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演出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1-11-21吕鸣镝

艺术评论 2011年1期
关键词:声乐舞台技能

吕鸣镝 李

声乐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不同于哲学和社会科学,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声育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在声乐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体会,所持的观点和训练方法也不相同。无论何种观点何种训练方法,只要在实际的演出、比赛中获得好评,就足以证明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声乐理论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它的实用价值,否则将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因而,艺术实践对于声乐的学习尤为重要,通过艺术实践教师可以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同时演出实践创造了大量曲目的学习机会,增加师生在创作中的磨练碰撞,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技能。

舞台演出实践提高了学生的技术技能,促使教师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两者相辅相成,提高了教学水平。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教学形式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许多艺术院校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对实践教学则重视不够,认为实践教学会影响课堂教学。以某校为例,实践课每周只有2-3节,也只是以音乐会的形式举行,对于学生的对外演出艺术实践没有过多的要求。实际上,在实践教学中强化舞台实践,既可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又可使教师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课堂教学中潜在的问题。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就要求学生上台前必须通过反复实践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舞台演出实践给学生带来了发挥和检验自己专业水平的大舞台。通过反复实践,学生往往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专业技巧上的问题、有的是舞台经验问题、有的则是舞台心理素质的问题。技巧上的问题应该说是比较容易解决的,熟能生巧、勤学苦练即可以很快地得到解决,关键是舞台经验和舞台心理素质的问题必须通过多次舞台演出才能够更好地解决。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教学—再实践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不断提高的过程,才能够逐渐拥有合格的专业基本素质,提高表演水平,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培养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本人曾经教过一位同学,进校的时候这位同学的嗓音条件在班上算是好的,在课堂学习中也一直非常努力,可是大家听她唱歌老觉得没“感觉”,而且上台很拘谨。后来我鼓励她多参加艺术实践和声乐比赛,每次的实践和比赛后都对自己做一次总结,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正。经过一段时间的艺术实践,大家发现她进步很大,用她本人的话说:舞台演出实践特别是声乐比赛让她找到了歌唱的感觉,表演的欲望,并锻炼了自己胆量。所以,舞台演出实践是声乐学习发展的需要和成功的保证,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必修课。通过舞台演出实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提高了教学水平。

声乐比赛创造了大量的曲目学习机会,师生们在创作中磨练碰撞,演唱水平不断提高。在艺术院校声乐课的教学中,声乐课的教学一般强调三方面的内容:声乐演唱技能、声乐作品的审美与鉴赏、声乐理论。教师以由浅入深的教材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和表演方法,使其逐步达到各层次教学大纲中的规定技能目标,而缺少实际的演练。我们以近年来在声乐界异常火爆的青歌赛来说,它的大赛规则要求:半决赛每位选手演唱1首自选歌曲,新、老、中、外作品均可;团体决赛每位选手演唱1首自选歌曲,除美声和合唱类别可演唱外国歌曲以外,民族和流行类别必须演唱中国歌曲,提倡演唱中国原创新歌;单项决赛除了原生态类别以外的每位(组)选手需准备3首自选歌曲(可包括1首外国歌曲,提倡演唱中国原创新歌)和一首规定曲目,规定曲目由组委会在团体决赛结束后下发给参加个人单项决赛的选手;美声、民族、流行、合唱四个类别的规定曲目均为10首(美声唱法男高、男中、女高、女中各10首,流行唱法视其参赛选手所涉及的风格种类再定);规定曲目只在选手进入第三轮最后一个环节时演唱,具体演唱曲目由选手当场从十首规定曲目中随机抽取,此环节由乐队现场伴奏。3首自选曲目在三轮比赛中每轮一首,不能重复演唱。原生态类别的选手需准备4首自选曲目。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参加一次声乐比赛不光是一两首歌的问题,它也是对平时学习的一个积累,它除了要做到技术与艺术的内容外,还要审视其技能技巧的掌握是否合乎规范,演唱的曲目是否合乎规范,演唱的曲目范围是否全面,演唱表演中是否具有个性和特色,演唱风格是否有准确的诠释和表现等。而声乐比赛创造大量曲目的学习机会,师生们根据赛制的不同需要,准备作品,诠释和表现作品。也只有通过比赛或演出实践,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和掌握歌唱技能的实际情况,才能及时发现学生技能训练中存在的不足或问题,并及时修正和调整技能训练的内容和方法,在创作中磨砺锻炼,使学生的声乐技术不断得以巩固和完善,演唱水平也不断提高。

演出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师生们在此大展身手,并通过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影响。声乐是实践表演性艺术,没有实践不可能检验它的真实效果。只有通过不断地表演实践才能不断巩固教学效果,并在积累表演经验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艺术水平。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都是通过不断的舞台实践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初次上台的学生,由于缺乏舞台经验,再加上专业水平不高,上台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失误,或忘记台词、动作,甚至出现脑子空白的现象,经过多次的舞台实践磨练,同学们逐渐积累了一定的舞台经验,到高年级时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表演,遇到突发事情也能够巧妙地化险为夷,演出的水平、质量也得到明显提高,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通过舞台实践和交流,学生逐步具备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不仅检验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学到了一些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知识,扩大了知识面,也加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寓教于乐是教育中最活泼也是最易接受的形式,艺术实践正是把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带到实践大舞台的有效途径。同学们可以通过舞台艺术表演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深入社会体验生活,潜移默化地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影响。而演出实践正好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学生在声乐表演方面积累经验,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潜能;教师在实践中也不断提高自己的基本素养、专业能力和知识结构;在演出实践与声乐教学的磨练摔打中,教学相长,从而培养和强化师生创新思维和技术技能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声乐教学和演唱如果不经过实践,整天只看声乐书、在琴房练,在家中想,那是得不到教学方法和舞台感觉的第一手资料的。所以,本人十分珍惜舞台实践的机会,为的是在每一次的演出中寻找专业研究的创新点,保持优点,改掉缺点,并渴望能从每一次的实践过程中悟出新的演唱方式、新的听觉感受以指导教学。总之,舞台演出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集中培养和锻炼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检验教学效果,培养全面发展的艺术人才的重要途径。

任何理论的建设,都是人类实践的总结和概括。理论必须来自于实践,声乐尤其是这样。在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学中,强调艺术实践,把握机会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组织、安排和指导声乐舞台艺术实践,并从中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声乐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声乐舞台演出实践表现力和创造力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1. 余笃刚:《声乐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2.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版。

3. 石惟正:《声乐教学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猜你喜欢

声乐舞台技能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