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立群:打造中医肿瘤学科“国家队”

2011-11-13文图中国医药导报韩同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外治重点学科国家队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韩同伟

贾立群:打造中医肿瘤学科“国家队”

文图/《中国医药导报》记者 韩同伟

记者近日采访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贾立群。此前据记者了解,贾立群主任早在1986年起就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疗和基础实验研究,先后师从我国著名的张代钊、李佩文教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屡次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中西医结合肿瘤领域科研课题,并两次东渡日本学习和研修肿瘤化学治疗和分子生物学。2006年,贾立群主任曾入选“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贾主任带领下的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不断创新,不断提高学科发展与扩展科研范围,目前已成为中医重点学科建设的“国家队”。

学科建设:融中西医为一体的医教研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是“十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贾立群主任是继张代钊、李佩文主任之后的重点学科带头人。据贾立群主任介绍,200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的中医内科肿瘤病学为重点学科。他所主持的中医内科肿瘤病学在“益气养阴法”延长中晚期肺鳞癌带瘤生存期、中医外治恶性胸腹水、中医外治癌痛、中医药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方案,成为国内中医肿瘤的领先学科之一;2008年,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知名学科建设项目。

贾立群主任说,该科的学科建设采用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重点发展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及肿瘤并发症的临床技术,提高中医药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创新水平和优势;促进中医肿瘤临床诊疗技术的创新水平和规范发展,形成融医、教、研为一体的中医肿瘤重点学科,不断加强中医肿瘤人才的培养,由此成为中医重点学科建设的“国家队”。

贾立群主任说,随着现代肿瘤学的发展,探讨中医药与靶向治疗药物的结合,拓宽相关中医理论对其诊断、病机和治则的认识及理论依据亟需加强。随后,贾立群主任重点概括了中医肿瘤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的研究将中医体质分型纳入老年肺癌化疗方案选择主要参照指标之一;将中医扶正祛邪的理论指导老年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二是,中医外治肿瘤康复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基于“内病外治”的原理,采用中医外治技术治疗肿瘤相关并发症,建立中医外治肿瘤康复体系。三是,结直肠癌、胃癌的中医防治;探讨结直肠癌的中医证型与治疗方案;应用中医药解决胃肠道肿瘤化疗难治性不良反应,提高化疗患者的耐受性和收益率。四是,中医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作用的研究等。

在学科科研教学方面,贾立群主任说:一是,施行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二是,承担院级和省部级学科相关科研课题;三是,通过重点负责学科研究方向和任务,提升学术骨干的科研研究能力;四是,每年选派学术骨干参见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三至五次,国际学术会议一至二次,选派年轻学术骨干5年内在国外先进研究科室进修二至三人次。

贾立群主任辛勤耕耘,带领重点学科建设节节攀高,自2000年至2008年,《中医内服外治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暨第二届CGOS年会、第八届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以及国际抗癌联盟学术大会(日内瓦)等颁发的多项各类奖项。

贾立群主任带领他的同仁分别承担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的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学科下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贾立群主任说,中医肿瘤学科建设总体的发展目标是,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结合现代肿瘤学治疗标准和先进诊疗技术,将“中医与西医”、“循证与辨证”、“内服与外治”有机结合,形成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学科特色:建立中医外治肿瘤的康复体系

贾立群主任在中药外治肿瘤并发症方面有突出建树。他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治疗化疗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病变、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口腔黏膜炎以及恶性胸腹水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解决了肿瘤临床的难治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美国肿瘤学会(ASCO)和欧洲肿瘤学会(ESMO)学术会议,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中医外治肿瘤技术是中医肿瘤学科十余年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中医外治肿瘤常见适应症有:一是,癌症并发症,如癌性疼痛、癌性发热、恶性胸腹水、多汗症等;二是,放射性并发症,如放射性口腔炎、食管炎、肠炎、皮肤损伤等;三是,化疗性不良反应,如恶性呕吐,白细胞下降、化疗性手足综合症、化疗药外渗性皮肤损伤、阿片类药物性便秘、阿片类药物性尿潴留等;四是,手术后遗症,如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术后腹胀、术后切口不愈合等。

