有了这样的品性:舒服、闲适、宽容,有多种方式使闲暇时光很精彩,趣味横生。中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成都那样,刚好处于梦与真的交汇点。正因为如此,她把理想世俗化,同时把世俗理想化。在成都,你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将得到妥帖的抚慰。
走到哪里,好像都会“遇见”茶馆。它们像石缝里的小草,星罗棋布,躲进闹市、公园、名胜的角落。自古以来,茶之于成都,并无尊卑贵贱,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学富五车的也好,不识文墨的也罢,无不各取所需,端坐竹椅,就着徐徐清风,手把茶碗,捧一杯清茶,品和煦阳光。成都也被称为泡在茶水里的城市。茶文化在成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扬。“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水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清,白云明月露全真”,品着茶,忘却烦心事,大伙儿围在一起海阔天空地开怀畅聊,一起看炊烟里氤氲着的黄昏,一起听炊烟里的虫鸣尖叫,一起闻炊烟里泥土扑鼻的芳香。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所谓“世外桃源”我想也不过如此了吧?
成都是美丽的,成都是好客的,成都同样也是睿智的。
探访灾区之一:拜水都江堰
车子在成灌高速上飞驰。一路上,我都沉浸在那可怕的记忆中。在地震后不久,我曾采访过一位到灾区的晋城志愿者。他和他的同事当时主要就在都江堰参与救灾的。据他讲,震后的都江堰完全就是一座死城。房倒屋塌,断水断电,一片狼藉。如今快两年了,这里究竟是个什么模样呢?
一下高速,我们就看到到处是高高的塔架和一幢幢在建的楼房,全国各地的援建队伍正在紧张施工,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努力在最短时间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尽可能在最短时间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
次日,我们拜访世界闻名的都江堰。两千多年以来,人们称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为天府之国,然而这一美称却源自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至今她仍恩泽着这块辽阔的土地。
漫步其中,有清风相伴,有好友随行,我便敞开了心灵,与你默默对视。脚下的江流,从遥远的地方奔腾而来,一派义无反顾的决绝执著,挟着江风,吐着白沫,凌厉锐进,给人一种彻肤的寒气!被分流后流入成都平原的岷江水,则驯服而温顺地缓缓流动,如一首秀隽而浪漫的小诗!与当前的这副桀骜不驯形成鲜明的对照。江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深而且广,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真真切切的水。而这里的水却不同,它没有海水的幽蓝深邃,没有黄河水的磅礴气势,也没有西湖水的婉约恬静。这真是另一种水的魅力在作用!一种翻卷着的野性、一种野性的翻卷;一种更驯服的壮丽、一种更壮丽的驯服,让人一看到它便心魄俱夺,灵魂出窍!都江堰利用自然去改造自然,其精妙之处令人佩服,也让人感叹人类的伟大!
站在你的面前,我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也因此而更觉开阔,轻轻涤荡内心的荒凉……
是啊,两千多年了,你依然焕发着青春的光彩,时而激越奔涌,时而宁静安详,你驯服着岷江,又顺应着岷江。岷江是你么,是你,他已是你血液里的一部分。凡你抚慰的地方,无不粮草丰茂,笑靥如花。故《史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翻开尘封的历史,你一直默默地输送着自己的血液与乳汁,不仅成为滋养川西平原的源泉,同样也是滋养中华民族的源泉啊。漫漫千里征程,流经千百年,不见你苍老与干枯,却更加丰腴而康健,你朴素的身体里跳动着怎样一颗强劲的心啊!
