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持人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

2011-11-16李成家

声屏世界 2011年9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关怀主持人

□李成家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核心与灵魂,主持人本身的综合素养成为节目传播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电视节目主持人的素养构成中,人文素养是其重要内容,它能更好地促进节目主持人与观众沟通,使节目更具可视性,赢得观众的青睐。当前,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因人文素养的缺失,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感。因此,如何提高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人文素养,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主持人人文素养缺失的具体表现

第一,缺乏正确的角色定位。很多电视节目主持人始终无法找到自身在观众面前的正确定位,或是唯观众是“上帝”,或是在观众面前自以为是,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将严重地影响主持人与观众的交流和沟通,会与观众产生距离感。如有些主持人由于自身职业形成的优越感,往往用清高、自傲的心态对观众“指点迷津”,总是用一种说教的形式告诉观众,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把观众看成是不谙世事、只字不识的白丁或是没有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孩子;有的主持人为了故意显示自己的素养和水平,而将本身通俗简单的几句话说得晦涩难懂,故作玄虚;某些主持人因为节目的走红,而滋生“大腕”意识,在节目中明显流露出厌烦,或是满不在乎的情绪。

第二,缺乏理性思维和求真精神。理性思维和求真精神对电视节目主持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主持人一句不准确的话,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在事实面前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能不经过考察和研究盲目作出推断和决定。例如,中国加入WTO之后,电视传媒上关于“轿车家庭化”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如何应对国际汽车业的巨头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冲击?许多主持人几乎是众口一词:降低国产轿车的价格,大力发展家用经济型小轿车。事实上,世界上所有特大城市的交通主要是靠发达的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并且对私人汽车有诸多的限制。由此可见,在纷繁的事实面前,节目主持人的理性思维和求真精神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了解事物与社会的发展规律,对观众产生真正有益的启迪。

第三,缺乏人文关怀。当前,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将工作职业化和模式化,在主持工作中缺乏人文关怀。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人是具有丰富感情的动物,主持人的真情无疑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如汶川地震后赵普在主持节目时流下的眼泪,就感动了无数的观众。但一些主持人在工作中,喜欢讲一些假话大话空话套话,而不讲真话实话,缺乏真情实感的投入。还有一些主持人,不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是麻木地听从编导的命令,或是在自己的位置上不断地自我重复。在这方面,主持人崔永元值得大家学习。如有一期《实话实说》节目《同在蓝天下》,嘉宾分别是两个残疾大学生,王峥视力极弱,“看不见”,周婷婷听力很差,“听不见”,崔永元在节目中非常注意对两人的关怀和照顾,要王峥认字时,把字写得大大的,靠得近近的;要周婷婷听音时;也把音量调得大大的,靠得近近的,甚至还重复好几遍。崔永元的这种“以人为本”,值得同行学习。

第四,缺乏文化阅历。丰富的文化素养、广博的学识修养是培养一个人良好气质的肥沃土壤。优秀的主持人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注重学习,不断加强自己的文化阅历。如敬一丹,30多岁仍然坚持读研究生;杨澜在主持《正大综艺》家喻户晓后,选择出国留学,进一步深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主持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阅历,与时俱进,才能赢得观众长久的喜欢。

主持人人文素养的重构

第一,坚持自由平等的精神。主持人不仅需要具备人文素养,更要在节目中将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才能让传播的效果达到最佳。过去一段时期内,电视谈话节目颇受观众喜爱,这样的节目为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发表自己意见的平台。作为节目主持人,如何驾驭好节目?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主持人要坚持自由平等的精神,尊重他人。坚持自由精神,就要求主持人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去看待各种意见的交锋,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轻易否决别人的话。坚持平等精神,就要求主持人平等地对待谈话嘉宾,不要居高临下。

第二,倾注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发自内心的对人和生命的尊重和关怀,是衡量一个主持人人文素质的核心体现。一般来说,在录制节目和常规新闻播报节目中,主持人可以通过前期的台本创作、录制过程中的磨合,甚至后期的剪辑,完美地体现出自己的人文关怀。但在现场直播节目中,主持人往往来不及做充分的准备,思想和语言处在相对的不加掩饰的原始状态,内在的不足也就更容易暴露。这就需要主持人有较好的人文关怀,做到用心说话,尊重和关注新闻事件中的每一个个体。

2004年9月3日,俄罗斯发生了世界瞩目的别斯兰人质危机,凤凰卫视在这次事件中有非常出色的报道,以下是当时的现场记者卢宇光和演播室的女主持人王菁瑛现场连线的录音:

