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重新审视

2011-11-11岳玉珠

长春大学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厂商规模竞争

于 铭,岳玉珠

(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142)

完全竞争市场与经济效率的重新审视

于 铭,岳玉珠

(沈阳化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142)

传统的经济理论把完全竞争市场看作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但是现实中的市场结构却越来越偏离完全竞争市场。通过引入规模经济效应对完全竞争市场进行重新审视,认为传统的完全竞争理论没有考虑到规模经济的因素,而规模经济恰恰是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特征。因此,把完全竞争市场作为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已经失去现实意义。而20世纪80年代由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提出的“完全可竞争市场”可以看作是对完全竞争市场这种理想市场结构的更好替代。

完全竞争;经济效率;规模经济;可竞争市场

0 引言

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基石,自亚当·斯密到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以来,经济学家几乎把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研究上,他们甚至认为完全垄断市场不过是偶然的特殊现象。对于垄断竞争和寡头市场,几乎没有人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来,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教授和哈佛大学的爱德华·张伯伦教授分别在经济学中引入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两种结构,形成了完整的市场结构理论。目前,主流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一般把市场划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4种结构。其中,完全竞争市场通常被认为需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第二,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第三,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第四,信息是完全的。符合以上4个条件的完全竞争市场代表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是衡量其他市场结构效率的重要参照系。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虽然经济学家把完全竞争市场作为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但是现实中的市场结构发展却少有演化成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式的趋势。不仅如此,实际的情况恰好相反,现实中的市场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寡头甚至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尽管在19世纪末期以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了反垄断法,但这种趋势并没有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方面经济学家几乎在所有的经济学教科书中大力宣扬完全竞争市场的优良特性,而另一方面现实中的市场结构却偏离完全竞争越来越远?完全竞争市场作为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状态,其实现的苛刻条件固然是现实中缺乏这种市场结构的原因,但是却无法解释现实中的市场结构往往与完全竞争市场背道而驰。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寻现实中的市场结构偏离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原因,尤其是通过引入规模经济效应对完全竞争市场进行重新审视。本文的主要结论认为传统的完全竞争理论没有考虑到规模经济的问题,而规模经济恰恰是现代工业企业生产的重要特征。因此,把完全竞争市场作为衡量市场绩效的标准已经失去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应构建一种新的衡量市场绩效的市场结构标准,这种标准应考虑生产的规模经济特征,而20世纪80年代由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提出的“完全可竞争市场”可以看作是对完全竞争市场这种理想市场结构的更好替代。

1 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传统分析

传统的经济理论把完全竞争市场看作是一种有效率的市场结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最早提出了经济效率的概念,即帕累托效率。帕累托认为,如果无法在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受损的情况下提高某些人的福利,这时的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帕累托效率要求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消费者愿意为购买商品付出的价格等于社会生产最后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成本,从而保证了厂商生产的产量为社会最优的产量。

其次,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可以实现生产效率。当完全竞争市场实现均衡时,每个企业都在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进行生产,高成本的厂商将会被迫退出市场,每个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都只能获得零经济利润,生产性资本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最后,完全竞争市场有利于技术进步。阿罗(Kenneth J.Arrow,1962)利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说明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有更强的创新动力,如图1所示。

图1 完全竞争厂商与垄断厂商创新动力比较

假设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有相同的需求函数,MC1表示技术进步前生产的边际成本,技术进步将导致厂商生产成本的下降,边际成本降为MC2。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条件下,如果一家企业通过创新使生产成本下降,在市场价格和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这家企业可以转让专利,收取面积为cijh的专利费,这些专利费就是厂商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收益。

如果市场结构是垄断的,垄断企业在技术进步前可获取面积为abdc的利润,技术进步后可获取的利润为面积efgh。因此,技术进步后,垄断企业增加的利润为面积(efgh-abdc)的大小。

我们可以将在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厂商通过创新获得的收益进行比较来分析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创新的动力。令完全竞争厂商的创新收益cijh减去与垄断厂商的创新收益(efgh-abdc),可以得到:

面积abdc和efkc为垄断企业在创新之前两个不同价格产量组合下的超额利润,其中面积abdc为最大化利润,所以(abdc-efkc)>0。由此可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通过创新可以获得更多收益,因此比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更有创新动力。

2 完全竞争市场效率的重新审视

传统的完全竞争市场效率分析其实是基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即企业生产不存在规模经济。这一条件意味着市场中厂商的规模不会太大,因此市场中可以有众多的厂商。但是,一旦放弃不存在规模经济的假设,另一种结果便会出现。

其实,早在19世纪末期,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便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冲突”,即大规模生产能为厂商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厂商生产的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扼杀自由竞争。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如果某一个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性,那么完全竞争市场对于资源的配置并不一定是最有效率的。

