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廿载磨砺 筑梦航天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主任刘海滨

2011-11-14陈道隆高妍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1年10期
关键词:海滨中国航天航天

文/陈道隆 高妍

廿载磨砺 筑梦航天
——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主任刘海滨

文/陈道隆 高妍

2011年5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主任、研究员刘海滨,在回国9年、投身航天7年后,以溯及既往方式入选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成为整个中国航天集团第6位入选该计划的海外高层次回国人才。

事隔半年,回想得知入选时的情景,刘海滨仍是掩饰不住的兴奋:“感到非常激动,能够入选国家引进海外人才的最高计划,得到中组部的肯定,是对我回国的最大认可,对我人生最大的鞭策!”

同时,他对这份荣誉也有清醒的认知:“这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一种压力。过去所做的只能代表过去,入选‘千人计划’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台阶。如何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托付才是更重要的,一定要把压力变成动力,为中国航天的发展做出更大努力。过5年或10年,再来看看自己为祖国做了些什么事情,是否对得起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

这就是刘海滨,自信却谦虚,务实而进取,从不缺乏理想与激情。

远赴东瀛——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1981年,刘海滨考上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从那时起,便注定了与航空航天的一份情缘。在接下来的8年中,他本科、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直到1989年末以留日预备生的身份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留日预备学校学习1年,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早在西北工大求学时期,勤奋刻苦、好学好动的刘海滨就已经开始享受成果的喜悦。

1985年,在本科毕业论文导师的指导下与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合作研究开发了“某飞机机翼计算机辅助数控加工系统”,该系统是“7760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制造和管理系统”项目的子系统,1988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刘海滨就在《航空与航天》杂志上发表了《数控加工后置处理程序的通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研究》学术论文。

1988年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与哈尔滨电机厂合作研究开发的“大型水轮机叶片系列几何造型及多轴数控加工图像编程软件系统”项目,该项目在199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刘海滨主任

在日本访问(右三为刘海滨主任)

留日博士20周年纪念(后排左四为刘海滨)

1990年,刘海滨以自己的硕士论文为基础,在《航空与航天》杂志上发表了《图像数控编程中刀具数据库的设计研究》,作为主要成员,与航空航天部124厂合作开发的“通用机械类微机CAD/CAM系统”项目获得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0年,对于刘海滨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离开了生活、学习9年的母校西北工业大学,由国家公派赴日本国北海道大学大学院以日本文部省奖学金博士生研究员身份学习精密工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海外学习和工作历程。

尽管大专业领域从航空宇航制造转到了精密工学,但刘海滨说,他的学习和研究始终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重在研究计算机技术及应用,有很多共通之处。在西北工大求学期间,主要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博士导师是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学科创始人杨彭基教授。到日本以后,尽管学习专业叫做精密工学,但刘海滨的主研方向是人工智能,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有关人工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博士导师是国际知名学者、世界CAD学科理论基础奠基人之一的嘉数侑昇教授。

在北海道大学和随后的东京电子株式会社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刘海滨针对日本第五代大型计算机计算机理的基础研究,在原有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磁场信息导入的新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人工神经电磁场理论,以此构建起一种新型计算机结构和计算机理,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获1994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人工神经网络学术会议的“理论创新”奖。这一理论还得到了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的认可,并得到了研究资助。

同时,刘海滨在半导体制造设备(Probe,Etch,Clean Track等)的系统控制研究及嵌入式软件研发中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得到东京电子株式会社的嘉奖。

1998年,刘海滨出任日本摩托罗拉股份公司IT部副经理兼技术主管。作为IT部技术负责人,刘海滨主管IC芯片生产自动化系统的研发,应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等技术,研究芯片生产线的系统控制理论。期间他还作为项目负责人,领导来自6个国家(中、美、英、日、韩和马来西亚)25名开发人员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6-inch和8-inch的900多台设备的CIM一体化,为公司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得到了摩托罗拉美国总部授予的“杰出贡献”奖。在国外期间,刘海滨出版英文学术专著一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2002年,又是刘海滨人生中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选择了回国。

其实早在1998年去日本摩托罗拉的时候,刘海滨就已经萌生了回国发展的想法。“1990年到日本以后,只1994年回国一次,对国内的情况知之甚少。后来通过家人、同学、朋友或媒体的渠道,才逐渐了解到国内的发展形势很好,也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国外的待遇条件确实比国内要好很多,生活也比较稳定、安逸,但总感觉自己学的东西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最重要的,自己出国是国家公派,一直希望能够回报国家的培养。”

就这样想着,机会出现了。2002年7月,刘海滨由摩托罗拉美国总部从日本派回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接替两位美国人任IT部经理,同时继续兼任日本摩托罗拉的IT部技术负责人。

