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郊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2011-11-07侯远志王静

理论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市民化城市化市民

侯远志,王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710055)

城郊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的构建与分析

侯远志,王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710055)

正确认识和科学构建农民市民化的动力系统对于推进农民市民化至关重要。动力系统的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和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种要素的变动,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动,从而对农民市民化形成推力、拉力或阻力。动力系统的环境即制度的供给与系统目标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既通过对动力系统要素的作用来影响系统的演化目标,也作为动力系统演化的中介影响系统的演化目标。

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制度供给;分析

农民市民化既是一种社会历史进程与变革,也是一个包含多种要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研究农民市民化的动力系统就是要分析这种变革的内部和外部的要素构成,揭示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要素、环境对系统目标的影响,进而分析动力系统演化的机理。

一、动力系统的内部要素(内生动力)

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的内部要素,是指从农民市民化的主体出发,能够促使农民自愿向市民转化,即影响农民主动市民化的因素。包括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农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1.生活条件差别。根据对农村居民与城市市民基本生活类型的调查与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当前的农村和城市居民在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对于城郊农民来说,如果转化为市民后,能够享受与市民同等的待遇,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表1 农民与市民的生活类型比较

2.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城乡居民的劳动生产率方面,城市的工业生产与农村的农业生产存在巨大的差异。很长时期以来,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导致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生产率,加上工业产品与农业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使得农业收入与工业收入形成很大的差距。这也是大量劳动力由农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的原因所在;二是农村居民与城市市民之间具体收入的差别。无论是总收入还是可支配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农民与市民之间都存在明显差距:首先,在总收入方面,农民只有基本的务农收入,农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之间的差价,使得农民收入甚低,而城市市民除了收入高于农民,还享受诸如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各种福利。其次,市民的收入几乎全部为可支配收入,而农民收入中的很大比重是实物收入,甚至在收获粮食并且出售之前,只有农业支出,没有可支配收入。这种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农民愿意从事非农产业、转化为市民的基本动力。

3.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农民是否愿意转化为市民的最基本动机就是其对未来生活的预期。从成本收益分析,主要是指农民市民化过程所带来的私人成本与收益,收益与成本之间的差额越大,农民转化为市民的动机就越强烈。(具体关系见图1)

图1 经济预期与市民化动机关系

农民市民化过程中需要支付的私人成本主要包括:(1)生活成本、教育培训成本、社会保障成本、住房和机会成本。生活成本是农民成为市民后所需要支付的水、电、交通、通讯及食物等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费用;教育培训成本是指农民市民化后为了提高自身技能和素质而参加教育培训所支出的费用;社会保障成本是农民市民化后为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进行的基本投资;住房成本是指农民市民化后为解决住房需支付的费用;机会成本则是指农民转化为市民所放弃的在农村的正常收入。(2)农民转化为市民后的收益即市民化后所能得到的经济补偿。主要包括显性和隐性收益两类。显性收益是农民市民化之后所能得到的工资收入,就城郊失地农民来说,还包括因土地被占用得到的失地补偿金;隐性收益是指非直接得到的经济补偿,主要是指城市所提供的福利,包括:第一,良好的受教育权。城市相较于农村来说,拥有更为先进的教育资源和设施,农民更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和城市子女接受同等的教育,这也是农民愿意市民化的动力之一;第二,平等的市民待遇。我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医疗、养老金、工伤保险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失去土地相当于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保障,他们也希望能够在市民化之后,享受与城市市民同等的社会保障;第三,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城市在基本设施、交通运输、能源供给、邮电通信、城市管理、环境保护、行政执法等方面远优于农村,农民非常渴望成为市民后能够享受现代城市带来的生活便利。另外,城市有丰富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设施,农民也向往通过市民化后能够享受城市精神文化的熏陶,更多地参与城市文化活动。

二、动力系统的外部要素(外驱动力)

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的外部要素是指农民市民化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农民所受到的外部驱动和牵引,能够促使农民接受市民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以及产业结构变动等方面:

1.城市化。现代化的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利用为特点,以聚集经济效益为目的,集约人口、集约经济、集约科学文化的空间地域系统。城市化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实现这一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时期,在这一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促进农民市民化。首先,城市的发展与扩张,能够产生新增劳动力的需求,这些就业机会能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拉力,使农民愿意进入城市主动市民化。其次,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成为农民市民化的直接原因。当前,我国许多地区为了推进城市化进程,直接采取撤地建市、撤县建市的方式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在此过程中,原本一些农业人口直接成为市民,快速地实现了农民到市民身份的转变。再次,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规模不断增大,使得城市的聚集经济逐渐变成聚集不经济,这种结果的出现必然导致城市通过扩张来寻求新的聚集经济。也使得城市不断对周边的农村进行“入侵”和兼并,大量征用农村土地,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导致大量失地农民市民化。

2.工业化和现代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基本同步的,在工业化作用下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能够被城市化所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农民市民化。但在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民市民化更显得落后,出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民市民化相脱节的现象。尽管如此,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使得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可更多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而提高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一方面,可以改善农村的生活水平,使农民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后,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有向市民化转变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使之有从事其它劳动和职业的可能。

