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瓦隙的滴水

2011-11-20陈元武

福建文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松尾刘安三坊七巷

陈元武

倾斜的天空

从窗口望去,天空倾斜地往西北方向滑去。一个银灰色的大楼屋顶,铝质的表面,像古代的平天冠一样,幽绿色的玻璃下,是错落的楼宇和窗户、阳台,它像一只孤独的祭豆,正因为它看上去多么端正,因此,天空便更倾斜了。这是我的感觉,我端视着它,我也倾斜了身体。事物往往就是这么神奇,像刚刚看3D电影一样,画面上的事物扑面而来,惊心动魄,原来却是幻觉。但内心里的感觉就是扑面而来的,并不是幻觉,它多么真实,真实得让我恐惧。这种感觉在高楼边往下看时,尤为惊心。恐高症患者就因为看到脚底下是深渊,才战栗,其实是他把眼前的深度扩大了,加倍了,产生了身体悬浮的幻觉,四周仿佛一切都不那么牢靠,身体摇摇欲坠!著名惊悚幻觉电影大师希区柯克说:人的恐惧在于他一个人毫无把握时遭遇的突然刺激。像黑暗中的一束强光,一个闪过的身影,天空中凸现的一张笑脸,或者面对玻璃时看到身后隐约的一个身影,寂静无声时的心跳以及人在极度惊恐时的表情,总之,人在惊险时心里恍若错觉,急于自我安慰,寻求一种内心的慰藉,当这种幻想似的慰藉破灭时,他会绝望而崩溃。电影很容易做到让人无助地恐惧、绝望和惊悚。他曾经在一幅画面里反复让一束灯光扫过空旷无人的街道,街两边楼宇的窗户、广告牌,天空黑魆魆,什么也看不到,包括窗户里的灯光,无数的窗玻璃反射那束灯光,他看到了无数的疑似的黑影在身边涌动。看电影的人心都蹦到了嗓子眼,胆小的闭上了眼睛,惊叫声一片。这时候,影院里的大灯齐明,电影结束了,所有的观众犹惊魂未定,狼狈而逃。

我其实是半躺在电脑椅上看窗户外的天空,蓝得微明,城市里难得见到如此洁净的天空,我的视角正好让那银灰色的楼顶端正地映入视野。它让我感觉如此美妙,然而,天空倾斜了,阳光仿佛直射我的眼睛,窗户外边是无数的窗户,窗户里可能有无数双眼睛在看我,就像我看他们一样,他们看到了一个人倾斜的躺姿,我的脸和耀眼的阳光四处散落的重叠影像。我是真实的或者是虚幻的?我看到了一个虚幻的却是真实的世界——但我的角度偏了,因此,倾斜可以改变视觉,你还能够确定你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吗?

三坊七巷的滴水

南方的雨季总是无法逃避,城市里无数的雨滴汇成了流水淙淙。于是,我经常在雨中漫步古老的社区——三坊七巷,那里有瓦屋,这是专门给南方的雨设定的乐器,瓦屋会让雨境变得美妙无比。雨让瓦作釜鸣,想必这是远古的先人们制作屋瓦时始料未及的,古代有个叫倕的泥瓦匠,在做瓦罐的时候,倍感无聊和寂寞,就给自己做了一个鸭梨状的小罐,旁边掏了几只孔眼,在窑炉里烧过后,试在吹响,竟听到一种美妙的乐音,如泣如诉,如风鸣于窍,低沉、喑哑、忧伤。倕高兴极了,就吹给大伙儿听,旁边的人就问他:此何器?倕说,声鸣于窍,盖埙能为,名之为埙。另一个叫埚的工匠就说:那么,风吹瓦鸣,何谓?此天籁鸣,后来日本人就将这些民间的和自然的声音归为物语,甚妥甚妥。雨敲芭蕉,是雅乐,雨敲西窗,是为雅乐,雨敲瓦响,是何乐?松尾芭蕉甚至将雨的声音分为几类:一是欣然的雨,称为快雨,急风快雨,树动屋摇,雨声如潮,遽然而至,倏然而收,并不缠绵。另一种是忧雨,雨淅沥不歇,风亦细作,欲闻还休,欲响却寂,杳然若天外鸣嘤嘤,仿佛心里弦切切,纠结如麻,不知头绪,是为忧雨。三是愁雨,如秋雨、孤灯夜无寐,长雨敲窗扉,是为愁雨,潦雨羁旅,更是愁上添愁。松尾芭蕉分出这么三种雨境,恰有诗的工妙。松尾一生都在旅行,遇雨无数,自然感悟良多。倕是因何感而作埙?大概是思乡吧,思念远方的亲人和故乡,就会想哭,但诚然随便哭是不行的,容易招来横祸,于是换一种哭泣,让物鸣,让物哭泣,埙的声音如此悲伤,大概起于心吧。松尾说,松下滴雨,是雅境,瓦隙间滴雨,为雅境中的幽境,就是禅的境界了。瓦隙滴水,雨声消歇,声音微茫,不是静心入禅者,何能闻及?