贾立群主任说,结合各种恶性肿瘤的特性,临床治疗所需求的药物与方法应该具备的特点有,作用靶点明确,临床效果确切,可反复、持续应用,副作用小,价格便宜,适用人群广泛,应用方便,适应症广,辨证用药,治疗个体化。首先,外治药物通过局部与整体参合辨证获得,具有个体化的优势。其次,外治药物常常用于肿瘤局部,靶点明确、毒副作用小,与一些现代技术结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可反复应用,不易出现耐药等状况。第三,价格便宜,应用方便。因此,通过对中医传统医学的继承并结合现代多学科的技术发展,从深层次揭示外治作用机理,同时加强临床实践进行规范化临床研究,肿瘤外治一定会具有广阔发展的前景。

贾立群主任简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医外治肿瘤及放化疗并发症的技术方案:根据“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的治疗原则,对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痛块消乳膏”外治;根据“益气温阳、行气利水”的治疗原则,对恶性胸水患者应用“抗癌消水膏”外治;根据“健脾化湿、温阳利水”的治疗原则,对恶性腹水的患者应用“实脾消水膏”外治;根据“益气活血、解毒生肌”的治疗原则,对口腔炎患者应用“溃疡油”外治;根据“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对化疗性手足综合症患者应用“通络散”外治;根据“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治疗原则,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双黄健肤膏”外治等。各种中医外治的临床效果奇佳,在广大患者中得到好评,充分显示出中医外治法在针对肿瘤及放化疗并发症反应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学科推广:深入农村肿瘤防治卫生事业

贾立群主任说,为了响应国家卫生部推广的“农村医疗卫生与营养健康”的民生项目,他带领医院科室积极开展了“中医外治体系在农村肿瘤防治中的建立与示范”的农村推广活动。

现实资料表明,目前恶性肿瘤在农村也是导致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满足不了农民医疗、健康的需求。农村的肿瘤患者70%以上为中晚期病人。因此,应用中医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方法,解决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对农村医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贾立群主任说,由于全国农村存在区域性差异和技术力量不均衡等问题,其技术操作规范和应用效果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中医外治体系建立的重点在县级医院,培养县级医师成为技术骨干,重点在于培训中医外治技术规范操作,并保证其可持续性推广。

贾立群主任说,将中医外治癌性疼痛、恶性胸腹水、化疗性手足综合征的有效技术、方法在示范地区农村医疗中进行推广,应用中医外治技术防治农村地区中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18种并发症,以减轻其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农村县级医院开展相应的中医外治肿瘤技术,其技术包括材料与器具、药品配制程序、适应症、应用方案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基层医师的技术培训和示范,使县级医院掌握治疗肿瘤并发症的相关中医外治技术方法,并形成适宜农村肿瘤中医外治技术指南,便于进一步在农村肿瘤防治中推广应用。

贾立群主任带领医院科室人员,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组,为项目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科技协作原则,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并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国家科技部的监督和管理。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协助当地医院建立中医外用药制剂室,提高外治水平。在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上,他们对中医外治技术与药物放弃了知识产权要求,不参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益分配。贾立群主任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在100个县级医院开展推广项目技术示范,重点培训300名县级技术骨干,掌握肿瘤并发症的中医外治技术操作,并推广至1000名基层医师,在评价应用效果基础上,制定农村中医肿瘤外治技术操作规范和指南。

2010年以来,中日友好医院等6家医院组成中医外治肿瘤技术协作组,先后在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等10个省实施中医肿瘤专科技术推广项目,与每省10个县级医院,共计100个县签署了肿瘤诊治、协作、推广协议,目前已有5个县(市)成立了肿瘤专科,有10名医生先后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得到了专科技术的培训。中医肿瘤专科技术在推广技术、协作管理、研发队伍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其推广项目重在改善农村肿瘤病人生活质量,推广中医外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改善农村医疗尚不完善的现状,提高农村肿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疗效。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建立一套中医肿瘤外治技术体系,并示范推广至广大农村肿瘤防治工作中。

贾立群主任带领中医肿瘤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对各种恶性肿瘤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的研究;对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采取了独特的中医方法防治;中医补肾壮骨法对癌症转移治疗作用的研究,以及中医外治肿瘤康复体系的建立与推广等多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猜你喜欢

外治重点学科国家队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干眼不舒,中医外治有妙招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川芎外治 止痛功良
中医外治杂志
北欧两项国家队备战2022年冬奥会路径探索
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国家队”医院考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