在接下来的1年半时间里,刘海滨负责完成了中国8-inch生产线的自动化建设工作,使天津MOS17成为当时自动化生产程度最高的IC芯片厂之一,而他本人,也积累了丰富的先进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作为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的重大项目负责人,刘海滨领导ITCIM的开发团队,完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SMIF Automation生产线的系统开发工作,获得了美国总部授予的“Innovation for SMIF Automation”奖。

不管是出去还是回来,刘海滨都带着成绩和华彩,一路扎扎实实。

人生就是如此,你永远无法预期接下来的变化,但却可以为应对未来的每一次变化积累最深厚的能量。

回想那段经历,刘海滨庆幸自己始终坚守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不管是理论研究、设计研发还是管理应用,所研究的都是国外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正是这十几年的研究和工作经历,不仅使得刘海滨对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有了深入了解,也使他具备了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把握能力,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为他后来从事航天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外交流(右一为刘海滨)

刘海滨(前排左三)参加“2008年中国大型制造企业先进制造技术与应用高级研讨会”

投身航天——回到最初的梦想

飞天无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当然也是刘海滨的,早在他求学西北工大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深深扎根刘海滨的心底,多年沉睡,直到进入中国航天,才被最香甜的雨水点醒,一下便彻底打破硬壳,雀跃着、热情而蓬勃地成长。

2004年2月,刘海滨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航天科技信息化建设领军人物引进,调入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负责航天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的总体设计。

一个决定,带给刘海滨一份希望,但有得必有失。他得到了一个圆梦航天的机会,自然也失去了很多——放弃了优厚的生活待遇与熟悉的工作环境;考虑到保密问题,他放弃了绿卡,保留了中国国籍;为了中国航天,他放弃了猎头公司提供的高级高薪职位。

与过去一直从事的研发、设计等比较具体的工作不同,作为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信息化总体设计部负责人,刘海滨主要从事航天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总体设计,他说自己“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了,需要站到更高层面以更宏观的思维和立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幸而有过去二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支撑,有对国外信息化建设历史及其先进管理模式的深刻理解,更有为中国航天奋勇献身的执着,刘海滨积极调整心态,很快就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从工作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作出适当改变,迅速适应和融入了新的环境,并取得了新发展。

推进航天信息化建设,发展数字航天,是新时期提升航天型号科研生产能力、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加快航天管理模式变革、推动中国向世界航天强国迈进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航天科技工业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新途径。航天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任重道远,刘海滨和众多的同行一起,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笃志向前。

几年间,刘海滨及其团队负责研究、制定完成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信息化发展战略和集团“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初步构建起了航天型号科研生产数字化体系和综合管理信息化体系,为航天型号研制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使航天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参加了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基础科研发展规划、国家科技部制造业数字化工程专项“十一五”规划等的编写工作,以及其他战略研究和信息化重大工程的规划论证工作。

作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专家,刘海滨还参加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CIMS主题、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以及国防科工局军工制造业数字化等战略研究和信息化重大工程的规划论证,为推进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作出了贡献。

刘海滨(右)在JAX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参观交流

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参观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右一为刘海滨)

与家人在日本迪斯尼

系统论证——未雨绸缪求发展

航天工程是国家级大型系统工程,投入多、影响大,容不得失败与反复。因此在重大工程实施之前,对各大系统进行周密而严谨的系统论证,就变得至关重要。

2009年,为更好地推动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航天开始筹建航天系统论证中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悉心筹备,同年9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以下简称“论证中心”)成立,刘海滨出任中心主任。刘海滨团队的主要工作,就是以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在航天重大工程实施前,对工程的立项和实施进行系统论证。

刘海滨介绍,论证中心成立初期,就定位在航天系统发展战略的研究机构、航天系统顶层设计与综合论证的专门机构、我国民用航天大系统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支撑机构,旨在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与系统规划,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航天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及发展重点,其主要研究任务包括战略规划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大系统综合论证、管理支撑等。

具体来讲,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的总体需要出发,围绕国家民用航天项目立项,以支撑和保障国防科工局等部门民用航天系统论证为核心,以服务和配合各型号总体院技术论证为基础,统筹考虑用户需求与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开展国家航天战略规划、政策法规的研究,统筹和协调各方面的技术力量,开展航天系统的综合论证、顶层设计和技术经济分析,为推进、拓展、引领航天系统发展,支持和推动航天系统项目立项,服务和协调航天系统研制,实现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的目标提供支撑。

运行近两年来,论证中心已经完成了办公基础设施建设,并在逐步完成人力资源建设和论证工具及平台建设。

作为航天大系统论证的负责人,刘海滨及其团队目前主要负责航天大系统的论证和顶层设计工作,正在担负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专项“系统总体与软环境”论证及实施工作和“探月工程重大专项三期工程”专项工程总体与技术基础方案论证及实施工作。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是涉及“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时期的长期规划,旨在围绕建立中国战略性空间基础设施的目标,统筹建设天基、临近空间、航空、数据中心和应用五大系统,构建天、空、地三个层次观测平台,形成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和高精度观测的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的对地观测系统,建立对地观测数据中心和应用系统等地面支撑和运行系统,提高中国空间数据自给率,形成空间信息产业链,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战略需求。高分专项涉及到国家多个部委,多家参研单位,天空地多个型号研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论证中心是其中的工程系统总体和软环境建设的技术抓总单位。

