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公共英语课母语使用情况调查

2011-11-13

关键词:英语课外语教学母语

蒋 燕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大学公共英语课母语使用情况调查

蒋 燕

(西华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2)

本文对某大学二年级的51名学生和5名教师在公共英语课中母语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母语在英语教学中仍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介语。母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母语知识和母语思维,促进母语的正迁移,提高教学效果。

大学公共英语课;母语;情况调查

0 引言

一直以来,语言学界和教学界对母语作用(常被称为‘母语迁移’)的探讨大多集中在母语的负面影响上。很多学者和教师一直把母语表达习惯和母语思维对外语教学的阻碍作用当作常识来接受,认为外语学习过程就是逐步克服母语干扰,养成目的语表达和思维习惯的过程(Ellis,1985)。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如:Corder,Ellis,文秋芳,陆效用,等等)认识到母语思维和母语知识的积极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在这样一种认识的驱动下,一些学者(王文宇,2002;郭铭华,2002;衡仁权,2004;曹瑞明,2006;周星,等,2006)对国内外二语课堂教学中母语的使用研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提出可资借鉴的建议;另一些学者(王俊菊,2003;乔佳义,2003;杜耀梅,2003)对不同水平英语学习者的课堂母语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究母语在不同层面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使用场合及范围。目前,针对大学公共英语中母语使用情况的研究还很少。二语习得是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学中母语的使用不仅取决于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特征,而且取决与语言学习的阶段和语言使用的类型(陆效用,2002)。因此,本研究对大学公共英语课中母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发现母语在公共英语课中的积极作用,以此指导教学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深化公共英语教学中母语使用的研究。

1 研究方案

1.1 研究对象

参加本研究的受试者是随机抽取的某大学公共英语课二年级的51名学生和5位教师。这些学生均有6年以上的中学英语和2年大学公共英语的学习经历,其中25人已通过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在教师受试者中,均拥有硕士学位和获得讲师职称,教龄从5年到12年不等,所有教师均有教授公共英语3年以上教龄,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

1.2实证调查

本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保证调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调查前先对7名学生和3位教师进行了先导研究,并根据其反馈建议对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本次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51份,全部收回,有效率为100%;发放的5位教师问卷全部有效。统计后又与部分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访谈,进一步核实问卷各项内容,以提高调查的信度。

将调查结果综合整理成以下三个表格。表1反映出学生和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母语使用情况的反馈。

表1 学生和教师对大学英语课堂中母语使用情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公共英语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60%)和学生(60.7%)经常使用母语,少数教师(20%)和学生(35%)有时使用母语,个别教师和个别学生很少使用母语。可以看出,课堂中学生使用母语频率较高,这与学生自身英语水平不高是分不开的,学生的英语水平越低,对母语的依赖越大(周星,等,2006)。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频繁使用母语。在访谈中,教师反映,如不使用母语而单纯依靠英语来教学,不仅授课速度慢(需要重复多次),而且教学效果差(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讲到了哪里)。这样一来,教师只好借助母语进行教学。久而久之,母语在课堂中出现的频率就高了。

在对课堂上使用母语态度这一问题上,51%的学生坚决反对使用母语,而反对学生使用母语的教师高达60%。表示接受和赞同母语使用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分别为49%和40%。可见,大多数学生喜欢教师用英语授课,学生有较强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更多的英语语言输入是可以接受的。教师同样希望学生少用母语而多用英语。但“希望”和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表1的第三个问题中可以看出,只有个别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使用母语对英语学习没有任何帮助,35.2%和54.9%的学生认为母语使用有一些帮助和较大的帮助。而在这一点上教师所持观点与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

本研究与陈立平(2004)的调查结果有相似之处,即“大部分师生认为课堂母语使用会不同程度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但各项数据存在差异,可能是由于陈的调查范围较广(英语专业各科,大一到大四学生),而本研究只针对大学英语这一门课的大二51名学生。