园内大多古建筑群正在修缮中,依山而建的二王庙断壁残垣尤为严重。但都江堰景区的核心部分,即三大古水利工程——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震后完好无损。只是鱼嘴部分裂了一道小小的口子,如此天灾,两千多年的水利工程能够安然经受,不能不令人叹服。难怪学者余秋雨先生说过: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之二:问道青城山
中国的名山总是和名人联系在一起的,倘若一座秀美的山川没有名人逸事相衬,那就会少了许多的趣味。青城山是寻仙修道的绝佳境地,唐皇的公主、宋代的名士以及后来的于右任都曾在此隐居,抛去尘间的杂念,清苦平静地追寻着仿佛伸手可及的梦想。
进得山门,拾级而上,便见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乘缆车而上,环顾左右,满目青山,溪水顺着弯曲的山谷而下,时急时缓,水珠飞溅到草叶上,晶莹发亮;山间薄雾飘荡,像一层轻纱覆在山峦之上,各种各样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花草树木,就那样在山涧、在岩中、在青石泥路边肆无忌惮地生长着,沿路安静至极,除却天籁再无音。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青城山海拔不算高,但行走于山间,处处都能感受到一股别样的灵气,而且越往山上行,这种幽意愈发浓厚。这大抵是因为山中多这种笔直的苍天古木之故,不愧“青城天下幽”之美名。
站在山顶,我想到了那句“山东出好汉、江浙出才子、四川出神仙”的俗语。临渊迎风而立,俯望绵延叠翠,但觉旷性怡情、志存高远,悠游于天地之间,深处山谷鲜有人烟,层峦叠翠不见天日,凡目之所触不外乎密林幽深、竹影幽暗、草木幽香、空谷幽兰。青城山远离尘世清静幽雅,长居于此无需修道也能成仙呢。
到了青城山,滑竿你是一定要坐一坐的。坐滑竿过去自己只在电影里看过,两个人抬着,都是年轻汉子,穿着中式坎肩,留着小平头,看着挺精神麻利,沿途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而毫无怨言,而坐滑竿的人往往跷着二郎腿,戴着礼帽、墨镜,高高在上,或洋洋得意而神气十足,或左顾右盼而神气活现,或面无表情而深不可测,或一脸傲骨而丽质天生,种种表情不一而足。但坐在那滑竿之上,我认为从那表情里是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有不可一世的蠢材,有恃财傲气的奴才,有恃才傲物的俊才;有官宦,有贵人,有商贾,有流氓,但都是等级的体现。现代人坐滑竿大概只出于两个目的,一是为省劲,二是图新鲜,至于身份,只要掏得起腰包,谁管谁?我们则是抱着图新鲜而坐的。路程极短,而且中途还换了体重较轻的。山里人的潜能真的令我佩服,两个人抬着沉重的滑竿,穿行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竟然步履如飞,成为青城山的又一道独特的风景。
其实,今天的滑竿也不能用等级来衡量,它是高尚的,有意义的。抬滑竿者,用自己的劳动为别人服务,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报酬,也对社会做了奉献。只要社会还需要,它就有存在的价值。当地的许多农民,都把它当做生活的一条门路,需要借它以增加收入,维持生活。保留这种劳动方式,也是保留了一种民俗,一种社会景观。
之三:映秀感伤
我终于进入了这次汶川大地震的震中映秀镇。这座被青山环抱的川西小镇,曾经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清秀美丽。然而地震后,滚石如泪珠般的砸向岷江,小镇也被摧残成了一座废墟。走进镇子里,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像在哭泣一般,处处都是断垣残壁,楼房像散落的积木一般无力地坍塌在路边,了无生气。
镇上的人们面无表情地在路旁等待着游客,一看到有车停下,他们就涌上来,和你讨价还价,带你进入镇子参观。有朋友说,从神情上看,这些人早已没有了痛苦。然而,在这样的灾难面前,我们还能怎样,只有去承受和面对。如果是战争,我们还有地方发泄,还可以报复,可这是天灾,人们躲都无处躲的。不愿面对,又必须面对,他们除了选择坚强,还能怎样呢!我们只有企求,但愿无昨日,惟爱有明天。
从某种意义上说,过去的映秀镇如今已不复存在——如果你也承认,单靠废墟和活动板房并不能搭起一座城镇。这里仍旧有很多人,在镇子四周,身穿橙色制服的外来工人脸上沾满灰土。事实是,这里是一个暂时的栖身之地,是一座由短暂的繁华堆积而成的板房小镇。只是你不能说这就是映秀,它顶多只能算作过去映秀的一个倒影,或者,从旧映秀拾起的一副骨架。街道上那些脚步匆忙的人们,多半并不相识,甚至,这里根本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听不见鸟叫,连撒欢的猫和狗都难得一见。这并不是一座过往川西小镇应有的景象。
安稳的生活这里曾经有过,但与映秀镇一起,被从平地上抹去了。地震在一瞬间完成了第一步,它把有热闹集市和曲折小巷的映秀镇,摇成大块的断壁和挂满裂纹的危房。从那之后,人工的拆除就一直没有停止过。炸药和推土机一起用力,残缺的城镇轰然破碎、倒塌,然后被填埋。在推平的废墟之上,一个新城镇正在被规划。映秀实在太小了,它被两条大河和几座山峰团团围在中间,除了废墟底下那一片平地,根本找不到落脚之处。因此,人们怀着复杂的情绪,接受了这个有点残酷的现实。他们刻意不去想新房子的下面将会埋着什么,那可能是许多曾经温暖的家庭、热闹的店铺,也可能是永远摆脱不掉的记忆。在许多年以后,人们也许只能通过这些废墟,追忆从前的映秀镇是什么样子。但现在还不需要,因为那一切还原封不动地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漩口中学”,这个令人永远铭记的学校,如今其遗址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扭曲的房子,未倒房子墙上触目惊心的裂纹,还在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发生的苦难。它就伫立在映秀最大的板房区北侧,隔着一条马路,每天来来往往的人,都免不了看上几眼。站在校门口,看着后来为纪念这场灾难而塑的抗震纪念碑和巨大的定格在那个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时间指针,我仿佛还能够听到孩子们上课时的朗朗读书声,看到他们充满阳光的笑脸。那些可怜的小生命,你们在天堂里好吗?