假设图2描述的是一个规模经济十分显著行业的平均成本曲线。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行业中只能容纳少数几家厂商可以在平均成本最低点进行生产。但是,如果在这个行业中引入多个厂商,使之达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其结果必然是每一家厂商都在平均成本比较高的水平上进行生产。如图2所示,ACc和ACm分别表示完全竞争与寡头垄断条件下厂商生产的平均成本,在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成本超过寡头垄断厂商的平均成本,完全竞争市场此时显然不符合效率的原则。

图2 存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完全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平均成本比较

进一步分析,如果垄断厂商按照MC=MR的原则,而完全竞争厂商按照P=MC的原则确定价格,则可以得到图3所描述的结果。此时,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将超过垄断市场的价格。

图3 存在规模经济条件下完全竞争与垄断市场价格比较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尽管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厂商更有创新的动力,但是厂商的创新能力不足。一般来说,技术进步的成本巨大,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这一成本,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创新的规模经济效益,实现更高的收益。早在20世纪40年代,约瑟夫·熊彼特就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巨大,提出在现代产业条件下垄断已成为强大的手段,完全竞争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无效率的。

在微观经济学中,对完全竞争市场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试图建立一个理想的市场结构基准,以此来对照其他市场结构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这一参照并没有太大的指导意义。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进入到现代工业生产时期,现代工业经济的典型特征是在生产中大量使用机器设备,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追求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实现并不一定会带来效率水平的提高,甚至会带来效率的损失,因为增加了厂商数量只会使每个厂商在更高的平均成本水平上进行生产。因此,即使某个行业符合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在这种市场结构条件下能否一定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也是值得商榷的。

3 理想的市场结构的重新界定

尽管在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仍然是一种理想的市场结构,但一旦考虑到企业生产的规模经济特征,我们需要重新构建一种新的理想的市场结构,这种新的理想结构需要有更大的包容性,既要考虑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也要考虑不存在规模经济的情形。

20世纪80年代,由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等人提出的“完全可竞争市场”可以看作是对完全竞争市场这种理想市场结构的更好替代。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这时并不需要有众多厂商的存在,它可以是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市场,甚至是垄断的市场结构,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的竞争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厂商采取竞争行为。可竞争市场是相对于传统的完全竞争市场概念所提出的一种替代市场概念。与完全竞争市场必须满足存在众多小规模的厂商的市场结构条件不同,可竞争市场可以不依存于这种原子型的特殊市场结构。只要存在新厂商随时进入市场的潜在竞争压力,即使市场上仅有一个厂商独家垄断经营,这家厂商所能获得的利润也不会高于完全竞争市场众多厂商所能获得的正常利润。因此,根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无论是在寡头还是垄断的市场结构条件下,任何厂商都不能维持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和低效率的组织,可维持定价和有效率的组织都会成为一种内生的结果。

可竞争市场理论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打破了传统上认为的只有完全竞争市场才是最有效率市场的假说,解决了“马歇尔冲突”的矛盾,并为如何培育有效率的市场指明了新的方向。依据可竞争市场理论,有效的竞争政策不应再专注于市场结构的调整,而应重点关注如何能够降低厂商进入和退出某一个行业的壁垒,确保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

可竞争市场理论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学市场结构理论的一场革命。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理论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尤其是在我们目前使用的微观经济学的教科书中。遍观国内外微观经济学教材,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论述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当我们在绞尽脑汁地思考究竟现实中哪一种市场结构类型属于完全竞争市场时,我们为什么不另辟蹊径,反思一下完全竞争市场理论是否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我们为什么不用可竞争市场理论来代替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呢?

[1]Baumol William J,Panzar John C and Willig Robert D.Contestable Markets and the Theory of Industry Structur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82.

[2]危怀安,喻琼.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另一种观点[J].江汉论坛,2004(2):37-39.

[3]于铭.完全竞争市场真的就一定好吗?[N].经济学消息报,2010-03-12(8).

[4]朱彤.竞争、可竞争与政府管制[J].世界经济,2001(4):74-78.

Rethinking on 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YU Ming,YUE Yu-zhu

(School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Shen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Shenyang 110142,China)

The 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is an ideal market structure in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ies.But the market structure in reality becomes more derivative from this structure.This paper rethinks the 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through introducing scale economy effect,considering that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theories didn't take the factor of scale economy into account.However,the scale econom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in modern industrial enterprises.So,taking 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as a criterion to measure market conduct has lost real significance.Perfect contestable markets proposed by Baumol,Panzar and Willig etc.in 1980s should be a better replacement for the perfect competitive market.

perfect competition;economic efficiency;scale economy;contestable market

F016

A

1009-3907(2011)01-0011-03

2010-11-23

于铭(1973-),男,辽宁瓦房店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研究。

责任编辑:沈 玲

猜你喜欢

厂商规模竞争
50亿元!目前规模最大的乡村振兴债券发行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规模之殇
感谢竞争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