为进一步证实母语与大学英语学习之间的相关度,笔者采集了上述51名学生大学第三和第四学期期末的大学语文与大学英语成绩,分别计算出这两门课程平均成绩的皮尔逊相关系数,结果(表2)分别为0.62和0.59。根据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祁新娥,1995),系数在0.5—0.8之间均属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这些数据分析都证明了学生的外语学习与母语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母语学习好的学生,一般来说英语成绩也会较好,反之亦然。

表2 皮尔逊相关系数比较

此外,笔者再次从学生母语和英语学习的各个层面对5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借以细化上述观点的正确性。其结果如表3所示:58%的学生认为汉语拼音的学习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有帮助;94%的学生同意汉语词汇的学习对英语词汇的学习有帮助;此外分别有62%、84%和88%的学生同意汉语语法、汉语阅读技能、汉语写作技巧对英语语法学习、英语阅读、英语写作有一定帮助。另外,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70%的学生认为中文成绩与英语成绩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最后,笔者对所调查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虽然师生对课堂母语使用有着许多不同的看法,但对母语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都表示肯定。如一个学生所言:“现在还应积极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一个英语长句,每个单词都明白,但放在一起,仍理解不透。”另一位学生表示:“一个好的英语老师,不仅要英语知识丰富,而且母语知识也应全面。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真正喜爱的。”接受访谈的教师也明确表明要努力提高自身汉语知识水平的意愿,如“用生动的汉语对课文中难句、长句进行恰当翻译,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流畅,而且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表3 母语和英语学习相关层面的问卷调查结果

2 结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如Selinker(1972)、Corder(1978)、Krashen(1981)、Ellis(1985)等人主张重新认识母语迁移,认为母语迁移不会构成对二语学习的干扰或阻碍;母语迁移的实质是语言学习者对母语知识的借用,是在二语认知过程中一种有效利用已有知识弥补知识差距的策略。

本研究探讨了母语在大学公共英语课中的使用情况,肯定了母语的积极作用:母语知识和技巧能促进英语学习。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本研究得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1) 教学中首先应遵循目的语使用为主,母语使用为辅的原则。而且母语的使用应根据不同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学生的英语水平等实际情况,遵循适度、适量的原则。

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在讲解英语语言形式或语用功能时,要以比较和对照母语和英语的语言形式或功能为起点,引导学生首先利用母语知识的正迁移,掌握英语语言中与母语相通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中注意二者的差异,尽量避免语言运用中出现负迁移。当学生的某些口语或书面表达由于套用母语表达形式而不合英语规范时,教师应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仍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借用”策略。

3) 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与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母语的积极作用。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干扰,而且可以消除教学中使用单一目的语给学生带来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理解障碍,促进母语的正迁移,提高教学效果,将学生培养成能熟练使用两种语言的复合型人才。

[1] S P Corder.Language-learner language′[M]//Understanding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Issues and Approaches.J C Richards.Newbury House,Rowley,Mass:1978.

[2] R Ellis.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UP,1994.

[3] S D 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4] Selinker.Interlangau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1972.

[5] 曹瑞明.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J].外语教学,2006(3):67-68.

[6] 陈立平.英语专业教师在课堂上语码转换调查[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34-40.

[7] 杜耀梅.母语在英语精度课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12):57-58.

[8] 郭铭华.论母语在外语课上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4):45-47.

[9] 衡仁权.国外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目标语和母语的使用研究述评.外语界,2004(6):64-68.

[10] 李洁明,祁新娥.统计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11] 陆效用.试论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面影响[J].外语界,2002(4):11-15.

[12] 乔佳义.大学英语课堂媒介语对比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372-377.

[13] 王俊菊.助跑器?绊脚石?——一次有关外语教学中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J].现代外语,2003(4):395-402.

[14] 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作文分享成绩之间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66-69.

[15] 周星,毛卫娟.外语课堂教学媒介语研究述评[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14-17.

[责任编辑:王荣江]

G642

A

1671-6876(2011)02-0163-03

2011-03-02

蒋燕(1978-),女,四川雅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学科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英语课外语教学母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母语
“小班化”背景下高中英语课例研究刍议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英语老师出难题
母语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
快乐的英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