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乌市流动人口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研究

2011-11-16高建燕黄耀欢付晶莹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年1期
关键词:耕地面积义乌市流动人口

高建燕 江 东 黄耀欢 付晶莹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义乌市流动人口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研究

高建燕1,2江 东1黄耀欢1付晶莹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的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入人口持续、大规模增长对城市资源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城市综合竞争力居浙江省县级市首位的义乌市为例,利用遥感技术提取了该市2007年的土地利用信息,在GIS空间统计分析功能支持下,综合分析了义乌市社会经济发展、流入人口变化特征,重点讨论了净流入人口持续增长对区域土地资源利用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2007年,义乌市总人口增加了近68万人,其中流入人口增加了63万人;建设用地从51.33km2增加到140.36km2;耕地面积减少了 126.55km2.

流动人口;土地资源利用变化;RS和GIS;义乌市

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全国流动人口数量已经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200多万人增加到1.2亿人。流动人口在很多方面为中国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构成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由于农民工是流动人口的主体,举家迁移、滞留城市的现象比较突出,他们在城市中生产与生活,与城市户籍人口一样,需要以城市土地为载体,流入人口增加带来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也给城市的有限资源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压力。流动人口持续增长究竟会对城市资源环境产生何种影响,是中国未来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急需妥善研究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流动人口与区域空间发展、城市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Tine Ningal等以莫罗贝省巴布亚新几内亚为例,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的关系;Bo R.Do.o.s讨论了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造成房屋、基础设施的需求增加,流失了耕地。国内张建斌从经济等方面阐述了流动人口对城市发展的正负面影响;魏立华等分析了人口流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剖析了外来人口进城之后的“聚居”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流入人口,利用GIS和遥感技术,评判流入人口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选择我国东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县级市义乌市作为流入人口的输入地。

1 研究区人口概况

义乌经济发展充满活力,流入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五普”资料汇总结果表明,义乌市的常住总人口为91.29万,其中流动人口有49.45万人,占总人口的54.17%。义乌市人口流动量呈现以下几种基本特征:①流入人口明显多于流出人口;②流入人口以外省人口为主;③流动人口的流量、流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源

研究数据包括:义乌市2001年的1:10万土地利用类型数据,2007年2.187m空间分辨率的IRS-P5卫星后视影像6景,义乌市流入人口、本地人口和GDP统计数据。

2.2 2007年义乌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6大类。对2007年6景P5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后,提取义乌市2007年的土地利用类型。

2.3 义乌市外来人口空间化显示

基于已有的土地利用类型,选取对人口空间分布影响最直接的建设用地因子,结合义乌市流入人口统计数据,以乡镇为样本,构建2001-2007年以来增加的流入人口数据空间化模型,生成200m尺度的义乌市流入人口格网数据。

3 结果及分析

3.1 经济发展对流动人口的拉动作用分析

3.1.1 流入人口情况

义乌从一个人口小县发展到今天的人口大市,其本地人口结构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而外来人口却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2001年义乌市本地人口有67.21万,流入人口有42.24万;2007年本地人口有71.63万,流入人口达105万,2001-2007年本地人口增加了不到5万,而流入人口增加了近63万。

3.1.2经济发展对流入人口的拉动作用

(1)义乌市经济发展与流入人口分析。义乌市是一座以贸易、流通为城市经济主业的商贸型城市,近些年,又成功的以商促工,完成了以小商品研发,制造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快速扩张,为周边地区乃至外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

图1(1)是义乌市地区生产总值,义乌市实力雄厚的经济基础,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人口持续增加。图1(2)反映了2001-2007年义乌市总人口(本地人口和流入人口总和)增长情况。

流入人口数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2)义乌经济发展依托四个主要工业园区和位于城区的经济开发区,这些地区经济相对义乌市其他地区更加发达,流入人口中绝大多数向这些地区集中:2001年流入人口中有86.98%流入这些地区;2007年流入人口中有87.83%流入到这些地区。可以看出:义乌流入人口聚居地主要集中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在辖区,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流动人口的去向,同时人口的流入也带来了当地经济的更加繁荣。

表1 义乌市各地区本地人口和流入人口统计 单位:万人

图4 义乌市GDP、总人口、流入人口-GDP统计图

3.2 流入人口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

3.2.1 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时空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义乌市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占义乌市土地利用面积的97.17%,因此,义乌市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其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的是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林地变化最小。2001-2007年,义乌市建设用地翻了近3倍;耕地减少了约1/4。

表2 义乌市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 单位:km2

3.2.2 流入人口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分析

(1)区域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耕地是土地之精华,也是我们最可宝贵的资源之一。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流入人口的增加,2001-2007年义乌市的耕地面积减少了 126.65 km2,是 2001年耕地面积的27.52%。根据义乌市两期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出义乌市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得出:2001年的耕地中有96.75 km2变成了建设用地,占耕地面积的21%;计算出义乌市各地区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分析了各区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程度:其中,城区流入人口最多约30万人,耕地面积减少最多,减少58.06 km2,占2001年城区耕地面积的35.2%,用于城区建设用地扩建的耕地面积有近50 km2,占2001年城区耕地面积30%。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严重的耕地短缺问题使耕地保护环境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表3 耕地面积变化 单位:km2