3.产业结构变动。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由最初的农业为主导开始向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动导致农村务农人员的职业结构产生变化。在农业居主导地位的时代,农民基本都是以务农为职业,收入几乎完全依赖于农业,但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职业和收入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见图2所示)

图2 产业结构变动与农民职业变动关系图

三、动力系统的环境以及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系统的运行都处在特定的环境中,系统的环境与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1.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环境的构成要素。本文将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的环境要素确定为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有效供给。制度供给是一个社会提供制度的能力和提供制度的多少。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供给是由人们对制度的需求决定的。从经济学简单的供需原理来看,制度作为一种稀缺性资源,经常会出现供给不足和过剩的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市民化的制度障碍和缺陷始终是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因此,加大制度供给,寻找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均衡是启动动力系统的重要因素。

正式制度供给主要是针对失地农民所进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和社会保障;非正式制度是指市民愿意接纳农民成为市民的社会氛围,以及农民自身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等向市民的全面转变。制度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正式制度只有在被社会认可,即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状况下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2.动力系统环境与要素之间的关系。(1)正式制度供给对动力系统要素的影响。首先,正式制度的有效供给,能保证由动力系统要素所产生的推力与拉力由潜在转变为现实,从而减少农民市民化的阻力;其次,依据农民市民化出现的问题,通过适时的制度创新,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制度瓶颈,进一步放大和强化推力与拉力的作用,从而加速农民市民化。如果缺少有效的正式制度供给和适时的制度创新,则必然会延缓农民市民化的进程。(2)非正式制度供给对动力系统要素的影响。首先,农民市民化不仅是农民群体身份、职业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全面转变。农民长期形成的封建落后的思想观念与城市市民的价值观念存在巨大的差异,在其市民化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诸多不协调,只有通过自身思想意识的改造,重新构建农民新的价值体系,使农民市民化的愿望成为自觉的行动,才能促使农民市民化顺利进行;其次,农民市民化除了农民自身的努力改造,更需要全社会的认同和市民的真正接纳。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不仅造成了明显的城乡分割,也使城乡居民的社会心理层面产生了隔阂、疏离甚至对立。这种社会环境会成为农民市民化的非正式制度障碍,也会限制动力系统要素作用的发挥。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包容的良好氛围,消除市民对农民固有的偏见和排斥,才有可能促进农民市民化的进程。

四、动力系统框架的构建与分析

1.动力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及其与系统目标的关系。城乡生活方式和收入差距的存在共同推动了农民市民化进程,强化了农民特别是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的意愿。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农民不再仅仅满足于生存需要,也开始追求更舒适、更文明、更有意义的生活,城市市民的生活条件无疑成为其向往的目标。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甚至扩大,让农民向市民转化的意愿更为强烈。对收入提高或者收入差距缩小的渴望以及对各种福利、保障、权利的追求是农民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包括对收入增长的渴望、对良好的受教育权、平等的市民待遇及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的追求等。三者之间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时又共同对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这一系统目标起推力作用。(见图3所示)

图3 内部要素之间及其与系统目标的关系

2.动力系统外部要素之间及其与系统目标的关系。动力系统的外部要素,即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之间也是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而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又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从而为农民市民化形成强大的拉力。(它们之间的互动作用如图4所示)

图4 外部要素之间及其与系统目标的关系

3.动力系统环境与目标之间的关系。如前文所述,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运行的环境是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供给。如果存在制度供给不足现象,比如,国家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以及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存在缺陷,会严重影响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进程;即使失地农民有转化为市民的意愿,如果转化为市民后难以得到与市民的同等福利待遇,也会大大挫伤他们向市民转化的积极性。因此,完善的制度供给会成为推动农民市民化的动力,制度供给不足必然成为农民市民化进程的阻力。(见图5)

4.动力系统整体框架的构建与演化机理分析。总结文中的观点和结论,给出城郊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的整体分析框架。(见图6)

图5 载体与系统目标之间的关系

图6 农民市民化动力系统框架图

如图6所示,动力系统的内部要素、外部要素和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即一种要素的变动,会引起其它要素的变动,从而对农民市民化形成推力、拉力或阻力。动力系统的环境即制度的供给与系统目标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既通过对动力系统要素的作用来影响系统的演化目标,也作为动力系统演化的中介影响系统的演化目标。因此,从政府管理层面来讲,加快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关键是尽可能地消除制度供给的障碍,针对我国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通过适时、科学的制度创新,为动力系统内部和外部要素发挥作用以及动力系统演化提供必要的制度支持,从而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

[1]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M].地震出版社,1992.

[2][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4]张国胜.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5]蒋颖.城郊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权益缺失与保护[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4).

[6]Mahmudul Anam,Shin- Hwan Chiang. Rural- Urban Migration of Family Labor : A Portfolio Model [J]. J.Int .Trade Economic Development Vol.16 , No.3, 325- 335,September 2007.

F323.6

A

1002-7408(2011)06-0073-03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9KRM 076)。

侯远志(1956-),男,陕西乾县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城市化和区域经济;王静(1985-),女,河北唐山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缉:孙巍]

猜你喜欢

市民化城市化市民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对农民工市民化内驱动力的思考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促进农民市民化的成功探索及启示——以湖北省为例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回流式”市民化: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机制及其逻辑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