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2011-11-07罗丽亚
陈 磊,罗丽亚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气象局,贵州 紫云 550800)
紫云自治县雷暴活动的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陈 磊,罗丽亚
(贵州省紫云自治县气象局,贵州 紫云 550800)
采用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1980—2009年共计 30 a的雷暴观测资料,对紫云的雷暴年际变化、月变化、日变化以及产生和消失的方位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当地雷暴的气候变化规律。
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1 引言
积雨云中、云间、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称为雷暴。雷暴是一种灾害性天气,随着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物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内各种电气设备的使用日趋增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建筑物越来越多采用各种信息化的电气设备,雷暴造成的损失也日益突现。
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属黔中安顺市区,县境东临长顺、罗甸两县,南与望谟县交界,西北与镇宁县接壤,北靠西秀区。南北长76 km,东西长 52 km,总面积 2 280 km2,下辖 5镇 7乡,223个行政村,总人口 31.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2万人,占 93.6%,人口密度 137人 /km2。境内地势南部低,中部隆起,喀斯特地貌发育,洞穴、伏流、暗河、天生桥较多。年均温 15.3℃,年均降水量1 291.4mm。本文采用紫云自治县 1980—2009年30a的雷暴资料,通过数据统计等方法对紫云自治县雷暴天气的时间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云自治县雷暴日数年际变化辐度大,最多年为 85个,而最少年仅为 43个,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 2倍,并呈现出减少的趋势;6—8月是当地的雷暴高发期,并且雷暴多出现在午后至夜间。掌握了当地雷暴活动的气候变化规律,对紫云自治县防雷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 1 紫云自治县年雷暴日数逐年变化图
2 雷暴的气候特征统计分析
2.1 雷暴的年际变化规律
根据 1980—2009年 30 a的统计资料表明,紫云自治县平均每年出现 59.4个雷暴日,属高雷区。年际变化大,最多年份多达 85个,出现在 1982年;最少年份为 43个,出现在 2008年。20世纪 80年代共有 636个雷暴日,20世纪 90年代共有 596个雷暴日,21世纪 10年代共有 550个雷暴日,紫云自治县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紫云自治县每个月都有雷暴出现,初雷在 1月出现的有 8次,2月出现的 12次,3月出现的有 10次,初雷最早发生在 1980年 1月 1日,最迟发生在 1984年 3月 21日;终雷在 9月出现的有 6次,10月出现的有 7次,11月出现的有11次,12月出现的有 6次,最早是发生在 1996年 9月 13日,最迟发生在 1988年 12月 31日。
2.2 雷暴的月变化规律
表 1 紫云自治县各月雷暴出现日数
从 1980—2009年各月雷暴出现日数的统计可以看出,紫云自治县全年都有雷暴出现,其中 7月出现雷暴的日数最多,平均有 11.53个雷暴日,最多是1986年,达到了 21个雷暴日。夏季 6—8月为雷暴的高发期,平均雷暴日数为 32.43个,占全年雷暴日数的 56.3%;春季 3—5月平均雷暴日数为 18.7个,占全年雷暴日数的 31.5%,春季也易发生雷暴天气;2月、10月为过渡月份,秋季 11月开始到冬季的12月、1月雷暴很少出现。
2.3 雷暴的日变化规律
由于紫云自治县气象局 2007年以前为国家一般站,夜间不守班,因此将每日划分为白天 08—20时 12个时段及夜间 20—08时 1个时段,总共 13个时段,用每个时段出现雷暴的次数除以雷暴总次数,得到每个时段出现的频率。
图 2 紫云自治县各时段雷暴出现频率图
统计 1980—2009年 30 a的雷暴资料,紫云自治县在各个时段都有雷暴出现,08—13时出现的较少,13时后,雷暴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在 16—20时这 4个时段里,出现的概率达到了 45%,在夜间(20—08时)出现的概率则达到了 27%。由此可见,紫云自治县雷暴的日变化规律十分明显,午后13时到夜间极易出现雷暴。
2.4 雷暴产生和消失方位
统计紫云自治县 1980—2009年 30a的雷暴资料,紫云自治县雷暴主要在 S W、W、NW、N、NE、E方位产生,占总数的 83.9%;主要消失方位在 S W、W、S、E、NW、NE,占总数的 81.4%;Z方位产生的雷暴共 12个,占总数的 0.83%;Z方位消失的雷暴共 10个,占总数的 0.72%。
3 结论
①从雷暴的年际变化情况来看,紫云自治县平均每年出现 59.4个雷暴日,属高雷区。年际变化大,且雷暴天气呈现出减少趋势。
②紫云自治县初雷暴出现时间早,1月出现初雷暴的概率达到 27%,2月出现的概率达到 40%;终雷暴结束时间则相对较晚,出现在 11月的概率达到36.7%。
③雷暴的高发季节是 6—8月,并且多出现在午后至夜间。
④雷暴产生和消失多集中在 S W、W两个方位。
[1] 杨再禹,彭俊锋.三穗县近 45a雷暴气候特征统计分析[J].贵州气象,2007,31(2):18-20.
[2] 刘丽萍,沈锡清,张好成,等.毕节地区雷暴活动的时空特征[J].贵州气象,2008,32(2):13-15.
[3] 丁旻,邵莉丽,彭芳.贵州省雷暴活动规律与雷电灾害特征相关性分析[J].贵州气象,2009,33(6):12-13.
[4] 包斌,张巎,王旭,马禹.新疆雷暴的统计特征[J].新疆气象,2001,24(6):13-15.
[5] 王静娟,杨军民.温泉雷暴天气统计分析[J].新疆气象,2007,1(3):58.
P427
B
1003-6598(2011)01-0035-02
2011-01-05
陈磊 (1981-),男 (回族),助工,主要从事防雷减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