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现象到本质:解析“戴旭现象”

2011-11-14

群文天地 2011年19期
关键词:观点现象发展

张 陈

近年来,上到将军、专家,下到普通百姓,有一个人常被大家提起,他就是戴旭。这位出生河南民权的空军上校,凭借其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思想、尖锐的观点、犀利的文风、生动的语言和热情的演讲,尤其是其《盛世狼烟》、《C型包围》、《海图腾》等几部代表性著作的出世,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争论的热潮。有人追捧他,称其为“著名军事专家”、“中国的戴高乐”、“军中奇人”等,有人则以“九流的军事专家”、“危言耸听的预言家”、“戴鼠”、“戴粪”之类的名称讥讽他;有人称他的观点新颖独到、发人深省,有人则认为他是在一派胡言,危言耸听。大家通过网络媒体、论文杂志、研讨会等各种方式,一直以来对戴旭及其观点都极大地关注着,我们把这种社会现象称之为“戴旭现象”。然而,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其背后蕴藏着比戴旭及其观点本身更具有意义的本质内容,揭示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国家、社会和我们所处的时代。

一、“戴旭现象” 反映了中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客观情况

戴旭多次质疑国家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相关政策,大胆地揭露许多社会弊端。例如:他认为GDP是“狗的屁”,对国家这一经济政策不屑一顾;他在《C型包围》中对我国当前的安全状况和战略决策做出了悲观论断;他还认为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很多等等。正如他说的一样:“随着社会转型向深度开进,中国社会矛盾在一个时期将会增多或加剧。”而“戴旭现象”更多的正是关于大家对戴旭这些具体言论的讨论,戴旭对于社会问题的揭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甚至被一部分人认同,这表明这种意识已经拥有了自己立足的社会土壤——中国确实在建设发展中或多或少地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例如腐败问题、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我国当前的安全战略环境的确堪忧等。所以,“戴旭现象”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矛盾凸显、问题显现的时代。

然而,戴旭在揭露问题中所表达的很多观点既尖锐又很敏感,例如他在《C型包围》一书中直接声称:“根据俄罗斯的情况看,我判断,中国可能先于俄罗斯解体……”在《盛世狼烟》中讲道:“今天的改革开放类似当年的洋务运动,而台海形势则颇似中日甲午战争前夜。时光虽不能倒流,历史却可以重演。”而诸如类似的与官方主题思想背道而驰的声音,却能公之于众,被官方所允许,被社会大众所讨论,他本人也被众多院校、单位所邀请,被众多杂志和媒体所接受,这些都表明中国已经步入了解放思想的时代,“解放思想是中国社会变革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支柱”。同时,“戴旭现象”中涉及到了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例如,大家在热议戴旭的“鹰击战略”、“房地产支撑不起大国崛起”、“太平洋上的政治冰山”等命题之中,首先都承认了中国的新军事变革,承认了GDP增长、承认了中国的政治大国地位。而各种观点的出现,各种文章的发表以及网络媒体的大肆渲染,也都表明我国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整体进步的客观事实,从总体上看,“戴旭现象”直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解放思想、不断进步的时代。

同时,戴旭个人的忧患意识本身就是对国家发展问题的探索;另一方面,官方允许戴旭的探索,并将这种探索摆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也说明政府对于发展规律探索的支持。可见,着眼国家发展、不懈探索的意识其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情节,已经成为国家的主导意识,即在矛盾和进步中,中国还在继续探索,力求发展。

所以,“戴旭现象”首先就是对我国社会当前发展情况的客观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目前正处于矛盾凸显、问题显现的时期,处于思想解放、不断进步的时期,处于着眼发展、不懈探索的时期。

二、“戴旭现象”暗示了中国国家发展战略适时调整的总体特征

“社会发展战略诸层次、诸部分的有机总和,统称为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是对社会长期发展的全局谋划和自主控制。”“戴旭现象”从总体上关注的是中国如何走出现实的困境,如何着眼未来的发展,如何在激烈的大国博弈中取得胜利。从这一层面上讲,“戴旭现象”已经把出了我国发展战略的微弱脉搏。

戴旭有很多言论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态势,涉及到国家发展战略抉择和我国的对外方针。而“戴旭现象”则涉及到对这些言论的进一步讨论。例如,戴旭在《C型包围》中曾说过:“历史和现实因素注定,中国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更不用说超级大国。”“中国新军事变革30年的成就还比不上洋务运动的军事成就”,而诸如此类的大胆断言已经成为众多学术专家和网络媒体讨论的焦点,有人反对,有人赞成,还有人频繁为我国社会发展出谋划策,这些至少都说明了民众对于国家发展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戴旭从2008年开始逐渐成为社会焦点,其观点大多以书籍、评论和演讲、报告等形式出现,其中出版《C型包围》的文汇出版社和出版《盛世狼烟》的新华出版社都带有官方背景,他还是《环球时报》的评论员和《中国青年报》的专栏作家,这也说明官方从总体上支持戴旭及其观点,也支持其传播。笔者认为,戴旭之所以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最重要的原因是戴旭的观点与眼光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一定的交集,而戴旭的总体观点还是在探求我国发展的正确路径,尤其是探讨我国如何在世界强国的夹缝中实现国家崛起。所以,这个交集不仅仅是国家对国民爱国思想的称许,至少也体现在国家对发展战略的适当调整上。国家企图通过戴旭向社会传达自己的发展信号,隐隐约约地引导着民众对戴旭的思想进行讨论,以此形成广泛的社会效应,为自己的战略调整准备广泛的群众基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戴旭现象应运而生。

