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1年自费办农家书屋图个什么
——党员以奉献为乐

2011-11-17莫清华

今日海南 2011年6期
关键词:自费图书室书屋

□莫清华

31年自费办农家书屋图个什么
——党员以奉献为乐

□莫清华

一个农民自费办起了农村图书室,免费借阅,并坚持了31年。这个图书室的藏书,从不足100册到72000多册,新旧报刊合订本340多种。这个图书室叫“知海书屋”,在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多校村。主人是村民孙衍吾。

上世纪80年代,农村青年对文化科学的需求十分强烈。那时候,社会上有些人总爱在自己买来的书上写上“私人藏书,恕不外借”,因为,往往是“借书借书,一借不回”。村中青年知道孙衍吾家有些图书,试探着向他借。他们没想到孙衍吾爽快地答应了。孙衍吾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干脆在家门口挂起了“知海书屋”的牌子,公开欢迎大家到他家来免费阅读。可谁也没想到,这牌子一挂就是31年。

为增加藏书量。孙衍吾到处“淘书”:跑废品收购站,加价与收购站论斤买回他所选的旧图书。听说县城哪个单位谁要调动,他上门请求将不带走的书、刊送给“知海书屋”,人家见他嗜书如命,也很慷慨;有些机关单位,不仅让他挑选旧书刊,还代“知海书屋”订一份新报或杂志。他得到启发:好人还是多的,于是,厚着脸皮去找农业局,请求代订些农业杂志,请求县团委代订些青年报纸杂志……得到不少单位的支持。

愚公“挖山不止”,孙衍吾“淘书”不停。后来,他得到一些荣誉,进省上京开会,接受党与国家领导人接见。有一次他上北京开会,也不忘“淘书”,听说中国书店有三折二折甚至一折的图书,他喜出望外,留足回家的路费,便倾其所有,抱回大捆书。

他写得一手好字,春节上街写春联赚点小钱,也用来购书订报及添置“知海书屋”设施。

得道者多助。经媒体宣传后,他收到县内外、岛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有的不仅寄来书刊,还附有热情洋溢的鼓励信。

“知海书屋”的图书渐渐多了起来,书籍把他那8平方的卧室快塞满了。定安县委宣传部发动社会捐助,筹集了7000多元,孙衍吾再自己筹集7000多元,于1986年,盖起一间115平方米的平顶房。新楼盖好后,他把书籍搬进了新屋,自己一家3口仍居住在那8平方米的小屋里。

后来,他被定城镇吸收为合同制干部,有了工资,可工资几乎一半用于为“知海书屋”购书、订阅报刊,或添置设备。

近几年,“知海书屋”得到共青团中央的“希望书库”、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万村书库”以及海南省文体厅、定安县文体局的“农家书屋”的赠书,计7000册。

孙衍吾虽然得到不少荣誉,但是,他从不向组织伸手,书屋外墙那个不怕日晒雨淋的张贴报纸、张贴科普墙报、宣传乡村好人好事的宣传栏,是他爱人拿出卖猪、卖菜的4000多元给他请人做的。

他还利用“知海书屋”为阵地,发挥他的书画特长,免费为青少年辅导绘画、练书法,开读书交流会,每年举办一次书画展;为庆祝建党90周年,最近,他正在与县关工委、县教科局合作筹办有90名青少年参加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书画比赛”。他还在筹备一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资料展览”,将“知海书屋”几十年收藏的党史资料展出。

他在生活上低标准,甚至可以说是个“苦行僧”:虽然先后盖起了两座总计425平方米的新书屋。但是,他住的,仍然是8平方米的陋屋,家中没有像样的家具。他穿的衣服,不到一百元一套,鞋子也是二三十元一双的。他虽然当上镇里的干部,从来没有上茶楼酒铺吃过一次早餐。他说“吃不相同饱相同”;“衣服,人笑破不笑补”。他连电动单车也舍不得买,什么时候都是那部旧单车。他是个“穷人”,又是个“富翁”:他坐拥书屋,拥有7万5千多册图书;31年来,他为“知海书屋”花了40多万元。有人说他“傻”。他说,“我‘傻’,但是我快乐。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奉献。我的快乐就在这奉献之中。这条人生道路,我选对了,我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孙衍吾:海南省定安县定城镇山椒社区多校村村民,自费办农家书屋31年。

(除署名文章外,本版撰稿均为张学来、冯在华)

猜你喜欢

自费图书室书屋
篽箖·上野书屋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书的尊严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梦幻书屋
武汉启用“医保+商保+自费”一站式即时综合支付
自费考察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
图书室里故事多:桦南县福庆社区家庭图书室创办者刘德生关爱青少年二三事
“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获得者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