幸运躲过劫难而失去家园和土地的人们,靠摆个小摊卖些地震照片、CD片等来维持生计。一些小摊还拿出CD播放机,一整天地放着地震时抢救的画面,悲情始终弥漫在这个小镇的上空。
可惜,学校大门紧闭,看门人不让我们进去。我想买一束鲜花祭奠逝去的可爱的生灵,门口的小摊子上也没有卖鲜花,我们只有默默地离去。
尽管我能做的很少很少,但是我一直在关注你们,关注着这里的一举一动,相信人们能尽快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来,在废墟中走向明天。无法从废墟中走出来的人,你们在天堂的路上也不会孤单,活着人会永远的悼念你们,希望让那一道道深深的痕,不再在无边的夜色中蔓延、堆积,袅袅升成浓浓的迷雾,铸就心底最深刻的疼痛。
画中九寨
次日,我们早早儿就启程进入了九寨沟。深秋的彩林,层层叠叠,此起彼伏,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的疲劳一扫而光,心情为之一振。换乘沟内专用的环保车,在藏族姑娘也是沟内导游的讲解中,向沟内进发。
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位于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境内的九寨沟县中南部,因有荷叶、树正、则喳洼等九个藏族羌寨而得名。
水,是九寨沟景观的主角,水是九寨沟跳动的精灵。汩汩流动的涌泉,静静流淌的小溪,热情奔放的飞瀑,动静之间,让你感受到大自然的脉搏,山的呼吸。九寨沟的水是圣洁而充满灵性的。她的美在静若处子,色若丹青。神秘的海子将那一份湛蓝,那一份靛青自若地展现出来,静静地聆听着游人的赞美,而五彩斑斓的树影倒映其中,则使她显得分外妖娆。因此有“九寨归来不看水”的美誉。三条沟谷,由高而低,层层阶梯式平台地形,给流水提供了别具一格的表演舞台。从雪山、森林里流出来的溪水,曲曲弯弯,穿林过滩,几经起落,构成了珠连玉串的河中湖群、激越昂扬的激流飞湍和层层叠叠的群瀑奇观。最典型的有芦苇海、熊猫海、箭竹海、老虎海、火花海、五色海、长海等等,个个古树环绕,奇花簇拥,宛如镶上了美丽的花边。一个接一个的海子像一个又一个的少女婀娜而至,似小家碧玉,似大家闺秀。湖面光华闪烁,水底色彩斑斓。微风吹来,层层彩影晃动,动静形色交错,画面变化万千。海子的水清澈见底,清得看得见水底的每一条纹路和石子。但见得天高云淡,微风拂过,水面便淡淡地绽开一圈圈涟漪,仿佛女孩子的羞涩姣妍。在艳阳下,海子的颜色变得更加纯粹,纯粹得让人心颤。沾染了太多的尘世浮华,和这里的纯粹相比,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功利和欲望,显得是那么卑鄙和羞愧!
九寨沟的美还在色彩。火红的枫叶如深春繁花,枣红的栌叶似艳丽朝霞,苍翠的青松浴洒在一片金黄黛绿之中,映射着那闪烁着蓝宝石般光辉的碧海,使人宛若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五彩斑斓的流水舒展了身子,悠游自在。
九寨沟的山,青葱妩媚,由于已是深秋,山上的植物有了层次,成为了一个色彩的世界。山青黛,水碧澄,轻霜初降,层林尽染,红得鲜艳,绿得诱人,蓝得深邃,黄得乖巧,青得幽深。橘黄、粉红、宝蓝、莹绿,还有那从未见过,那不知名的瑰丽色彩。那颜色各异的池水连得多么自然啊,仿佛是王母娘娘不小心把五彩石给打碎了,使它们融合在一起。透过静止不动的池水,可以清楚地看见池边的古木倒影,好似明亮的玻璃镜。
徜徉在绿树红樱的栈道,漫步在多姿多彩的水边,看着身边和我一样沉醉其中的游客,我唯有感谢大自然能在这样一个喧闹的尘世,在这样一个到处都充斥着噪音、污染的世界奉献给我们这样一方圣洁、宁静的土地。置身于这样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我感觉这里就是一幅巨大的天然油画,你用尽所有的词汇去描写都不过分,惟有不停地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拍下她多姿的山,多彩的水,拍下她所有的精彩。
美是能够使人感到愉悦的事物。人们之所以需要美,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的许多东西需要我们取舍,从而找到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部分。就如一首很有名的诗里所说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上帝为我们开启了心灵之窗,我们用它来寻找美。人的智慧决定了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人们可以发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美的东西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