图2 2001年和2007年义乌市各地区流入人口、建设用地、耕地统计表

(2)流入人口数量增多,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减少。义乌市2001年流入人口42.24万,建设用地51.33km2,耕地460.24km2;2007 年流入人口为 105 万,建设用地为 140.36km2,耕地 333.59km2。图 2(1)反映了义乌市各地区2001年和2007年流入人口和建设用地情况;图2(2)反映了义乌市各地区2001年和2007年流入人口和耕地情况。可以看出:随着外来流动人口数量增加,义乌市各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在持续增加,耕地面积在加速减少,并且流入人口越多,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与耕地面积减少趋势变化越明显。

(3)主要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影响分析。义乌市流入人口中80%以上流向四个主要工业园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所在辖区,这些地区2001-2007年建设用地苏溪镇、甘三里街道、上溪镇、佛堂镇和城区分别增加了7.83 km2、6.24 km2、4.36 km2、7.65 km2和 37.24 km2;这些地区耕地退化情况:苏溪镇、甘三里街道、上溪镇、佛堂镇和城区分别减少了 8.73km2、5.68km2、14.03km2、10.33 km2和 58.06km2。

4 结论

(1)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拉动力。义乌市又依赖独特的“世界小商品集散市场”优势,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义乌市具有经济优势,工业优势,还被誉为“全球最大日用品商品批发市场”等一些特点,对于流动人口,是极具吸引力的打工、就业、谋发展的城市,2001-2007年仅七年,义乌市GDP增加了284.88亿,外来人口增加了63万人。

(2)流入人口加速了建设用地扩张,耕地减少。人口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外来流动人口持续增加,使得现有建设用地供应紧张,需要增加相应的居住用地、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来满足和保障外来人口生活的正常开展,加速了建设用地的扩建,同时,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也会发生变化,改变了土地利用格局。2001-2007年义乌市流入人口数量空前激增,对义乌市的土地利用产生了一定影响,其中建设用地增加了176.89%,耕地减少了27.52%。流入人口填补了义乌市工业化的劳动力缺口,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超越了必要的耕地代价性损失,造成一定规模的过渡性损失。因此,义乌市应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人口的过多流入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压力。

(3)义乌市四个主要工业园区和一个经济开发区是义乌市经济发展中心区,结合2001和2007年义乌市各地区流入人口数据,得出这些地区是流入人口聚居的主要区域,流入人口分布密度大。分析了这些地区建设用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这些地区的建设用地面积在持续增加,占整个义乌市增加的建设用地面积的83.4%;耕地面积在迅速减少,占整个义乌市减少的耕地面积的74.4%。

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耕地保护制度,但是忽略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人口流动和城乡差距等因素变化对区域耕地保护的影响。本研究对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进行了初步探讨,今后拟在东中西部不同类型的地区选择典型区域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编辑:于 杰)

[1]段平忠.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差异形成过程中人口流动的影响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5):27 -33.

[2]张敏.大城市外围地区流动人口结构及其城镇建设用地使用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6):12 -14.

[3]刘佳宁,赵细康.流动人口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综合效应分析[J].经济问题,2007,(7):38 -40.

[4]章迪群.贵州市城市人口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政策[J].贵州环保科技,1998,4(3):13 -15.

[5]Ningal T,Hartemink A E,Bregt A K.Land use change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Morobe Province of Papua New Guinea between 1975 and 2000[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7):117 -124.

[6]Bo R.Do.o.s.Population growth and loss of arable land[J].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2,(12):303-311.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Floating Population on Land-use Pattern:a Case Study in Yiwu

GAO Jian-yan1,2JIANG Dong1HUANG Yao-huan1FU Jing-ying1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CAS,Beijing 100101,China;2.College of Geosciences and Surveying Engineer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Beijing 100083,China)

With the accelerat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China’s population mobility is increasingly frequent.The manner and intensity of the effect of population floating,especially the continued and large-scale inflow growth,on urban resources are some of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of China.In this paper,we useful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to extract use information in 2007 of Yiwu city,whos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ranked first in all the country-level c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Based on the support of GIS spatial statistical analysis,w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feature of inflow population change in Yiwu,especial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flow population continued growth and regional land use pattern.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2001 -2007,the population increased by nearly 680,000,including of aflow population of 630,000,while construction land increased from 51.33km2to 140.36km2and arable land decreased by 126.55km2.

floating population;land resource use change;RS and GIS;Yiwu City

P28

A

1002-2104(2011)03专-0005-04

2010-12-20

高建燕,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遥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8BAK50B01-3)。

猜你喜欢

耕地面积义乌市流动人口
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学院
家畜养殖生产的环境效应研究
数说流动人口
数说流动人口
义乌市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流动人口二孩可在居住地登记
给流动人口更多关注目光
义乌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