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普:海涂上的耕作者
2011-11-14刘荣张宇
文/刘荣 张宇
刘兆普:海涂上的耕作者
文/刘荣 张宇
刘兆普在吉林省洮南基地考察盐碱土上南菊芋1号
高盐碱度使我国面积广袤的海涂成为农作物零生长的荒漠之地,不少人曾尝试改造它,试图发掘其利用价值,但效果甚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兆普带领着科研团队,经过20年的摸索,培育出多种耐盐且能改变土壤盐碱度的植物,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益改造高含量盐碱滩涂的梦想,滩涂变良田不再是奢望。
刘兆普曾先后入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农民家庭出生的刘兆普深知农业的重要以及农民的艰辛,因此,用学到的知识造福农业、造福农民成了他幼时的梦想和毕生致力的方向。几十年来,他一直从事海涂盐土资源、海水资源与耐盐能源植物资源的开发研究,分别在江苏大丰、山东莱州、海南三亚、黑龙江大庆建立了四个分属不同气候带、不同土壤特征的海涂和盐碱地长期定位试验基地,为改造我国盐碱滩涂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滨海盐土资源的快速改良与高效利用方面,刘兆普根据滨海盐土的成土过程及特征,集生物、水利与农艺改良于一体,设计并实施了一整套“时效并举、前后衔接、有序过渡”的农业高效利用和盐土快速改良利用模式,充分利用滨海的雨水资源及光热条件,实现物质、能量及时空的合理配置。目前,该模式的推广面积已达2500万亩,不仅使滨海盐土的改良周期缩短2/3,还将亩产值大约提高了10倍,获得了199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滩涂海水灌溉农业研究方面,刘兆普采用田间小区、微区试验和室内原状土柱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海水灌溉对滩涂盐土水盐动态、土壤肥力的影响,初步率定了不同气候带海水灌溉的各种技术参数,整理了半干旱地区海水灌溉油葵、鲁梅克斯、菊芋等植物的操作规程。在半干旱及季节性干旱地区的试验中,研究成果均取得明显进展。
在海岸带耐盐植物利用方面,刘兆普通过国外引进、国内收集筛选、胁迫培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种盐生植物与耐盐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筛选了一批能承受含盐量50%左右的海水灌溉且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耐盐植物,其中南芋1号菊芋新品种已获得授权,南盐油1号工业油菜已申请品种保护,在海南、江苏、山东三个气候带的海涂进行了种植及高产栽培研究,现已形成较完善的栽培技术体系。油葵、菊芋、芦荟等耐盐植物在3个中等试验基地已推广数万亩,为海涂非耕地资源发展能源植物、药用植物开辟了新途径。
在海涂种养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中,刘兆普依据生态位理论及种间偏利原则,在淤进型海岸带进行种养结合、种养复合等高层次复合生态系统与模式的研究,创建了麦鱼套作、田菁鱼混作等多种新型复合模式,在滨海中度盐渍化土壤上实现了大面积养殖麦鱼、田菁鱼双丰收的目标。该成果大幅提高土壤肥力,推动了沿海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及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刘兆普的研究成绩卓著,曾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业部948项目以及省、部级别研究项目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著书4部,申请专利10项并获4项专利证书,培育两个耐盐高效能源植物新品种。
刘兆普常穿梭于全国各地的滩涂基地,坚持在最基层、最艰苦的海滩开发第一线。几十年来,他将不毛之地变成绿洲,为中国的海滩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他坚守“生命不息,探索不止”的科研信条,“在科研的探索中,成绩不是终点,目标始终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