卢宇光:战斗是5分钟以前开始的,大概在现场100米的地方,能够看到孩子不断地往外面送,我们的机器拉在火力圈里,我们撤到了一个墙角。现在又冲出一批人,我们不知道是从哪个方向来的,躲在汽车后面,我们看到不断有部队往里冲。现在情况可能松弛下来,部队行动有些缓慢。哎呀呀!恐怖分子向我们这边冲过来。突围了,已经打伤了很多人,哎呀,我们现在正在跑(急促的枪声和喘息声)。

王菁瑛:宇光,你要小心。

卢宇光:现在不要紧 。冲出了好多人,恐怖分子冲过来了。向我们开枪。打伤了好几个,现在有几个人都躺在地下,在我们周围。

王菁瑛:你能判断出出来的人是人质还是武装分子?

卢宇光:根本看不出来到底是谁,我现在趴在地下。现在有记者和妇女受伤……哎呀,太危险了。

王菁瑛:宇光,你所在的位置安全吗?

王菁瑛:宇光,宇光,听到吗……

电话断了……一小时后,电话线那头奇迹般冒出卢宇光颤抖的声音:各位观众,卢宇光在别斯兰现场继续向你报道……

这次报道让所有观众记住了貌不惊人的卢宇光。也是这次报道后,有人说王菁瑛问对方“所在的位置安全吗?”很没有水平甚至是有点傻,都已经是那样的情况了,还能安全吗?事实上,这正是直播中王菁瑛非常能打动人心的一个细节,她在那一刻完全忘记了自己的主持人身份,急切的语气很好地体现了自己对同事的关心和挂念,体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温情。因此,这是一个相当出彩和成功的提问。

第三,调和职业要求与社会道德的冲突。随着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在电视台追求收视率的同时,也显现出有些主持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过强。如1999年5月8日我驻南联盟使馆被炸,第二天有位电视媒体的主持人在电话采访烈士邵云环的儿子曹磊时,反反复复地问“你什么时候知道你妈妈遇难的消息的?”“你没有怀疑过妈妈工作单位的消息有误吗?”“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母亲节,你真的已经意识到妈妈已经离开人世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吗?”“你难过吗?”在这样的问题上纠缠,观众听来感觉无异于往曹磊伤口上撒盐,再加上不断推近的主持人并无泪光却美目顾盼的眼部大特写。直到主持人问出“你哭了吗?小朋友”,不由得让人怀疑主持人的职业道德何在?人文关怀何在?同样的那一天,同样是一大早的电话采访,白岩松在《东方时空》栏目里首先为曹磊送上了祖国亲人的关切和自己兄长般的抚慰和激励,虽然他们都没有哭,但是观众的喉咙却哽咽了,眼睛湿润了。也是那一天,敬一丹去朱颖家采访,第一句话就是深深地致歉:“真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来打扰你们……”他们展现出了与前者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表现,既达到了职业的要求,也在道德和良心的问卷上得到了一个满分,很好地调和了职业要求与道德良心之间的冲突。

第四,适度流露共同情感。共同情感是指一种人所共有的普遍性的情感态度,比如仁爱之心、爱国之心等。共同情感对于主持人主持风格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主持人与事物的关系和对事物的态度。如在一期《凤凰午间特快》节目中,主持人胡一虎、曾静漪在播报最后一条新闻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名英国女婴先天失聪没有听觉,但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这个2岁的女婴能用手语与母亲交谈,竟然表现出丝毫不逊色于同龄婴儿的智力。新闻播报结束以后,两位主持人随即作了简短的评论,祝愿电视机前的失聪者、残障者也能从这件事中受到启发和鼓励,并比划着打出简单的表达祝福的手语,再一次对那些弱势人群送上无言的关爱。主持人的这个举动深深地感染了观众。主持人在节目主持过程总要尽量使自己的情绪处于控制状态,但在适当的时候瞬间流露共同情感也能增强节目的现场感和主持人的亲和力。

第五,注重适度包装。包装节目主持人比包装节目本身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带给观众的除了信息产品,还有蕴藏在信息产品下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半边天》的主持人张越以一种知性而又温暖人心的形象出现在节目中,赢得了中下层家庭妇女的信赖;《南京零距离》的光头主持人孟非庄谐合一的说话风格被大家戏称为“市民的儿子”。可以说,媒介这些对主持人的恰切的包装使主持人以一种人性化的形象贴近观众,也使他们的主持更有品牌效应。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关怀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电视节目的移植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