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张江高新区“十一五”回眸科技进军路上的“张江印记”

2011-11-07隽鸿

华东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十一五张江高新区

□ 特约撰稿 隽鸿

上海张江高新区“十一五”回眸科技进军路上的“张江印记”

□ 特约撰稿 隽鸿

不断加强原始创新、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近年来,张江高新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自主创新步履铿锵,建设世界一流高新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张江高新区已经成为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和“发动机”。

高新区更名、若干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高新区的软硬环境逐步优化……“十一五”期间,张江高新区不仅突破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专项,而且还逐步形成了科技创新的政策服务体系,尤其是在世博科技中的大放异彩,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正是“十一五”上海科技进军路上深深烙下的“张江印记”。

>> 张江海外科技创新园是全国首家委托留学人员专业团队管理的政府孵化器。

2006年:更名带来发展机遇

2006年是“十一五”的起步之年。也就是在2006年3月,上海高新区被国务院赋予统一的名称“上海张江高新区”,表面看仅有“张江”两字的区别,但其背后产生的深远意义,仅在更名后的一年里就显现出来:更名后的上海张江高新区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大力推进园区协调发展。更名后,上海张江高新区推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2006年,上海张江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共获专利授权1655件,比2005年增长38%;软件版权登记数量达1675件,比2005年增长30%。依靠多年积累,上海在生物医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成效开始显现。位于上海涨江高新区的上海中信国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4个抗体类药物,也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的临床和生产审批。当年,在全国已累计审批的11个抗体药物中,上海市共有10个,其中9个在上海中信国健生物公司。

上海张江高新区尽管创新成效显著,但依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土地资源有限、产业特色不鲜明、创新要素互动不充分、核心竞争力有待提高、创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此外,上海张江高新区尚未形成完整而有效的创新创业服务链。增强危机感、实现以增强自主创新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完成三个转变、打响张江品牌成为上海张江高新区人的共识。更名后张江高新区积极推进发展模式的创新,注重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产业发展从大而全、小而全向发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转变,园区建设从主要重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向注重优化服务等软件建设转变。

2007年张江高新区“十一五”规划正式出台,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培育了若干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实现了高新区协调发展的新气象。2007年6日,上海张江高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方力量,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编制了“高新区整体发展规划”,谋划高新区整体长远布局和发展思路,力求规划的整体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立足与各园区错位发展和产业集群联动,充分展示各园区的产业功能和产业特色。在对上海张江高新区发展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高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提出张江高新区“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

统一在“张江”品牌下的各分园,主动融入新的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整体发展。各分园积极参与高新区整体发展规划的制订,并在整体规划的框架下,研究并完善各自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布局调整,努力提高集约式发展的水平。各分园所在区政府,高度重视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指导园区转变发展思路,并分别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和鼓励各分园加快发展。同时,通过不断完善创新链,构建专业技术平台,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上海张江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稳步增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若干优势领域的研发优势和产业优势逐步显现。据统计,2007年,张江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共获专利授权435件,比上年增长47.1%;软件版权申请和授权累计数量达到1922件,比上年增长4.7%;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申请和授权累计11件。

在此基础上,作为储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体现,高新区内的各类机构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和市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都获得重要进展,一批创新成果获得了国家和上海市奖励。其中,漕河泾园的615所某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张江核心园内的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主持的项目“展芯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嘉定园内的新傲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微系统所共同研发的“高端硅基SOI材料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另有5个项目获得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个项目获得200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或科技进步二等奖;展讯公司的董事长武平获第十届“上海市科技精英”称号;还有23项目获2006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26个项目获得2007年度上海科学技术奖。这些成果的取得,表明张江高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正在逐步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上海张江高新区积极推进发展模式的创新发展,努力由加工制造功能向研发服务、孵化服务功能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一大批科技研发高端人才的汇聚,为高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随着相关政策的落实、研发基地的入驻、公共服务平台的到位,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进一步深化,张江高新区的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为降低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成本、提高创新创业效率提供了方便。此外,高新区的文化建设也在逐步开展,人文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

