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徽闪耀谱新篇

2011-11-07湖北民族学院党委组织部

领导科学论坛 2011年5期
关键词:学院干部学校

湖北民族学院党委组织部

“十一五”以来,湖北民族学院党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创新机制夯实组织基础

(一)建强党委班子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2006年以来,湖北民族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全面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创建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较强办学治校能力的学习型党委为目标,出台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意见,不断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做到两个结合:学习与研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难题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党委班子宣讲学习体会和邀请专家作辅导报告相结合,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宣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同时邀请教育部高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教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马陆亭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等十多位校外专家到学校进行辅导讲座,积极探索学校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机制,不断提高校党委的执政能力。

二是把握方向,规范办学行为。校党委深刻吸取上届党委因不规范办学造成严重影响的教训,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按照省委《关于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办学行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认真清理函授站等校外办学点,严格审核招生简章,防止虚假宣传,做到严格按照省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五年来,学校没有在招生、收费等方面出现问题。

三是完善制度,确保科学决策。学校党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提高校党委领导班子的宏观驾驭、统揽全局的水平。学校党委领导班子努力做到集中精力抓大事,定方针。为科学决策,学校党委先后制订并不断完善校党委议事规则、校党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全委会议事规则,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四是转变作风,解决历史难题。2006年3月,省委调整湖北民族学院党委班子后,由于以前办学、管理中的不规范造成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招生不规范导致成人教育停招一年,办学资金困难导致大量基建欠款未付,学校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新的党委班子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各学院、各部门调查研究,2006年3月至4月先后组织召开了44次座谈会,组建7个专班对存在的问题分专题进行整改,通过几年的努力,一大批事关学校发展的历史难题得到解决。

五是超前谋划,描绘发展蓝图。2006年9月以来,学校党委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和学校实际,整合学科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加强质量工程建设,成功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转型;2009年,学校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实现更名为湖北民族大学的奋斗目标;面对学校发展的困难,学校党委从2006年起努力争取省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2009年成功实现,使学校的发展跃上新的平台;校党委在充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地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党委主要负责人利用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呼吁中央加大扶持民族高等教育和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中央有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获得国家民族院校建设项目和中央专项资金。

(二)深化干部改革

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学校党委积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全面推行竞争上岗,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断完善《湖北民族学院处、科级干部管理规定》,定期分层次对管理干部开展执政能力、党风廉政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作风正派、业务过硬、爱岗敬业的干部队伍。2010年下半年,学校实施中层干部换届工作,借鉴了省委公开选拔厅级干部的做法,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实行先轮岗后竞聘的办法,对于轮岗的干部,先由干部本人填报志愿,换届领导小组根据学校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志愿情况和工作需要,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干部由实职干部调整为调研员,对部分在职的处级干部进行了轮岗,轮岗后空出来的处级岗位,实行公开竞聘,竞争上岗。公开竞聘通过民主推荐、个人自荐、竞聘演讲、组织考察等环节和方式进行,并按照空岗岗位总数的1:1.5-1:2确立对象进行差额考察。具体工作中,严把程序关、考核关、决策关。在竞聘演讲环节,安排了民主党派有关负责人进行现场监督,在二级学院和附属医院副职竞聘演讲时,安排该单位全体老师或中层以上干部担任群众评委评分,群众评委10%的最高分和10%的最低分被去掉,以保证竞聘演讲评分的公正性和良好的用人导向;在组织考察环节,首次实行民主测评结果当场宣布;首次将新提拔的正处职干部拟聘人选提交学校党委全委会票决。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扩大了选人识人视野,增强了干部工作透明度和公开度,扩大了群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了党的公信力。

(三)完善基层组织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2008年,校党委出台《中共湖北民族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的意见》,2010年又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对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原则、目标责任、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对二级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体制,明确党政联席会议为二级学院的最高决策机构。校党委不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根据便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原则设立教职工党支部,以年级为单位设立学生党支部,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实现了工青妇组织全覆盖,这些组织成为学校党委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对学校的稳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壮大党员队伍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努力把优秀教职工培养成共产党员,把共产党员培养成教学科研骨干、学科带头人和优秀管理干部。在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坚持“早启发、早教育、早培养”的指导思想。在源头上,新生一入学就开展“知党、爱党、跟党走”教育。在阵地上,以党校和二级学院分党校为依托,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全校设有11个分党校,近五年来培训了13000多名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6400多人。在教育网络上,建立党委、分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级教育管理网络。学校通过组织马列党章学习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对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教育;党支部对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指定了培养联系人,做到包教育、包培养。截止目前,遞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比例达85%以上,参加马列党章学习小组、团校、党校学习的比例达70%以上。学生中党员比例达到15%,各单位教学、科研、管理骨干中80%以上都已成为共产党员。

(五)推进党内民主

近几年来,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不断加强党内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依法治校、民主治校,为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全面进步而努力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9年3月至6月,为筹备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学校党委先不提出候选人名单,只提出候选人的资格条件、名额分配以及教师、干部、工人、学生、妇女、离退休人员的组成比例,由党支部召开党员会议,“海推”党代表候选人和校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候选人,经过“两下两上”,最后由各分党委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根据差额选举的原则,选出正式代表,并推选“两委”委员候选人,提交代表大会差额选举,党委常委由全委会差额选举产生。“海推”的代表、“两委”委员候选人人选与校党委的设想基本一致,各个环节和结果全公开,整个选举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二、创新载体激发党建活力

