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道入器 以器观道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2011-11-16李晖
李晖
清华美院 北京100084
由道入器 以器观道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
李晖
清华美院 北京100084
现代陶艺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内在原因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始终激励着陶者追求一种陶瓷可超越单纯物用,具有明显审美倾向的精神品质。而要保持现代陶艺文化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必须勇于反映时代精神和创作观念并将传统文化渗透于现实之中,这样才能创造出崭新而独到的陶瓷世界。
现代陶艺;传统文化;道;器
现代陶瓷艺术是当今世界跨越了民族和区域局限的一种广泛而活跃的文化现象。面对新的格局,中国的陶瓷艺术如何与当代艺术生活体验相适应,同时又具备东方的气质和传统文脉的意义;如何在全球语境下展现中国现代陶艺的经典样式,这是值得我们探索的现实问题。
一、中国现代陶艺的缘起
我国现代陶艺的生发,源于传统制陶技艺和人们一以贯之地对中国民族精神审美意蕴的追求。陶瓷器物,作为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具有“形”和“意”的不同层面,用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来说,陶瓷意蕴包含“器”与“道”的关系。器作为一种实在而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道理即“道”相对应。“器”作为有形之物,是一种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象征物,沟通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天地精神。“由道入器”成为人们创作的准则,而“以器观道”则成为人们审美的精神。正是由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精神始终鼓舞着传统陶瓷追求一种超越单纯物用,具有明显审美倾向的精神品质,才使传统陶瓷潜藏不可忽视的“现代性”。
陶瓷在中国的发展,在于人对陶瓷品味、风格的有意识的不断“追求”。陶瓷不仅是观赏物,在特定的情境中亦是地位、权势等的象征。这种超越一般实用性的功用目的,在客观上必然促使对陶瓷极致的追求,从而融入丰富的精神意蕴。借物抒情,以物观照自身,修炼品行成为精神追求的核心。如宋瓷对“玉”质的追求,体现了那个时代人们优雅、文质彬彬的气质和平淡心态。中国人凭借对世界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修养,使中国陶瓷富有哲理、诗意和情感。透过“物性”把握“人性”,实现“达道”的愿望,这种创作观念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天赋,可谓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和崛起的内在契机。
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生存状态、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了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人们审美意识亦在丰富与变化,这对陶者来说,是无形却又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也有随机械化生产带来的排斥了“手”的灵性和人们情感的失落。随着国家政策进一步开放,各国之间的艺术交流更加频繁。国外的现代陶瓷观念以及超越传统的新手法、新形态和放任自由给中国陶瓷带来了信心和参考。人们被束缚已久激情得以释放,艺术家们不再固守传统、严谨、规范的制陶方式和审美观念,以自由、个性和随意的创作理念,尽显陶泥的魅力,以激情而有意味的作品诠释现代陶瓷。这种新背景下历史性的转折,使陶瓷作为一个纯粹的概念纳入到现代艺术范畴。中国的陶瓷艺术开始了更广泛、特殊意义上的复苏和发展。
二、中国现代陶艺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
现代陶艺和传统陶瓷相比较,更注重观念和思想领域的表现,反映的是人与人、人与本能、人与自然、人与理想的新兴关系,淡化或取消陶瓷的使用功能。现代陶瓷中所谓的“反传统”性并非割裂传统,而是要打破过于理性带来的审美狭隘性和程式化僵局,创造真正反映当代社会面貌的新样式。创新变法是艺术的生命,可变的是具体的感悟、创造性想象,而不变的是中国的传统哲学精神,是能容纳无限人格和思想的“道”。
若一味摹仿西方的当代艺术,割裂中国传统文化,作品则会失去自身的品格和优势,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着眼于生活,作品则空洞乏味,与心灵相距甚远。一件优秀的陶瓷作品,除了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凝聚在作品上的文化内涵。
一些具有现代意识的作者开始重新深入理解传统精神,他们更注重艺术创作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会和自然融入,也就是在对传统反思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张晓杰老师正是基于这种意识,近年来创作了《空与实的谐音》(图一)、《绿色组合系列》(图二)等作品。自然中的人物、花卉和树木是构成作品视觉张力的主要对象和手段,但作者没有简单的把具体景物作为创作的题材,不以具象写实表达观念,而是从自然状态中蜕变出来,同时吸纳百川自然之形态,去寻找适合画面的结构方式来组建自己的陶艺语言。这是一种从“有”到“无”,再从“无”到“有”的审美意境追求过程,是创意立体的过程,给观众以陶瓷作品之外的无限想象空间。如作品《空与实的谐音》,通过抽象而富于寓意的造型、质朴的原色与艳丽的装饰色形成的对比,给人以体积的厚重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刚柔、强弱、急缓之特点尽显其中。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直观感悟,让观众呼吸到了时代的气息,并将人们引入了思考和无限的想象,去寻找作品里隐藏的“弦外之音”。张晓杰老师正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宏观领悟、对当代文化现象的深度思考以及大胆的艺术探索实验,才形成了独特样式的陶瓷艺术语言。