因此,以上种种情况至少可以说明“戴旭现象”向我们揭示了三个内容:第一,中国的发展心态趋于积极进取。社会大众和官方的现实反应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第二,中国的发展思想趋于科学有效。社会大众对我国发展方式的建言献策以及官方的适当引导,都是在为我国发展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方式。第三,中国的发展走向趋于兼顾外界。“戴旭现象”不仅涉及到国内建设,而且很多激烈的讨论都与对外发展有关,例如“中国发展战略产业须防国家暗算”这一观点,正是《盛世狼烟》的重要内容。所以,“戴旭现象”又暗示了我国国家发展战略适时调整的总体走向,即中国的发展需要更主动、更科学、更开放。

三、“戴旭现象”体现了中国社会现代性和传统性的融合发展

在当今社会,戴旭的敏感论点一再成为文化媒体的报道主角,一再成为学术界激烈辩论的思想主题,一再成为社会大众争吵不休的舆论焦点,“戴旭现象”能够出现,最起码有三点原因,一是戴旭的观点被允许讨论,二是有人愿意讨论戴旭的观点,三是戴旭的观点容易引起人们的讨论。一方面,“戴旭现象”的被允许,国人主动讨论社会的敏感话题,主动思考与官方主流思想相悖的论调,这些都揭示了国家对于每个人的包括言论自由权在内的各种民主权利的尊重,对于每个人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要求的尊重,而这些正是当下“以人为本”思想的现实写照。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戴旭观点颇具争议性才吸引了人们的讨论,造就了“戴旭现象”。从一定程度上讲,吸引观众眼球的并不一定是戴旭的观点有多高明,而是因为戴旭的观点有多“反动”。大家的思想认识长期以来都被官方主流思想所占据,国人对这些主流思想一直坚持固守再固守的态度,即使有懷疑,也只是忍耐再忍耐;但是当一种完全不同的思想被允许出现,被舆论推上台面时,有一部分人仍然不愿突破常规而更愿与新观点争吵,有一部分人则开始认同这一新观点,而与现实争吵。这整个过程都显现了中国国人的两个传统性格,一是“好吵闹”,二是“进取不足,保守有余,勇毅有为之精神不足,而动心忍性之功夫甚深”。所以,正是“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国民的传统性格的融合发展,才造就了“戴旭现象”,这也是“戴旭现象”所要体现的本质之一,即中国当代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国民“传统性格”的融合发展。

“戴旭现象”之所以出现,还有一个原因不得不注意,这就是戴旭的过度忧患深深地刺痛了民众“强国梦想”的神经,揭露了国人“弱国心态”的伤疤,激起了民众的征讨。戴旭的“2030:中国面临被肢解的命运”这一观点饱受質疑就是一例。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果正推动中国迈向现代化,“于是,中国民间普遍流传着一种心理: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性的大国,只有美国才能和中国相提并论,世界的未来必然是属于中国的。”中国人在追求着“世界第一”,在寻找着中华民族的古老辉煌。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成就和优点极力夸大溢美”,“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三缄其口,避而不谈”,“对别人的批评非常在意,遇事不能冷静反思。”而这正是典型的“弱国心态”,这是近现代中国积贫积弱和落后受辱的悲惨命运给国人留下的伤痛。戴旭在某些敏感领域对国家现实过分担忧,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大肆否定精准地触到了国人的这一痛处,遭到了激烈的反击。可见,“戴旭现象”是中国“强国梦想”这一当代理想追求和“弱国心态”这一近现代传统心理融合发展的结果,是它们的双重体现。

当然,有人分析“戴旭现象”,认为其出现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戴旭语言具有冲击力、震撼力、煽动性,他的空头痛快带给了听众的心理痛快而大受欢迎;敢骂现实,他的言语投合了部分民众的不满心理;大话军事,被军迷所力捧;专家和媒体为了名利集体起哄等等。这些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当前的价值取向和传统的社会氛围,正是中国现代性与传统性交融发展的体现。

综上所述,“戴旭现象”并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它的背后隐藏着很多本质性的内容,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现阶段发展的客观情况,暗示了国家发展战略适时调整的总体特征,体现了中国社会现代性和传统性的融合发展。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关注它、分析它。

参考文献:

[1]戴旭.C型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2]戴旭.盛世狼烟:一个空军上校的国防沉思[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3][美]约翰·奈斯比特[德]多丽丝·奈斯比特.魏平译.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9.11.

[4]梁桂全.发展战略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8.

[5]万平近.林语堂论中西文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9.20.

[6]林语堂.无所不谈合集.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6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74-76.

[7]王宇.大国思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陈(1988-)男,河南信阳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历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近现代国防与军队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观点现象发展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更多观点,请扫码阅读。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第四章光现象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