2008年:为企业织起一张保护网

2008年,全球经济陷入了“严冬”,但在上海张江高新区,凭借着一系列扶持高新企业发展的措施,为企业织起了一张“保护网”,使得企业对张江的投资热情依旧高涨。在国际金融危机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的时候,张江高新区未雨绸缪,自08年8月开始,一些园区领导经常带队走访企业,为企业解决棘手问题。针对企业特殊时期遇到的共性问题,张江高新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迅速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启动张江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智力平台、青年公寓服务平台等,切实解决企业审批难、融资难、员工生活难的问题。在服务创新配套上,现场服务、信息服务、重大项目推进协调机制的建立与运作,探索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金、试点加快财政扶持的资金拨付效率等举措,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

张江高新区还通过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企业发展环境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上海张江高新区根据企业需求,于2008年11月28日成立了上海张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资金总量为2.2亿元,实行“政府资金投入、法人化结构管理、市场化手段运作”模式。在张江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成立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就为近30家企业提供了近2亿元融资担保,平均每笔融资担保额度达到700多万元。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资金规模这么大,在全国也不多见。正是张江高新区在特殊时期看准了方向、下定了决心,使得高新区内自主创新优质企业实现了逆势发展。

2008年,张江高新区共吸引外资新设项目149个,合同引进外资12.95亿美元,完成率113.6%;吸引内资项目284个,完成率284%,同比增幅创历史新高。更重要的是,09年1~2月,上海张江高新区完成税收收入14.8亿元,同比增长6.56%,其中2月份增幅达到9.84%,比1月份的增幅上升了近5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72亿元,同比增长5.15%,其中2月份比1月份增幅上升4.6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上海张江高新区经济上的逆势发展。

2010年:创新发展驶上新车道

时间进入2010年,张江高新区的创新发展驶上了新车道,创新型技术带来的产业化效应已经在上海张江高新区放大凸显。以张江核心园为例,2005年张江园区的经营总收入还只有392亿元,2008年则达到了840亿元。2009年,伴随着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一举收复2008年失去的市场份额,在手机基带、射频、传感、功放、多媒体、蓝牙等方面快速挤压传统的美资等企业,在多数领域占领了超过10%的市场份额,整个园区的经营总收入也在这一年继续攀升,达到970亿元左右。同时,张江园区内的企业也实现了产业化“大提速”。在张江园区内,国内最大的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公司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凭借创新核心技术,年销售收入从2007年的750万美元飙升到2009年的6000万美元,2010年将冲击1亿美元的销售目标。如今,张江园区内集聚的各类创新资源已在各自领域内占据着相当可观的市场份额:微创医疗器械 (上海) 有限公司植入式支架类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晶晨半导体 (上海) 有限公司多媒体编解码芯片核心技术在多媒体电视领域的市场份额居全球前列;深迪半导体 (上海)有限公司拥有中国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微机电陀螺仪,大大提升了中国在MEMS (微机电) 传感器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这些不俗业绩,也使得张江园区集聚创新资源的规模越来越大。2009年11月3日,全球制药和保健行业巨头瑞士诺华公司宣布在未来五年里增资10亿美元,在张江兴建中国最大医药研发中心;2009年11月25日,总投资3亿元的上海交叉前沿项目和总投资18亿元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项目在张江奠基;炫动卡通则整合SMG频道资源,在张江建立总部并将总额50亿元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注册在张江;中国唯一的射频识别产业化基地也落户张江。

目前,张江园区已经形成了10大具有自主创新核心能力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平台,即集成电路制造与装备平台;移动终端产品集成平台;多元化多模式显示终端;生物医药研发、产业化;物联网基础设施技术;商用飞机设计研发;数字内容与互联网技术;金融后台服务平台;低碳技术、高端价值链;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平台等。

猜你喜欢

十一五张江高新区
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干细胞转化医学产业基地简介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浅析张江科学城景观标准化的探索实践
Vπ张江孵化器
“十一五”至今广西农科院产业支撑能力分析研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张江高新区普陀园科协成立
“十一五”时期环保投入的宏观经济影响
宁夏科技发展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