三坊七巷于闹市中,即便豪雨至,雨声犹不为喧豗澎湃,有车马声,市嚣甚上,雨声式微就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毕竟是万千瓦片的敲击,声音毕竟还有些雅的韵味。但见水流沆瀣,雨雾蒸腾,虽有风至,也不见得多少衔枚疾走的惊心动魄之感。在无人的老屋天井里,看雨下如注,斜风疾雨,如经纬穿梭,人间欢喜哀愁,多少往事,在这雨里恍惚?瓦隙滴水成注,大概也只有心仿佛者才会愀然伤神,憣然心动吧。那古老的门楹和雅舍里,已经没有这样的人了,雨于是枉然弹奏,何人是知音?

持 久

凡拥有一物都想持久。权力地位,想持久;财富和幸福想持久,健康和快乐想持久。于是,一切执著就产生了,拿在手里就不想撒手。孟德斯鸠有一次在法兰西学院里讲课,说到人性时说,你拿一块金币给一个婴儿,他一下子就死死握住,虽然他还不知道它是金币,但金光灿灿的金币还是让他愉悦,于是,他再也不肯撒手。这说明人潜意识中就有一种天然的占有欲,占有欲催生了种种罪恶。人长大后更加懂得金币的妙处,于是尽其一生,都在为占有金币而绞尽脑汁,但最后人一死,腿一蹬,手一撇,眼一闭,什么也不知道了,什么也没有了,空空而来再空空而去。皇帝死后可以手持权杖下葬,但寻常人呢?再说,死掉的皇帝,即便下葬时握着权杖不放,再过若干年,不过一枯骨荒茔尔,手何存焉?这个孟老夫子说得太透彻了,将人生说透了,活着的乐趣仿佛就减少了。所以林语堂反对这样透彻的人生观,他说,人生是应该做一些梦,哪怕实现不了,在梦里能够实现也是好的。人生如看山,云里雾里的多好,何必一定要看得真真切切,美人身上的毛孔都瞧清楚了,还有美人么?林语堂倒是没有说到持久一词,但虚无的占有和持久是一样虚无的,人生之乐,需要一些幻想,哪怕不切实际也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持久与否已经不重要了。皇帝建造了庞大的陵寝,结果有几座皇陵是完美无缺的?近则当代就被人盗掘毁坏,远不过三代,陵颓寝崩,暴枯骨于荒野,何物能够持久?答案是没有。于是,佛提出随缘二字,随缘,缘生则生缘灭则灭。像太阳一样,若干亿年后,也要毁灭的。持久不过是人的一种妄想。时光本身也是不能持久的。所以古人才会说时光无情、万物恍然,人生不过如一场短暂的梦,梦醒时,一切寂然,手中一无所有。

汉淮南王刘安写的《淮南子》,文章里说尽一切道理,但他本身却只说不做,或者说的比做的漂亮。刘安念念不忘他的先祖刘长所受的屈辱,因为一个仇恨而执著,于是心怀不轨,图谋僭越,但他偏偏笃信黄老之学,随遇而安和安身知命是黄老哲学的核心内容,刘安的《淮南子》里于是也重复着这种论调,但他内心里的仇恨却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于是,他的内心和行动就悖逆矛盾了,刘安是个不错的学问家,甚至是朴素的哲学家,天命论让他懂得一切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是浮生一梦。那么仇恨也应该是这样的,隔着一代人了,仇恨还有意义么?再说刘长之死也是咎由自取,并不是别人冤枉他的。但刘安看不透,也放不下心中的仇恨,所以,悲剧就不可避免了。刘安的下场是必然的。这和他的《淮南子》毫无关系,我读《淮南子》时唏嘘不已,此书之渊博,不亚于《史记》之恢弘,人之执著,厉害如斯,不可不慎!想必当武帝使者来收捕刘安一族时,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的一切都是枉佞,错过了才后悔,时间错过了,就不再会重现了。恍然若梦,恍然若醒,只是晚矣,一切都那么无常。

猜你喜欢

松尾刘安三坊七巷
成为观看者的女性
——高树信子《拥抱光的朋友》论
鸡犬升天
柔软的惩罚
蜡像女友
中国禅宗思想对松尾芭蕉俳谐思想的影响
蜡像女友
五月的大雨
牙匠胡大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