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设备业演绎未来竞争态势价格战与兼并将再度来袭
2011-11-11马毅华杨正
特约撰稿人 | 马毅华 杨正
在当前阶段,价格战缓和的条件显然还不具备,残酷的价格战将在通信设备业的竞争中继续上演。
近年来,通信设备业寡头垄断的特性持续增强。2009年度主要设备厂商在全球无线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如表1所示,据此表计算得到的HHI(赫希曼指数,该指数越大行业集中度越高)指数为2283,体现出较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特征。通信设备行业的HHI指数在2005年度不到1800,在2010年7月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以12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的无线设备业务,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增高,使得2010年度的HHI指数有望进一步提高。
垄断和竞争互相强化
在大部分传统行业里,行业集中度提高所导致的往往是竞争逐渐缓和;而在通信设备业里,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市场结构却出现了垄断和竞争互相强化的态势,呈现出一种竞争性极强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结构里,一方面,竞争导致了垄断强化,不断有厂商在竞争中退出,使得厂商总体数量减少,行业集中度提高;另一方面,垄断又导致了竞争强化,随着厂商数量减少,生存下来的寡头竞争能力更强,寡头间份额差距更小,在价格战中出手更重,对市场的争夺更为激烈。
造成通信设备业这种独特竞争态势的根本原因就是通信设备高固定成本、低可变成本的成本结构。研发、生产、销售、运维一个基站的成本很高,因为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例如必须配备大量的研发人员,否则连第一个基站也无法生产出来;不过一旦第一个基站研发成功,生产更多个基站的可变成本就很低了。所以对于通信设备,厂商售出的设备越多,每个设备分摊的平均成本就越低,正是这种成本结构造成了通信设备业强烈的规模经济特征。
规模经济导致价格战
强烈的规模经济正是导致激烈价格战的原因。对于设备商,随着出货量的增加,产品平均成本曲线下倾,即使各家的出货量之和已经达到了整个产业的需求量,一些厂家的平均成本曲线仍下倾陡峭,那么这些厂家必定会进一步降低价格以争夺更大的份额,因为更大的份额就意味着能以更低的平均成本参与竞争。只要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仍下倾,厂商通过降低价格、扩大产量来争夺更大份额的过程就不会停止,这个过程就是残酷的价格战,其实质上就是在比拼哪个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更低。而对于平均成本曲线较高的厂商来说,份额一旦丢失,出货量下降,那么平均成本就会上升,在竞争中更难以为继,很快厂商份额崩塌,退出市场。
价格战缓和的条件是平均成本曲线下倾的厂商数量减少;价格战消失的条件是平均成本曲线下倾的厂商数量为零。在当前的竞争态势里,设备产品进行差异化的空间几乎没有,厂商无法回避价格战;中国厂商的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还没有完全用完,成本曲线下倾还有空间;海外厂商一方面通过兼并来维护规模,一方面通过转移工作岗位来降低固定成本,成本曲线下倾的空间也在打开。
在电信行业的总体需求规模不会有大幅增加,甚至可能在较长时期内处于停滞的情况下,价格战的结果只能是厂商间的兼并,只有厂商数目继续减少,生存下来的厂商规模才能扩大,通信设备的规模经济性才能用尽。
表1 2009年全球无线通信设备市场的份额
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首先在于,相比软件或者互联网服务的可变成本接近于零的极强规模经济性,通信设备业的规模经济程度还是较弱的,设备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下倾趋势更容易被打断,在出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平均成本会随着产量的增加不降反升;其次,与软件和互联网服务面向大众消费者不同,设备商的客户是博弈力量强大的运营商,运营商为了自身利益会阻止设备商过强的集中度;最后,技术变革对通信设备行业形态的影响力极强,技术创新随时会导致垄断优势易主,从交换机、无线、光通信和终端等通信设备主流技术领域的竞争历史看,至今还没有出现过一家企业长期单独垄断技术优势的情况。所以未来的兼并达到稳定时,竞争格局仍会是寡头垄断格局,而不会出现一家通吃的完全垄断。
寡头竞争进入决赛阶段
2010年7月,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收购摩托罗拉无线部分,使得目前剩下的规模设备商还有5家;10月,爱立信又表达了继续收购的意图。随着行业价格战和兼并的深入,竞争态势在目前的格局里缓和下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只有寡头数目继续减少,竞争格局才能缓和。未来设备业的寡头格局很有可能将厂商数量稳定在3家,这3家将占据总计约90%的行业份额,换句话说,当前的设备5强中可能有2家被兼并或者被边缘化,退出国际主流设备商的竞争。未来几年,目前的设备5强都面临强烈挑战,寡头竞争进入决赛阶段。
3家
未来几年中,通信设备业的巨头厂商数量很有可能从现在的5家缩减为3家,在此过程中,5家设备商将面临激烈的生存挑战。
在寡头格局迈向稳定的过程里,有两个可能影响竞争格局的因素需要特别注意。一是知识产权的影响,如果知识产权弱者不足以抵抗知识产权强者分享利润的企图,那就相当于知识产权弱者被迫向强者划拨了产品份额,而这些份额一旦失去是无法夺回的,这将导致厂商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剧烈变化;二是企业管理成本的影响,竞争的深入会使得幸存企业的规模更大,企业管理成本也会随着规模的增大而上升,一些在人力成本要素上占有优势的厂商,如果不能管控管理成本随企业规模增大而失控的风险,那么就有可能因为综合成本过高而退出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