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记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沈德立教授

2011-11-11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教授心理健康

院长

沈德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院长, 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 国家教育科学规划心理学科评审组组长、 教育部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等多项重要的全国性学术领导职务。

他热爱祖国和党的教育事业, 甘于奉献,教书育人,深受师生爱戴,培养了一大批中青年心理学专门人才; 他统编国家教材, 改变了我国心理学教科书中“言必称欧美”的面貌;他主持研制第一代国产心理学仪器,填补国内空白,促使我国心理学研究手段现代化; 他积极投身科研创新, 开拓了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新研究领域; 他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被教育部采纳与实施,开创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他顾全大局,办事公道,被国家多个领导部门任命为全国性学术机构负责人;他治学严谨,成果丰硕,主持多项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先后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等2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近年来沈教授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优秀党员”(2001)、“全国模范教师”(2001)、“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2003)、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2004)及“全国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2005)。《人民画报》(2002.4)、《中国画报》(2002.5)、《人民日报》(2004.12.23)、《中国教育报》(2005.1.9)、《光明日报》(2005.1.24)和新华社(2005.1.10)曾对他的先进事迹和主要科研成就做过专门报道。

立志要为中国的心理学建设添砖加瓦

1952年考入大学后, 他学习了心理学,毕业后又留校担任心理学教师,从此立志要为中国的心理学建设添砖加瓦。

(一)全国模范教师

从1956年担任心理学教师以来,已经50多年了。目前,年过七旬的他每年仍坚持给本科生讲课。 他的教学始终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许多外系和外校的学生都慕名前来听他的课。 为了解决 “文革” 后国内高校心理学教材内容陈旧和脱离我国实际的问题, 他和张述祖教授承担了国家教委下达的全国统编教材任务,他们两人用了5年时间,编著了一本《基础心理学》,全书62万字,340幅插图,被国内名家誉为具有 “时代特色和中国特点”,并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材奖”。为了克服心理学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 他还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国产心理学教学仪器10种, 被全国各高校采用,并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为了肯定他在教学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 国家人事部和教育部于2001年授予沈德立“全国模范教师”的光荣称号。

(二)我国实验儿童心理学的先驱者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 他还一直坚持搞好科研工作。 他的科研有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始终做到为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为基础教育服务。他根据我国的国情, 提出要发展中国的实验儿童心理学。

实验儿童心理学是将自然实验与实验室实验相结合, 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各种精密的心理学仪器设备去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

第一, 主持研制了第一代国产心理学仪器;第二,从国外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的心理学仪器设备,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现代化的儿童心理学实验室;第三,通过文理交叉和学科渗透,在国内组建了一支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并善于攻关的实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队伍;第四,运用心理学仪器,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儿童感知、记忆、思维、情绪、动作、个性等领域的实验研究,为我国儿童心理学取得了一批具有学术价值并且又紧密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的主要研究成果。

目前, 天津师范大学已成为国内实验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心。

当代中国青少年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拓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青少年与大学生群体中日益突出。中央为此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类学校做好青少年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沈德立教授受教育部委托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一是领导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调查研究, 二是全面指导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沈教授组织研制我国第一套 “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对30万名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普查, 对全国334所高校660名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工作, 组织编写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工作,用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

沈德立教授长期担任教育系的教学工作,每学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现在,他虽已达古稀之年,除指导博士生以外,每年仍坚持给本科生讲专题课。

在教学过程中, 他自觉做到言传身教。他认为一名教师时刻不能离开学生,因为“学生能净化教师的灵魂”。 他每接触一个教学班, 都要先翻阅 “学生登记表”, 召开座谈会, 找学生个别谈心,深入、具体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思想、生活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因材施教。

他十分重视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曾发表 《怎样运用心理学的规律搞好教学工作》的论文,对这一很有实践意义的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阐述。 多年的教学已形成他自己的习惯:上课前,一定要认真准备。对各个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落实,备课、上课的处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的选择与利用都一丝不苟。 仅是教学用的投影仪胶片,就制作了上千张。他十分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 每次上课都要对所授内容一次又一次地设计, 以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凡是听过他讲课的人, 都有一种体会:既受到知识的熏陶,又有教学艺术的享受。他讲课内容丰富,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精辟扎实,但又深入浅出,从不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他十分讲究教学艺术,注重启发,研究语言,做到课堂用语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他讲课时表情丰富,生动形象,音调、音量恰到好处,课堂气氛专注、和谐、融洽,师生双方互动。由于他多年来将心血和智慧倾注于教学,成绩卓著,赢得学生的尊重。

热爱祖国,严于律己,乐于奉献,人以德立

沈德立教授始终把自己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工作中,教育学生为祖国而学习。由于他总是充满着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去讲课, 去教育学生,所以经他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都能比较正确地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在大事上、原则问题上是非分明。

沈德立教授教授有很高的思想境界,他在《中国社会科学家自述》一书中说:“人的一生能够有效地为祖国服务大约只有四、五十年,对于一个专业工作者来说,这四、五十年是十分珍贵的。因此,每个人都应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充分地、甚至顽强地展示自己。 但对于个人职务和待遇,则应看淡一些,不去计较。”

沈德立教授十分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责任。一次,他肠粘连发作疼痛难忍,腰都直不起来。为了学生,他服用了止剧痛药“可达因”,准时赶到教室上课。学生知情后,热泪盈眶地要求他休息,但他硬是上完了课才离开教室。

沈德立是一个不好张扬的人。 为了珍惜时间,他经常默默地超负荷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基本上没有双休日和寒暑假,几乎每天都在学校。他的孙子因此叫他为“办公室爷爷”。有一年春节,天津市领导到学校给博士生导师拜年,就是与他在实验室见面的。

他经常说:“人总要有一种精神,不能光考虑物质利益。 不能以自己为中心来考虑问题, 要多想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还要想想其他同志的利益。”为此,他曾多次把荣誉和奖励让给别人。 他的一位学生说:“在沈德立身边工作, 如果自己有私心杂念,会感到脸红”。

沈德立教授长期担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理事长, 又连任几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心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作为心理学界的头面人物,自然掌握相当的权力。如何运用这些权力,既反映一个人的学品和人品, 也是整个心理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沈德立教授站得高,看得远,注意从大局出发,考虑整体利益。 许多人反映,在评博士点、重点项目、重点学科和各种奖励时,沈德立教授总是态度慎重,考虑周到,做到公正。 通常,他既能掌握原则,坚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又有一定灵活性,实事求是地考虑方方面面。

沈德立教授在担任多个全国性学术机构的负责人时,能协调和处理好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往往涉及个人定位、利益和价值问题,如名、利、面子、看法和评价等。在这方面,沈德立教授总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无论什么人包括对自己有意见的人也能相处甚至热情相待,即或当面听到一些刺耳的过激言辞也能够承受,特别有肚量,能够宽厚待人。他这种考虑个人少、考虑他人较多的人文素养,实际上就是其人格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最好体现。他是我国心理学家中最受尊重团结人的长者之一。他既能团结年长的心理学学者,也能团结中、青年心理学学者。特别是能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心理学学者。一般人容易做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友好相处,但要团结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就比较困难,而沈德立却做到了。这是因为他胸怀大局、严于律己、谦虚谨慎、真诚对人。

正是由于沈德立教授身上具有这些优秀品质, 因而能得到广大心理学界同仁的支持和拥戴。 我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教授根据平时对沈德立同志为人处世的了解, 特意写了一幅条幅 “人以德立”送给他,以示敬意。

猜你喜欢

心理学教授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恐怖的教授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