探月三期的总体目标是实现月球样品的自动采样返回,刘海滨团队目前主要负责该工程的总体工作环境和技术基础论证。2010年,在刘海滨的领导和主持下,团队完成了相关的工程总体与技术基础等方面的方案论证工作,得到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及院士专家组的充分肯定。

刘海滨指出,论证中心的成立与发展,有利于促进航天事业与国家整体战略协调发展,是适应航天系统天地一体化、规模化、标准化、复杂化、体系化等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提高集团公司整体竞争能力,实现集团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的重要支撑。

投身航天以来,刘海滨主持或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防科技工业基础科研等课题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此外,他还积极发挥自身的海外资源优势,进行国外智力引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航天的国际化进程添砖加瓦。

培养人才——立足航天传帮带

“人才在航天事业发展中始终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航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航天杰出人才的不懈坚持与无私奉献,是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留美第一代科学家、孙家栋为代表的留苏第二代科学家,以及现在我国自主培养的第三代科学家等带领所有航天人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晶。钱学森先生的事迹鼓舞带动了几代航天人,可以说中国航天五十多年的发展,既是人才成就事业的历程,也是事业造就人才的历程。”提起中国航天的成长与人才培养历程,刘海滨眼中闪动着别样的光芒。

作为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主任,他也承担着培养优秀人才、打造优秀团队,为航天事业补充新鲜血液、完善人才梯队的任务。

刘海滨指出,优秀的领导干部和科技领军人才,大多是在基层的考验和锤炼中成长、成熟的。近年航天系统人才结构发生了变化,新加入了很多年轻人才。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航天人,刘海滨认为,首先要理解航天精神,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对航天工作有认同感。这种认同,不仅限于对这份集体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中国航天未来的信心,还包括对繁琐细致工作的理解、对无私付出的心甘、对社会浮躁氛围的摒弃以及甘愿以航天为终身职业的决心。

其次,一个优秀的航天人还应该具备不怕艰苦、勇于挑战新目标的创新精神。从事航天工作,是在攀登一座暂时看不到顶峰的山。唯有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清除前进路上的障碍,埋头苦干,无所畏惧的向前。

再次,航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配合。作为一个航天人,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同样重要,高压工作环境中与团队成员轻松融洽相处,保持愉悦的心情工作确实会事半功倍。

最后,年轻人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不迷信权威和书本,遇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任何一个航天人都应该做到精于一门、并对相关联技术知识有广泛涉猎和了解,便于协同工作。

为了能够使年轻人尽快成长,系统论证中心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刘海滨介绍,对于加入团队的年轻人,中心都会安排先到航天型号研制的一线锻炼,亲身体会切实了解工作需求,以便回岗后的工作更加有结合性和针对性;中心建立完善了科学的考核机制,奖惩严明,激发年轻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年轻人创造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新鲜的知识和经验;此外,刘海滨还特别注意在培养年轻人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信任,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大的发挥、发展空间,在保护其积极性的同时,敢于压担子,通过参与项目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帮助其适应工作并快速成长。

入选“千人计划”后,刘海滨更加忙碌,但他懂得放松,或是受国外生活观念的影响,他很懂得享受生活。他喜欢运动,游泳、爬山、骑马、羽毛球样样在行;喜欢读书,尤其历史类图书。“长期高压工作,难免疲惫,通过运动来好好放松,才能有更好的创意和想法。劳逸结合很重要,没有好的身体,想做事情也会力不从心。”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懂得工作。

刘海滨,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系统论证中心主任,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995年获日本北海道大学工学博士学位,从事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相关研究20余年。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建立了基于磁场信息导入的新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人工神经电磁场理论,以此构建起一种新型计算结构和计算机理,取得了重要理论成果。2004年至今在中国航天工程咨询中心和航天系统论证中心工作,从事集团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及总体设计、先进制造技术、大系统仿真及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等研究与实践。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防科技基础科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知名企业科技创新课题等项目2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SCI索引5篇、EI索引12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获美国ASME协会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创新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为863计划评审专家、北京市信息化咨询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西北工业大学兼职教授、5个国际学术期刊和学会的编委或论文审查专家。

猜你喜欢

海滨中国航天航天
夏日海滨
航天梦,我的梦
有一种浪漫叫中国航天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and Dual Neural Network Direct Integration Method
逐梦航天日
海滨1
“中国航天日”来了
中国航天
中国航天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