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如何出彩
2011-11-16陈菊萍
□陈菊萍
人物专访特指对新闻人物进行的报道,也是媒体吸引受众的 “重磅炸弹”。这种报道形式是以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有机地穿插背景材料和现场场景而成。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一篇好的人物专访,往往能深刻剖析人物的思想精华,树立典型,对受众产生深刻影响。相对于其他新闻形式,人物专访更具亲和力。
选择好采访对象
人物专访的传播效果,首先取决于所选人物的新闻价值。选好了专访对象,人物专访就成功了一半。要从知名度、典型性、接近性、新颖性来选择采访对象,以新闻价值和受众兴趣取舍素材,这是提高人物专访吸引力的首要因素。以城市广播电视报为例,采写的人物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名人与公众人物;第二,新闻人物;第三,各行各业先进人物。《宜春广播电视报》从2004年起开办了 《天南地北宜春人》栏目,几年下来,采访了近百位宜春籍在全国各地的杰出人物,其中有两院院士、共和国将军、奥运冠军、影视文化名人等。这些专访成为该报一道亮丽的风景,吸引了不同层次的读者。这些被报道的人物中许多人成为了当地政府、科研院校、文化体育等部门的顾问。可见,选好了人物,加之访问的时机又恰到好处,会提高人物专访的关注度和影响力,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引导好谈话
在确定了专访的对象后,作者除了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外,还必须在采访现场,像导演一样去引导采访对象进行一场语言的交融和博弈。笔者连续七年参与了江西省广播电视奖(报刊类)优稿评选工作,在评选过程中,都能见到因采访到位而成功获得大奖的案例。然而,也有些选送的人物专访,虽然在标题上标有访“XXX”的字样,或者在文章上打出了“人物专访”栏目的字样,但通读全文发现,文章缺乏人物专访的味道,仅靠大量的资料堆积,没有现场感,缺少灵动而呆滞乏味,根本称不上是人物专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作者没有引导好采访对象,或者说作者缺乏引导采访对象的艺术。例如:有的作者只在文章的开头露面,而且还是很程式化地表现自己,一般为 “X年X月,记者在XXX采访了XXX”。除此之外,文章的其余部分就再也见不到作者了。很显然,作者只把自己当成了一个由头,而没有把自己当成导演,因而写的文章就像是人物介绍;有的作者在文章中表现得太多,有喧宾夺主之嫌,且引导生硬,一问一答,文章显得平淡乏味;还有个别选送稿件,连简单的作者露面都没有,这显然是不懂专访的基本写作要领,或参评时稿件投错了档,把人物通讯当成了人物专访。
因此,要写好人物专访,必须采访好人物。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来自成功的采访。作者要有意识地把自己当成导演,营造融洽的谈话氛围,有目的地用语言和行动去引导采访对象,进行自然的交流或交锋,扩展思辨空间,展现人物的性格及人格魅力,并且用笔勾勒出被采访者的肖像、言行及当时的情景。在后期的加工成文时,还要注意运用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借助好视角
对于人物专访来说,以独家视角打造人物个性是最好的。在网络时代,媒体要想发表“独家新闻”越来越难,何况城市广播电视报是周报,在时效上比别的媒体稍逊一筹,要想在率先发布上打“时间差”难上加难。笔者认为,越是这样越应在专访报道中找准和自己版面契合的独特视角,从一个新的角度或者一个他人未曾走过的路径,发掘新闻价值,通过角度选择获取非时间差性的独家报道。
因此,对城市广播电视报来说,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切入,才能获得高人一筹的传播效果,以弥补时效的不足。2004年9月,奥运会皮划艇冠军杨文军载誉回到家乡宜春,当时中央、省、市数十家媒体竞相以 “杨文军荣归故里”抢发报道,笔者跟踪他两天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单独采访机会。正在苦于没有好的切入点时,杨文军在回母校水上运动基地探望师生表现出与之前判若两人的神态,面对自己曾在这里划出第一桨的波光粼粼的水面,杨文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孩子般地笑了,并从巨大的荣耀中清醒过来,真诚地说出了 “一切归零”“下届奥运会要从头再来”的话。笔者适时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后来这篇以《从巅峰又回到起点》的人物专访报道分别获全国、全省广播电视报一等奖。可见,角度新颖、独特、独家、个性,是优秀新闻作品的基本特质。换言之,好的新闻视角,能使稿件新闻价值倍增,让报道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