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悲歌

2011-11-20司徒良

青年文学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水患侨乡开平

■司徒良

流连在侨乡开平,最令人惊叹的不是四通八达的水陆畅通网,不是直港通航的现代化新港口,也不是那粤西之最的三十二层高的五星级宏伟建筑——潭江半岛酒店,而是城乡那一千八百多座绝无仅有的奇特建筑——碉楼。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独特风景,才是侨乡的真正神韵。

侨乡的碉楼构造别树一帜,有多种用途,是侨乡人民在特殊环境下创造的。

最早的碉楼建于明代,那时开平地处水网地带,水患严重,因而有建碉楼以防水患的史实。

后来建碉楼的作用却是主要用来避劫匪,故有奉父楼那“母不必赎,筑楼以奉父”的烈母之说。尤为严重的是在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民不聊生,而开平却因水陆交通方便,又是侨乡,侨眷、归侨生活比较优裕,导致土匪丛生。当时能叫得上名的匪首就不下数十个,他们麇集开平一带,四处疯狂劫掠作案,常无宁日。因此,往往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要收拾金银细软到野外或屋顶躲避,并随身带着铜锣,一有贼踪就鸣锣示警,这样往往一夕数惊,彻夜无眠,苦不堪言。华侨回乡更是有家不得住,只能到墟镇或亲戚家去,并且要时时变换住宿地点,否则即有家破人亡之虞。即便如此,还是惨案无数。从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二六年这十四年中,竟发生匪劫学校八次,被掳教师学生达百余人,一时间人心惶惶。唯一幸运的一次是在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众匪伙劫赤坎开平中学时,途中被鹰村碉楼的探照灯照射,夜路难行,才使得四处乡团民众及时截击,救回校长及学生十七人。此事轰动全县,消息不胫而走,风传海内外,人们惊喜地发现碉楼在防匪患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碉楼就成了当时群众的迫切愿望。海外华侨纷纷节衣缩食、集资回乡,为亲人建成各式各样碉楼式的楼宇。很快,全县就掀起了建碉楼的热潮,各种碉楼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的一村有十几座,少的一村也有二三座,蔚为壮观。从此,林立的碉楼就逐步成为侨乡的一大亮点。抚今追昔,碉楼不但成了历史的见证,更是侨乡人民饱含心酸血泪的沧桑史。

在众多碉楼故事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南楼七烈士英勇抗日的壮举。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侨乡人民永远记住这一天:一九四五年七月十六日。一支日本侵略军从三埠经潭江往赤坎,想要打通湛江南下撤退,却意外地受到当时驻守南楼的七勇士的阻击。凭着坚固的碉楼,七勇士与强大的敌人浴血奋战了七天七夜,最后凶残的敌人用大炮将南楼击穿一个大洞,施放毒气弹,致使七勇士中毒昏迷才失守被俘,为国壮烈捐躯,谱写了一曲侨乡人民惊天动地的抗日千古绝唱,成了侨乡人民爱国教育的生动教材。南楼自然也就成了人们瞻仰缅怀先烈的圣地。让我们铭记他们的英名吧: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浓、司徒炳,他们无愧中华民族英雄的称号。这为侨乡的碉楼抹上多么悲壮的一笔!诚然这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在侨乡,谁不知道每一座碉楼都流传着一个不寻常的故事呢!

猜你喜欢

水患侨乡开平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海丝”重点侨乡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化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祖孙乐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华侨作用下的侨乡建设研究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
80后富妹破产之后当猪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