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到中国

2011-11-21文/于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9期
关键词:卡尔维诺司令大道

文/于 坚

今天,国际化已经成为一场如火如荼的中国运动。许多地方领导甫一上任,立马想到的就是将这个地方“国际化”。国际化是一套现成模式,随之而来的就是拆迁、移民。其行事风格,就像占领军司令,完全不顾地方的历史、庙堂、文化和人民积累千年的地方生活经验。将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建筑格局强加给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生活世界,似乎当地人从来没有生活过,他们野蛮到连房子都不会盖。

这些司令甚至都没有时间去翻翻当地的史册,其实在司令们的“新世界”到来之前,地方一直在将此地作为“神社”、“鱼米之乡”来记载、歌颂并安居着的。按理说,来到一个地方施政,首先要尊重,地方是一个已经完成的“重”,那是别人传宗接代的故乡、盘根错节的家园,不是一张白纸。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生活经验,这是历史、文化、语言、传统、风俗、气候、地理位置等等决定的。执政者首先要问道于地方上的父老乡亲儒生渔父,起码要问问,在这个地方,要怎样生活才是幸福。或者幸福曾经是如何的。但不然,往往是视之为蛮荒,舍我其谁,在我之前的一切都是落后,一个字:拆。许多地方,传统家园早已拆掉,如今拆着的是前任的“政绩”了(有些地方已经在拆前任的形象工程了)。

司令们人手一册的施工图千篇一律,国际化,不外乎就是照搬美国、欧洲、新加坡、日本……这些地方的模式。他们忘记了一点,美国是美国人根据美国地方因地制宜的结果,欧洲是根据欧洲地方因地制宜的结果。最近看到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对美国的评论,他认为那地方“无聊得要命”、“令人气馁的荒凉,美国95%是一个丑陋、教人喘不过气来的、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国家,总之无可救药的平淡”、“只需走一小段高速公路……就可以勾勒出美国的轮廓”……卡尔维诺这么说,是基于他的意大利地方生活经验。

在全球化势如破竹的今天,国际化无法回避。国际化是经济运动,是用货币重估某些价值,它只是权宜之计,而不是大道。如果国际化最后仅仅是接上了那两根直挺挺的轨,与地方的复杂深厚丰富多元的生活经验水火不容;如果那些以摧毁“车如流水马如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生活世界为代价建起的“国际”,只是一座座水泥鬼城;如果高速公路终端只是死去的河流、有毒的田野、寂静的春天,人民要这种“国际化”干什么呢?

“削足适履”这个成语的意思恐怕许多人已经忘记了。在我看来,今天许多“国际化”,其实都在削足适履。那些惨烈的拆迁,起因无不是当局者执意要削足适履。削足适履与因地制宜是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要命后者生生。可怕的是今天的中国地方,“国际化”似乎越来越成为“道”了,老子所谓的“非常道”也被国际化了。因地制宜比“国际化”麻烦得多。国际化其实很容易,图纸就是那几份。鞋匠造鞋很麻烦的,要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细节、分寸、尺度、角度、厚薄、轻重、软硬,只有如此,鞋才适足,飘然上路。如果所有的鞋都是一号,它就要被天足们一双双先后蹬掉。缠足,硬搞了几百年,大道上血淋淋的,最后还不是回到天足了么?削足很容易,也很痛快,但这是绝后之技,后患无穷。因地制宜很麻烦,但那是大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以为,走向国际,最终是为了回到中国故乡,回到中国经验,回到中国的“生生之谓易”、回到安居乐业这个大道,而不是永远在国际上漂泊、流浪、灰尘滚滚地疲于奔命。这与古代圣贤的社会理想是一致的。中国文化喜欢讲衣锦还乡,如果只顾衣锦而失去了故乡,那么我们将有去无回,只是孤魂野鬼而已。如果“国际化”最终不能使人们重建故乡世界的生活经验,重建汉语文学记忆中的生活天堂,那么一切还是要重新来过的。

猜你喜欢

卡尔维诺司令大道
卡尔维诺的月球计划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卡尔维诺(素描)
神通广大的秋司令
卡尔维诺名言五则
小说终须是『寓言』——合说汪曾祺与卡尔维诺
厚德载物 方成大道
影子
可爱的“汤”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