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宁,无处安放的英雄

2011-11-16秦葆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雕像英雄精神

秦葆

话题

屹立山西太原东仓巷20年的少年英雄赖宁的雕像,今年5月突然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8月10日,难舍英雄情结的东仓巷居民在网发帖,在现实中打听,自发寻找赖宁雕像。原来因为太原市环境整治,赖宁雕像被迫移出,本想将其放置于公园和学校里,却想不到遭到多家公园和学校的拒绝。于是,赖宁雕像由于无单位接收而被放置到了某个偏僻的院落里。在得之真相之后,东仓巷居民对此做法表示不能理解,而此事也引起了全国关注。最后,在公众的期盼中,赖宁雕像得以迁回原址。

1988年3月13日,14岁的赖宁因积极扑灭突发山火而遇难。他曾经是中国许多“70后”“80后”的榜样,2009年9月曾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他身上的热爱集体、见义勇为的精神更是得到了广泛的颂扬。

多维解读

对于这个话题,其关键要素是少年英雄赖宁雕像换址被拒绝。赖宁作为一个为保护公共财产而牺牲的少年英雄,其献身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如今我们不提倡未成年人进行这样的行动,但他的这种精神完全可以被赋予新的内涵而发扬光大。在新时期赖宁精神也会找到其闪光的地方。此次“英雄雕像被拒”事件,其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是极为严重的,如果我们不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那么即使是赖宁像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摆放地点,也无助于社会英雄精神的弘扬。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思考:

1品格高尚。20多个春秋过去了,赖宁的名字似乎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甚至雕像都无处安身,可因为赖宁而引发的争论却持续到今天。当人们在质疑未成年人是否应该舍己为公时,赖宁这个孩子本来的样子却变得模糊。今天,当我们再次翻开他的日记本,一个纯真少年的高尚品质仍让我们肃然起敬。

2精神不灭。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英雄的做法在当下看起来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在一个可以为西门庆、潘金莲故里争抢得头破血流的时代中,在一个可以为吸引眼球而推出“日军抢花姑娘”“土匪抢亲”等旅游节目的环境里,赖宁所代表的精神顯得尤为可贵。赖宁雕像的流浪,不仅是对这位英雄少年的不敬,更是对一代人精神家园的强拆,让曾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依托分崩离析。雕像虽几经周折回了家,但赖宁精神却又将在何处安放?

3珍惜英雄。当人们早已选择了舒适的生活和物质享受以后,就对身边和身外的一切变得麻木,变得自私甚至自恋,较少有人以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去放眼身外,环顾社会。这是一个缺乏英雄和英雄贬值的时代。小英雄赖宁雕像的命运,正揭示了我们时代的悲哀和不幸。

4忘记与铭记。赖宁的意义在于任何时代任何人都要有奉献精神,虽然赖宁的行为在现在看来是不太合适了,但他的精神还是值得发扬的。试问,赖宁跟“地震小英雄”有任何本质的区别吗?唯一的区别只是结局:一个冰冷地躺在小山沟,一个是奥运旗手。不论现在看当年的推崇有多荒谬,那都是我们的历史,无法磨灭。记住历史,才会有未来。

猜你喜欢

雕像英雄精神
有奖问答
英雄犬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跟踪导练(四)3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拿出精神
沙漠里的无名雕像
重走英雄路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