走进康巴藏区
从九寨沟下来,稍作休息,我们就走进了一个藏民的家里。藏族是一个爱美也善于表现美的民族,对于居所的装饰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在室内墙壁上绘以吉祥图案,客厅的内壁则画蓝、绿、红三条色带,以寓意蓝天、土地和大海。民居在门上或绘制日月祥云图,或悬挂风马旗,富于彩绘装饰,气势不凡。
呵,一座洁白的佛塔,一大串金灿灿的转经筒,数根五颜六色的高大旗杆迎风飘展!这些与藏族同胞生活息息相关的地域文化标志,醒目地矗立在门前的空地上。游客们立刻被吸引过去,争先恐后地推动转经筒。不少人扬头观赏着经幡上的藏文,不解其中之迷。后来得知,按照藏族文化的解释,五颜六色写有道道经文的是经幡,挂着各色无字彩旗杆的叫风马旗。据导游介绍,这些五彩缤纷的经幡,其颜色都有固定的含意。蓝幡是天空的象征,白幡是白云的象征,红幡是火焰的象征,绿幡是绿水的象征,黄幡是土地的象征。这样一来,也固定了经幡从上到下的排列顺序,如同蓝天在上、黄土在下的大自然亘古不变一样,各色经幡的排列顺序也不能改变。经幡每被风吹拂一次,就等于吟诵了一遍经文,吟颂得次数越多越能给周边的人们带来福分。
这无言的经幡,岁岁年年静静地矗立在这静默的高原上,厮守着高原的蓝天、白云,在高原之风的强劲吹拂下,不停地上下翻飞,像在为藏区永不停歇地诵经、祈祷。千百年来,经幡寄托着多少贫苦的藏民美好又无法实现的梦幻,又蕴涵了这里的藏民们对壮丽家乡的无限眷恋和美好憧憬。
看到这些飘动的经幡,我想起“风动幡动”的典故,说的是两个僧人在争论是风让幡动还是幡自己在动,两人争论得不可开交。一小僧人看不下去了,从角落站起来说:你们都错了,不是风让幡动,也不是幡自己在动,而是你们的心在动。其实,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在各自的轨迹上,都会遭遇到自然的或者人为的围困与挑衅,而正是因为这些人或事物在这样的过程中保持了自己在各种境遇中的秉性,所以也就具有了自身光芒照人的神圣与崇高,风雨中的经幡,告诉了我们一种与危机和侵袭相对抗的价值,为我澄清了曾经被神圣化了的神圣,被崇高化了的崇高。而真正的神圣与崇高,就在自在自为中。对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每个人心中不也是飘着这样或那样的“幡”吗?
晚上我们是在一个土司家吃的饭。对于土司的了解,我只是从阿来先生的小说《尘埃落定》里略微知道了一些,这个在藏民中高高在上的群体,在百年的岁月里,有过荣耀和辉煌,也经历了衰落和忧伤。随着土司制度的废止,他们过去独有的优势尘埃落定。这应该是这个民族走上民主平等道路的风水岭。
藏民族不愧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人人都能唱歌跳舞,其嗓音是青藏高原所特有的那种高亢嘹亮。在我们吃饭的过程中,主人给我们献歌,藏族小伙手弹着吉他给我们唱歌,藏族姑娘用他们曼妙的身姿舞蹈。高亢嘹亮的歌声,回响在整个屋子,所唱的歌又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藏族民歌,我们不由自主地融入到热烈欢快的气氛中。大家随着歌声打着节拍,唱着歌,其热烈欢快的程度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或许我们不能完全理解这个民族对神的虔诚。但我们应该敬佩和尊重他们的信仰。一个人没有信仰就如同行尸走肉,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就丧失了屹立于民族之林的资格,是非常可悲的。藏民族一直徜徉在自己理想所构建的虔诚信仰中,他们的民俗、风情、生活,无处不体现对信仰的一种坚定无悔的执著。不管怎样,这种宗教信仰毕竟教给了藏族人民以智慧、诚信、善良和博爱,这样充满神韵的藏风确实令人感佩、向往!
多希望就这么一直地走下去。可是,旅行终究是旅行,终于会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们回到原点。旅行并不完全是快乐的。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自己偶尔也会想,这些脸与我有什么关系?我为什么会在这里?在旅行中看到很多人的生活,那些和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可是不同的生活里都有自己的影子,疲惫、奔忙、冷漠、无奈。冷眼看着那些细碎繁琐的过程,仿佛从生活里抽离出来,看的是镜中自己的影子。这使我又渴望着下一次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