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35~欧36井区沙三上储层地质特征再认识及有利目标评价

2011-11-09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1年5期
关键词:井区岩性油层

刘 岩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欧35~欧36井区沙三上储层地质特征再认识及有利目标评价

刘 岩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辽宁盘锦124010)

针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35~欧36井区地质条件复杂,完钻井数少,对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整体开发程度较低等特点,综合运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沉积相划分、储层特征分析等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对该区构造特征及储层砂体展布规律进行研究,基本确定该区油藏地质特征,对有利圈闭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3口井位部署建议。

欧35~欧36井区;构造特征;油气藏控制因素;井位部署

欧35~欧36井区位于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断裂背斜构造带西翼的南部,是欧利坨子油田主力区块之一,主要含油层系为沙河街组三段上部(Es上

3)砂岩油藏,石油地质储量223×104t,可采储量49.1×104t。该区已完钻井8口,其中油井7口,目前开井1口,阶段累积产油8.2×104t,采出程度低,仅为3.67%。该井区在地质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构造落实程度低,沉积相类型、储层分布以及油气水关系等一系列地质特征认识不清。为此急需对该井区进行地质特征再认识,对全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开发调整建议,优选有利圈闭进行井位部署,以期改善该井区的开发效果,提高原油采出速度和采出程度。

1 油藏地质特征研究

1.1 地层特征

欧35~欧36井区钻探揭露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新生界古近系沙三段上部、沙一段和东营组,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1-2]。

(1)沙三段。根据岩性、电性特征,沙三段可分为三个岩性段,即沙三下段、沙三中段、沙三上段。沙三下段以厚层块状深灰色、灰褐色泥岩为主,夹浅灰色砂砾岩段,视电阻率呈高阻块状。沙三中段主要为砂砾岩与暗色泥岩、炭质泥岩呈不等厚互层,视电阻率呈高幅锯齿状。沙三上段为薄层砂岩夹碳质泥岩发育段,视电阻率呈锯齿状。沙三上段砂岩储层为本区主要含油层系。

(2)沙一段。岩性主要为暗色泥岩夹浅灰色砂砾岩、含砾砂岩、绿灰、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或呈不等厚互层。其中下部主体为一套灰色、绿灰色泥岩段,夹少量薄层细砂、粉砂岩;中部为一套暗色泥岩与浅灰色含砾砂岩、细砂岩互层,砂岩厚度薄;上部为灰色泥岩与砂砾岩、含砾砂岩、细砂岩互层,与下伏的沙三段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3)东营组。岩性为灰色、绿灰色泥岩和浅灰色砂砾岩、含砾砂岩呈不等厚互层。砂岩自上而下厚度变薄,粒度由粗变细,分选变好,与下伏的沙一段呈不整合接触。

(4)馆陶组。岩性为大套块状浅灰色、土黄色砾岩、砂砾岩与灰绿色泥岩、土黄色、紫灰色泥岩不等厚互层,与下伏的东营组呈不整合接触。

1.2 构造特征

欧35~欧36井区整体被呈北东向延伸的两条正断层和一条逆断层控制(图1)。这三条断层断距大,延伸距离长,为主干断层,不仅对地层沉积有控制作用,同时对研究区圈闭和油气藏的形成也起主要的控制作用。三条主干断层内部被若干条次级断层切割复杂化,这些次级断层走向呈近东西向与近北东向,断距小,延伸距离短。研究区整体被分割成6个小断块,高点位置分别位于欧35井、欧35-45-27井、欧35-48-27井、欧 42井、欧36井附近,局部构造形态表现为断背斜、单斜。

图1 欧35~欧36井区沙三上油层顶构造

1.3 沉积特征

沙三上沉积时期,研究区主要为碎屑岩沉积和火山岩沉积两大类[3]。碎屑岩发育北东向长轴物源,为一套陆上曲流河沉积。不同时期沉积砂体叠置发育,平面上形成了从北东-南西方向的条带状展布特征。曲流河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河道、堤岸、河漫三个亚相。沙三上时期,边界断层活动较强,形成多期次的火山喷发,发育火山岩。火山岩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火山溢流亚相和火山喷发亚相。火山溢流亚相主要发育玄武岩,块状结构,孔渗性很差。火山喷发亚相主要为粗面岩,气孔构造发育,但大部分为孤立孔洞,连通性很差。