在周国桢教授的创作经历中也可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他在泥与火的熔炼中探索了40余年,创建了其现代陶艺的独特语汇和时代精神。他把自己的陶艺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朦胧期、唯美期、古风期和新表现时期。这是他的艰难而又成功的四次“变法”,从引入当代新鲜题材到颜色釉的创造性运用,从写实转向写意,从釉变和原材料运用的创新,从开创性的采用盘条和卷筒两项手法,让我们在这些变化中不断地拓展审美思维,感受到陶瓷艺术的特殊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周教授认为,汉代的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点,比如霍去病墓,朴素大方、古雅亲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西方艺术无法比拟的。这在他古风时期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图三),追求返璞归真、古拙大气,突出泥土肌理的手感,表现的是和颜色釉华美相反的朴素和残缺美。在新表现时期,受民间艺术启发而创造的盘条和卷筒手法,表现出了中华民族艺术最为特色的大写意,追求“意到笔不到,一笔成型”,作品处于似于不似,思于神合的最高境界(图四) 。 周国桢教授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说,“表现中国人的感情很重要,没有民族意识,没有民族情感和思想,你的创作就没有原动力。我们要去了解,去研究,真正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国人的审美观是什么,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艺术”。我们从周国桢的创作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中可以得到启示,只有勇于反映时代精神和创新观念,并将传统文化落实于现实之中,才能创造出崭新的陶瓷新世界。
三、现代陶瓷艺术的新语境下的思考
艺术没有绝对的进化论,陶瓷艺术发展到今天,在每个时期与民族都会留下自身的风格和特点,都具有那个时期的“当代性”。历史上,中国的陶瓷久负盛名,重要原因是它渗透着一贯的艺术创造意识,体现着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它以高超的艺术性成为人类普遍欣赏的审美对象,有着世界公认的“话语权”。如今,宽松的条件给了我们创造的自由空间,深厚的传统文化不断地提供着资源,科技的进步给我们以实现创作理想的可能。但是回顾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这些年,“话语权”却微乎其微,如何再现辉煌,怎样确立自身文化位置与文化身份,则是中国现代陶艺发展的首要问题。
当下的陶瓷创作中有两种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情绪带来的崇洋思想,轻视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以为只有用西方现代形式语言做艺术,才是世界的,因而抛弃传统文化,一味摹仿西方,这必将失去自身的品格和优势,与本民族形式语言和创作观念越来越远。另一种是民族主义情绪带来的狭隘思想,认为只有民族的传统艺术,才能走向世界,对外来的新艺术形式视而不见,甚至加以排斥。这将会扼杀新的艺术生命,无法获得时代的认同。这两种倾向的存在,是由于没能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特别是没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层次的认识,才会失去对艺术发展趋势的正确判断力,从而产生了极端的、片面的思想情绪。在现代陶瓷的新语境中,如何保持我们自身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保持中国陶瓷的“唯一性”,是当下陶瓷发展的紧迫性问题。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我们既要在创新意识上保持和世界陶艺文化发展的同步性,更要加强对自身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从传统文化和精神起步,进行创新。在陶瓷领域,我们不能打着“求新”的旗号而抹杀陶艺的特殊语言魅力和模糊陶艺的本质概念。我们还得顺应“泥性”,借助传统文化内涵,吸取外来的精华,着眼于现代生活,把中国文化精神和品格作为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只有加强对民族精神、文化、风格的追求和完善、语言的锤炼以及对世界性问题的关注与参与,才能提升中国陶艺的国际化进程,打造出完全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现代陶瓷艺术。
【1】《中国陶瓷美学》程金成著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2】《陶艺》吕品昌著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3】《陶瓷工艺》唐英编著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