(一)以“党徽闪耀工程”为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和战斗力

2010年6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来,学校各级党组织按照“五好”班子和党员“五带头”的要求,结合“五个基本”、“七个体系”要求整体推进,在总结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开展党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党徽闪耀工程”主题活动,要求党员身份亮出来、党员模范树起来、党组织战斗力强起来。截止目前,先后两批授予34个单位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开展“我为党徽添光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党徽闪耀照我心”主题演讲大赛,实行党员信息上墙、组织结构网络图上墙,党员活动室挂标志牌、挂党旗。各级党组织积极创建“共产党员示范岗”,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全校党员队伍中形成了“人人学先进,人人做先进”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又在校内广泛开展创建“五好”班子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党组织战斗力不断增强。

(二)以民生工程为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湖北民族学院党委一直认为:改善民生是党委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学校党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学习平台。同时,关心弱势群体,每年安排一定的困难补助资金,及时为家庭经济困难职工排忧解难;通过多种渠道争取、安排助学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党委重视办实事,解难事,争取多方支持解决了一些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积极争取政策为职工修建400多套经济适用房,不断改善离退休人员待遇,职工的平均收入2010年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

(三)以服务地方为载体,增强党组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服务和智力支持。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科技优势,先后与全州5县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书,学校科技人员为全州40多个乡镇提供科技服务,为10多家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被采用48项,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根据省委安排,学校先后选派4名干部担任科技副县(市)长,与县(市)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积极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第二,直接服务“三农”工作。学校先后投入资金140.5万元,争取间接资金近千万元,派驻3支工作队,与来凤县木车坝村、来凤县白羊坡村、建始县凉水埠村、来凤县正坪村结成共建对子,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学校连续5年被恩施州表彰为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两次被表彰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工作队”。

第三,党组织走进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与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委会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法学院学生党支部与舞阳街道办事处桂花园居委会开展“党团共建服务社区”大型系列活动,艺术学院同桂花园居委会、州经济开发区开展的“情满桂园——走进基层,构建和谐社区”大型文化宣传活动等,收到较好效果。

三、创新理念服务中心工作

(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

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认真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严格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强化党建在学校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和保障作用,强化“党建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思想,正是这一思想保障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十一五”成功实现了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转型。五年新增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点、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2个省级品牌专业、6门省级精品课程,获得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湖北省高校优势学科、3个湖北省高校特色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科学研究成果丰硕,五年时间,增加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2项、国家自科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99项,科研经费、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大幅增加。

(二)以教师为主体,建设一支师德优良、成果突出、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

学校党委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高度重视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克服学校所在地的区位劣势,认真分析人才流失的原因,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加大对教学、科研的投入,更新教学仪器设备,出台教学、科研奖励政策,鼓励在校老师到国内外大学进修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营造良好的事业平台和人尽其才的工作氛围。同时大力引进创新性人才,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结构不断优化,五年新增博士、硕士生导师7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9.3%。

(三)以学生为根本,培养大批政治表现好、专业过得硬的复合型人才

第一,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所有二级学院按比例配备专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选择部分学院试点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学院每位老师和干部分别联系指导几名学生,创造性地指导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共同努力全面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结硕果。学校根据不断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几年,学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全国性赛事中,多次获得奖励;在今年5月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五月的鲜花——永远跟党走》上,艺术学院40名师生参加了6个节目的表演,受到中央领导亲切接见。

第三,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面對毕业生就业的巨大压力,学校党委强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能,学校和各二级学院每年签订毕业生就业责任书,对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的学员予以奖励;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经费,各二级学院组成专班到全国大中型企业、学校、医院等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组织专场招聘会;加强毕业生就业、择业的指导,坚持开展职业指导讲座、职业生涯设计、求职模拟面试、视频简历制作、职业素质测评等多项讲座,不断拓展积极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2010年学校签约“三支一扶”的毕业生达700多人,居全省高校首位。涌现出了立志扎根基层的好医生平慧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肖忠友、身患重病仍坚守岗位的优秀资教生程靖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

四、多管齐下推进廉政建设

(一)不断完善机制

学校坚持党务公开制度,坚持财务审计制度,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党政班子成员廉政建设职责和每年廉政建设工作重点,各单位党政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实行责任分解,与副职、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学校出台了《湖北民族学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湖北民族学院关于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行为实施责任追究的办法》,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促进了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

(二)开展警示教育

每年5月,是湖北民族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至今已坚持12年,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在第十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动员会上,学校党委提出“十不十要”的要求。在第十一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动员会上,根据新的情况、新的形势、新的期望,学校党委向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提出“十二个必须,十八个严禁”的要求。为深入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学校党委定期邀请恩施州纪委、恩施州检察院的领导来学校为全校副科级以上干部作廉政报告,多次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宣传片,选派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参加恩施州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每年组织全校处级干部到恩施监狱听取服刑人员的忏悔报告,实地接受警示教育。

(三)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2010年下半年,学校党委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着力预防、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腐败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安排部署廉政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对于学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选人用人、财务管理、物资设备采购、工程建设、校办企业管理、招生办学、教育收费、学术研究、学校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认真查找。按照分级管理、责权明确的要求,在查找风险点的基础上,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三个阶段实施过程防控,依托预警、防控、考核、修正四个环节实施循环管理。形成内控防范有制度、岗位操作有标准、事后考核有依据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学校充分利用校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网站、学习宣传栏等各种媒介,广泛宣传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营造氛围。全校各单位大力开展权力清理和风险点排查,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建立监督网络,构建预警机制,完善追责制度。

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湖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视察,学校多次受到国务院、国家民委及湖北省委、省政府表彰,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体育模范集体”、“湖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科技服务湖北先进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周振国

猜你喜欢

学院干部学校
初等教育学院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学校推介
学院掠影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