1.4 储层特征

沙三上储层岩石类型以砂砾岩、细砂岩为主,其次为含砾砂岩、砾岩。砂岩碎屑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石英含量在40%左右,长石含量一般在37%~43%,属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泥质或钙质胶结,胶结类型以孔隙式、接触式为主。孔隙分布不均,连通性差,以残余粒间孔隙和粒间溶孔为主,局部发育微裂缝。平均孔隙度为14.1%,平均渗透率为90.1×10-3μm2,属低-中孔、低渗储层。储层渗透率突进系数为3.8,级差为97.2,变异系数为1.4,储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弱。

2 油藏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2.1 油气分布特征

研究区沙三上段油藏分布主要受构造和储层岩性控制,属岩性-构造油气藏,在构造的有利部位,储层发育,油层厚度较大。油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上倾方向受断层遮挡为油层,下倾方向发育为水层。少部分油层受储层岩性变化的约束,分布范围局限。平面上油层主要发育在欧35块、欧36块、欧42块的构造高部位;纵向上,油层呈层状分布,油层层数多,单层厚度变化大。

2.2 油气藏控制因素

研究区油气分布受到构造格局、沉积相带、岩性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以构造及沉积储层特征控制为主导。在一个含油圈闭内,油层的分布明显受构造格局控制,在构造高部位油层发育,厚度大,向构造底部位则厚度逐渐变小。平面上油层分布在遵从势能高低分布规律的同时还受到砂体厚度平面变化的影响、制约。另外,沙三上时期研究区主要发育曲流河沉积,其中河道亚相储集物性相对较好,是较好的储集层,为油气聚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 有利目标综合评价

通过对欧35~欧36井区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油藏分布规律研究,结合完钻井的试油、试采和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已发现圈闭进行评价,认为该地区具有一定的开采开发潜力,并优选欧35断块、欧 42断块、欧 36南断块 3个有利目标区(表1),提出建议部署开发井位3口(图2)。

表1 欧35~欧36井区沙三上储层开发井井位部署建议

图2 欧35~欧36井区井位部署结果

4 结论及建议

(1)欧35~欧36井区整体被呈北东向延伸的两个正断层和一个逆断层控制,并被若干条次级小断层切割复杂化,构造整体被分割成6小断块,局部构造形态表现为断背斜、单斜。

(2)沙三上沉积时期,研究区为一套陆上曲流河沉积,发育北东向长轴物源。不同时期沉积砂体叠置发育,平面上形成了从北东-南西方向的条带状展布特征。

(3)沙三上储层岩石类型以砂砾岩、细砂岩为主,砂体由北西向南东、由北向南逐渐减薄,表现为中低孔、低渗特征,储层非均质性较强。

(4)沙三上油藏分布主要受构造和储层岩性控制,属岩性-构造油气藏,在构造的有利部位,储层发育,油层厚度较大。少部分油层受储层岩性变化的约束,分布范围局限。

(5)通过对欧35~欧36井区构造、沉积、储层等油藏特征的精细研究,提出部署开发井位3口的建议。

(6)应加强欧利坨子构造带类似区块的地质研究工作,侧重对构造、储层及油层分布规律的认识,充分挖掘老区潜力。

[1] 周陆扬,刘怀山.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地区原油性质与成因[J].石油实验地质,2007,29(5):490-491.

[2] 曹喜文.欧利坨子油田火山岩油气藏开发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1(6):133-134.

[3] 李娟,柳成志.欧利坨子油田沙三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20(5):122-123.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 in east dep ression Ou 35-36 well area of Liaohe basin is comp lex,complete well is less,recognition of reservoir distribution rule is unclear,w hole development degree is rather low.Comp rehensively app lying research method and technological measures of three 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fine interp retation,sedimentary facies division and reservoir feature analysis,research on the study area tectonic feature and reservoir sand body distribution rule have been carried on,geological feature of study reservoir have been determined.Based on this,the advantageous trap is evaluated,three well site dep loyment is p roposed.

58 Re-recognizition and advantageous target evalution of Ou 35-36 well area Sha IIIup-reservoir

Liu Yan(PetroChina Liaohe Oilfield Company,Panjing,Liaoning 124010)

Ou 35-36 well area;tectonic feature;reservoir controlling facto rs;well site dep loyment

TE112

A

1673-8217(2011)05-0058-02

2011-05-20

刘岩,1981年生,2009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现主要从事石油地质开发工作。

编辑:李金华

猜你喜欢

井区岩性油层
一种识别薄岩性气藏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油层重力分异对泡沫驱气液比的影响
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定录导一体化技术在J 58 井区中的应用
黄257井区叠前纵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分布预测
K 近邻分类法在岩屑数字图像岩性分析中的应用
石南21井区水淹解释方法对比及应用
低渗岩性气藏压降法计算库容量改进
从密井网区到探评井区沉积微相平面图的编制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
尼日尔Agadem区块古近系Sokor1组低阻油层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